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即嫁小公爷 第56节
作者:再枯荣      更新:2023-05-16 19:46      字数:9505
  面对他半晦半敬的目光,宋追惗拂袖,字字句句掷地有声,“濯儿,过了今夜,你就能手握兵权,扬威天下。可你要记住,你手上除了握着权利,还握着的是几十万性命,不要让他们的生命随意折损在你手上。”这一霎,宋知濯懂得了为何穆王对他这位父亲如此器重,宁愿摒弃多疑的天性,亦要劝降于他。他亦回以郑重一礼,以一位下臣的姿态,“儿子明白。”话音甫落,骤然见一片焰火划破长夜。点点星辉坠落后,余一片硝烟未散。宋追惗拔座起身,一手负于身后,凝视夜空一瞬,回首过来,“景王已经得手,你带王、陈二位将军及人马赶到宫门处,与穆王汇合,将他绞杀于皇城之下。我随后带朝臣过去,拥穆王为君,天亮之前,风禾尽起、行满攻圆。”宋知濯领命而去,踅出门外,倏然与风雪之中回首,“父亲,儿子还有一事不明,……您就从未想过,要竭尽全力相助景王吗?”观他立在门下,背光就阴,瞧不清神色,却听见一声淡笑,“我所要助谁,都是为了功成名就,至于谁是君那倒无所谓,景王也好、穆王也罢,只要我是那个永远的重臣、他日史册之上,有我千古留名,就足矣。”宋知濯似明未明,旋身而去,战袍萦回婉转,最终随漫长的夜,沉在一片薄曦之中。旧王朝像一片衣摆,消散于昨夜,随太阳一同升起的,是一个欣欣蓬勃的新王朝。有人升官加爵,有人丢家丧命,几如日颠覆了月,随之亦颠覆了太多人的命运。可对明珠来说,什么新帝登基大赏功臣、新贵夸官风光无限与她俱无牵扯。她的明天,在回复恬静后,依旧浸在鹅黄、豆绿、嫣红等各色不一的大染缸里,以及沉淀在木鱼、念珠、经文之中。动乱之后,宋知远久不见来,这日却跨马出现在庭院大门前,手上捏一张宣纸,上头似乎所绘一女子影相,一双杏眼顾盼生辉。瞧了又瞧后,他将纸折入怀中,心事忡忡的脸色敛收,重绽一缕轻松笑意跳下马,踅入门内。所见明珠罩一件嫩松黄的夹袄长褙,一条湖蓝素面百迭裙,面前围一片霜白布裙,早已色迹斑驳得不成样子。她正与两个活计由染缸里提出一匹二丈长的缎子,挂在高杆上。回首见宋知远衣锦华贵的端正身影,在布裙上抹一把手,绕步过来,语中无喜无忧,“三少爷,你怎么来了?听说自打那日兵变后,这些日子街上就没太平过,不是查乱党就是抓叛军的。这样子你就安生在府里呆着吧,跑这么远来做什么?”满院皆是红花柳绿的缎匹随风摇曳,将二人身影若隐若现。宋知远一副身躯掩在其中,半现欢喜半现忧,“我就是为这件事儿来的,近日外头乱得很,你一个姑娘家,千万别出门,也别随意与别人搭话儿。等过两日,我找一处房子,你与青莲暂时搬到那边去住。”“怎的又要搬?”明珠颦眉所思,到底想不出个所以然,扬着脸将他凝住,“我与姐姐在这里倒是蛮好,这里已靠南郊,又没那么多兵马横行,原本清清静静的。现在又要叫我搬到哪里去啊?”依宋知远所想,搬到哪里去倒不要紧,要紧的是眼下大哥趁着搜寻叛军余党,画了她的肖像,正派人四处查找,故而他一心只想将人藏起来。至于要藏到何处,他一时也没个头绪,好像天涯海角都不安全,她总能叫大哥刨土拨灰地翻找出来。一筹莫展之际,骤然由脑中蹦出“金源寺”三字。对!大哥一定想不到,她还会回金源寺去!