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
作者:蒙霄      更新:2023-05-15 13:05      字数:3286
  这会儿是下午四点多,她还能继续学习好几个小时呢。日子过得飞快,眼看着就到了六月底,距离高考还有不到十天的时间。这个时候,高三生们大概分成了两部分。那些平时不努力学习的孩子们,此时都急红了眼,恨不得一天能有240个小时;而那些平时学得扎实的学生却放慢了速度,每天复习各科重点和做些题保持手感,早睡早起养精蓄锐。林晓自然属于后者,她在2个月前把各科重点分别整理成小册子,每天快速翻一遍。早晨听听听力,晚上刷习题,十点钟准时睡觉。不夸张地说,这段时间简直是她高三生涯中最轻松的十天了。卖书倒是停止了,一来是保存体力,另外是怕骑车到处跑出点啥事。书店老板表示理解,不仅把所有的提成都给她结算了,还送了她两支漂亮的签字笔。“咱就等着你的捷报了。”相处了这么久,书店老板早就拿林晓当晚辈看了,是真心希望她能考个好成绩。7月6日,全国的学子迎来的高考。林晓拒绝了奶奶的相送,独自一个人来到考场,依次排队进入大门的时候,还听见有家长在议论:“那个小姑娘可真是独立,自己一个人来的。”厉凌正好和她一个考场,听见这话直觉是林晓,转头之际,正好对上了林晓的眼镜。他愣了一下,慢慢露出一个笑容,左手大拇指伸出,高高地举起来。加油。加油。林晓在心里默默地回了一句。人生中第三次高考,这种经历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而且林晓此时的心智已经成熟,所以让别的学生焦虑紧张的环境,却丝毫不会影响到她。而试题也和她预料到的一样,难度一般。又或者不是不难,是她把该掌握的知识都掌握了。7月7日下午,林晓考完最后一门理科综合走出考场时,外面下起了小雨。拎的袋子里有伞,但是她却没有撑开,就这样淋着雨骑车慢悠悠地回了家。奶奶早就等得心焦得不行了,见孙女儿冒雨回来,十分心疼,连忙拿了毛巾给她擦头发身上。林晓却只是笑,“不用擦,我很开心。”新的篇章就要开始了。一周后拿答案,林晓花了一天时间估分。前世的时候,她估分的时候脑袋都是晕的,对自己写的答案并不能完全记清楚,最后导致估分和实际分数诧异很大,考了高分去了一般大学。今生,她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对于林志鸿、班小霞等人不屑一顾,心思因而清明许多。所以,除了主观题比如语文作文和英语作文不能完全记得之外,其余的题她完全记得自己怎么写的。应该不会再出现估分诧异太大的问题。所以,当她看着自己在草稿纸上写的最后的总分712分,还是觉得不可思议。这个成绩各个大学应该可以随便挑了。top2 也是可以的。她没敢把这个消息告诉奶奶,对方来问的时候,只说是靠得不错,应该能上重点。奶奶对这个结果很满意,喜滋滋地乐了半天。晚上,林晓睡得特别安稳。她的前世有许多遗憾,如果说最痛苦的是父母对她的漠然,那么最悔恨的就是高中没有好好学习,没有上一所好大学。现在,这些遗憾在一一地被她弥补,通过勇气、智慧和坚持。三天后报志愿,她碰到了厉凌。“哎,你多少分啊?想报哪所学校?”厉凌凑过来,专注地望着她的眼睛问。“我估了……”林晓还未说完,就被厉凌打断了。“算了,你还是别说了,省得我受刺激。你报哪里?”“财经大学或者经贸大学吧,我还没有最后决定,想一会儿问问老师的意见。”现在报志愿都是纸质版,一共10个志愿,其中第一志愿特别重要。往年就有例子,分数不够第一志愿,第二、三、四志愿统统放空,直接去了最后一档的。所以说提前报志愿并不合理,但这是年代的产物,林晓也没有办法改变。不过,老师们经验丰富,听听他们的意见能避免犯错误。高老师早就在班里了,其余各科老师也都来了,身边各自围了许多学生,叽叽喳喳地讨论报考什么志愿。然而,当林晓出现在教师门口的时候,大家地说话声瞬间静下来。林晓啊,真正的学霸,虽然是大家不能高攀的存在,可是都想知道她的估分成绩以及报考的意向。高老师笑眯眯地站起来,“多少分?”“嗯,七百多吧,不到720。”