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作者:露笙      更新:2023-05-15 23:58      字数:5226
  他只是说:“母后这几日心情不好,你多担待。”李皇后住的宫殿如今叫做揽月宫,是揽月轩改过来的,从前也是行宫中较大的宫苑。从宣王府一直把姜宝鸾和谢谨成送到揽月宫门口,谢珩便不进去了,只说另有事去。姜宝鸾便带着谢谨成入内。姜宝鸾才一踏进揽月宫,便觉有些不妥当,这里看着大是大,可是却太过空旷,怕是要去应“揽月”二字才会如此,又为了景色刻意造得不大工整方正,东面还有一处临水,夏天倒凉爽宜人冬天却阴湿,实在不适合李氏这样已经有些年纪的皇后来住。行宫的好地方不止这处,有时天子带着母亲与后宫妃嫔长年不回宫只在行宫待着也是常事,各人自有合适各人的住处,姜宝鸾却是门儿清的,怎么就让李皇后来了这里住。但姜宝鸾也只默默看在眼里,压下惊诧,带着谢谨成入内。李皇后早知她今日要来,脸已经沉了半晌,见谢珩没有陪着进来,面色这才好看了一些,只是也没好多少去,姜宝鸾又穿了这么明显的一身素服,李皇后见了自然更是不快。姜宝鸾行了礼,才略抬了抬头去看李皇后,这李皇后当初也不是个好相与的,给她吃了多少苦头,眼下又落在她手底下,姜宝鸾心有余悸。她一见李皇后反而愣了一下,明明李皇后与徐太后没差上几岁,虽说徐太后保养得宜,可二人看起来也不该相差这么多,且姜宝鸾记得清楚,她那时从范阳离开,李皇后也没见老,怎么短短三年工夫,竟成了这般了,即便是上了妆容,还是掩盖不住的憔悴。谢谨成自顾自便跑到李皇后身边去了,他虽喊着不要留在宫里,换到了白日倒还愿意在李皇后这里玩,毕竟李皇后溺爱他,从不拘着他。李皇后把谢谨成拢到旁边坐了,这才正眼去瞧姜宝鸾,打量了一番才皱眉问道:“身子已经好了?既是小产怎么不多修养几日,不必急着入宫。”话语间还不算太苛刻。姜宝鸾知道多说多错,李皇后也看自己不顺眼,便只道:“回娘娘的话,已经大好了。”李皇后又看了她一眼,最后目光落在她乌黑的发髻上光溜溜簪着的那一支玉簪上。姜宝鸾低着头,挑了挑眉毛,没让李皇后看出来。“年纪轻轻就穿得这般素净,倒叫人说亏待了你去,”李皇后将身子往旁边扶手上一靠,又往谢谨成嘴里塞了一颗蜜饯,“回去便把这身衣服换下,下回入宫不许再这么穿。”姜宝鸾仍低了头答道:“妾的娘亲刚刚故去,所以要为母服丧,还望娘娘见谅。”“服丧,你……”李皇后的眉间蹙出几道皱纹,看向姜宝鸾的目光中又添了几分烦躁和不喜,最后也只能说,“罢了罢了,既然珩儿准你了那就先算了。”这时宫人端着茶过来到李皇后面前,姜宝鸾也不用人说,亦是跟了过去,接过宫人手中的那盏茶,恭恭敬敬地递到李皇后面前去。李皇后只冷着脸不想接,想让她一直端着这盏茶,人到了跟前便更想起姜宝鸾过往种种,一时恨得差点把牙咬碎,但谢谨成又在边上玩,孩子虽然还不懂事,但总能察觉出什么,如今姜宝鸾既然已经回来了,她是谢谨成的生母,便不能不顾着谢谨成的体面,李皇后只得生生咽下这口气。她接了茶,略微一点头,姜宝鸾倒还轻声细语地添上一句:“娘娘小心烫。”