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
作者:温三      更新:2023-05-15 15:41      字数:5347
  岸上忽传一些嘈杂声,与雷声交在了一起,一行十几人跑至湖边,惹得晨竹巷前靠湖的茶棚里纳凉的人都探头探脑地看过去。“夫人!你这是疯了吗?!”一名年过四十的男人衣着鲜亮,站在湖边尤为夺目,他身后还跟着十几个官兵打扮的男子,统统将云湖那侧拦住。身穿玉兰花藕色长裙的妇人大约二十好几,未满三十,身材丰腴,脸盘也标致,算得上是珠圆玉润的美妇。可此刻美妇人一路跑到了云湖边,两手扶着柳树,一只脚已经往云湖里跨去了。她满脸挂泪,朱钗轻晃,摇头大喊:“你别再过来了!”“夫人!你这几日要吵要闹我都由着你了,可你千不该万不该骗我,还要将这种家丑闹到人前来。现下你回头,我们还有好话说,若是你执意要丢我的脸,那我便休书一封,届时你娘家脸上也无光彩!”男人已经开始威胁。“周大人,奴真不是周夫人,奴、奴是平乐街若月馆的琴女,奴叫银仙儿,周大人与奴也曾有过一面之缘的。”美妇人娇滴滴地哭道:“奴还记得当时周大人与几位同僚提起科考之事,奴还为周大人奏过一曲,就在若月馆清水堂红烛屏风后。”周大人脸色一惊,心骂一句也不知他去平乐街的事是如何传到自己夫人面前的,还传得这么细致,想来那日平乐街中有周府的人,还是他夫人的亲信。“夫人,平乐街一事为公务,是逢场作戏,我去的又非缕衣巷,你向来明事理,从不为这种风月女子吃醋,如今何必拿此话给我添堵!”周大人皱眉,看向周围越来越多的人,脸色愈发难看:“夫人,人越来越多了,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若还想与我好过,便随我回去。”“不,不!我银仙儿虽是艺伎,可不卖身!我不去周府,我也不是周夫人!”美妇人说完这句,转身便跳入了云湖中。噗通一声水花,惊得周围人纷纷冲到了湖岸,城中湖岸为防雨水修了高台,这一跳若不是擅水的高手绑着绳子,必不能将人救起。“夫人!”周大人脸上无光,可也在乎自家夫人生死,他连忙让那些官兵去救,便见官兵脱了铠甲往水里跳,接二连三的水花在湖岸溅起来。“快取麻绳!”一茶楼的掌柜大喊一声,便有小厮连忙去杂物库中取麻绳扔水里救人。周夫人似乎一心寻死,没扑腾两下便沉了底,那几个官兵也不是擅水之人,在水中没一会儿便趴在岸边手指抠着墙缝休息。喝茶的也有两个跳进去了,捞了两下没捞到人,借着麻绳又回到了岸上。云湖极深,若是沉底,再想找人怕只能等那人泡肿了浮上来了。“夫人,夫人!这是、这是造了什么孽啊!”周大人急得脸色发白,连连哀叹。一旁晨竹巷里帮忙的人满身湿淋淋地站在柳树下,拧着身上的水道:“这周夫人虽是周大人的续弦,可二人感情一直很好,前两个月还一道出门采风去果园摘果子呢,怎今儿个就闹死闹活的了?”“你没听方才周夫人说,周大人去过平乐街,见过银仙儿吗?她还说自己就是银仙儿,莫不是吃醋吃到脑子发昏了?”“我看是太阳晒昏了头了!周大人连妾都没有,去平乐街的文人墨客每日何止百人?那地方虽寻欢作乐可也不算低俗,周夫人何必为这逢场作戏吃醋,这不……把命也搭进去了。”“唉,少说两句,没见周大人都快晕了吗?”