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即嫁小公爷 第9节
作者:再枯荣      更新:2023-05-16 19:43      字数:8556
  “身体强直,口噤不能开,四肢颤抖,骨体疼痛,面目喁斜,此皆损伤之处中于风邪,故名破伤风1。”荃妈妈在前半哈着丰腴腰身,用这一身繁华去附庸另一身更高贵的繁华,“我的小姐,您从小就养尊处优,怪道没听说过这种脏病。就这么一点儿小口子,邪气入体后就能要人性命。”“看来是果真老天开眼了?”张氏淡然一笑,重新执起勺柄在那一碗稠物里打转,“我正想着要除去她,苍天开眼就白送来这么一个契机,如此我也少造些孽,全凭她自生自灭吧。只一样,别叫大夫给她治好了。你不知我的苦,为我那儿子操碎了一颗心,现放着娇容这么个赃证在这里,哪日叫老爷查出来了,不知又要生出多少是非祸事,不如她死了,好叫我们安心。”她正坐南墙,北墙上正好排着三扇支摘牗,上头挡住日头,阳光又从下头撺进来,正好一束照在那只蓝田玉的小圈足碗上,反射一道盈彩绿光,似有珠帘流响,好不悦耳,连荃妈妈一段溜须废话也听得舒心,“小姐还用愁?老爷最是敬爱小姐的,您当初才进门儿便将一副家业都交到您手上,可见对您十足十的放心。这些年我看在眼里,老爷在外头也不曾有什么女人,更不往那烟花柳巷去,在家也是目不斜视,凭她妖精似的丫头,他也从不多看一眼呢!”张氏舒开眉头,随手指了一方黑檀玫瑰折背椅,“你坐。”待荃妈妈退了两步,入股二分坐下后,她软仄仄一笑,“你们国公爷就是这点儿好,不爱沾花惹草的,偏我那儿子不知是像谁,也不管是阴沟烂巷的货色他都要尝一尝,常常遭他父亲训斥也不听。娶了一个如花美眷进来还不足惜,没有一刻不叫我操心的!这些时日,你可曾见老爷常常在府里待着不?有时三五天不回来,我过问一句,他只说是朝中有事要忙,我那表兄都没他忙呢,故而我忧心,是不是他对我起了疑,厌烦了我才故意躲出去的。”“这才是小姐多心,”荃妈妈搭着一张绢子在膝前,谄媚笑着,两只眼睛皱起半身风尘,头上鎏金钗稳稳扎在发间,嘴皮争相噞喁,“近日朝中不是在议储?咱们国公爷身份举足轻重,想必是为了这事儿将他留在宫中。他和您夫妻多年,就算察觉些什么,未必会因为那个卑贱的儿子就跟您生分了?到底您才是他心尖儿上的人,何必虑这些无关紧要的?”一番话将张氏半提的心仍旧搁回肚子里去,她左思右想,终归是没露出什么把柄,况且正如荃妈妈所说,老爷未必会因为一个贱种就跟自己置气,适才也有好心情了,捧起那碗燕窝粥浅啜两口。恍眼一见荃妈妈,便朝漏心月洞门边站着的丫鬟叱责一声,“你眼睛是瞎的?眼瞧你荃妈妈在这里干坐着,还不快去倒盏热茶来!”荃妈妈闻言赶忙起身,搭着帕子行礼,“小姐可折煞老奴了!老奴先告退了,还有那慧芳的板子还没打呢。”这厢辞出去,外头日头正毒,竟有些烈烈炎夏的意思,照得人心里也跟着发烫。————————1宋 《太平圣惠方》21.望云等待一场暴雨。毒日头底下,照明一条鹅卵石铺陈的曲蜒道路,周遭纵横交错一片绣球,大朵大朵夹杂怒放,紫白相见、红蓝交错,最奇的是一朵上有两种颜色,仿佛是哪家的姑娘芳心错许,成就一段虽误却美的故事。那路上拖拽一抹枯黄裙摆,可不就是荃妈妈?她老人家一手擎天,搭着牙白玉兰绣帕在额前,企图挡这烈日之毒。或是怕热,又或是这日太明,唯恐照见她已辨是非却仄斜暗潮的心。行过这一片绣球院,躲至某处院墙下的阴凉处,一拐角,迎面撞上另一位瘦瘪婆子,那婆子一见她,乍惊乍喜,忙拉住她的手问:“我的好姐姐,找你半晌了,原来你在这儿!