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
作者:露笙      更新:2023-05-15 23:56      字数:4417
  姜宝鸾忍不住往后踉跄两步,其实此时姜昀的话已在她的意料之中,但她却怎么都不能接受,自己的弟弟竟是这样想的。男子的错,却要女子承担。承担了还不够,若是像她一样苟且偷生下来,便会被千夫所指。“你知道清白难保的时候,就应该做了了结。这是母后宠坏了你,将你宠得娇惯自私,只想着自己,有一日国破家亡,想来也会从了贼子,摇尾乞怜,如何像个公主?静徽性子冷僻,在这方面却比你好,若是她遇上那不堪的事,定是二话不说去死的,当日容殊明找到她,她也已经开始绝食了。”“原来在你的眼里,我不配做公主,那赐婚倒真是天大的恩赐了。”“皇姐,朕真的不明白,你可以为了活下去而甘愿自轻自贱委身谢珩,却又不愿为了自己的孩子和谢珩在一起,你到底在想什么?”“我不会嫁给他的。”姜宝鸾不想再和姜昀说话,转身就走。他们早已并非昔日姐弟,一个男子、一位帝王,他无法理解女子的不易,只能刻板地以他的标准去要求她。对亲姐姐尚且如此,又谈何那些底下的百姓?姜宝鸾长叹一声。“朕还有一事忘了告诉皇姐,”姜昀在她背后高声道,“容殊明因那些叛军曾是百姓,坚持不肯杀了擒获的一支降兵,朕不会再派兵支援他,他回不来了,你那些话也不用问他了。”姜宝鸾的步子一顿,却没有回过头去。在楚国公府时是她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光,可是再难,心也没有此刻冷。原来容家世代忠良,也抵不过姜昀的浅薄和猜忌。她一步一步朝着玉殿外走去,看着宠妃们娇笑着迎面而来,尽态极妍,只为赶紧到姜昀身边去。这一日一夜的奔波劳累,姜宝鸾在出了玉殿之后终究是晃了一下身子,但在何氏上前扶住她之后,姜宝鸾咬牙撑了下来。她还不能倒下。*因着弟弟和母亲的这几桩事,姜宝鸾只在昭阳宫歇了一晚,第二日便收了东西,正式搬去了舞阳大长公主府小住。在出宫前,徐太后又着人来请了一回,姜宝鸾没去。只是到底徐太后是为着她才做出这样的事的,姜宝鸾想起母亲的拳拳之心,也暗自难过,觉得自己这般离开也是伤了徐太后的心。她让何氏亲自去徐太后那边回了一回话,说:“只是去姑母那里散散心,母后不必担心,玩上几日就回来了。”何氏回来时带了很多徐太后的赏赐之物,其中亦有孩童的玩具,何氏仍给她回话:“太后娘娘说了,让殿下玩尽兴了再回来,这宫里头皇后也病着,待着也是无趣,过几日让大皇子殿下也过去玩。”姜宝鸾心里略好受了一些,看着宫人们将一个个箱笼收拾完,对着偌大的昭阳宫叹了口气,这才出宫。但有时又会想起身陷囹圄的容殊明,再如何都畅快不起来。一时出了宫,舞阳大长公主早就在府中等着她了。今日姜怜身边倒没那些面首陪着,只有一个婢女在为她煎茶。见到姜宝鸾来了,姜怜朝她招招手:“快过来,姑母备了好茶好糕点,你尝尝,可是比宫里的还要好上许多。”舞阳大长公主姜怜出生时正值王朝鼎盛,自小所受宠爱只会比姜宝鸾还要多上几分,也极懂享乐,她府上的东西自然都比别处要精致讲究,便是如她所说,比之宫中也不遑多让。婢女就茶先放到姜宝鸾面前,姜宝鸾端起来抿了一口,虽她眼下无甚品茶的兴致,但这茶一入口便知是极品,唇齿生香。又一道锦果蜜笋、一道香药蜜瓜并一碗砌香葡萄,被姜怜推到了姜宝鸾面前。姜宝鸾尝了另两道,只对最后一道砌香葡萄无动于衷,没有再动手。她一看见葡萄,就想起昨夜姜昀面前的那一盘,又想起姜昀还摘了一颗给她吃,无论如何都再也提不起兴致。姜怜见她不动,也没有再劝她吃一些,只问:“回宫去见过你母后和陛下他们了?”姜宝鸾不回答,又默默地捻了一瓣姜丝梅放到嘴里,甜津津的味道在口中漫开,她才觉得身上有了些力气。“姑母,我真的不是一个好公主吗?”姜宝鸾问。作者有话说:过渡章节,马上进入新剧情了。