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节
作者:柳之易      更新:2023-05-15 21:35      字数:3437
  县里确实有这个建设重点文明村的计划,戴所长打完电话,那边也研究了一下,这个金碾子村现在确实在向阳县下面是非常富的村子里。“这些只是初步的计划,还要后期研究,才能具体实施,我的意思就是你们村一定要自己先保持良好的村风,具体怎么做,我想村长你心里有数!”董志成连连点头,“我明白!我明白!我、我一定带着金碾子村的村民全力以赴,争做文明村!每个村民都是文明好村民!”他现在激动地都快跪了,他现在还有最后三年卸任,这也就是他最后一届当村长了。要是能让金碾子村荣获县里的“文明村”他感觉自己也就圆满了!现在戴所长的意思就是话他递上去了,也帮着说话了,现在县里很看好金碾子村,但是最后具体能不能选上还得看村子自己的表现。戴所长虽然能帮着说上话,但是要是村子自己不争气他也就无能为力了。所以这就要看他这个当村长的怎么去带着村民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等着戴所长走了以后,董志成激动地拉着武广旭和柳月芽的手,哽咽地说不出话。武广旭不动声色的把董志成拉着媳妇的那只手抓过来,“叔,你不用这么激动啊!”都特么激动地抓我媳妇手干啥?!董志成这会儿眼睛都红了,“广旭、月芽丫头,你董叔我之前确实做过很多不太妥帖的事,但是你们放心,这回我一定带着咱村争做这个文明村!大家看我的表现!!”第363章 多挖点金子疗下伤董志成一顿痛哭流涕的表完决心才放两口子离开。武广旭和柳月芽回家把锦旗就收起来了,如果挂在那里经常看着容易心绞痛!其实哪有什么真正纯粹高尚的人,都是考验心理承受能力的和权衡利弊的,或是心理斗争之后看看是哪一方战胜罢了。武广旭和柳月芽以为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哪里想到后续会那么多事!没过两天,戴所长又再一次来到金碾子村村委会,给武广旭送过来八百块的红包,还领着好几个记者过来!有《江城日报》的记者,还有滨市省报的记者,以及滨市和江城广播电台的记者。戴所长满脸笑容地和记者们介绍着,“这就是我给你们提到的武广旭同志,就是这位好同志、好村民,在发现了大量文物珠宝之后,毫不犹豫地将捡到的所有文物上交!”记者们就开始上前采访武广旭。又让武广旭回家取了锦旗,双手拿着锦旗和戴所长合照,随后又采访了董志成。董志成差点兴奋地背过气去!这可是市里和省里的记者,他也能跟着在报纸上露个脸!这十里八村哪个村长上过报纸?他是第一个啊!董志成有些激动的昂起头挺起胸,“那个……我们金碾子村人杰地灵,才会孕育出像武广旭同志这么高尚、纯粹的好村民,他是我们村的骄傲,是全村人学习的楷模……”武广旭和柳月芽在一旁听着想给他一个白眼,这家伙怕是忘了当初听说武广旭出来的时候脑壳疼的事了吧?董志成一时激动的开始长篇大论,像是要作报告一样。最后是记者实在忍不下去打断他,匆匆忙忙的给他们拍了几张照片离开。戴所长临走的时候握着武广旭的手,不停的上下摇着,很热情,“这个奖金是省文物管理局发的,你放心,文明村的事我帮你们盯着呢!你交上来的那一批文物很有研究的价值啊!最远的能追溯到秦朝啊!”这句话让武广旭和柳月芽已经平静的心又疼了一下。只想让这个戴所长赶紧走,别再来了!结果戴所长像是觉得刺激不够一样接着说:“现在很多文物送到滨市的博物馆了,你们有时间可以去参观一下!你们为咱们祖国的文献事业又添砖加瓦了!”一直等着武广旭和柳月芽的脸都笑僵了,戴所长才离开。柳月芽把那八百块红包放到桌子上,“村长,这些钱您拿去给村上的小学办个读书角吧,多给孩子们买点课外书,丰富一下他们的学习生活。”董志成激动的直搓手,“广旭、月芽……”“叔,我们那边还有事啊,先回去了!”武广旭可不想再看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表白”了!他要去淘金是正事!那可是自己名正言顺该得的!他要多挖点金子给自己和媳妇疗下伤!董志成看着武广旭和柳月芽的背影,一脸姨母笑,“哎,这两口子好人啊!你看看,表扬的话都不愿意多听!采访的时候那么低调!”村委会的几个人心里直撇嘴,难道不是人家不愿意听你唠叨了吗?