我昨儿说的话儿你可放在心上没有?别面上应着转头就给忘了,我那姑娘娇娇弱弱的,可经不住你下死手的板子啊!”“你放心,”荃妈妈斜她一眼,似轻似贱,“我既收了你的银子,自然将你的事儿放在心上,不过你这银子也不算白使,我也尽心出力了。头先在太夫人屋里回话儿,她听了这事儿生气,只说要将你女儿打出去,亏得我说了许多好话儿,这才将她留下。回头不过虚晃两下子,好叫大家面上过得去,回去你可仔细说说她,争风吃醋常有的事儿,哪有平白无语就往人脸上下刀子的?”“我晓得我晓得,自然好好教训她!”这婆子弯下腰,自腋下长襟里牵出一条帕子,替她裙摆上拍了拍灰,“多谢姐姐照拂我女儿,回头若那丫头能飞上枝头,定然不忘您老的提携!”“罢了罢了,空口白牙说这些话儿,我也懒得听,你先去了。”言毕,荃妈妈挥挥手帕自往前路。那慧芳在一间偏僻屋子里关了一夜,自睡了一夜。她倒是不忧虑,坦然吃喝,照常以待。想来全凭是家身子的缘由,在这府里不独不孤,这边犯事儿,那边自有父母替她弥补,连这通房丫鬟的身份,不也是靠着他们铺出来的?眼下听见门扇嗦响,想必是要迎来审判,只等该罚的板子一罚,她仍旧是无罪之身,还回到宋知书身边去,娇滴滴地在耳边嚷嚷疼、诉诉苦,这篇就能揭过去了。果真是荃妈妈带着人来走一走过场,两个执法小厮捭棁棍棒,虚虚一晃,皮不痒肉不痛的,那小厮笑了,伏在她耳边逗趣,“我的姐姐,您好歹也叫一声儿啊,叫人听见也算面上过得去。”下一板子挨下来时,慧芳扯起嗓子假意嚷了一声儿,“啊……!”这声音惨痛夹带娇嗲,软迭迭的送出去,使日头骤然倒转至一个风情晃荡的夜,贴耳在某扇透着幽光的门窗里盗听的一声跌宕欲/浪。两个小厮面面相觑,猝然淫/笑起来,还是那个,又俯首在下,贴在慧芳耳边,用粗糙砂砾的嗓子蛊惑,“好姐姐,再叫一声儿来听听?”慧芳遽然反应过来,扭头恶狠狠瞪他一眼,“滚!你是什么东西?看我告诉二少爷,皮不剥了你的!”在这庞大国公府的角角落落,有日头也掩不下的遭污,从缝隙涌出来的浓,擦不尽,挤不完。却也染不脏那一朵朵艳丽芳菲的花儿,只因它们是从堆满腐烂草叶的泥土里长出来的,它们习惯、且将这些溃烂当做养分,放肆生长。或许宋知濯就是这些草木堆里的其中一枝芝兰玉树,在一片腐败黄土里,偶见簇簇花团锦绣里的另一朵,它不败不烂、不死不休。它有庸俗又璀璨的名字——明珠。隔了两日,天又将雨,一片乌云闷沉沉的压下来,势有一场惊雷暴雨的兆头。太阳毒了这些日子,也该润润这枯燥土地。明珠对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有隐约一点乐祸心绪,支着脑袋够到窗户外头望天,脸上抑着隐隐淡淡的期待,她接一片桂叶,摊着掌心呈给宋知濯看,“你瞧,这树该施肥了。”淅淅有风刮过来,桂树又大方散下几片叶,宋知濯坐在木椅上,就着她伸出的手拉一把,压着声音,“关窗吧,一会儿要刮大风的,仔细着凉。”话音甫落,就闻晚风呼啸,桂树摇曳,满园花枝乱颤,凌虐这一场尾春之景,是一种残酷无情的美感。明珠迷离其中,弯着眼角,“凉不了,这天儿多热啊!等下过这场雨就能凉快些。嗳,你最近发汗见多,可得当心,别早上忙慌的叫人察觉。”她竟比自己还谨慎小心些,宋知濯发笑,“你别总勾着我说话儿就不会有人察觉。我倒是奇了怪了,你这小尼姑话怎么如此多?你从前在庙里时也这么多话儿?”眼看明珠转过来,懒懒背靠着窗户,满头乌发被狂风撩起,肆虐飞扬,偶有青丝掠过她蜜桃一般的小脸,婆娑姽婳。