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
作者:十三弦声      更新:2023-05-16 16:20      字数:4575
  第二十一章 宋母的梦想沈路冷静了一个寒假,把宋君白留给他的寒假教辅资料做了七七八八,还是没冷静下来。宋君白一家过了小年就举家回省城过年了,因为沈路家的那一批双面三异绣作品,宋母对接下来元宵节的古镇活动寄托了很大的期望,就连宋父也被说服,不自觉地重新打量起自己本以为已经日薄西山的产业,忙得根本脱不开身,一家商量之后便决定今年在省城过年。而工厂的工人们也敏锐地意识到了老板态度的转变,在这之前的大半年,他们几乎每天都在焦虑往后的日子,而最近几个月来,他们却在宋母的带领下开拓了新的研发产品线,做出了一批跟以往完全不同的东西。腊月二十八那天晚上,厂子里组织了年夜饭。今年的年夜饭很特殊,没有领导讲话,也没有各产品线的经理汇报,反而在酒店大堂中央弄了个 t 台。宋父中午刚和一群文化局的领导喝完酒,这会儿还有点头疼,年夜饭的安排都是宋母一手布置的,他也不清楚这是要做什么,抬头想问问老婆,却发现人也不见了,自己身边就剩下几个厂子里的骨干。“这是准备了什么节目吗?”宋父茫然问道。一个年纪大些的副总呵呵笑了笑:“我也不清楚,不是我负责的。”“老板,是老板娘和小老板的主意,排了好几天呢,您就等着看吧!”说话的是个年轻一些的,最近刚被宋母提拔上来,说是脑子活,点子多,手上的重点项目就是古镇文化节那个。宋父一挑眉:“小老板?”“小白啊,老板您怎么回事,藏着这么厉害的宝贝女儿不给大家看,也太小气了吧?”宋父愣了一下,他是真不知道宋君白还参与了厂子里的事情。他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个开工厂养家糊口的,最大的目标就是好好赚钱,保障一家人的生活,而不是反过来,让家人、尤其是自己还没成年的女儿,为自己的事来操心。愣神间,大堂里灯光熄灭,继而,t 台上的灯光次第亮起。t 台的布景很简约,带着中国传统元素的痕迹,但同时又不乏现代气息。第一个上台的模特穿的是汉朝的曲裾,配上堕马髻加经典的红妆,把汉朝女子的婉约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小杨吗?”胖墩墩的副总忽然道。宋父这才认出来,这哪里是什么专业的模特,这就是自家厂子里的财务助理小杨,平日里不声不响的,也不爱化妆,看起来平平无奇,这么一打扮,简直判若两人。后面的模特也随着音乐依次出场,服饰逐渐变化,汉的婉约,唐的热情,宋的温柔,明的矜贵……到了清朝往后,一群年轻姑娘穿着民国学生的衣服手牵手走出来,满满的青春气息,这群女孩脸生,人事部的经理眯了眯眼睛,笑起来:“嗨,今年刚招进来的小姑娘,做机器刺绣的,都刚成年,职中出来的,手艺都还不错,就是整天叽叽喳喳的,吵得很。”到这里,音乐一停,灯光暗下来。“结束了?”宋父疑惑道。“没有没有,这才一半呢!”话音刚落,音乐再起,风格却一改方才的国风柔婉,变得时尚明快起来。聚光灯下,一个穿着改良旗袍的大美人坐在红丝绒缎面的软椅上,手上是一柄双面绣的团扇。她眼眸一转,粲然一笑,皓齿红唇风情万种,而后款款站起。更多的光束落下,照亮了不知何时出现在舞台上的模特。她们身上的衣服都是现代衣服的款式,但却被恰到好处地添入了各种刺绣元素。相比于先前规制严格的汉服,她们的穿着更加便捷、自由,风格也更加灵动跳脱。没人去纠结什么台步不台步了,展示自由,展示美,才是这场非专业走秀的真正主题。音乐落下,所有人有秩退场,有清脆的高跟鞋的声音响起。宋父闻声望去,发妻穿着一件绣有凤穿牡丹图案的晚礼服手持话筒站在舞台中间。她没有急着开口,而是等了一会儿,更多的脚步声响起,方才出场过的模特们,此刻纷纷换上了她们的常服或者干脆就换成了车间的工作服,卸去彩妆,素面朝天地立在她的身后。“刚才大家所见过的那些衣服,有些,是出自我们的同行,有些,是咱们厂子里的经典款式,还有些,是最近一段时间为了年后的展子刚刚设计的新版。”