此话一出,那边周大人见手下官兵迟迟没能将人捞上来,果真几声粗喘,加上天热气闷,双眼一翻便往后倒去。“晕了晕了!大人晕了!”“大人!周大人!”湖岸乱作一团,闹得整个儿晨竹巷的人都跑了出来,就连从湖中央慢慢往岸边飘的小画舫内的阿箬也看得清楚。乌云密布的天空仍轰隆隆起了雷声,岸边柳树下的水花愈发大了起来,周大人昏了过去,他的手下有几个跑去找大夫,剩下的那些还在湖里找周夫人的身影。阿箬蹙眉,迟迟未见人影飘上来,心中奇怪,便是不通水性也不会下沉得这么快。她握紧手中折扇,弯腰出了画舫舱内,走上甲板去看晨竹巷头人群涌动的地方。水里突然传来一声:“找到了!”一名男子拉起一截藕色的衣衫,抓着人便往湖岸边上带,几个人三两下将麻绳系在美妇的腰上,上头的人拉着她上岸,剩下的一些身手不错的便也抓着其他麻绳爬了上去。船内齐卉这才察觉到岸边动静,也抬起头透过窗棂朝外看,看不出个所以然便走至甲板,眯着眼睛哎呀一声:“那是知府家的人。”船夫是个聪明人,将画舫使向晨竹巷,船只飘到了高墙岸下的湖面,垂柳青青扫过了画舫顶,站在甲板上的人伸手便能够到绿枝。齐卉瞧见人群里闪过一抹熟悉的身影,顿时扬声喊道:“子期!”子期为齐宇林的字,齐宇林手中捧着几本书,瞧见齐卉连忙过来蹲在柳树下,一眼瞧见了齐卉,也看见站在齐卉身旁的阿箬。他蹙眉:“爹你不是去棋社了吗?”“我没去棋社,方才这里发生了什么?”齐卉问完,齐宇林便将方才看见的都说给齐卉听了,他不会水,没下去帮忙,只帮人拉了麻绳。“现下周大人与周夫人都被人带回周府了,只是周夫人被捞上来时已经没气儿。大夫刚才来过,说她是骤然入水后腿抽筋才沉得快,人已经不大好,恐怕救不回来了。”齐宇林言罢,又朝阿箬瞥了一眼。齐卉蹙眉,周大人算得上一个好官,也不知为何会与其夫人闹成这般。“你可是要去杨家报信?”齐卉问,齐宇林点头。周夫人便是周杨氏,是周大人娶的续弦,周大人的第一任妻子难产而死,他停了十年未娶才与周杨氏定了情,二人虽年纪相差颇多,可感情一向深厚。齐宇林与杨家千金定了亲,周夫人又算杨千金的姑姑,周夫人若没了,杨家人肯定得向周家讨说法。齐卉与周大人平日里关系不错,这般一想便又得头疼,于是对着坐在船内的寒熄道别,又与阿箬拱手,这便在前头近一些的桥下停靠,顺着墙边阶梯上了岸,拉起齐宇林便走了。热闹褪去,周围的人也散了,只有几个浑身湿透的官兵从柳树旁走过,嘴里牢骚了几句。“夫人也不知发了什么疯,两个月前忽而说自己失忆了,谁也不认得,还要将大人赶出房门,大人夜宿书房多日。后来又说自己不曾成亲,非说她年轻貌美,大人已过不惑,是大人骗婚,气得大人那半个月饭也吃不下。”“前几日起,她便开始念叨些奇怪的话,还总问下人们她的琴在何处,大人为了哄她高兴,特地买了一把琴,她一摸琴说想起自己是谁了,非说自己是那青楼琴妓银仙儿,可在府上闹了好几日。今儿个好不容易心情顺了,让大人带她出来透气,大人也知她近来不安分,多带了几个人,却没想到她到了集市便跳马车,还将这事儿闹到了众人面前。”“咱们家大人,这回可真是小死过一回了!”阿箬站在甲板上,见那两人越走越远,几根过长的垂柳扫过她发上的竹枝,柳叶与竹叶相似,岸边还挂了几根麻绳未收,阿箬伸手摸了其中一根,忽而想起来一件事。两个月前,寒熄晕过一次。