宋知濯心里“咯噔”猛跳一下,又是一场骤见山河日月的别样心动。窗外风声乍紧,呜咽席卷,屋里还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1,乌泱泱的一切似乎都不忍打扰这段流金时光,只在外头作乱,不曾踏入房中。他见明珠是青山,明珠看他亦是朗月。他今儿穿的牙白圆领袍,领口里露出中衣的一方小立领,层叠交错,袍子里层有浅淡绿竹,被外层的细纱一罩,隐约玉树,她见过他站起来的样子,如青松挺拔。蓦然间,有股温热从脖子上涌,烧红了她的脸颊,她垂眸转身,仍旧凝视窗外,“从前在庙里倒是没人跟我说话儿,大家有话只对菩萨说,碰面也只是吵嘴。庙里女人多,你吵一句我吵一句的,比你家也清净不了多少。你要是不想听那我可不说了!”“说说说,怎么不想听?”宋知濯探起半个身子,想瞧她背过去的脸,“恨不得多长一对窗笼呢!这两年倒是鲜少有人跟我说话,我自己也不说,有时安静得像是在另一方虚空天地,你正好给我解闷儿,原是我错了,你别气。”明珠背着他含笑,却不回首予他看,使着坏心眼儿就是让他干着急。后头那个只差要站起来了,身子歪斜半边扯她的绉纱衣袖,“你不是菩萨心肠?怎地还跟我这半身不遂之人计较?”二人在窗户底下拉拉扯扯,正是春闺艳景,却辗转被外院的推门声打破。明珠眼急,翘起半片月华裙,绣鞋尖儿蹭蹭身后那人,示意他噤声。进院来的是青莲,携着手帕往亭子里去,错眼见窗户上的明珠便止住步子,拧着眉埋怨,“我的大奶奶,这么大的风你怎么还立在窗户底下?上回落水才好多久,怎么就没有个记性?”青莲待她自有一种莫名热络,明珠早觉出来了,看她也与别个着实不同,她将手腕托腮,撑在窗户上,半掩于四扇槛窗扉间,憨憨笑着,“我哪里有这样娇弱?屋里怪闷的,开着窗户透气,怎么姐姐这时候过来?”“我早上来过,你往厨房里去了。”青莲往那丛月季中间一尺宽的石子儿路背风绕过来,风狂卷百迭裙边儿,将那皱褶一一抚平,牵出裙上一副曼妙画卷,她绕到窗户跟前儿,朝里头往一眼,见明珠身后木椅上半死不活的宋知濯,立即挪了眼,只朝她笑,“我来替娇容当值,她不是伤着了吗?且得养着呢。恐怕一会儿要下暴雨,我招呼小丫头子们将院儿内杂物都收一收,东西厢虽常年不住人,也要查查门窗,别明儿将屋子淹了……”————————1唐李白《捣衣篇》22.布阵搅风弄云,以除暗钉。……明珠与她隔窗说笑,见她皓白的牙根儿在阴沉的乌云底下裸出来,使她猛一下忆起宋知濯先前说的话儿,要同青莲多走动走动……只是她惯不会同这些好鼻子好眼儿生了七窍玲珑的心的人亲近相交,要说走动,实在没有别的法子,只将几个软指朝里头招招,“来,青莲姐姐进来坐,让她们去收拾就成了,外头风大,我们在外间儿说话,我正有事儿想请教你呢。”两人各转一方,于外间相会,只见明珠连炭炉子也搬了出去,上头墩一个镏金铜壶,她招呼青莲落座,自己则鼓着腮帮子冲炉子吹气,没一会儿那几枚银骨炭便黄橙橙亮起来,“我烹点儿茶,平时姐姐进来是我失礼,连茶也没让姐姐喝一盏。”“嗨,你跟我客气什么?”青莲招手叫她在榻上另一侧坐下,斜斜压过身子在小案几上,那上头有本摊开的书,她只用鹅黄绿压边的袖子一拂,随意拂至一边儿,“我一眼见你就喜欢,说句犯上的话,瞧你不像太太奶奶,倒像是我妹子。我说话直,你别恼,我从前有个妹子,跟你一般大,两个眼睛和你一模一样!也是成日家眨巴眨巴看着伶俐,实则憨傻,半点心眼儿俱无只顾傻玩儿!”