于是笑容在他脸上满满溢出,“过几日初八,不是如来佛祖的成道日?你必定是要敬上供奉的,我替你在金源寺定了一间禅房,你大可到佛祖面前去诚心祝祷。你放心去,我派人找方丈师太打过招呼,那些姑子不敢拿你怎么样。”“哎呀、”裙摆一颠,明珠小小跺一下绣鞋,悔悟忏言,“罪过罪过,我怎么把这事儿都给忘了!亏得你提醒我,多谢你想得周到!我明日就去收拾行礼,叫姐姐与我一道去。……三少爷,要是不麻烦,还请你借马车送我们上去。”彩缎金飞的院中,一朵泛黄的腊梅开在她的鬓边,动一片晴光。他怎么会觉得麻烦呢?他只觉熨帖在怀中的一副画像徐徐发烫,似乎正在走进他一颗旷野无垠的心。90.赐婚没错,宋知濯会二婚。日薄云霄, 风雪不止,京城的叛乱随着新帝登基很快被镇压下去,随之起伏的, 是宋知濯夸官加爵, 成了开朝以来, 最年的殿前司大将军。而宋追惗踅直绕转,在兵变那夜带领朝臣拥穆王为帝, 一身经国之才颇得新帝赏识,与童大人并称“二相”,共同辅佐新帝治理天下。如此种种, 宋家在朝中更加举足轻重, 国公府在京城一时门庭若市, 众多官爵早前就听闻宋知濯与那位山野奶奶和离后,婚事还尚未着落,便起了心思。这日,不知谁家的车马停在宋府庄严的正门口,两则各悬一绢丝筒形灯, 上头正楷所描“朱”字。几名侍婢打帘子, 托手请出一位身姿迤然的贵妇。大毛的披风,蜀锦的衣裙, 乍眼一瞧, 高鬘松髻, 风华典雅, 可细瞧去, 眼角的无法被脂粉填平,颊腮似枝稍的雪,消融欲坠。人方站定, 已瞧见宋追惗带着管家迎出府来,身着常服,两片玄色团纹的袖口合拢,深作一揖,“臣参见朝瑰公主,公主屈尊降贵到得筚户,臣却怠慢至此,望公主恕罪。”妇人原是当朝公主,新帝之妹,怪道气度高贵,举止不凡。所见他站在阶下,玄衣淡袍,头束高髻,腰佩锦带,年轻得就像从前每一次见到他一样。她障袂一笑,眼里飘着丝丝柳带,“大人太客气了,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儿原是受哥哥所托,为你家大公子的事儿前来,大雪地里,大人只顾着礼节,难道就让我在这里站着不成?”嬉笑取乐中,宋追惗抬袖将她引入府中,一路踅绕,直到正厅,满室里站了各家侍婢,独他二人在一扇棂心圆窗下对案而坐。两只玉白官窑茶盏盛在托上,宋追惗抬袖一让,请她用茶,“公主殿下见谅,自我夫人没了,家中没有当家主母,只得我来迎客了。”夕露朝瑰,风韵一笑,“大人太客气了,你没了夫人,我何尝不也是没了丈夫?说起来,咱们两个倒也是同命相连。嗳,我记得咱们老早就相识的,自打我嫁了人,倒是见得少了。先前你夫人葬礼,我只设了路祭聊表心意,你可别要见怪呀。我原是想亲自登门来看看你的,啧……,又怕有人说什么闲话儿。”厅内有一鸡行白玉宝鸭、兽耳鎏金铜通膨,熏了满室暖香,连她的笑都显得怡情荡漾。传到宋追惗耳里,却骤然使他发窘难堪,面上不显,只将话锋转过,“公主深居简出,一向不大与人往来,若要为我夫人跑一趟,臣万万受之不起。敢问公主,圣上是要公主来寒舍传什么话儿?”见他不接招,朝瑰亦有些发讪,掩帕缓一缓神色,又扭脸将他一张丰神俊朗的年轻面庞眱住,“这话儿原该是等皇后娘娘到京后她来说的,可瞧你家近日门槛儿都快被来说亲的人踏破了,哥哥便叫我先来说一声儿。哥哥的意思是,小宋将军今年已二十有一了,立了业自然该成家的,便想着将他与童大人之独女结一个秦晋只好。