彼时他们离此地几百里远,觉山瀑布以高闻名,寒熄向来喜欢畅游于山水之间,阿箬与他便在觉山多留了一天。那天他们露宿山林,因天热不怕受凉,仰躺干净平滑的山石上可见漫天星河,身旁不远处便是断崖瀑布,伴随着哗啦啦的瀑布水声与林间虫鸣鸟叫,阿箬睡了一个好觉。次日阳光早早照入山林,瀑布声灌耳,阿箬伸了个懒腰见寒熄还卧在石块上,便笑着借泉水洗漱,也不想打搅寒熄,结果日上三竿也未见寒熄醒来。阿箬叫了他好几声,甚至吓得去探他的鼻息,他像只是沉沉地睡着了般,动也不动,对外界亦无所觉。阿箬白着脸守着他,直至月上树梢,一整个白日过去了寒熄才幽幽转醒,疲惫得拉着她的手,将额头抵在她的肩膀上,沉沉地呼出一口气。阿箬猜想过,是否是有哪个岁雨寨的人动了仙力,连着那一个月她都很紧张,所到之处仔细排查,又未发现什么可疑人物,寒熄也没再晕了,她才渐渐放下心来。现下细想,阿箬又开始担心了起来。船夫瞧她发呆,凑过前去问他们是上岸还是继续游湖,船夫笑道齐先生付了一整日的钱,他们便是晚上再来,他也空着画舫在岸边等着的。又一声轰隆雷鸣,几滴豆大的雨落下,紧接着便是倾盆大雨,浇熄了周围蒸腾的暑气,就连吹过的风都带着丝丝凉爽之意。阿箬看了一眼头顶的雨,再看一眼依旧坐在画舫里的寒熄,道:“继续游湖吧。”作者有话说:迟了点,抱歉。第71章 与仙醉:三周大人家里的事从晨竹巷传开, 很快蔓延整个儿白月城。此事看到的人多,知晓的人也多,故而传言并未故意夸张。直至傍晚, 知府衙门以七夕人多维护秩序为由巡逻, 口头警告了几个再传此事的人,闲话便渐渐压下来了。七夕佳节白日不显,天色渐安便能瞧出来, 白月城的街道上挂满了五彩的丝绸与各色花灯、字画售卖。华灯初上, 一大波文人墨客执扇结伴而行, 午后的阵雨降下了大部分暑气,临近秋季的凉爽随晚风习习吹来。阿箬与寒熄一直都在画舫中,飘于湖面上, 骤雨落下的时候船只晃得厉害, 有些晕人。齐卉走得匆忙,留下了两本棋谱,下午寒熄便翻着棋谱, 阿箬随着船只晃悠靠在船头上眯起眼睛睡了会儿,一觉醒来, 便是天黑。云湖上飘了许多只画舫小舟, 阿箬的这艘在其中仅能算作小的,还有那些富饶子弟让小厮包下的大画舫,可请平乐街中一整个馆子的艺姬上船表演。微微丝竹声从远处的画舫传来, 万家灯火于黑夜点亮了白月城的上空, 阿箬伸了个懒腰再睁眼, 看见的便是一片光彩斑斓的景象。湖边倒映出粼粼灯火, 像是整个儿白月城颠倒于水面, 就连天上的弯月也落在了水中。云湖上的画舫船夫大多是相识的, 正巧有一艘稍大点儿的画舫从旁边驶过,两个船夫遥遥挥手示意,往彼此的右边行驶,以免过强的水浪晃动船身。那艘画舫上正是某家公子邀了平乐街中的几个弹琴唱曲儿的艺姬,女子们年轻貌美,因着天热,穿着轻薄的纱衣,纱衣下牡丹红的裹胸勾勒着丰腴身形,腰细臀圆,显出了些魅惑的娇气。琵琶声从画舫内传来,对面的画舫中点了许多盏灯,便是画舫外也挂了几盏金鱼灯,从里到外都是亮堂堂的。暖黄色的光芒从窗棂花缝中照出,里面有几个人,那些人在做什么,便从船身擦过的这短短一会儿看得清清楚楚。几名男子伴着几名女子,除了两个正在表演的,剩下的全都依偎在了公子们的身边,娇笑声几乎掩盖了琵琶歌声。船身越来越近,几乎并行,阿箬与寒熄一起朝对面的画舫瞥了一眼。