李皇后最看不得她这副样子,像是又有什么坏主意憋着似的,眼下不仅是咽不下心里的气,更是堵得慌,但她一向贤惠大方,做了皇后便更不至于苛待儿子的妾室落下话柄,只能胡乱喝了一口茶便放下了,末了又给姜宝鸾赐座,希望她不要再来自己面前晃悠了。姜宝鸾转过身去便抿唇一笑,施施然去落了座,谢谨成也跟着跑了过来。姜宝鸾见他嘴巴里鼓鼓囊囊又在吃什么,便连忙给他灌了茶下去。李皇后见了便道:“你也不是新妇,不必再行什么侧妃嫁娶之礼,否则谨成就不好算了,只等改日去府上册封了便是。”姜宝鸾应是,都到了这一步了,没有名分是不行的,不为了自己也要为了谨成,反正她也不想嫁给谢珩,不如就照李皇后说的这么稀里糊涂地揭过去。正说着话,外面却来报,温贵妃来了。李皇后脸上的神情更加不好看,比方才见到姜宝鸾时还要更甚,只是见姜宝鸾时她没有掩饰,这时温氏来了,她便马上把神色遮盖住,换了一副笑面孔出来。不多时温贵妃进来,她身后还跟着两个妇人打扮的女子,并三个孩子,才一入内李皇后很快便准了她免礼。再是知道温贵妃底细,姜宝鸾也不得不起身对着她行礼。温贵妃早知道姜宝鸾在这里,却偏偏做出不认识的样子,等她行完礼看了半晌才说:“本宫当是谁呢,原来是你。”要论讨厌,在温贵妃心里姜宝鸾也是能数得上名姓的,大抵仅次于谢珩,当初她第一次被禁足,就是因为姜宝鸾在退思堂里弄的鬼,引出那么大一场风波。李皇后见状虽知姜宝鸾不会吃亏,但也不想给温贵妃占便宜的可能,忙道:“都坐下吧。”姜宝鸾带着谢谨成仍坐在李皇后左边下首处,对面则是温贵妃和她带来的人,温贵妃落座的位置倒要比姜宝鸾稍靠下一些,亲疏远近一看便知。这时姜宝鸾才仔细去看对面的人,方才她只瞥了一眼倒真没看出来,两个少妇其中一个就是当日的惜娘,另一个她从没见过,衣着首饰都比惜娘要好上许多,仪态也端庄,姜宝鸾猜度着这应该就是荣王妃许氏了。因谢珩一直没有娶妻的意思,谢琮当然不可能等着他先成亲,便由谢道昇做主娶了嫡妻许氏,许氏的叔父如今正任尚书右丞。但跟着温贵妃一同进来的那三个孩子却只跟在惜娘身边落座,并不亲近那位荣王妃,显而易见是惜娘生的,而再仔细看惜娘,身形臃肿一看便是又有孕了。姜宝鸾在心里略略一算,惜娘的长子比谢谨成要大上一些,三年过去惜娘又生了两个,眼下怀的这个是第四个,基本是一年生一个。她暗暗咋舌,惜娘比她婆婆温贵妃还会生,就是没把自己当个人。正这样想着,温贵妃却不放过姜宝鸾,已是提了声音道:“这回来了该是安安分分待着了罢,别再折腾那些让家里不安生了。”作者有话说:这章换朝代了再重申一遍哈,本文架空所有涉及朝代年号的都是我自己随机找字词随便写的,我历史很差根本不会去套什么历史,一切情节都是为了剧情发展需要。还有一点,昨天看到有人说我看评论区码字,那真的是多虑了,我更每本书的时候都至少会比当日更新的多出三章的存稿,以防万一有事不能码字断更,多的时候还会有十几章,之前说过可能每天可以双更也是这个原因,但是后来我有一段时间没心情码字就把存稿全部用完了,大纲也是早就做好的,我做不到那么随机应变灵活做调整,当然我的话并不能证明我没按评论区码字,愿意这么想的我也没办法。第63章姜宝鸾尚未有何反应, 李皇后却面色一沉。