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
作者:你的荣光      更新:2023-05-16 17:39      字数:4032
  外人的目光打扰不到楚绍,他只看着楚酒酒,“有没有想吃的?”这边是副食柜,卖的都是糖果点心一类,能拿出去送礼的东西,楚酒酒垫着脚,在货架上看了一圈,最后指向一堆黑乎乎亮晶晶的东西。“我要那个。”售货员直起腰,一边包糖一边说,“你倒是有眼光,这是我们昨天新上的货,新疆蜜枣,不是伊拉克的,都是新疆同志亲自种的。”售货员强调了两遍,楚酒酒又不知道伊拉克蜜枣事件,楚绍倒是知道,不过想想自从报道过以后,市面上就没有伊拉克蜜枣了,供销社应该也不敢卖。他问:“多少钱,要票吗?”“不要,但是这个贵,一块五一斤。”几个枣,竟然要一块五,昨天售货员不知道回答了多少遍价钱,但是没一个人愿意买,城里人被伊拉克蜜枣的名声吓怕了,觉得蜜枣都有问题,乡下人则是自己就能种枣,不会花钱买这些。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售货员态度都比之前好了不少。“这东西好吃着呢,甜丝丝的,而且放的住,通风地方放着,别晒到太阳,放几个月不是问题。”楚绍点点头,“来二斤。”楚酒酒笑起来,在底下牵起楚绍的手,“熬粥好喝。”他们没有糖票,买不了糖,买点这个枣,煮粥的时候放一粒进去,整个锅里都是甜的。楚绍还以为她是想当零食吃,听见这句话,他摸了摸楚酒酒的头,“不用总想着家里,你自己就没有想要的东西吗?”楚酒酒摇头,“没有,这里的东西我不喜欢。”她不挑食,什么都能吃,可是真正喜欢的,就那几样。海盐薯片、香草泡芙、芝士蛋糕,以及人人都爱的旺仔小馒头。估计再过四十年,她就能吃到了。……买完糖和蜜枣,楚绍走向另一个柜台,看着柜台上的东西,一一报出自己需要的数量。两斤盐、两斤酱油、两斤醋、两斤海带、两斤虾皮,凡是不要票的,他全都两斤两斤的买,连火柴,他都一下子买了二十盒。二十盒,这得点到什么时候去啊。李艳在供销社买布,看见楚绍这样,嘴巴都合不上了,她听说楚绍刚从自己外婆那得了一百八十多块钱,看这架势,是要一天内挥霍一空啊。李艳不禁更加嫌弃了,小人得志、穷人乍富,都是一样的上不了台面。轻哼一声,她转过身,继续挑选布料,她看中一块白底黄花的料子,穿上一定很衬她的皮肤,李艳从布包里数布票,她要买三尺,可是数来数去,总共也是二尺,正好楚绍也过来了,她看看四周,发现自己就认识楚绍,于是,她蹭过去,温柔的笑了笑。“楚绍弟弟,你有布票吗?我差一尺,先给我,回头我再还你。”楚绍也在看布,闻言,他抬起头,李艳觉得有戏,连忙指向那块布,“你看,多好看啊,今天买不到,下次就没了,帮帮忙,好吗?”楚绍顺着她的手指看过去,他点了点头,“还不错。”李艳一喜,伸出手就要接布票,而楚绍也确实把布票掏了出来,只不过递给的方向不是她。递给售货员,他说道:“劳驾,扯三尺,对了,有粗布吗?”李艳:“……”楚酒酒仰头看她,楚楚可怜道:“对不起,我家布票也不富裕,你知道的,我们连睡觉都是睡在床板上呢,阿姨,你能谅解的吧。”李艳:“……”她要被这兄妹俩气吐血了。楚酒酒欣赏了一会儿她的脸色,才得意的把视线收回去。