哇!大家不自觉地发出一阵惊呼,果然学霸的世界是他们无法了解的啊!高老师双眼放光,蹭地一下蹿到林晓跟前,“真的?真的有七百多?”这个成绩,状元都可以争一争了。其他老师也迅速围拢过来,个个目光发亮地盯着林晓。饶是林晓心理素质好,此时也不由得被看得有些发毛,嗫嚅着道:“应该差不多吧?”“太好啦!”高老师几乎要蹦起来,抓起报考指南按在林晓面前,“快,咱们研究下报考哪所大学。”英语老师笑了,“高老师,你是不是高兴傻了?这个成绩,肯定去q大或者b大啊。”其余老师也笑,可不是么,这两所学府几乎是所有学生的梦想。而林晓,有了达成梦想的资格。第34章按照往年的惯例, 高考成绩会在七月二十几号通知到学校,然而这一年这所高中的老师们却有些等不及了。为啥?因为学校出了一个大大的学霸-林晓。林晓走后,高老师迫不及待地把她估分结果告诉了年级组长, 组长又告诉了校长,很快几乎全学校所有的老师都知道本校有可能出一个710分以上的考生。这个成绩,妥妥的全校第一就不用说了,说不定全市、乃至全省的状元都可以争一争的。老师们特别想立刻知道林晓到底多少分, 好不容易熬到了七月中旬, 校长开始分派老师到阅卷点门口蹲着去了。阅卷的老师集中住在市里的国营宾馆,门口有两个守卫守着, 里面的人不能出来, 外面的人也不允许进去。今天,正好轮到高老师和另外一位男老师蹲点,两个人和其他学校的老师聚集在一起, 一面盯着宾馆门口,一面随意聊天。自然有人打听其他学校的最高分, 有690多分的,有700多分的,高老师听了半天, 发现没有人上710的。她心里隐隐地有了个猜测,若林晓真的能考710分以上, 说不定就是今年的全市高考状元了。另外一位男老师也是这样想的,他和高老师对视一眼, 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隐隐的激动。中午,两人买了煎饼豆浆凑合一顿,坐在马路牙子上继续等。一直等到了下午两点多,宾馆的大门开了, 有个衣着朴素的人拿着一个文件袋走出来,在两个保安的护送下往早就停在院门口的一辆轿车走去。老师们一窝蜂地朝那人涌过去,高老师和另外一位男老师也快步跑过去,七嘴八舌地问着。“一本线多少啊?”“今年状元多少分,是我们三中的吗?”“状元是不是我们一中的?”一中、三中和高老师所在的二中是市里排名前三的高中,每年的状元几乎都出在这三所中学里。高老师提着心听着问话。就听那人说了一句:“第一名林晓,718分。”说完,他便上车关门,小汽车绝尘而去。高老师知道,这人是要把成绩名单送到教委去,可是她顾不得这些了。刚才那人说,第一名是林晓,是她们学校的林晓吗?是她最心爱的学生吗?同学校的男老师激动地拉住高老师的胳膊,“您听到了吗,是林晓,是咱们中学的林晓!”其他学校的老师听了就有不乐意的,“同名同姓地多了,怎么就肯定是你们二中的?”“那行,咱们挨个说,你们学校的尖子生有没有叫林晓的?”男老师反正就觉得这个状元肯定出自二中。其他老师:……好像还真没有。高老师回去的路上还有晕乎乎的,她在有生之年真的教出来一个状元!快到学校的时候,她突然把自行车转了弯,男老师在身后喊,高老师摆摆手,“你先回学校,我出去一趟。”四十岁的高老师觉着两条腿前所未有的轻快,心跳也是前所未有的快,她蹬着自行车,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林晓家。林晓今天早晨去早市买了好几样水果,一条五花肉和一些蔬菜。中午她想好好做一顿饭。她洗了水果切好了,正和奶奶两个人坐在沙发上吃呢,就听见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林晓林晓快开门,我是高老师。”林晓腾地站起来,跑着打开门,就见高老师满头大汗地站在门口,气喘吁吁。“你第一,状元,状元!”林晓的脑子嗡地一声。状元,第一名。是真的吗?高老师似乎看出来她的想法似的,拉了她一把,“我亲耳听见教委负责统计成绩的人说的,林晓,好样的!”说着说着,她的鼻子酸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