宋母不是很适应站在台前,说话间还有些拘束,但她低头看了宋父一眼,缓缓抿唇一笑,重新抬起头继续道:“这个节目是我女儿建议我排的,从挑选款式,到最终成型,只花了四天时间。”“时间很仓促,排得也很粗糙,所用的模特,也都是我们自己人,就连我这个主持人,也是临时客串的。我们没有一个是专业的。”她笑起来的时候,眼角有遮不住的细纹,但丝毫不影响她身上属于江南女子的美感:“但在刚才的几十分钟里,我在后台,听见了大家的掌声,和惊呼声。”“这就是我女儿小白想要表达的东西。”“她说,传统不是古董,改良也不是改革,美,是一种一脉相承的东西,从前的传统刺绣美,如今的机械刺绣也有它的美,从前规制严谨的衣服美,如今剪裁自由的衣服也可以美。”“专业的模特穿着美,我们厂子里普通的自家人穿着,也一样美。”“在过去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想,我们这家企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延续从前小而精的作坊模式,还是随大流加入廉价快捷的现代服饰生产线。”她顿了顿,没有继续说这个话题,而是转了话头道:“现在我突然发现,禁锢我们的,其实不是日新月异的市场,是我们自身审美的局限性。”“我们所做的传统刺绣织品,与现代社会、与追求快捷消费的年轻客户群体之间,从来都不是对立的,我们真正该做的,是把传统之美,融入到现代审美之中去。”她往前走了几步,灯光落在她并不年轻的眼里,迸发出自信的光芒来。“所以,在这里我宣布,明年开年之后,将由我牵头,成立一个新的品牌项目组,主推改良刺绣元素服饰,面向更年轻化的客户群体。”宋父望着 t 台上耀眼的妻子一阵恍惚,继而竟然觉得眼眶发酸。而始终隐没在 t 台旁边,拿着单反咔嚓拍了全程的宋君白,也没忍住悄悄低头吸了吸鼻子。宋母是很有才气的江南女子,只是生性柔婉,习惯了隐身在丈夫的背后,以至于连家人都忘了,当年极力支持宋父接手自家的小作坊,将作坊发展成独立织品品牌的,正是年方二十的她。她是胸中有丘壑的女子,她所欠缺的,不过是一分走到台前尽情施展抱负的决断力。而今,是宋君白的支持和鼓励让她重拾了这份自信。·年夜饭开席,宋家一家三口收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待遇,前来敬酒的一波接着一波,企业的中层管理们逮着宋父喝,平日里高傲的刺绣师傅们一脸欣慰地与宋母碰杯,还有一群新招的年轻小姑娘们,拿着可乐就来敬宋君白,敬完就问刚刚拍照有没有拍到她们出场,可不可以把照片多洗一份给她们留着……等好不容易消停下来,一家三口才顾得上说几句话。“你不会怪我擅自做这个决定吧?”宋母抿了口红酒,面颊上浮现出微微的红。“当然不会,你本来就比我更加懂这行。”宋父笑了一下,也喝了一口酒,“还记得咱们刚开始创业那两年,我在外面跑客户,你给客户量身定制,那时候你做出来的东西,哪个不心服口服的。”“后来厂子越做越稳定,不缺客户,也不缺师傅,然后有了小白,我记得,你说你想以后尽量减少参与厂子的事那次,是因为小白发烧得了脑膜炎。”宋父低下头,叹了口气:“你总是这样,不考虑自己真正想做什么,只考虑现实需要你做什么。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就是厂子的定海神针,小白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做了咱们家的顶梁柱,我心里有愧疚,但是说实话,我也找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好闷头做生意,我想着,多挣点钱,你就能轻松点,却没想到这两年反而——”“三哥——”宋母伸手在桌布底下握住了宋父的手,低低地喊了一声,“咱们之间,不需要说这些。”宋父在老家族兄弟里面排行老三,相识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习惯叫他三哥,宋母便也跟着叫。