感谢在2022-06-09 20:24:54~2022-06-10 20:35: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fifi 5瓶;辞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38章姜怜笑了, 却捡了几样姜宝鸾素日爱吃的吃食放到她面前。“你从小就爱吃这些甜腻腻的,大了之后倒不大见你贪嘴。”姜怜说。姜宝鸾摇了摇头,抬眸间满是疲倦:“我和陛下吵了一架。”“若天下所有人都是一个样,那也未免太无趣了些, ”姜怜坐到姜宝鸾身边, 为她整了整头上的发钗, “有本宫这样的公主, 也有你这样的公主, 还有静徽,她也和我们不同,要怎样才算是一个好公主呢?宝鸾,你说呢?”想起昨夜姜昀对她说的那些话, 姜宝鸾止不住地鼻尖发酸,恰好一阵风吹来,她略抬了抬头,使劲地眨了眨眼睛, 仿佛是被沙子给迷了眼。姜怜道:“他是陛下, 我们做臣子的不该妄议他的话,但是姑母觉得, 你从前也并没做错什么, 若换了是姑母自己, 也换到十五六岁那个年纪, 也会想活下去的。贞洁对于女子来说或许重要,但没有什么是比命更要紧的东西了, 宝鸾, 你自小是个聪明孩子, 你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吧?”姜宝鸾原本有些迷茫的双眼瞪了瞪, 惊道:“姑母,你怎会知道这些?”姜怜笑着把她搂到怀里:“可别瞎说,姑母只知道享乐,可没什么眼线放到宫里去,只是看你的模样,才想想陛下的为人与近日所为,他自小也是姑母看着长大的,姑母都是这把年纪的人了,还有什么不懂的呢?”连日来谢珩已让姜宝鸾疲惫不堪,再加上谢谨成受伤,徐太后和姜昀又各有所想,姜宝鸾已是精疲力尽,姜怜的怀里又香又软,还像抱个孩子那样抱着她,姜宝鸾吸了吸鼻子,闭上双眼。姜怜说的道理,其实姜宝鸾自己不是不明白,但压在自己心里想着,和别人说出来开解她,却是大有不同。“什么贞洁,什么尊严,若你当初真的犯了傻,我们可就见不到你了,你且想一想,光是本宫和你的母后,为了你怕是都要哭死了。”姜怜轻轻地拍着姜宝鸾的肩膀,“这一回来,不光是你一个,如今还多了一个孩子,粉团团一个,本宫喜爱你,自然也喜爱你的孩子,倒还乐得他日日在眼前呆着,这又有什么不好呢?只是这话你母后听不得,知道了未免责怪本宫不是自己的亲女儿便站着说话不腰疼,她这个做母亲的确实是心疼你的,这点上你也不必埋怨你母后,她亦有说不出的苦,只会比你更难受。”“嗯……”姜宝鸾只应了一声,还没说什么,便已带了哭腔。“可是……阿弟,阿弟他……”姜宝鸾哽咽了几回,才把话说出来,“赐婚先放一边,谢珩总不至于强娶,可是阿弟却说殊明哥哥他回不来了……”闻言,饶是姜怜也是面色一沉,低声道:“大魏还有什么可用之人,这次的叛乱是怎么来的,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过一个昭宁侯还忠心罢了,这……”姜宝鸾伏倒在姜怜膝上,牙关紧咬着,想说什么,却如何都说不出口。姜怜沉吟片刻,忽然皱眉问道:“宝鸾,你其实已经知道法子了是不是?”“阿弟他下了令,京中不会有人再敢违逆他的意思,朝廷也再没有多余的兵马了。”姜宝鸾抬手把快要从眼角坠落的眼泪擦去,“只有他,我能见到,手上也有兵。”“可是于公于私,这都是一件险事,无异于明晃晃地同朝廷作对,那人又是容殊明,他未必肯听你的。”“我不能看殊明哥哥就这么被害了,我想去试一试。”姜怜很快便悠悠叹了口气,说:“宝鸾,只要你想清楚了,那便去做罢,姑母不会拦你,哪怕日后万一真的有了什么事,你也不要自责,姑母也知道这事,左右姑母是陪着你的。”姜宝鸾从她膝上直起身子,定定地看着她。姜怜伸手点了一下姜宝鸾的鼻尖,笑着说道:“国库早已空虚,当日那五百万两银子,也有本宫的私房在里面,还不少。