姜宝鸾再不好也是谢珩的人,自家的事关起门来自家说,好不好的却是轮不到温氏来说,温氏当初也只是一个姨娘, 做了贵妃倒摆起主子架子来了。“小儿家打打闹闹罢了, 当什么真?他们自己都论不出个对错来, 笑一场又哭一场的。”李皇后看了姜宝鸾一眼, “过去的事都不要再提了, 如今他们也大了,不能让孩子看笑话。”眼看着李皇后四两拨千斤就要把事情揭过去,姜宝鸾也顺着台阶要下去,只是她还没来得及说话, 不想那边温贵妃却早已经想好了后面的话。温贵妃不慌不忙笑道:“过去的事是过去了,可是将来也要警醒着才是,宣王还没有娶正妃,这回可别再把人气跑了才好, 否则当初笑的是范阳, 如今笑的可是全天下了。”她又拉过儿媳的手说:“像本宫这个儿媳就是个贤良的,容得下妾室和庶子, 惜娘的肚子大了这几回, 她从来就照料得好好的。不过惜娘也听话懂事, 不会刻意去给正妻找什么不痛快, 阿鸾你若是不懂,就去找惜娘请教。”从众人知道姜宝鸾是公主开始, 都没有再叫过她从前在楚国公府用的“阿鸾”那个名字, 连李皇后也刻意避了, 没想到温贵妃开口便是, 还句句直指姜宝鸾当初搅黄谢珩亲事的事。这事姜宝鸾不想提起,更是李皇后心里的一根刺,每每想起都要在心里骂几句姜宝鸾。但李皇后倒也不至于被她调拨进去,立刻便道:“温贵妃,这不是你该管的事。”姜宝鸾见李皇后说话便没有出声,其实她竟真的没办法说什么,毕竟温氏已经成了贵妃,她不得不低她几头,除了李皇后,没人可以压住她。“这宫里还有许多制度没有完善,是陛下体恤皇后娘娘事忙,特意让臣妾来帮着皇后娘娘协理六宫事务的,娘娘难道忘了吗?”温贵妃竟毫不示弱。她不是新进宫的妃子,而是一直在谢道昇身边陪伴的老人,不比李皇后的时间短,如今一当上贵妃又更是不同了,更何况得了谢道昇的话,再不同于昔日在李氏手下的妾。姜宝鸾总算明白过来临行前谢珩说的李皇后心情不好还有看着憔悴是怎么回事了。温氏在宫里嚣张跋扈还只是其一,最重要的一点却是谢珩只被封了宣王,无论是论贤论才,还是论嫡论长,只要谢珩没成太子,就足以说明谢道昇对温氏母子的偏爱。李皇后不擅与人争锋,一时竟被温贵妃噎得没说出话来。温贵妃得意,又看向姜宝鸾,问:“听说你前些日子小产了,这也太不当心了,想必是伤心你家里的事这才伤了胎儿的吧?算算时间,这怀上的时候怕是正好……”她说了一半便掩唇去笑,温贵妃出身卑贱,最是不羞说这些的,倒是许氏听了红了耳朵。不过姜宝鸾没给温贵妃继续说下去的机会,马上便道:“贵妃娘娘说笑了,妾又不是王府的新人,只看谨成都这么大了,无论这时间如何去算,妾有孕也是寻常,倒是贵妃娘娘何故要说的这般遮遮掩掩的?倒像是我们男盗女娼去了。”话音未落,李皇后已是松了一口气,这丫头讨厌是真的讨厌,伶俐也是真的伶俐,一抓着人家话里的漏洞便把话截住,让温贵妃接下来的话没办法再说。若让温贵妃继续说下去,那就什么都由她胡扯了,岂不是要说谢珩趁着姜宝鸾国破家亡把她强了,要是姜宝鸾没什么反应,那才是正中温贵妃下怀。温贵妃咬了咬牙,笑便有些僵硬,看了姜宝鸾一眼,说:“还是这么伶牙俐齿,只是一味逞强倒不是保养之法,想必这才滑胎的,你只看看惜娘就是安安静静的,已经生了这么多个了,这方是有福之人。”