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
作者:露笙      更新:2023-05-15 23:57      字数:3814
  最后姜宝鸾抱着姜行舟在美人榻上对付了后半夜。她是一刻都没合眼,只想着不远处的床榻里头躺着何氏,她再也见不到何氏了,还有外面那些死去的宫人,有些她连名字都叫不上来,明明什么都不知道,却被末路的帝王杀死了陪葬。天蒙蒙亮的时候,不知何处传来了一阵激烈的大哭声,仿佛是有许多人哭着在宫道上跑,姜宝鸾浑身一个激灵,连忙起身出去。黄公公昨夜也受了点轻伤,他已经不敢再出去,便带着人附耳在宫门上听着。许久之后,他跑到姜宝鸾面前跪下,身形佝偻:“公主,陛下驾崩了。”姜宝鸾倒抽一口冷气,拽着姜行舟的手往后退了一步。这一日早晚会来,可真正来的时候,姜宝鸾想到的还是自己的弟弟。而并非皇帝姜昀。幼时那些相依相伴的时光,虽不再复返,却真实存在过。姜昀比她还小,却如此匆匆地结束了自己荒谬而又苍白的一生,留下的只会是身后污名。她转过头看姜行舟,道:“你父皇他……”一句话未完,姜宝鸾已哽咽住,但也并不见眼泪,红着眼睛缓了许久,才慢慢平复下来。“你父皇他没了,行舟,”她说,“不要害怕。”昨夜姜昀提剑闯入,姜行舟该是受了惊吓,却什么都没有问她,姜宝鸾也心知这孩子再难像从前一样,国破家亡已成事实,眼下瞒着没有意义,还不如摊开来和他说,虽然这对一个三岁大的孩子来说太过于残忍。姜行舟眨了眨眼:“父皇是不是去找母后了?”姜宝鸾想答“是”,可想起姜昀负了盛妙容,便怎么都说不出口了。“姑母也不知道。”她最后摇了摇头。一时等到天完全亮透,外面的动静小下去了一点,昭阳宫的宫门也被人再度敲开。来的是徐太后身边的宫人:“长公主殿下,太后娘娘请您过去寿康宫,各位主子都已经在那里了。”第55章姜宝鸾一听便有了数, 心下一沉,随即便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抑与窒息感。她看了身边的姜行舟一眼,让宫人们带着他去了偏殿留着,自己便只身跟着徐太后身边的宫人往寿康宫去。徐太后先前既把姜行舟送过来, 怕也是与盛妙容的想法不谋而合。宫道上一路过去遍地狼藉, 叛军还未进来, 已是一副被洗劫过后的模样, 怕是叛军来了都要自愧不如。前面横亘着一尊手臂高的紫檀木佛像, 断了一只佛手,应是哪宫里的妃子平日所供,如今却被宫人偷了出来,匆忙之中又摔在地上遗落。姜宝鸾俯身把佛像拾起, 四周看了一圈没寻到佛手,最后只能轻叹一口气,将佛像擦了擦,然后过去轻轻在角落里放好。这便一路走, 又一路听着领路的宫人说话。天亮时, 才有宫人发现姜昀半夜回来之后一直没有动静,因他先前一直拿着剑, 所以也没有人敢近前去, 只远远躲开, 最后还是个一向跟着他的老太监大着胆子上去, 一摸姜昀的身子都已经又冷又硬了。这才方知姜昀死去多时,自夜里回来便吞了毒药, 只是大家都躲着他, 无人问津, 也无人看见。姜宝鸾问:“这些太后知道吗?”宫人愣了一下, 答:“太后只知陛下已经没了。”一时到了寿康宫,这里到底比其他地方像样一些,徐太后正在正殿坐着,旁边是姜静徽并几个宫人,除了姜静徽之外都在啜泣着。徐太后脸上脂粉未施,但衣冠完好,连发髻都抿得一丝不苟,不过经了这几日,她看着竟比以前老了十岁。姜宝鸾鼻子一酸,过去伏在了徐太后膝上。徐太后摸着她的头先是没有说话,而后才有哭声传来。姜宝鸾咬住下唇,眼泪也忍不住流了下来。“你弟弟已经没了,母后也就要去找他了,希望见了你父皇不要怪我们母子才好,”徐太后一边哭,一边对姜宝鸾道,“母后这一走,你要保护好你自己,不要像四年前那样被人哄骗了落得自己伤心……”姜宝鸾道:“母后陪着我,到时我去求他……”她此时只想,为了母亲若让她再给谢珩跪下,哪怕是日日都跪,她也绝无二话。“傻话,都这么大了还说傻话,你让母后怎么放心得下?你有儿子,至少他们不会让你死,且你是公主,是要外嫁的女儿家,母后又是什么?”徐太后是大魏的太后,姜昀的母亲,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她是除姜昀之外第二活不成的,便是为了那点子骨气与尊严,也容不得她苟活下去。但也只有姜宝鸾这个亲女儿,还抱着让母亲能够活下去的希望。徐太后不忍见姜宝鸾难受,但又不得不继续交待自己要说的话。“当初派人杀那孩子的是母后,都是母后糊涂,是母后的错,你若没和谢珩说清楚,见了他便马上和他解释,你给他生过孩子,服侍过他,他应该对你不会那么狠心。”“我宁可他杀了我!”姜宝鸾心里只剩下苦,连母后都要走了,她却要回到谢珩身边吗?“又说傻话,你死了,行舟怎么办?