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作者:你的荣光      更新:2023-05-16 17:40      字数:4663
  顿了顿,他扭过头,继续往前走,“他是死是活,都不好说。”楚绍对他爸爸楚立强的感情比较复杂,一面,会担忧不知道身在哪里的他,一面,又隐隐的怨恨他。怨他说离婚就离婚,恨他对他们母子不闻不问,连张凤娟过世,都不知道。楚绍甚至悲观的想,他可能已经组建了新的家庭,毕竟在运动初期,结婚离婚事件都很普遍,不管结婚还是离婚,目的都是为了一个,保全自己。楚绍知道,楚立强有自己的不得已,他知道,可是不理解,这不理解,最后就变成了怨恨。以及害怕。他怕自己去找了以后,得到的会是不好的消息,他人微言轻,就算找到,也帮不了楚立强什么,反而只能干着急。既然如此,那他不如不找。楚酒酒有点失落,她低下头,小声说:“好吧,那再等一等。”等到什么时候?这就没人知道了。两人回到家里,楚绍拿过从大队部领来的镰刀,开始劈竹子,他买的竹子有富裕,可以给自家扎个篱笆墙,以前没有辘轳的时候,别人懒得来他们家挑水,以后有了辘轳,还有秋千,肯定大人小孩都来借光,扎个篱笆墙,情况就能好一点。劈竹子的时候,楚绍在心里想,其实多少篱笆,都不如一个韩生义好使。要是韩生义经常来他家,其他的村民肯定就不来了。楚绍想象着那个画面,不禁笑了一声,天黑了,没人看见,楚绍扭过头,看看身后已经安静下来的屋子,又看看不远处的牛棚。都是小屁孩。不屑的哼了一声,今年高龄十二的楚绍骄傲的扬起了头颅。……第二天,楚绍又是天不亮就起来,村里很多人跟他的作息一样,吃过饭,大家就来到田里,继续热火朝天的割起来。青竹村土壤肥沃,每年收成都是当地最好的,可就这样,交了公粮以后,分下来的粮,也只够他们自己吃,根本没有存下来的可以留到明年。大队长把楚酒酒的名字登记上,然后就匆匆忙忙的下地去了,两个副队长看见,张庆发不太高兴,觉得楚酒酒占了他们的粮食,陈解放照样是那个看天不服看地不服的模样。他讽刺道:“照你这意思,以后咱们村里就不能生孩子了是吧,人家楚酒酒都九岁了,登记完就能赚工分了,你要是这么有意见,你先去跟有吃奶小孩的人家说啊,就说,老书记的规矩不合理,吃奶的孩子不吃粮食,不能领人头粮,快去。”青竹村分粮的规矩是,一部分按人头算,一部分按工分算,人头粮占的比例很少,一年也就几十斤,大家不够吃,才会努力的赚工分,至于那些死都不愿意赚工分的懒汉,只是特例。孩子一出生就能领粮食,这是青竹村独有的规矩,是前任村书记定下的,一为人丁兴旺,二为减轻一些家庭的压力。只是孩子赚不了工分,所以领的都是人头粮。张庆发一听老书记三个字,立刻就怂了。老书记是还有书记的那个年代,青竹村实际的掌权人,现在他不当书记了,书记的职务也形同虚设,但他老人家仍然是陈家的族长,在整个青竹村,说话都有分量。张庆发不再说话,灰溜溜的下地去了,陈解放走在他身后,得意的像个打赢一架的公鸡。哼,不过如此!……楚酒酒坐在家里,还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已经正式出现在了这个时代的记录中,从此以后,她就是一个有名有姓、可以追根溯源的人了。今天,木质家具都做好了,刷了漆的都放在外面晾着,辘轳也被立了起来,配上楚绍新买的绳子,楚酒酒试了一遍。其实还是费劲,但最起码,她能打上来了,之前没有辘轳的时候,她连桶都提不上来。村子虽说依河而建,可离河近的人家就那几户,多数还是离得远了一些,比如楚酒酒家,如果想去河边,就得走一里地。夏季用水频繁,就算是冬季,一天用水也是小半缸,如果每天去河里提,至少要走六七个来回,所以,还是有井方便。木头都用完了,剩下的木屑和碎块,楚酒酒全都扫起来,留着以后生火用,木匠师傅忙完自己的活,又去帮弟弟编竹篾。