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节
作者:闲处好      更新:2023-05-16 03:23      字数:2960
  不说别的,就是那伺候家里的鸡鸭,弄庄稼,就比往年要好不少。这还只是刚刚学认字,得到的好处。等到冬天,种暖棚的话,说不定,几年要比去年高产呢。高产就等于自家的粮食更多,富余的粮食除了换钱,还可以养头猪试一试。要知道,那实用小册子里可是有养猪的小窍门。还有家禽家畜简单的小毛病怎么处理都有写到。反正,大家读书认字的热情极高。因为只有认字了才能看懂实用小册子里的东西。只有看懂了,才能改变他们自己的生活。但凡是想让自家日子好过的,都卯足了劲儿的学认字。年纪小的还好说一些,但是,一些年纪稍微大一些,孩子都满地跑的。一天劳作之后,再去学认字,有的时候确实是精力不够了。不过,就算是这样他们也全都认真的去学。在课堂上学不会,回家拿着树枝在自己做出来的沙盘上慢慢的写。以前,在地头休息的时候,大家都是吹牛聊大天,现在,一个一个的,全都拿着树枝在地上划拉着。比试着谁认识的字多,谁写的好看。男人如此,女人跟孩子们也是不甘示弱,孩童的玩乐里也都是比谁认识的字多。更别说女人们坐在一起,手里拿着衣服缝缝补补的,嘴里还在念叨着学会了什么字。溍帝站在村头看了看,然后转身悠闲的离开。“齐老,看来这学堂对百姓的改变真的还是很大的。”齐博康笑着躬身道:“学会了认字,可以让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好。这比那苦读几十年考中功名要实际太多了。”“努力的时间短,很快的就见到了成效,这样一来,百姓们学认字的劲头也就足了。”“那两个小家伙倒是会算计。”溍帝哈哈一笑说道,“要是让百姓们学个三五年,谁都没有这个耐性跟时间。”“是啊。”齐博康附和道,“那小册子,臣也买来看了,里面的东西,都是百姓生活中需要用到的。”“就连简单的生个小病,里面都有一些紧急处理的方法。”“处理完了,病情发展怎样就必须去请大夫了,都有写到。”提到这个,齐博康忍不住感慨一声:“这样一来,对百姓可是大有好处。”溍帝点头,轻叹一声:“百姓的日子还是不好过。就算是有个小伤小病的,能不去看大夫就不去看。”“有了这个实用的小册子,可以简单的处理一下。要是真的病情伤情严重了,他们也就知道必须要去看大夫了。”当然了,这个所谓的必须去看,那也是要看家里的条件。若是没有钱的话,就算是知道自己要病死,也是白搭。说起这些,溍帝的脸色就不太好看。齐博康自然是明白溍帝在因为什么郁闷,陛下是希望大溍的百姓都能看上病,在有伤痛的时候,都有大夫可以给治疗。这件事情,只能说,陛下的愿望是美好的,却不现实。古往今来,多少朝代,都没有达成这样的局面。他承认,溍帝是相当努力的皇上,但是要达到这个地步……还是相当不容易的。“陛下……”齐博康才开口,还没有劝,就见到溍帝先笑了起来:“也许,这样的盛世,也许天佑跟溪溪可以让朕看到。”齐博康吃惊的看向了溍帝。陛下,对他们竟然有如此信心?第1193章 要颠覆溍帝好笑的看着齐博康的反应,问道:“齐老是觉得朕有些痴心妄想吗?”“陛下的心思是好的,只是,那样的盛世……可能有些难。”齐博康自然是希望见到那样的盛世。只不过,他更加的冷静一些。要达到那个地步,真的是太难了。不说是所有人都能看得起大夫,就算是让所有大溍的百姓都吃饱饭,那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了。“朕还是相信天佑跟溪溪那两个小家伙的。”溍帝笑着说道,“就算是没有办法马上见到那样的盛世,但是,以后,也会出现的。”“现在,粮食就已经增产了。如今,百姓们都按着实用小册子开始养殖鸡鸭,还有家畜。”