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65
作者:时不待我      更新:2023-05-15 19:25      字数:3467
  (我在古代当咸鱼);萧善因那次落水差点溺亡,病了一遭,高烧咳嗽不断,人差点挺不过去。还好,他最终醒了过来。醒来之后,落水之前的事萧善不记得了。不过根据其他人说的话进行总结,无非是他为人跳脱又比较贪玩,性子又野故意躲开跟随自己的宫人,想要和他们玩类似捉迷藏之类的游戏,以至于不小心掉到了水里。但他记得在水里濒死的感觉,他也记得自己被人捞起来后能再次呼吸的欣喜。他记得自己扑腾着往水里沉的感觉,还有萧锦远远的呼喊人去救他的声音。把他从水里拖出来的人模样他不记得了,不过他记得这人很高大,手腕很有力。等他身体彻底好了,曾问起过自己救命恩人的事。皇帝说,救他的人是个外臣,他落水的地方是宫嫔所住的地方。按照规矩,外臣没有诏书不能入内宫。只是臣子恰好听到了呼救声,这人救人心切,没有顾忌太多。无诏入内宫是罪,救了皇子是功。如今功过相抵,这件事就不要多提了。毕竟提得多了,对那个外臣也不好。萧善听了皇帝的话后,便没有过问太多。落水差点身亡之事后,萧善最感激的人有两个,一个是无意中经过那里听到有人落水便跑过来想救人的萧锦,一个是连姓名都不知道的那个臣子。醒来之后,他变得有些奇怪。很多事他不记得,很多事他又记得。好比,他身边的人,皇帝、兰妃、萧锦等这些人他都记得。但同时,他脑袋里模模糊糊又多了别的东西。具体时什么他说不清,好像是隔着一层纱,让人感到云里雾里。因此他一直想把脑子里的这层纱挑开看清楚里面到底隐藏了什么东西,说实话他很好奇。但在外人看来,他就是在双目无神的发呆,时常睁着眼睛一动不动几个时辰。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猛一瞅还挺吓人的。然后他觉得自己的心智成熟了不少,然后还亲自跑到寺庙给曾经的自己点了盏长明灯。皇帝兰妃以为他点的是祈福的灯,完全没想到是长明灯。但萧善已经点了,也就由着他去了。宫里慢慢有流言说他变成了傻子,兰妃为此没少在皇帝跟前哭。哭萧善的命苦,哭她可怜。皇帝自然也很担心萧善的身体情况,太医院的御医再次集结在一起给萧善诊治。后来太医得出一个结论,他因溺水受了惊吓,一时没有恢复过来,要多同人接触。至于恢复的情况,太医们也不敢保证他能恢复到什么程度。只能尽量对他进行医治。萧荣还曾当着他的面说,傻子是会被传染的,要离他远一点,免得他也变傻。萧锦为此和萧荣吵了一架,那时萧锦还不是太子,不过对着萧荣非常凶,恨不得跟他打一架的那种。萧锦甚至牢牢记住了皇帝和太医的话,经常来找萧善玩,想帮助他恢复正常。萧善当时一点也不想和萧锦玩那些很弱智的游戏,好比藏一个东西看谁先找到,又或者是猜一猜哪个手里藏着棋子。在萧善看来这些游戏太简单了非常没意思,就好像有人不停的在问他一加一等于几一样。萧锦却很害怕,害怕他真的会变傻,还曾为此偷偷在角落里哭过好几次。后来萧善也觉得不能在这样下去了,因为他再不正常起来,一天要喝三次苦药,要面对兰妃和萧锦一明一暗的哭脸,还有各种拿他不当正常人看的眼神,所以很快他就变得‘正常’起来了。毕竟药太苦太难喝,哭声太刺激人。不过他心眼不大,所以得罪他的人他会给皇帝告状。毕竟生活已经这么无趣了,他不可能让自己过的那么无聊。还好,随着年龄的增长,那层覆盖在他脑海里的薄纱渐渐变得更加透明起来。然后有一天,他完全清楚了,落水那年,他比着萧锦这些人多了层记忆。他不知道是因为萧善落水溺亡后他来到这里,还是他少喝了几口孟婆汤,落水后就恢复了上辈子的记忆。因为无论是上辈子还是现代,他能感觉到的就是真实。完全两种真实的记忆。记忆清晰了,萧善也没太过纠结。前世已了,好在也没什么牵挂,多想无益,过好当下的日子才是他最应该做的。托生成王爷,日子自然要过的美满才是。至于成婚的事,萧善根本没考虑过。兰妃看重的对象年龄都太小,对着这些人下手,他觉得自己在犯罪。直到有天,北境将军谢沉是小哥谢追冒名顶替的事出来了。萧善一方面在心里觉得这样的人值得敬佩,另一方面突然想起他落水那年,昏昏沉沉不知生死的那几天,偶然听到了皇帝和兰妃提起救他之人是个将军,姓谢。