可这些银钱最后又有多少到了百姓手里呢?这是我姜家的天下是不假,可百姓又何辜何错呢?再要是害了容殊明,却是再难有好报了。”说到痛处,姑侄二人皆都没有再说话。一时有照顾谢谨成的婢子过来,告诉她们谢谨成醒了,人看着倒是没事了,只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哼哼唧唧。姜宝鸾另有事情,便只能先将谢谨成放在一边,总归没有性命危险便无妨。姜怜对她说道:“昨夜也醒来闹过一次,本宫去看了,他人睡得还迷迷糊糊的,嘴里却只说要他的一件什么小被子,许是自小带着的,不拿着便不安稳,这才闹腾的。”姜宝鸾马上便想起了她昨日看见盖在谢谨成身上的那床像极了百衲衣的被子,只怕谢谨成就是要这个东西。她与姜怜说了,姜怜便道:“本宫倒是这么想的,那些伺候的人都不得用,你便亲自往谢府去跑一趟,替他把这被子给拿回来。”话到此处,姜怜的心意姜宝鸾已然明了,她起身便朝姜怜行了一礼。她自然是要往谢珩那里去一趟的,恰好谢谨成落了东西在谢府,姜怜便替她想了这个借口出来,好让她前往谢府见谢珩时能体面一些,心里也不至于觉得自己太难堪。“走便走了,还行什么礼?”姜怜朝姜宝鸾摆摆手,又让人去召了面首过来相陪,“本宫要乐自己的了,你快去快回,否则你那儿子怕是不肯安心睡觉休息。”*姜宝鸾到达谢府的时候已时近中午。日头照下来却已不太猛烈,姜宝鸾这才惊觉已经快要入秋。谢府的下人看见她来了也并不阻拦,只是往里去通传,姜宝鸾不问便知谢珩已经醒了。她再怎么也是闺阁女子,一巴掌把人打晕也太夸张了些,更何至于打完一日都醒不过来,传出去都不知该笑谁。她只问旁边的人:“谢珩在哪儿?”回话的人又是怕姜宝鸾,又是不敢耽搁,忙不迭地给她引路。谢珩还是在昨日姜宝鸾见到谢谨成的那个院子里,他仿佛就是住在旁边的厢房里头,姜宝鸾过去时,他正倚在榻上看书。只是姜宝鸾一进来,他便立刻放下书,眼中似是有讶异之色。看他的模样,姜宝鸾心里倒是愣了愣,好像是真的病了,与昨日的模样都相去甚远,苍白又有些颓然。李夫人若是见了宝贝儿子这副样子,定是要痛骂她打伤了谢珩的。但姜宝鸾也没过去,只远远站着,轻轻抿了抿唇,说道:“谢谨成要他的小被子,你着人拿了给我,我好带回去。”谢珩是聪明通透之人,绝不会认为她仅仅会为了一条被子就亲自跑一趟,姜宝鸾一时不知如何开口,便不如让他问。谢珩先没有和姜宝鸾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让下人去收拾。两个人一动都没有动。仿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谢珩咳了几声,终于问道:“长公主有何事?”“我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不知你肯不肯。”姜宝鸾也不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窗外一只黄鹂从叶底穿过,极悦耳清脆的一声响,却令屋子里头显得更寂静。谢珩的大拇指不住地搓着一页书角,他默了默,说:“是容殊明。”姜宝鸾忽然松了一口气,与聪明人说话就是好,不像昨夜与姜昀说话那么费劲,省去她一番口舌和尴尬。但她还是忍不住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他出京时匆忙,身边带的兵马本就不多,只等陆续支援。眼下还打了胜仗,正是要乘胜追击的时候,陛下却迟迟不再发兵,显见得是有了问题。”谢珩说。姜宝鸾忙道:“他因叛军都是百姓而不肯杀俘兵,惹恼了陛下。”谢珩点了点头,垂下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