“百姓们的日子好过了,大溍也就越来越富有。”“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更别说……”溍帝笑了,想到了什么,笑得是意味深长,“齐老,你别忘了。旺安商行的胡大夫可是去了边关。”“上次军中的席垒差点儿没命,就是胡大夫救回来的。”“胡大夫这段时间一直都在边关,跟将士们在一起。”“朕可是听说了,有胡大夫在,将士们的外伤好的比以往要快很多。”齐博康微微的点头:“缝合之术。”“嗯。”溍帝点头,“这也是旺安商行弄出来的。”“胡大夫的医术本就很好,如今又带着徒弟在那边。”溍帝的话,让齐博康快速的反应过来:“胡大夫不仅仅是为将士们治疗伤势,也是在试验他的缝合之术。”“是。”溍帝笑着说道,“齐老,你说,如今这样的手段都弄出来了,以后,说不定还有其他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天佑也好,溪溪也罢,都不是一个藏私的人。”齐博康听到这里,没有说话,只是沉默。因为,他想到了,在灰山,有不少的手艺人。那些住在灰山的百姓,想要学什么手艺,都可以拜师去学的。甚至,里面的人有了什么好主意,只要是证实有用的。提出这个主意的人,不仅可以得到赏钱,而且,还会在整个灰山告知,是谁想到了这个主意。旺安商行是一点儿要吞下那个好主意的意思都没有。所以,灰山的百姓都在努力的琢磨,无论是那个方面的,哪怕是能起到一点点作用,他们也都提出来。当然,该给他们的奖励跟名声,全都不会少。“有名声,又有好处……得了钱财,心里又痛快。”齐博康轻叹一声,“灰山以后会成为百姓向往的所在。”溍帝认同的点头:“这也是定国公如今不直接招惹天佑他们的原因。他是在等着天佑跟溪溪做大,到时候……定国公是想让朕吃个大亏。”“然后,朕就该明白过来,到底谁才是真正为大溍好的,谁才是大溍的忠臣。”齐博康无奈的摇了摇头,并不发表意见。定国公的心思,真的是太有问题了。“天佑他们要是灰山的模式适合的话,以后实际成熟了,可以整个大溍来推广。”溍帝的话,可是让齐博康一愣,惊愕的看了过去。“陛下。”溍帝只是笑了笑,没再说什么。齐博康这就明白了陛下的心思。这是一场冲击。对世家的冲击。灰山那边完全就是百姓路线,所有人都可以读书认字,大家都可以学手艺。但是,要知道,以往有能力培养人才的,可都是世家。世家有自己的家传,世家的孩子从小就被培养出来。等到长大了,入朝为官还有长辈提携。哪怕是寒门考出来的状元,就算是入了朝堂,那也是跟世家子弟完全不同的阵营。世家一代一代的积累,在朝中是占据绝对的优势的。寒门出来的贵子,除非是特别厉害的,不然的话,都会被世家压制。这样就是为什么无数的朝代,当帝王的最重要的是掌握制衡之术。若是全都按着灰山模式来的话,以后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会比世家还要多。哪怕不入朝为官,在各行各业,也都是各自有他们的风光。世家子弟再厉害,他们能完全的脱离百姓生活吗?那必然是不能的。更何况,旺安商行培养出来的,可不仅仅是各行各业的人才,就连旺安书院教出来的学生也是考科举的好手。不说别的,就是那些考中了童生的新入学的学生。还有以前,屡次不能中举的秀才,如今都不是成了进士出身?齐博康突然的意识到,好像天佑跟溪溪,这是要颠覆以往的模式,要让大溍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啊。只是,真的要这么做的话,岂不是……困难重重?享受惯了荣耀跟优待的世家,突然发现,那普通的寒门要影响到他们的生活……那些世家,能不去找天佑跟溪溪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