这种东西,其实村里人都是自己捡了竹子,自己编的,奈何楚绍和楚酒酒都不会,就只能跟人家买。楚绍还说,过两天找村里手巧的老人定几张席子,两张铺,一张竖在床中间,当隔断。之前买的布已经被楚绍送到村里老婆婆的手里去做衣服了,老婆婆说可以给楚酒酒做一身衣服,还能给她做两条小背心。木家具和竹家什全都做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了,楚酒酒确认楚绍要的东西他们都做好了,就把楚绍提前给自己的五块钱,转交给了木匠。木匠拿了钱,却没直接走,而是帮他们把剩下的竹子都劈了,然后俩人一起忙活着,给楚家扎好了篱笆。绕到屋后的时候,他们才发现楚家屋后还有一小片竹子,木匠笑:“娃子,扎篱笆还是要用这种小竹子,大竹子劈开以后,不如小竹子结实呢。”楚酒酒连连摇头,“那可不行,这些竹子要留着长竹笋的。”木匠又是一笑,楚酒酒不懂,这种竹子,算是观赏竹,不像山上的毛竹,一下雨,竹笋蹭蹭往外冒,这样的竹子,一年都不见得能长一个竹笋。把篱笆都扎好,留出以后装门的地方,木匠爽朗的拍拍手,“好啦,门就交给你们自己了,这两天你俩也学会怎么编竹篾了吧。”楚绍学会了,楚酒酒学废了。……楚酒酒灿烂的笑,“嗯,师傅们辛苦了。”木匠看着楚酒酒充满阳光的笑容,脸上的神情也变得慈祥,他用粗糙的大手拍了拍楚酒酒肩膀,楚酒酒都感到疼了,不过还是硬受了下来。木匠语重心长的说:“小小年纪,跟哥哥一起讨生活不容易,但是日子嘛,都是人过出来的,新家这么漂亮,以后你家的日子,肯定更漂亮。”“娃子,记住了啊,以后一定要去上学!”大笑着,木匠跟他弟弟对楚酒酒挥手告别,楚酒酒也用力的跟他们挥手,目送师傅们离开,楚酒酒转过身,看着从空空荡荡、又重新变得满满当当的家,楚酒酒克制不住的翘起嘴角。师傅说得对,她家以后的日子,一定会更漂亮。所有东西都是原木风,楚绍买的是无色清漆,这种油漆贵一点,质量也好一点,楚酒酒在堂屋打量着,感觉自己家像是现代的自然风格农家院。欣赏了好一会儿,楚酒酒才收回目光,她把项链塞进口袋,然后提起一个鱼篓,朝河边跑去了。农忙,连平时被各种婆婆媳妇占领的河边,现在都没人了,也有小孩在这玩,不过都是七岁以下、不能干农活的小小孩。楚酒酒比较谨慎,她连小孩子都防着,谁让之前就有个前车之鉴,牛爱玲他们要是说话背着点秋花,她就不会知道,张婆子他们居然拿走自己家两百块钱的事了。蹲在一丛芦苇里面,楚酒酒先把项链戴上,然后再拿着鱼篓靠近河岸。她的动作很小心,因为她不会游泳,怕自己掉进去,也怕像上回在荷塘一样,遇到些会咬人的东西,她的神经一刻都不敢松懈下来。鱼篓放进去以后,项链很快就发功了,楚酒酒捞了几条鱼进去,发现周围的蚊子越来越多,她连忙把项链摘下来,提着鱼篓往回走。河里的鱼比溪水里大多了,随随便便进来一条,就是半斤以上,楚酒酒一共捞了四条,够自己和楚绍吃一顿就行,以后想吃了,还能再来捞。回到家,楚酒酒用之前对付山鸡的办法,对付这些活蹦乱跳的鱼,残忍(?)的拍死它们,然后再剪掉鱼鳍,楚酒酒摆弄这几条鱼的时候,一直都在皱眉,她见过韩生义是怎么处理鱼的,他拿石块就能把鱼鳞刮下来,到她这,怎么就这么难。这就是传说中的脑子会了,但手不会吗?……还是说,是她太笨了?楚酒酒苦大仇深的看着那条被她蹂躏到惨不忍睹的鱼,想起韩生义,就免不了想起韩生义那凉薄又轻佻的笑。讨厌!太讨厌了!楚酒酒一屁股坐地上,她抹了一把脸,直接把鱼血抹到了脸上,楚酒酒放下刀,不刮了,干脆上手,一片一片的往下揪鱼鳞。……揪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这些鱼鳞才被她揪干净,熟练的生火,把碎木块扔到灶膛里,楚酒酒等了一会儿,觉得铁锅差不多热了,刷的一下,把一条鱼扔了进去。啪!惨不忍睹的鱼掉进锅里,头先着陆,瞬间激起一片刺啦声。