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耕种乃立足之本
作者:明末逐鹿      更新:2023-05-15 02:34      字数:2918
  “县令大人威武……”刘俨熟练的操作犁耙,把一亩地伺候的平平整整。这一幕,让围观的百姓,着实看得目瞪口呆。在县丞李季的振臂高呼下,围观的百姓,无不是振臂欢呼喝彩。众人看向刘俨的目光之中,都充满敬重之色。“老朽活了六十年,从未见过那个县令老爷,能够如此熟练操练农具,伺候农田的。”“刘县令是真正为民做主的好官啊!”人群之中,一名粗布麻衣的老翁,颤抖着跪了下去,纳头高喊的话语。更是迎来了百姓的阵阵欢呼,大批大批的百姓都跪倒在地。百姓的思想很淳朴,他们就想吃饱穿暖,仅此而已。然而这些年来,北方战乱不止,大批流民涌入荆州,夏口地处交通便利之处,同样涌入了一批流民。这也是夏口城中,为何拥有上万户人家,以及三万五千人口的原因。要知道现在中原的很多县城,户籍仅有千余,人口也大多只有三五千人。“老人家快快请起。”走上岸的刘俨,摘下头上的遮阳斗笠,扶起跪在田边的老翁。“乡亲们都快起来。”刘俨搀扶着老翁,面对热情的围观的百姓,扬声喊道。“民以食为天,我大汉自开国以来,立国根本就是耕种。”“耕种,才是我等万民果腹的根本。”“土地贫瘠,收成不佳,天灾虫害,都是减产的原因。”“所以我们必须科学耕种,何谓科学呢?”面对刘俨的科学耕种问题,自然无人能够答上来。刘俨见状,笑着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科学耕种,就是施肥,防虫,合理灌溉,有效防止天灾。”“就比如这夏秋时期的蝗虫,大家说该怎么防治呢?”面对刘俨说到的蝗虫问题,百姓无不是扼腕叹息,因为根本无法防治嘛。要知道那蝗虫都是遮天蔽日而来,一到田地头,当真是啥都啃个精光,看得人头皮发麻。以至于很多地方,都见了蝗虫庙,祭祀蝗神,祈祷蝗神保佑。“大人莫非有办法防范蝗虫?”站在刘俨身边的老翁,见刘俨神闲气定,不由有些期待的问道。“不错,我向乡亲们保证,今年夏秋蝗虫要是敢来我们夏口,我定叫他有来无回。”刘俨这番话一出,百姓们无不是既惊喜,又好奇。“要是能够治理蝗虫,老朽定要号召乡民,为大人设立长生祠。”老翁的话一出,立马赢得众人的一阵拥护。“乡亲们放心,我不但有治理蝗虫的办法,还能够提产田亩产量。”“今年这一亩地,我会亲自耕种,诸位乡亲们可以亲眼观看,我敢保证,这一亩地的水稻产量,要是低于五石收成,我刘俨引咎辞职。”刘俨这一番大话,更是引来一阵骚乱。“亩产五石粮食?这刘县令怕是痴人说梦吧?”“可不是嘛,最好的收成年月,一亩上田,也没有达到四石呢。”人群之中的百姓,一时议论纷纷,显然都认为刘俨在说大话。“乡亲们,乡亲们,那今天我就向大家做个约定。”刘俨站到高处,扬声喊道:“如果今年我这一亩地,收成低于五石粮食,今年天赋少收一成。”“反之,来年大家就要合理跟着我,科学耕种,大家说好不好?”“好!好!好!”围观的数千百姓,想想这个约定,不管怎么样,他们都不吃亏,自是纷纷叫好。春耕祭祀,是激励耕种。亲自下田劳作,则是为了实验新农具,是否更好用。很显然,曲辕犁,犁耙、滚耙还耒耜等农具效果很好。不过,这些新农具,暂时只能装备屯田所。老百姓要想使用,只能去铁匠铺花钱购买,即便没钱也可以赊欠,等秋收之后再还账。只需要向县丞署,出具文书,签字画押即可。忙完春耕之事,刘俨带着大乔来到夏口水寨视察。