真当她和楚绍看不见呢,刚刚她那么大的白眼,站供销社外面都看得到。楚绍扯了三尺的棉布料,又扯了六尺的粗布料,前者用来给楚酒酒做衣服,后者用来做被子,现在是夏天,用粗布做两层的被单就行,等到了冬天,还能往里续棉花。但是没有棉花票,也是个问题。实在不行,就只能去黑市买了。带着这样的想法,楚绍拎着十几斤东西,走出供销社。楚酒酒抱着布,跟在他身后。现在这世道,没有票是寸步难行,日常的所有东西都要票,不要票的就死贵,楚绍买这些东西,一共才花了不到二十块钱。粮站和供销社距离不过五百米,进到粮站,楚绍把所有粮票都用了,也只买到了十几斤的粮食,根本不够吃。不过农忙结束就分粮了,也就是这几天需要紧凑一些。从粮站出来,楚绍又转头去了木料厂,楚酒酒跟着他,看他拿出张凤娟的凭证,在木料厂的仓库里,挑中了三根大圆木,还有五根质量上乘的整竹。五根整竹截成两米长,就是四十多根,他买完木头和竹子,又在木料厂外面找到一个老木匠,他交代好自己要什么样的家具和用具,木匠算了下自己要干多少天,又算了下自己得带什么工具去,他试探着报出五块钱的工费。楚绍一口答应,但要求是,把所有材料都用完,木匠才能走。木匠高兴的眼睛都看不见了,这些活他两天就能干完,他报五块,其实三块他就干了。感觉自己占了大便宜,木匠开心的表示,要帮他们把这些原料和东西都送回去。楚绍要的木头都是年头长、质量好的,还有那五根长达十几米的毛竹,光买这些原料,他就花了八十块,再加上油漆、绳子、钉子、乱七八糟以及木匠的出场费,九十块就这么花进去了。楚绍买东西都有他自己的考量,楚酒酒待在一边,不打扰也不插手,就乖乖的当一个小跟班,从木匠家走出来,楚酒酒回头看看一副送走财神爷模样的木匠,她问楚绍:“接下来去哪呀。”楚绍摸了摸口袋里剩下的钱,一百八十二,转眼就被他花了一百一出去,还剩七十多。不行,还得再买点。领着楚酒酒,两人回到镇上最繁华的解放大街,走到供销社最里面,楚绍挑了两个陶缸,又买了几个不要票的高价碗碟,本来这些东西是不给送的,但看买主是两个孩子,而且说了送到隔壁的木料厂就行,售货员这才勉为其难的答应,帮他们送过去。又花出去几块钱,这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一上午都在走来走去,楚酒酒累得不行,两人来到国营饭店,楚绍让楚酒酒点菜,随便点,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国营饭店长得像是一个大食堂,饭店有什么菜,全都写在木条上,除此以外,墙上还挂了一块黑板,写着只有当天才会临时供应的菜码。楚酒酒仰头看了一圈,发现自己能选择的实在不多。毕竟他们没有票嘛。差不多想好要点什么了,他们排到队伍后面,过了十分钟,才轮到他们。国营饭店的服务员比供销社还横,看见两个孩子过来吃饭,白眼都要飘天上去了,“素面七分钱一碗,不要票。”楚酒酒眨眨眼,“我们不吃素面。”不吃就滚四个字从服务员喉咙里溢出来,刚到舌尖,还没吐出来,楚酒酒就指着墙上的牌子说道:“我们要一个土豆炒肉,两笼水煎包,两碗酸辣汤。”服务员赶紧刹住车,自己把自己呛了个半死。土豆炒肉一盘六毛五,水煎包也是肉馅的,平时都是单卖,一个三毛钱,一笼四个,两笼就是两块四,再加上五分钱一碗的酸辣汤,好家伙,这俩孩子穿的不起眼,手里倒是真有钱啊!