她只顾自己凤眼单瞧,却不知人心隔着肚皮,哪里一双眼睛就能将里子看透的?明珠心内惭愧,恰时铜壶里的水“噗嗤”滚了出来,溢到底下炭里,滚出浓烟。她一面煎茶,一面闲话儿,“那姐姐的妹子呢?也曾在这府里不,还是单在外头?”此话一出,瞬息不闻动静,她疑惑着望过去,唯见青莲脸上的笑意消弭,只余凤眼下寥落之相,那对直肩轰然坍塌下去,仿佛能见其身后残垣的砖瓦碎砾,“她死了,两年前的事儿。”不妨触及伤情,明珠暗恼,讪讪笑着将那斗绿盏呈到她案边,收手时,蓦然瞥见被她拂到一旁的书上零星几个字:染于伤处,罗预可溃,命陨其身。这几个字就像一根刺冷不丁扎进明珠眼里,轰然一声,外头有道闪电在暗沉沉的天里划破,这闪电似乎将她榆木脑袋劈开,她恍然就悟了宋知濯为何要叫她与青莲多走动,或许其中有何隐情,他要用一用青莲……如此,她便于侧坐下,将一抹孔雀蓝参银线的绉纱盈袖闲闲搁在案上,一面轻敲案桌,一面叹惋,“怎的年纪轻轻的就去了?难道是生了什么病不成?姐姐千万节哀,保重自身才是,你若是不嫌我,便认了我这个妹妹去,我也拿你当亲姐姐一样孝敬。”青莲一双眼睛只落在她脸上,半点不偏,眼中饱含一种失而复得的怅然,缓缓一笑,“她去井边打水,不留神坠下去,等被人捞上来时早就透凉了……嗨,说这些不高兴的事儿做什么?你是大奶奶,我原当不得,可说到底,你在这府里终究身份低微,也没人拿你正经当大奶奶看。我也就不顾犯上了,也不拿你当大奶奶敬,只拿你当妹妹照看!你在这院儿里若有什么不如意的就来同我说,横竖娇容这一病倒,我也说能上两句话儿。”看似情真意切一箩筐话,也叫明珠难辨真假,这里的人都生了十二个心眼儿,她倒也要多留着个心眼儿。万人都道人心难测,她的赤诚之心有一半都敬献给了菩萨,剩一半,系在了那可怜兮兮的假瘫子身上,倒叫她腾不出空余了,只也朝青莲坦然一笑,可掬模样,“姐姐不嫌弃我就成,从此我早晚念佛,也替姐姐求上一求,只求姐姐多福多寿,将来得嫁一位如意郎君!”她皮眨一只眼,故作逗趣,惹得青莲抽出帕子打她,她趁势假意一躲,便“不慎”将一盏茶水倒洒在案,“嗳!我不是有心的!”先是扶起一斗盏,再抽出自己的帕子在桌上沾水,绕一通,才往那书上去,“这书也弄湿了,不知道字迹会不会糊了?”青莲方才望过去,“糊不了,又不是才下的墨……”那字里行间看来,原是本讲药理的书,此页上所著,五凤草乳汁触及人身、染于伤处、罗预可溃,命陨其身,轻轻松松一条性命就活不成了。外头猝然一阵雷声,紧接有雨点急促又狠毒地砸下来,砸碎了明珠心里雕刻的庄严宝相,一座座菩萨在雨里溶解,垮成烂泥,叠叠往下掉,最终与地上的黄土融为一体。此刻,她凝望正在细看书页的青莲,隔岸注视她泥足进腥臭暗沼,将半身所学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俱抛脑后。她知道,这雨一定也劈头盖脸砸到了青莲身上,虽不懂里头的前因,但经她推波助澜,后果一定能如宋知濯所料。待她看得仔细后,明珠方凑过脑袋去,也朝那书上看,“怎么样?字迹没糊吧?这里的一针一线都是精贵,这书也不知是什么珍本,若叫我弄花了可就是罪过了!”“没糊,”青莲回神抬首,怔忪片刻,方拉长凤眼朝她笑起来,“即便是真糊了谁还会怪你不曾?嗳,瞧坐了这半晌,想必小丫头们也收拾完了,我先回去用晚饭,你也该烧饭去了不是?”“可不是!我倒忘了,里头那个想必已饿得呱呱叫唤了,亏得他不会说话儿,不然还不知怎么骂我呢。姐姐在这里撑把伞去,留神别湿了鞋袜。”“你别光嘱咐我,自己也当心些!”