夏口水寨在江夏山的东麓,从城中出发,翻过江夏山就到了。山路不好走,所以从南麓的东门出发,路程有差不多十里路程。不过,刘俨已经在琢磨,来年在江夏山,开一条山路,直通水寨,相互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拉进到三里。江夏山上现在也修建了一个烽火台,也叫望江亭,一旦有战事发生,烽火台就会点燃。刘俨、大乔都身穿着戎装,在一队士卒的护卫下,抵达水寨。早已经接到消息的甘宁、而前两天押送犯人来到水寨的徐盛,亲自在寨门口迎接。随行的还有甘宁帐下的几位军司马,其中沈沵、娄发都在。“列队,迎接都尉大人入营。”双方在寨门口寒暄过后,翻身上了马背的甘宁,调转马头,一声大喝。水寨之内,三千三百名士卒,队列整齐,旌旗招展,甲胄兵戈,透亮统一。“咚!咚!咚!”三通鼓声之下,三军将士,举起手中的长枪长矛,弓弩箭矢,振臂高呼道。“威武!”“威武!”……刘俨与甘宁、徐盛三人并辔齐驱,策马缓缓而行,一路穿过长长的队列,并登上了高台。今日的刘俨,头戴着赤羽簪缨兜鍪,身穿着鱼鳞战甲,肩膀上披着大红团锦战袍,腰上佩戴着三彩绶带。左腰一侧,悬挂着神兵龙雀,脚上穿着乌头靴。在左右甘宁、徐盛的拱卫下,刘俨迈着沉稳的步伐,站到高台之前。面色威严,目光锐利的刘俨,一眼扫过校场上的士卒。高高举起了右手掌,压下了三军的欢呼之声。“将士们,我是夏口都尉刘俨,很高兴见到大家。”“从今天起,我们将会是并肩作战的袍泽兄弟。”“也将为夏口的家人,乡亲们而战。”“我对大家的要求只有一个,服从军令,严守军令,刻苦训练,奋勇争先。”刘俨剪短的几句话,质朴简单,没有大讲道理,但却让营中的将士们,听得清清楚楚。“愿为将军而战!”“愿为将军而战!”……夏口水师营的士卒,有八成是夏口当地青壮子弟。正如刘俨所言,他们的家人,妻儿子女,亲戚朋友都在身后的城中。守卫水寨,誓死而战,就是保卫自家的家人。“现在全体解散,全体休暮一天,明早回营参与集训,并着手春耕事宜。”刘俨大手一挥,三军将士欢呼而散。回到大帐,大乔已经给刘俨、甘宁、徐盛,泡好了茶水。由于刘俨并没有介绍过大乔的身份,甘宁和徐盛虽然好奇,但也没有询问。“兴霸兄,今日我来大营,主要是来视察春耕事宜的。”“水寨中的三千亩屯田,是时候开垦了。”刘俨说罢,把耕种的事宜,以及近一个多月来,沤肥后施肥简牍,递给了甘宁。“玄之放心,明日开始,我会安排五百士卒一天,轮换耕种,保证耕种训练两不误。”甘宁现在也是意气风发,虽然他手中的八百锦帆兵,如今被分散使用。但现在他执掌夏口水寨三千三百士卒,让他感到特别的充实。尤其是刘俨对他的信任,以及儿子甘瑰、甘述对刘俨追捧,让甘宁隐隐有种感觉,刘俨所图非小。不过刘俨不说,甘宁也识趣的没有点破,毕竟彼此都刚刚立足夏口。现在谈什么大事,显然为时过早。接下来,刘俨又接待了练兵和耕种之事,中午在营寨内,简单吃了一些饭菜。“文向,明日你走一趟竟陵,帮我把我父亲和姐姐接来夏口。”“这是我的信笺,你给我父亲,协助他处理完事情,便赶回来。”吃过午饭。刘俨把写好的信笺,递给徐盛,安排了他去竟陵,现在他准备在夏口扎根,只是要把家人都接来。“诺。”徐盛这个人话不多,但却成熟稳重,有勇有谋,不愧为虎将。刘俨能够招揽到徐盛,完全属于是撞了大运。因为这个时候的徐盛,尚未与孙权碰过面。如果是在徐盛与孙权碰面之后,以徐盛的品性,就算杀了他,他也不会答应为刘俨效力。【作者题外话】:求一张银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