服务员正惊讶的时候,只见楚酒酒拉了拉楚绍的袖子,楚绍低下头,把耳朵凑过去,听完楚酒酒的话,他略一思考,就点了头。“行,你点吧。”楚酒酒灿烂的笑起来,然后转头对服务员说:“对了,再来两笼水煎包,我要打包。”服务员:“……水煎包没了,就剩最后两笼了。”楚酒酒有点失望,她撇了撇嘴,“那好吧,再来一份土豆炒肉,打包。”点完了,楚酒酒功成身退,楚绍掏出钱来,又是一张大团结,在其他客人注视中,楚绍收回找的钱,带着楚酒酒转身,找剩下的空位。李艳倏地把头扭回来,不愿意看那边的两人,也不愿意被他们看见。丁伯云却不知道她的想法,他抬起胳膊,招呼道:“楚绍,酒酒,过来这里。”第21章人家叫了,自然要过去,马文娟已经给他们让出地方来,楚酒酒坐上以前只在电视剧里看到过的长板凳,屁股扭了扭,甜甜的笑道:“丁知青,马知青,俞知青,李知青,你们好呀。”马文娟摸了摸她后面的马尾,觉得她有点好玩,“你也好呀,小楚同志。”这称呼挺新鲜,楚酒酒歪过头,对她笑的更甜。丁伯云也笑,“以后不用叫知青,叫哥哥姐姐就行了。”这句话戳到了李艳的痛点,想起在供销社被楚酒酒叫了一声阿姨,她就浑身不痛快,冷哼一声,胳膊撑着下巴,她把头转过去,装没看见楚酒酒和楚绍两人。过一会儿,楚绍把菜端回来,她就更不痛快了。两个孤儿居然都能吃上这么多油水,而他们四个知青凑在一起,一共才点了两道菜,一道炒青菜,一道麻婆豆腐,主食各点各的,俞建青和马文娟是阳春面,丁伯云家境最好,点的肉丝面,而她自己,是咬牙又咬牙,才点了一份肉丝面。可肉丝面上能有多少肉,再看看人家的水煎包,咬开以后,里面一个大肉丸呢!楚绍没吃过水煎包,而楚酒酒虽然吃过,但她显然低估了这时候饭店的实惠程度。一个水煎包就有她的巴掌这么大,吃一个她就饱了,楚绍虽然饭量大,但最多吃三四个,他们还点了土豆炒肉呢,以及一海碗的酸辣汤。楚酒酒终于知道,这包子为什么都是单卖的了。别人都是埋头吃饭,李艳则盯着桌子对面的笼屉,这一看就是吃不上的样子,一般人都会分着吃,他俩应该也会吧。李艳的眼睛都快掉在笼屉里了,这时候,她听见楚酒酒和楚绍商量的声音。楚酒酒:“怎么办呀,点太多了,早知道我问问再买了。”楚绍:“没事,吃不上就带走,留着当晚饭。”楚酒酒:“还是当明天的早饭好了,今天晚上我想生火熬粥。”楚绍:“行,家里没柴火,晚上我去捡一些。”说到这,楚绍抬起头,他对丁伯云说道:“丁知青,我们买了不少东西,都放在木料厂里,一会儿我们跟木匠的车回去,就不跟你们走了。”马文娟吸溜完嘴里的面条,她好奇的问:“你们买啥了,怎么还去木料厂了?”楚绍回答:“买了几根木头和竹子。”楚酒酒跟着说:“还请了一个木匠,楚绍要他去我们家里打家具呢。”现在只有新开户的家庭可以买原木,张凤娟开了户,却没去木料厂,而是买了更便宜的二手家具,如今倒是方便了楚绍。马文娟咋舌:“现在的木头不便宜吧?”丁伯云点点头,“看什么木,如果是梨木、松木,一根就要几十元。”楚酒酒立刻抢答:“楚绍就买了一根樟子松,可贵了,一根就比其他的木头和竹子加起来都贵。”“是嘛,”马文娟十分上道,她好奇地问:“那你们买这些,花了多少钱?”楚绍:“原料的话,八十。”马文娟:“这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