第398节
作者:黎苏苏      更新:2023-05-14 19:49      字数:2333
  乔家现在的日子过得不错,早餐店的生意也很好。这些年下来,攒了不少钱。不过因为干个体经营的人越来越多,这竞争也越来越大,现在的生意肯定不如以前那么好做了,还非常累人。宋玉梅这两年,因为干早餐店的关系,都憔悴了不少。乔志峰看在眼里,舍不得媳妇儿辛苦受累的。如果自己能有出息点,多挣点钱,媳妇儿肯定就不用这么辛苦了。乔染没想到,乔志峰竟然有这想法,想要和她出去闯一闯。年轻人,有闯劲是好事。第484章 去香江既然乔志峰都开口说了,乔染便一口答应下来。“行,你要是愿意的话,那就跟姐一起去南省。有姐一口饭吃,就不可能饿着你!”乔志峰见乔染答应下来,高兴的应了一声,“嗯,姐,你真好!你放心吧,我过去了一定好好干!”他得努力,多挣点钱,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至于乔大哥和乔二哥,年纪大了,便不想背井离乡去折腾。加上家里如今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不说多滋润,但在县城里,肯定能算得上游水平。乔染离开面粉厂之前,准备给江涛安排一下。没办法提拔江涛当一把手,给江涛安排一个副厂长当一当,应该没什么问题。然而江涛知道乔染要离开面粉厂,去南省投资办厂时,立马表示道,“乔厂长,我还想跟着你。我能不能辞职,跟你一块儿去南省,继续当你的秘书?”乔染听了江涛的话,倒是挺意外的。没想到江涛也乐意同她一块儿折腾,继续帮她工作。对于乔染而言,这些年一直是江涛辅助她工作。两个人配合的很好,江涛的工作能力很强,让乔染省了不少心。因为在一起工作的时间久了,两个人也多了许多默契。基本上,就算乔染没有特意吩咐的事情,江涛也知道去办。这要是突然换个秘书,乔染估计用起来还不太适应呢。当然,想要找到一个比江涛工作能力更强的人,估计也没那么容易。现在江涛主动提出来了,乔染当然高兴。不过乔染没有立马答应,而是同江涛道,“你如果愿意跟我一起去南省,我肯定是乐意的。不过现在你有了家庭,家就在本地。如果留在面粉厂的话,你能当上副厂长,也算是有一个很好的前途。跟着我,可就得背井离乡了,不知道你的家人能不能接受。这样吧,你去和芳芳商量商量。如果你们两口子都同意,那我肯定没意见。”江涛点了点头。这件事也确实该和秦芳商量一下。如果秦芳不同意的话,他还得再斟酌。江涛很快回了家,和秦芳说了这事儿。秦芳听了后,非常支持,“咱们一家都去南省,跟着染染。染染本事这么大,跟着她,咱们肯定吃不了亏。”秦芳这么支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现在和乔染处的和亲姐妹似的。乔染如果举家搬走的话,她肯定舍不得。他们一家也跟着过去南省,就不用担心分开的事情了。其实对秦芳而言,离开这儿也没什么不舍得。这两年,她爹娘也相继去世了。家里倒是有哥哥嫂子,但是感情并没有很深厚。这兄妹之间就是这样,各自成家了,感情会慢慢变得淡薄。至于婆家这边,秦芳就更没啥感情了。有时候,距离隔远一点,少来往一些,这婆媳关系,妯娌关系反而能相处的更加融洽。两口子一拍即合,于是便决定好了,跟着乔染一起出去闯。去南省之前,过完年,到了八七年。乔染年后才去的南省。她提前和吴大爷联系过了。如今,吴大爷早就老态龙钟,退休了。虽然不在位,不过吴大爷的人脉还在。而他的两个儿子,那也非常的了不得。一个在政府里面,担任要职。一个在生意场上,也非常有本事。乔染过去南省时,吴大爷带着两个儿子,还特意过去火车站接人。吴大爷看到乔染,觉得有些恍惚。没想到这一晃眼,十年时间都过去了。当初要不是乔染,他都不一定能熬到这时候。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候,是乔染雪中送炭帮了他。所以对于吴大爷来说,这份情谊不一般。但凡乔染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地方,他肯定义不容辞。看到吴大爷,乔染笑着道,“吴大爷,真没想到,您老人家这么大年纪了,看起来还这么硬朗,能亲自来火车站接我呢!真是我的荣幸!”吴大爷冲乔染笑了笑,“哈哈,应该的,你这大老远的过来,我肯定得来接你。你这孩子,都十年过去了,看着也没啥变化,还是这么年轻。”乔染算一算,自己今年都三十八了。都快奔四的人了,哪还说得上什么年轻不年轻的。不过她保养的比较好,看上去也确实比同龄人要来的年轻不少。三十八岁,看上去也就二十八岁的样子。“吴大爷,过奖了,我也不小了。”吴大爷感慨道,“时间过得可真快。咱们竟然还能有见面的机会,真好,真好!”接到乔染以后,吴大爷和乔染叙了一路。知道乔染干的那么多大事业以后,更是佩服她。一个女人,能做到这么成功,这么有魄力,真不得了。最难得的是还养出了那么多优秀的孩子。一家两个京都大学的大学生,别人家想都不敢想。吴大爷安排乔染一行人住了下来。住的是吴大爷家在南省的别墅。别墅修的非常好,里面还精心装修了一翻,家具家电之类的也都是新的。打扫的干干净净,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非常赏心悦目。另外他们的饮食起居还有专门的保姆负责。因为吴大爷的人脉关系,乔染投资办厂就更加容易了。加上政策扶持,过来南省没多久,他们就申请下了一大块地,用来办厂。办厂除了场地,还有员工,技术。这些都得一一安排,从头做起。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制作家电的器材,然后就是技术和人才。器材还好解决一点,只要肯花钱,直接去国外进口。技术和人才,那都得引进的。这种搞研究的,必须得专业。目前市场上,有经验的人比较难招到。听说香江那边专业的技术人才比较多。所以乔染便打算着,和陆江亲自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