嗔她一眼后,青莲捡了把伞走入暴雨中,那雨打在伞布上,噼里啪啦似乎骤起一段前尘恩怨,落进她的心里,又似两年前的井水寒噤噤的侵骨。乌云压在这方小院儿顶上一丈,那雨大得似一片珠帘竹箔,穿透过去便是明珠倚在门边的模糊身影。她送走青莲,又聆听一会子珍珠落盘,方曼步进去。怎料一拐进去,便听见宋知濯含笑问罪,“我何时骂过你了?你就在外人面前这么编排我来着,不是说出家人不打诳语吗?”斜过去,见他还坐在窗户底下半尺远,方才忘了关槛窗,雨滴早已溅了一地,连带他也湿了半身,明珠顿时自责起来,一面赶去推他,一面咋舌,“我的老天爷,瞧这一身雨水!我是忘了,你却未免也太谨慎了些,我们在外头说话儿又看不见,你怎么也不自己挪挪位置?”“我当你能想起我来呢,”宋知濯从椅上下来,跨着步子要往床上去,“谁知你一说起话儿来,是父母也忘了,丈夫也忘了,哪里还惦记得起这些杂事?”他自幽幽叹叹,说话儿就要一屁股往床上坐下去,明珠眼急手快,忙跑上去扯他一把,“你这是往哪儿坐呢!晚上还睡不睡了?先换了衣裳去,我昨儿才新换的被褥。”她撅着嘴抱怨,腮帮子些微臌胀,那唇上的颜色鲜活如山楂,看得宋知濯两腮似有唾液淌出,他暗自咽下,从柜子里取了两件衣裳来换。看她这会儿倒是谨遵礼教起来,盘腿坐在被褥间,留一抹蓝幽幽的背影。那影上的乌黑长发像孔雀绽开的尾巴,宋知濯在床下脱了衣裳,就此不想再穿上,只想爬上这方暖洋洋的天地,将这只蓝孔雀扑到在侧,一同陷入软绵绵暖洋洋的云端里。自然了,明珠不知他这些臆想,挺着小腰望向帐壁上几枚香袋儿,与他碎语,“那案几上的书是你故意放的吧?你是不是拿我当枪使?你也明白听见了,我稳稳妥妥给你打着辅翼佐助。但你得跟我说清楚,为何要给青莲设下这阵?她能做什么?你又是要做什么?”23.复仇小女子报仇,两年不晚。身后一阵衣裳锦缎摩挲的声响,宋知濯正将另一条腿提着往那纨绔里伸,猝然闻听着一段问辠,似“吓”得他失了衡,连连跳了两步,才有惊无险将那腰带系上,裸着上半身就挨过去坐下。原想扒她的肩,略一想,最终又收回那只悬了一半的手,“你冤枉我了,我原本就没想瞒你。这院儿里现剩的这些丫鬟,唯有青莲是打小伺候我的,主仆多年,自小一处长大,原应该是亲信,谁料生了点儿嫌隙,她眼下见不惯我,我自然也就不敢轻信她。”“什么嫌隙?”明珠禁不住好奇驱使,一时忘了他还在换衣裳,竟瞪着杏眼转过身来,这一转,便骤见他□□半身,贴得很近,近得连呼吸都能追寻,她立时有些尴尬,忙推他一把别过眼去,“什么嫌隙至于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都不顾了?难不成是你又负了她的心?”堂堂小公爷,和个贴身丫鬟有点子拉扯挂碍原是寻常,她话虽在上头,心里眼里却是方才见到的一双宽阔胸膛,从前见过,但从前和现在不大一样,那时不过是个羸弱干瘪的“男孩儿”,现下仿佛一夜长成了顶天立地的男人。她心里坠坠的往下沉,直触到底,血红软肉里有个声音在嗫喏说道“你的男人”,被这声音一点,她蓦然红了脸,霎时又有个金尊佛像从边上悬来,淡淡叱责一句“色即是空”。血气上涌间,明珠连眼也不敢再斜了,只正襟危坐,朝边上喁囔,“快将衣裳穿上!一会儿着凉了又得费我多少事儿?”自侧面瞥她,只见耳尖一抹嫣红,连脖子都渡了粉,宋知濯暗自乐了,淅索将中衣套上,嘴里回,“你想哪儿去了?我与她清白得很。不过是因为她妹妹青岚,那丫头原先也在这院儿里伺候,那年我从马上摔下来晕了过去,娇容受了我那继母的指使,趁机往我药里下毒,没想到被那丫头瞧见了,一伙人便将她丢到井里灭了口,从此青莲便因为这事儿怨上了我。”