报纸和广播一出来,武广旭一下子成了向阳镇的名人和学习的榜样了。反正说啥的都有,有说他高风亮节心底无私的,有说他装犊子,冒傻气的!其实两口子心里明白,这个采访其实就是为了宣扬一下,让更多的人捡到文物主动上交。保护国家文物人人有责!现在有很多人因为捡到文物上交后所得的奖金不成比例,就不交甚至刻意毁坏。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想得开。试想一下捡到一个价值连城的宝贝上交以后得到的是一个一块二的脸盆,那落差……不是用语言能表达的。武广旭和柳月芽心里比较想得开,这件事过去就算了,上了报纸和广播对武广旭是有好处的,也算为当初他进号子的事洗白一波,将来办事也会顺当不少。报纸和广播出来以后,冯大眼的心绞痛要犯了!拿着报纸一直在捶着胸,败家啊!太败家了!和武承祖一个德行啊!武承祖当年没来得及做的事让他孙子做了!杜凤生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上火了好几天没睡着觉。当初他也进去过那个金矿,咋就没找到那些宝贝呢?想当初他求着武承祖把那块狗头金给他,他去挖双倍的金子作为补偿。但是武承祖就是不同意!武承祖死后他就去磨柳永禄,教他淘金,还是想用双倍的金子换那个狗头金!结果柳永禄也是个死心眼,死活不答应!他现在猜测这武承祖是想着等武广旭成年以后再把订婚的事告诉孙子,但是先走了一步。柳永禄大概也是这个心思,但是在柳月芽没成年的时候就出事了。他当时听说柳月芽和付家老三定亲的时候别提多高兴了!没成想那个付老三是个短命鬼!最后这两个孩子竟然像是冥冥中有牵引一样还是走到了一起。杜凤生想到那块狗头金,感觉更睡不着觉了。他得了哮喘的毛病,年龄也越来越大了,要不然他一定会自己寻一块狗头金的!但是现在……柳永禄到底把那块狗头金藏哪去了?*董志成看到报纸上自己“英姿勃发”的形象,嘴都咧成瓢了,小心翼翼地把报纸裱起来挂在村委会的墙上。这些日子正是农忙的时候,但是董志成比他们更忙,自己家的地也不去了,抓了两个人开始将村子里墙上的大标语,粉刷一遍。什么“钱可十年不挣,书不可一日不读”,“少生孩子多种树”,“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孩更孝爹和娘”、“相信科学,杜绝一切封信迷信”……又添加了新标语,“讲文明懂礼貌树新风”村子里不许任何人再乱丢垃圾,谁要是说脏话骂人董志成就赶紧上去阻止。村子里曾经的两个“八卦圣地”,村口的大树下和河边,也都立起了大牌子,“禁止八卦造谣,以讹传讹”!村子里的人都觉得董志成有点魔怔了,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些日子村子里的风气一下子好了很多。当然,也有农忙的原因,那些喜欢吵架和八卦的妇女们没倒出时间来。第364章 金碾子村的模范标杆吴善全走了一个月,回到村子里看见满墙刷的清晰无比的大标语吓了一跳,以为自己进错了村子!前段时间他去南方丽水的云和县学习了木耳的人工培植技术。他现在对野山菌的培植技术非常感兴趣。这次回来准备大干一场,看着满墙的标语,他走进了村委会。董志成一看见他,眼睛一下就亮了,赶紧跑过去,“大侄子,你回来啦!”吴善全看见他这么热情的扑上来,不禁往后退了一步,有些警惕的看着他。董志成也觉得自己有点热情过火了,站住脚步笑咪咪地说:“大侄子,你可算回来了,我去你家找你好几趟!”“叔,你找我啥事?”“咱村现在争做文明村,扫盲班我想再开始办起来,你是咱村的大学生,这个……光荣的扫盲班老师这个事想拜托你……”现在不是过去拿工分的时候了,董志成一句话和圣旨一样好使,现在这种义劳动的事他得求着人家。吴善全明白了,连忙正了一下衣襟,一本正经地说:“叔,这是好事啊,我吴善全义不容辞的!”“哎呀,大侄子,我就说嘛,你和你舅哥武广旭都是好人啊!都是有思想有觉悟的进步好青年!”董志成的彩虹屁就开始不要钱的拍起来了。吴善全轻咳一下,“叔,我记得你当初好像说过我和我大舅哥都是一丘之貉,搞得村里……”董志成赶紧摆手,“哎!没有的事,你听错了!你们都是一样的有为青年!你看你舅哥一家给村小学捐款,帮着申请铺路,你这帮着咱村扫盲!都是好同志!”吴善全眨巴一下眼睛,他就出去一个月发生这么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