“嗯,不说。”宋父反手捏了捏妻子有些粗糙的手,又看向宋君白,感叹道,“小白也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宋君白正在低头给沈路回短信,闻言茫然抬起头来。“小白,我想你应该也知道咱家过去两年的难处了吧?”宋君白点了点头,目光闪了闪没说话。“我也不瞒你,之前我动了卖掉厂子改行的念头,怕影响到你,才把你送回了老家,现在既然有了方向,我和你妈还是想再试试,那你……想不想回省城上学?”手机一震,是沈路回消息来了。“小白老师,你给的寒假作业我快做完了,你什么时候回来检查?”“不回。”宋君白慢吞吞地摁掉手机,“我在那边挺好的。”宋父没想到宋君白拒绝得这么干净利落,他是知道宋君白当初被他强行送回去的时候心里是存了不满的,怎么半年过去,这还——乐不思蜀了?宋母却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宋君白的手机,沉吟了一下,忽然道:“元宵节的活动,你邀请小路和晴晴,一起去玩玩怎么样?”沈路家的绣品早在几天前就被运到了展品仓库,进行最后的检查和保养。“他家的东西是压轴,妈你不应该给他发正式的邀请函吗?”宋君白一脸镇定地反问回去,倒是把宋母问得一愣。“对,是有邀请函,那你年后回去带给他,元宵节我派车去接你们?”“好啊!”宋君白笑起来,一脸坦然,而后低下头回消息。——过完年就回。几百公里外的四合院里,沈路捏着手机露出一个笑。第二十二章 长绣集团在南方,有许多这样类似的古镇,青砖白墙,有真上了年头的古建筑,但更多还是现代技术仿古造旧出来的商业用房。大多数古镇商业化得很彻底,琳琅满目的各式饰品小店,和大同小异的景区纪念品,若是在水乡,那必然还有船歌女慢悠悠地划着小船从狭窄的河道里悠悠穿行。但此时是 2007 年,古镇的商业化还处于最开始的粗放阶段,网络虽然已经开始普及,但自媒体还没有兴起,古镇的商业模式还是依赖于传统的旅游业,什么网红猫咖、网红奶茶一概没有,冲浪少年少女们根本还没有打卡的概念,更不用文化节这种半开放的活动了。文化节的宣传早在年前就开始了,承办方和其他一些传统的织品品牌囿于习惯,主要做的还是有关绣品展、织品展之类的宣传,所用渠道也是地方台、主流报刊等,宣传短片也拍得格外地高大上。然而与此同时,在另一类的渠道上,却开始出现截然不同的宣传物料。时兴一时的博客上出现了各类野史杂闻,有关苏绣、汉服、其他织品、甚至是古镇起源、名人往事,一些颇受年轻人欢迎的八卦杂志上也出现了相关的专题推送,内容纷繁多样,却又格外地接地气,论坛上也有人盖了楼,讨论文化节相关。而最热的一个帖子里,有人贴出了一家企业年会的 t 台秀。简单的 t 台,卸妆后平凡的女工,和她们穿着华服化着满妆的模样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无论时代怎么变换,中国人的骨子里对国风元素都有着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也许不懂,但不妨碍欣赏。无论是规制严谨的汉服,还是更符合现代审美的改良服饰,都深深地吸引了年轻人的眼球,时间也和合适,几乎是大家都有空闲的元宵节,对年轻人、尤其是时间宽裕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不错的出游选择,甚至有人在论坛表示,正巧去年班费还没用完,今年组织全班去文化节玩一趟。在论坛上 po 照片的自然是宋君白,她虽然后来干的财务岗,但对几年后的这些基础营销操作还是非常熟悉的,在宋母的支持下,带着公司里几个年轻人上网加了好几天的班。而至于实际效果,还要到文化节真正开幕才能见到。元宵节前一天,宋君白带着沈路和沈晴上了自家公司的商务车,去往古镇。住的地方是宋母提前订好的,宋母和团队也都住在这里,展子因为空间要求较高,因而选在了与商业街隔河相望的对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