“这虽与你相干,但你当时也不知情,也喝了那药,她如何要怨你?”明珠扭腰回去,两条腿别于孔雀蓝宝裙中。宋知濯见她袅袅婀娜的身姿,直活别到他心里去,他一时也解不开这痨肠寡肚的欲/念,只将眼睛挑正凝望窗外暴雨,“我在这府里,向来是富贵有余却处处不受待见,她们姐妹跟了我,凭白也遭了许多白眼,眼见她妹妹因我而死我却无能为力,她自当怨我。我知道她心里有恨,得了机会就要替她妹妹报仇,故而将那书摆在那里,一来让她大仇得消,二来也好替我除去娇容这个钉子。不过有一点你想错了,我可不是拿你当枪使,你在这里也是寸步难行,我想叫你和她做个伴儿,要是一时有什么闪失我顾不到你,她或许能解你的难。”外头大雨飞溅,打在窗扉上“啪啪”乱响,犹如战鼓喧天,拉响一场战火纷飞,他们都即要被迫或主动走上这硝烟无声的阵地。明珠倏然觉得有阵阵寒意从那窗缝里偷袭进来,与她心底的寒意汇合,勾起她记忆中血光漫天的一夜。她笼着两臂,朝宋知濯靠近半寸,借这方圆半寸的余温来驱散自己的冷。宋知濯感到她的靠近,半明半暗中侧脸垂眸望她片刻,乍然没头没脑的说一句:“小尼姑,你不该修佛。”“这话儿怎么讲?”明珠端正回去,一只手撑在被褥上,撅着个嘴翻他一眼,“是法平等,我凭什么就修不得?再说饭都吃不起了还挑什么佛啊道的?自然是先吃饱再说,况且我师父曾说我有佛缘呢。”“是是是,你最有慧根。”宋知濯似手捧莲花一样恭维,只愿她能得片刻安稳舒心,“我不过白说一句,并不是看不起你。就说我听过多少人诵经,唯独你诵得最好听,比那些比丘尼强多了!”眼下又见她弯着眼笑了,他注视这个笑容,不知底下藏着多少暗涌,叫人想揭开她的纯真瞧一瞧里头,或是悲苦,或是污秽,都无所谓,他只想见识完整青山,哪怕阳光照不到的背后是一片焦土呢,那也是这青山割不去的一部分。这场雨似一个缺口溃疡的脓血,只下个不停。有人余生有伴,能将这场暴雨当做凄婉的褚宫调,有人却心绪躁动,将砸下来的雨点听成激励的鼓掌。两墙之隔处,是青莲被烛火映照在墙上焦急的踱步倩影,此刻她心里唯有恩仇快意,两年了,她终于从隔岸观火中等来契机。在捺不住的痛快中一不留神,她泄出一个笑来,夹着几丝阴厉,似有毒的水母虚妄蜇一下深海。她等得无事可做,便提了把剪刀剪烛,萎靡的昏黄被轻轻一剪,先是抑到更昏的光线,又卒然跳跃起更强的光明,她手枕着趴到漆亮的桌面上去,躲在其中得意的笑着。直到外头不见天光雨渐细,才有人扣响她的房门,她跳起来去看,将外头撑伞的小丫鬟急拉进来,“怎么样,可找着了?”小丫鬟收伞进屋,将一方手帕从怀中掏出来,在案上摊开,“找着了,在府里转了大半天才在二门外头看见,呐,姐姐找这草做什么?”青莲急不可耐,满眼贪婪盯着那几株五凤草,抽空敷衍道:“治病,这是草药,能治跑肚,我这两天不知吃坏了什么竟跑了好几天的肚。你且去,明儿我把我那簪子找来送你。”“真的?”那小丫鬟巧笑着,殷殷切切,“那我先谢过姐姐了,我回去了,姐姐早点儿歇着。”只等这丫鬟一走,青莲便将早磨好的珍珠粉拿出来,捣碎几株五凤草,滤了汁与那珍珠粉和匀成膏子,盛于一个小小定窑白瓷罐中。只等雨住,她便携了这罐子踩湿一双丁香色绣鞋往娇容的正屋里去。短短的路,她绞着鬼步,却似通往光明之道,射向的是她积恨一身的靶子,后头虽有如在擎天的主使,也不妨碍她这先驱一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