只见其中一名相貌一般,但身材出众的女子忽而解开外罩的纱衣,露出一双白皙的肩膀手臂。她端起桌面上的银杯,身姿灵动地旋转了两圈,杯中滴酒不洒,又被她稳稳当当地衔在了嘴上,压住朱唇。赤红裙摆扬起,不过一个旋身的功夫,那女子便岔腿面对面坐在了一名公子的怀中,她拿走酒杯,俯身压腰的,嘴对嘴将方才含的一口酒渡进了那名公子的嘴里。周围人喝彩声连连,也不见旁人脸红害臊。“红鱼姑娘好身段!”一人夸赞:“不输若月馆的银仙儿!”口水声啧啧传来,暧昧的喘气尚未平息,那两人因共饮一杯酒愈发动情,公子的手忍不住往女子身前探去,却见那女子抽身,媚眼如丝地转身坐在一旁,也不知说了些什么,其他人纷纷大笑,又是一阵玩闹。画舫擦身而过,笑闹声也逐渐远去,这云湖上的画舫几十艘,有不少都如方才那般,借着佳节游玩享乐。阿箬误会了,她听到了琴声歌声便以为那一船女子都是平乐街的人,方才一瞧,却是缕衣巷的。她不是没见过男女之间调情,往年捉鬼或捉妖,阿箬也去过青楼,见识过一些因情\事而死的人。于鱼水之欢上,阿箬不知是否真如旁人所说销魂媚骨,理智全无,故而自己去看能够坦然,可她身边还有个寒熄。去年听口戏,阿箬捂住了寒熄的耳朵,这回也险些捂住了他的眼。她已朝寒熄伸手,发现手中还握着银花折扇,便将折扇放在桌上,再想去捂寒熄的双眼已是来不及。寒熄见她凑近,视线从对面画舫中收回,右手压下了阿箬的手,目光轻飘飘地扫过阿箬的腰,又看向了她因弯腰走动而飘摆的墨绿裙摆。画舫远去,阿箬却还弯着腰有些不知该进该退。她抿了一下嘴,恰好寒熄抬眸时看到阿箬的舌尖探出一小截,迅速舔过下唇后便收回了双手,恭敬地坐在了一旁。索性现在去遮掩,也无甚意义了。远离灯火,一条长街走到尽头,要往城外去的那个方向的湖岸离水面近,此时那里围聚在一起的人最多,都是一些年轻的男女,手中捧着花灯在上面写下七夕心愿,顺着湖面漂泊,再顺水的流向往城外而去。漂浮在水面上的莲花灯堆积在了垂柳依依下的湖面,烛火忽明忽灭,远看像是一颗颗星光,近看又是一朵朵绽放的夜光莲花。画舫不往那边去,免得打搅了旁人放花灯的兴致,可架不住风向更改,几朵莲花灯还是往画舫这边飘了过来。阿箬走到船外,风轻轻地吹过脸颊,寒熄也跟着她一道出来,看向那几朵朝他们靠近的莲花灯。岸上的那些人与过去的阿箬年龄一般大,可她在他们这个岁数却从未体会过这么美好快乐的安逸时光,每日愁吃喝生死,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后来天地复苏,一切都在好转,可阿箬也丧失了那一部分属于少女应有的天真浪漫,她在自责、仇恨与愧疚中日复一日,不曾解脱。画舫停下,顺着湖面上的风轻轻飘动,一朵莲花灯贴着甲板旁,被水浪拍走,又荡了回来。烛火要灭了。阿箬伸手接过莲花灯,只见莲花灯的花瓣上写下了一行蝇头小字——思金秋,望君归。小小愿望,却能看得到写下这行字的女子怀着怎样的心事将情谊寄托于这花灯之上,阿箬甚至觉得,她能看见那少女含羞的笑。她将蜡烛旁灌入的水倒掉,再重新把莲花灯放回了水里,心中忽起一阵美好之感,又有些怅然若失的失落。“阿箬。”寒熄喊了她一声,阿箬回眸,见到他便忍不住露出一抹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