此话一出,姜宝鸾和李皇后倒是没什么,反而许氏面色有些难看。姜宝鸾立刻便回嘴道:“生得多有什么用,养的好那才是真的,否则再多也只是猪崽一般看着热闹罢了。皇后娘娘也只有一子一女,从来就是引以为傲的,谁敢说不好?”“你……”温贵妃再度吃瘪,这回提及子女更是气得面色涨红,“你骂谁是猪崽?”惜娘也有眼力见,马上便头一垂,但温贵妃已经不敌姜宝鸾了,她更不敢上去说什么,怕被姜宝鸾活撕了,只抱着肚子掉眼泪。李皇后并不打算给她们做主,反而脸上有了笑意。“好了都住嘴,”李皇后出言道,“本宫累了,都下去吧。”告退的也只有温贵妃那边,姜宝鸾起身恭送,反倒是气得温贵妃狠狠瞪了她一眼才不甘不愿地转身走了。人一走,李皇后又把谢谨成叫到身边叮嘱了几句,又缓了声气对姜宝鸾道:“本宫有些好药材收着,你一会儿拿去补身子。”姜宝鸾谢了恩,也不多逗留,便带着谢谨成离开。一出揽月宫坐上轿辇,她便缩着不去看外面。即便这里她再陌生,那也是曾经属于姜氏的,她曾经的家。没了家,她什么退路都没有了。今日她入宫来见了李皇后,也意味着正式归顺了谢氏,那么想来不久之后,行舟就能被放出来了。轿辇行了一会儿便停下,谢谨成坐不住探出头去看,被姜宝鸾一把拽了回来,外面的宫人过来回话:“是荣王妃。”原来是许氏带着惜娘等也要出宫去,她们从旁边的宫道来,刚好两边都堵住了。不过是谁先走一步的事。许氏是荣王正妃,姜宝鸾只是宣王的侧妃,自然是低她一头,这车架本该她先行。但宣王才是李皇后亲子,姜宝鸾又出身尊贵,所以姜宝鸾这里没动,那边竟也没有再动。姜宝鸾一时摸不准,许氏那边究竟是不想让她先过所以堵着,还是想让她先行一步。她想了想便吩咐道:“往后退一退。”她和许氏暂且没有什么矛盾,姜宝鸾自幼见惯了宫中的明争暗斗,深知不该起冲突的地方就不要起冲突,这路就在这里,没有谁非要先走的道理。若许氏是故意堵着路,那么让了她一回就说明姜宝鸾对她没有什么恶意,若她只是让姜宝鸾一步,姜宝鸾此举也算是同她示好。这不比方才在李皇后眼皮子底下,没必要去逞这个强。一时等许氏的轿辇过去之后,姜宝鸾这边才紧随其后,出了宫门之后又前后行了一段路,才分道扬镳,各自往府中而去。*揽月宫。因谢道昇留了谢珩用晚膳,过后李皇后便将谢珩叫来了宫中。谢珩进去,便见李皇后神色舒缓,便知晓今日姜宝鸾过来并无惹她动怒。他微微舒了一口气,姜宝鸾很懂如何激怒一个人,但只要她想讨好一个人,那也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是夜色已深,并且是在亲儿子面前,李皇后依然端坐于座上,只有一个素日贴身的嬷嬷在给她轻轻按着额角。谢珩便等着李皇后开口说话。李皇后心疼儿子宫里宫外奔波劳苦,自然不会故意晾着谢珩不理,很快便道:“以后不要让她再穿那身入宫了,就算不嫌晦气,让人看了也不成样子。”闻言,谢珩在心里便叹了口气,姜宝鸾果然还是藏着她那点心眼子的,明明说了只让她穿三个月素服,她应的也好好的,到了李氏面前她却又闭口不提了,白白让李氏记着这件事却将他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