而朝中姓谢的将军不多,那年正好有一个,名谢随。后来谢将军带着家人去了边境,从此没有回过京城。这些记忆原本模模糊糊根本没被记起,后来因为他年幼时是傻子的流言,皇帝禁止人在他跟前提起那段岁月,加上记忆随着年龄渐渐变成了两层,很多记忆交叉而行,他根本没想起过昏沉之间的那些谈话。但这件事传得议论纷纷,朝堂上在争论谢追是有功还是有罪时,消息传到萧善耳中,在那么一瞬间,他突然就想了起来早已被遗忘的往事。想起了这些,他还私下里查证了一番,顺便了解了下谢追的性子。知道谢追是什么性格的人,他才能确定要用什么方法拉这人一把。调查的结果告诉他,谢追是一个坚韧的人。伤天害理的事不做,性格比较冷硬但并不任性。而且看事情比较清楚明白,是个聪明人。萧善看过结果便没有说什么。皇帝当时正对如何处置谢追掉头发,不能奖赏不能杀也不能晾着不管。朝堂上吵成一片,皇帝心里纠结的不行。当时流言纷纷,是要逼死人的节奏。然后有人提出谢追身上有功,不如为他修建个寺庙,让他在里面为国祈福。当然,这个建议的前提是谢追能主动提出。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解决朝臣的争论,二来可以保下谢追的性命,对天下来说也是一个交代。萧善对这个提议嗤之以鼻,在他看来,没有谋反之心的英雄本就不该走向陌路,尤其是流过血保卫过国家的英雄。只是由于时代的禁锢,谢追小哥的身份注定他在军营立功杀敌这件事比较出格。皇帝并没有同意这个提议,不过他也没有第一时间反对。萧善懒得猜皇帝心里在琢磨什么。他只是在见皇帝时,就那么提了一嘴,说这件事的确不好办,但谢追有功这是事实。不能因为他是个小哥的身份就抹杀掉人家的功劳……萧善的意思是不奖赏人家,但至少也不能把人家的生路给全部堵死。许是萧善当时的话有点多,等他不说了,皇帝突然开口问道:“平时也没见你这么多话,今天怎么这么能说?”萧善神色不变回道:“就是觉得以前好像在哪里同姓谢的人打过交道,但又实在是想不起来了,所以多说了两句。”皇帝若有所思的哦了声,挥手让他退下。然后没过两天,皇帝直接下旨给谢追和他赐了婚。萧善只是想拉谢追一把,但还真没想过把人娶回家。在他的设想中,他本以为自己这辈子要光棍到底。结果皇帝竟然来了这么一手。萧善有常人所有的欲望,但他没喜欢过任何人,男的、女的都没喜欢过。而且,当他听到皇帝赐婚的消息时,他第一反应是这样也不错,他并不讨厌谢追。成婚那天,萧善握着谢追的手,只觉得这人的手很瘦。但就是这样一双骨瘦的手,护住了自己的兄长和边境千千万万的人。当时萧善想,到了他府上,可以好好养养。他府上的厨子手艺特别好。萧善告诉自己,这样的人不该生活在流言蜚语中,他应该是耀眼的,是被人羡慕嫉妒恨的。萧善说起这些往事,他把一些鬼怪神力的东西挑拣出来,总结了一段比较精简的话。那就是萧锦对他好,所以他才会对萧锦好。而谢追从这些话中也明白了萧善为何从一开始对自己就比较放任。原来都是有前因后果的。谢追心情复杂,他有些高兴又有些说不出的失落,他道:“如果我不姓谢……”“我和你成亲同你姓谢没什么关系,我一开始关注的就是你这个人。”萧善道:“你该知道,我不是委屈自己的人,当年救我的人我心存感激。但如果他的后人胡作非为,不是你这样的性子,那我和你之间肯定不会变成现在这样。”“不过这么一说,你和我成亲就好像是命中注定的一样。”即便谢追不姓谢,他娶了,也会对这个人好。因为这个人,而不是他姓什么。只不过往事总能给人另一种契机,能让一些事走的更加平顺而已。谢追轻轻应了声。他信萧善这话,他们能在一起是命中注定的,是天定的缘分。“谢追,我有没有说过,我很喜欢你。”萧善把人揽在怀里笑道。也许以前,他们在一起并不是因为喜欢,可是经过这么多天的细心经营,他们的心越来越近,感情也越来越深。萧善一直想找个机会告诉谢追自己的心思,今天时机正好。“你从来没说过。”谢追轻声说:“不过我能感觉得到。”因为平日里萧善的所言所行,所以一直以来他都很有信心能得到萧善的心。2(我在古代当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