之前都是熬粥,这还是楚酒酒第一回 尝试炒菜,具体的说,其实也不是炒,就是把鱼煎一下,两面煎到金黄,再往里倒热水,然后就可以熬出鲜香又奶白的鱼汤。好吃,好喝,且营养高。楚酒酒一心为楚绍补充营养,肉食是最好的营养来源,而鱼,是她最容易搞到的肉食。她想的不错,奈何她只有一个低配版厨房。没油、没热水,连配料中非常重要的葱姜,都是她从路边找来的野葱和野姜,味道跟人们种的那种比起来,大打折扣。再加上,她还是个低配版厨师。……不能再说了,再说楚酒酒就该哭了。手忙脚乱的煎鱼,幸好她还知道先尝试一下,把第一条煎糊了,而且铲碎了以后,后面的三条就熟练一些了,煎了十几分钟,感觉火候差不多了,楚酒酒连忙把准备好的温水倒了进去。为什么是温水?因为这水在桶里晒了大半天,此时比人的体温还烫一点。聊胜于无吧。看着温水开始冒泡,楚酒酒抹一把汗,终于把锅盖盖上了。楚酒酒在跟灶台较劲的时候,地里,大队长也在跟别人较劲。“陈二柱、陈三柱,再让我看见你们偷懒,你们今天的工分就别要了!”陈二柱嘿嘿一笑,没说话,陈三柱则呵呵一声,“行啊,你赶紧扣,扣完了我也好回家。”大队长被他这个混不吝的样气到心梗,真想挥着镰刀过去揍他一顿,旁边有人看见大队长真的生气了,连忙拉住他。“消消气,消消气,他这样又不是一天两天了。”是啊,又不是一天两天了,而大队长忍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兄弟俩都懒,可陈二柱不像陈三柱这么气人,如果可以,大队长真想把陈三柱从青竹村除名。亏他还姓陈,一点没有老陈家吃苦能干的精神。陈三柱姓陈,可此陈非彼陈,他们家是在晚清末年的时候,逃荒逃到这里来的,因为巧合的都姓陈,不少人还把他们当做一家。早些年,为了讨好陈氏家族,陈三柱的爹,还把自己第一个儿子的名字起成了陈大柱。陈氏家族排字顺序是守常志远大、忠孝乃有荣,他们蹭了一个大字辈,结果被人讽刺了一顿,他爹觉得没面子,后面的儿子就变成了二柱和三柱。要不说风水轮流转呢,一转眼,陈大柱长大了,人家会钻营,去了公社,后来又步步高升,现在是本镇革委会的副主任,陈二柱和陈三柱跟着水涨船高,整个青竹村,就没有敢惹他们的人。连大队长,也只能对他们一忍再忍。大队长那边没声了,陈三柱坐在水稻田埂上,看着大家劳动,他一点羞愧感都没有,眯起眼睛,发现有个小媳妇过来放水稻,他就用流里流气的目光看向人家。直把人看到红着脸不高兴的跑开,他才笑嘻嘻的站起来。知青也在地里工作,李艳直起不知道弯了多久的腰,正捶着呢,发现陈三柱的目光转向自己,李艳身体一僵,重新弯下腰,低骂一句:“臭流氓!”丁伯云听见,往那边看了一眼,他收回目光,告诉李艳:“别搭理他。”他就是纯粹的提醒一句,李艳听了,心里却甜滋滋的,觉得丁伯云这是关心自己,想到这,她朝马文娟抛去一个胜利的眼神。马文娟:“……”她对丁伯云根本没有那方面的意思,明明李艳也没有,可她就喜欢用这种方式气她。惹不起她躲得起,马文娟用毛巾擦擦脸上的汗,转身对楚绍说,“楚绍,我帮你把这些稻子拿过去。”楚绍点点头,“谢谢你,马知青。”马文娟笑了笑,她把楚绍割下来的稻子堆到独轮车上,然后推着车往记分员那边走。收稻子的这几天,工分计算方式和平时不一样,平时是按时间算,然后让各生产小队的小队长看,表现好加工分,表现差减工分,至于现在,纯粹看收稻子的速度,谁收得快,谁工分就多。村里的记分员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不过这两天太忙,他又请了一个帮手,也就是周小禾。大家默认,周小禾身娇体软,根本干不了这种粗活,可是不干的话,又没有工分,所以就让她和记分员一起待着。记分员看稻子,她记数,她平时为人很好,又是赵前进的媳妇,大家都信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