况且你还有孩子,你为了孩子也要活下去,日后到了谢珩身边,你早先怎么过,往后也怎么过,保下自己和行舟的命,熬过了也就好了。”姜宝鸾咬牙:“万一叛军先他而来,倒是让我能死个痛快。”徐太后却最是听不得她说到死,这下又哭得更厉害。“母后这一世只为了你和你弟弟,只剩了个你,便是真的如此也不要再说这话让母后放心不下了,宝鸾,母后只盼着你平平安安,你要好好活着。”徐太后又拉过姜静徽的手:“你回昭阳宫时把你妹妹也带上,能救便救,不能救也……”姜静徽红了眼睛,却没有哭。不等姐妹俩再说话,徐太后已经摆了手:“走吧,哀家还要理妆,你们走,有事也不要再来了,外头太乱了。”这便是诀别了。姜宝鸾木然地起身,中间还踉跄了一下,被姜静徽扶住。她看着徐太后的脸,想说什么却什么都想不出来,也说不出来,只是怔怔地张了张嘴。徐太后已经往内殿走去,头也没有回。“宝鸾,好好活下去。”姜宝鸾忘了自己是怎么出的寿康宫,她像是抽走了魂魄一般在路上走着。明明来前已经预料到,怎么见了母后,真正生离死别之际,还是难以承受呢?她又想起四年前她出逃,那时也不知能不能再见,徐太后都让她看着情形就嫁人,却懵懵懂懂的,仿佛也哭了。若是当时她不走,倒还比眼下清静。可是那一步踏出去,不能说是错了,却终究让人生覆水难收。活不能活,死不能死。“姐姐。”姜静徽忽然叫她。姜宝鸾停下脚步,回过头去看着她。“我的芳仪宫到了,”她说,“我进去了,姐姐好走。”姜宝鸾道:“你跟着我回昭阳宫。”既不能死,她也不能放着姜静徽不管。姜静徽忽然笑了,她素来刻板冷僻,很少笑得这般随意大胆,仿佛断壁残垣中忽然盛开的一枝春花。“我回芳仪宫,姐姐回昭阳宫。”姜静徽又再次重复了一遍。姜宝鸾本就和姜静徽之间有嫌隙,再加上大祸当头,一时便有些不耐,皱了眉道:“母后让你跟着我,昭阳宫什么都有,你还是快些走罢。”姜静徽仍停着没有动,只是笑着看着她。姜宝鸾慢慢回过味来,越看姜静徽那笑,却越是觉得她面上恍惚。“静徽,”她软了嗓子叫了她一声,“快跟姐姐回去,听话。”远处不知何方传来一声巨大的轰鸣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倒塌,原本就不甚晴朗的天上渐渐漫开尘土。姜静徽脸上还是笑着,眼角却落下一滴泪来:“姐姐,对不起,我不愿求人苟活,亦不愿欠人,所以我不想你为了我而去求别人。”她上前去一步替姜宝鸾正了正步摇,说:“我们姐妹俩性子不合,一向说不到一块儿去,来日万一又有了不愉快,姐姐难受,我做人也难受,倒不如这样两不相欠的好,你说是吗?”姜静徽本性执拗孤冷,姜宝鸾却再是没想到她面对生死竟也是这种态度。“你胡说什么,眼下活下来要紧,你……”“我说什么,姐姐,我们就是不一样,”姜静徽打断了她,“姐姐想要的是活下来,我想要的是清静和尊严,我常常在想,若当年遇到谢珩的是我而不是姐姐,我应该早就不在了。”“大魏没了,我本来就没打算活下去。我也知道我对不起姐姐,除了上回说的事,我把姐姐的名声毁得一干二净,就连容殊明那里也是我说的,我想他该是放弃你了,没想到……原来他到退亲为止,心里想的都是你,罢了,是我不如你,原来感情一事不是我比你好,他就会喜欢我的,是我错了。”姜宝鸾眼神黯了黯,却并没有指责她,只叹了一声,说:“原来是你,倒是谢珩接二连三替你背锅了。”“所以我也怕啊,”她苦笑,“哪日起了争执,姐姐把这些都告诉了谢珩,我岂不是比眼下可怜,且我更怕提心吊胆活着。”姜宝鸾道:“在你眼里我原来如此不明事理。”姜静徽摇头:“也不是,我说了我对不起姐姐,我也没这个脸再让姐姐救我。原也没多留恋这世间,该享的福我也享了,容殊明也不喜欢我,我再没执念了,生来是公主,就让我陪着大魏去罢。”她说得淡淡,语气却不容置疑。姜宝鸾心里麻麻痒痒的,说难过也不是难过,说自责也不是自责。姜静徽可以决绝地殉国,她却没怎么想过这件事。“我不如你。”姜宝鸾道。“姐姐,你和我不一样,你是嫡女,是长公主,你只是自小见惯了繁华,受过那万千宠爱,便眷恋这尘世了,万不肯再放手。你求生也并非懦弱,我总觉得在有些时候活下去需要太多的勇气和信心,而我没有。所以姐姐,你活着,我会在地下看着你能走到哪一步。”说罢,她毫无留恋地转身,朝着芳仪宫的那一道又一道宫门走去。在走到最后一道时,姜静徽回头,看见姜宝鸾还在原地看着她。姜静徽生平第一次,朝着姜宝鸾高声喊道:“姐姐,你看我是不是一个好公主?”姜宝鸾点了一下头,便再也忍不住捂嘴哭了起来。这回姜静徽再没说话,径直进去了。姜宝鸾看着芳仪宫的最后一道宫门缓缓阖上。她转身继续往昭阳宫走。身后的芳仪宫很快起了浓烟,然后便是冲天的熊熊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