待那丫头随娘娘一齐回京后,就要当着满朝给他俩赐婚,叫我先来给你这位做父亲的说一声儿,你可别把你儿子的婚事随意就指给了哪些小门户的女儿啦。”阗风过堂,撩起宋追惗一番思绪。近日却有许多人家想来攀亲,这儿女婚事,从前都是张碧朱在打理,骤然将这些杂事儿落到他头上,他亦没个头绪。观他缄默不语,朝瑰拈怕拂鬓,形容妖娆,莺笑燕语,“宋大人,你是做父亲的,不能纵着儿子们的性子胡来,婚姻大事儿,哪能随他们想怎样就怎样呢?哥哥也听说他前面有个妻子,于他有恩,他呢,又于社稷有大功,哥哥便格外开恩,意思是将那位姑娘也抬进府里来,随他怎样宠,只要不失了体统叫人传闲话儿就好,这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你叫人传他来,我再跟他说说,功成圆满麽,我好去宫里复命的!”广门外,积雪成绢,叠廊成诗,宋追惗想起从前所签的那封和离书,字成空盟,句如云海,“情”字只若炉中飘忽不定的一缕青烟,谁都不是例外。他侧目过来,对着面前这位玫瑰一样华丽的女人拱手行礼,“犬子今日不在家,公主将话儿带到,只管回去复命即可,待犬子回家,臣会好好儿跟他说一说,犬子虽然年轻,却也算通明事理,必定会应承的。”“他能懂事最好了。”朝瑰笑一笑,一双定在他脸上的眼下垂半寸,忸怩地拈了帕子在腮边蘸一蘸,“宋大人,你瞧瞧你,哥哥登基才不过半月,你又要忙朝中大事儿,回家气儿也喘不了一口,又要为了孩子们的事儿四面应酬。要我说啊,这府里也该有位当家主母才是,不为别的,单说应酬那些女眷,你一个大男人,也不方便不是?”难捱的片刻寂静后,宋追惗望她一眼,倏尔一笑,“有劳公主替臣操心了,我一把老骨头,倒别把哪家的小姐耽搁在这里。再者,拙荆最是小性子,倒别惹她在底下不得安生。”那朝瑰讪笑几声,只得领着侍婢拂裙而去。送客后,宋追惗兀自踅回府中,且行且看,天地皆是白茫茫一片,人间无碧绿,天上无朱色。待行至院中,一双眼业已被雪光晃得有些昏花不定,恍见白瓦霜墙下,张碧朱发鬓亸松地站在廊外曲径边上,一尺深的雪没了她的裙尾,她只伫立无言,涔涔泪眼。泪似飞花,片片消融在他的发顶、肩头,蜇得他貂毛狐裘裹住的身躯顿觉凄寒。他深提一气,步韵苍凉地走过她身边,入了廊下,方得喘息,长泄一气,撩帘入内,吩咐丫鬟,“去濯儿那里传话,叫他回来了到我这里来一趟。”丫鬟福身旋裙,打帘出去,霜檐寒廊下,皑皑白雪间,哪里有什么张碧朱?唯有一片天地孤清。雪似一副水墨的留白,满是遗憾之美。而宋知濯所求的,却是俗气的圆满。一连半月,下了朝,他便拿了明珠的肖像亲自四处寻访,又四处皆不见,失望一寸寸积攒成锥冰,悬在他心上摇摇欲坠,只待哪天扎下来,将他戳一个千疮百孔。从天光到天黑,一条街走过一条街,所寻无果。明安跨马追了几步,并在他身边瞥他脸色,语中小心翼翼,“少爷,咱们已经找了半个月了,官兵也一直在找。您说那夜见过奶奶,可那天这样乱,奶奶会不会已经……。”尾字未落,已被他一个狠厉的眼神截断,“胡说什么?”月钩高悬,照着他一身衣锦风华,马蹄一顿一顿地将他的心事颠簸成诗,“你们奶奶,最是百折不摧,什么事儿都难不到她。”他顿一下,放缓了语调,愁闷有加,“我倒不是担心她,我是想她。”明安频频侧眼,似乎不大懂,只得拉着缰绳讨好地笑一笑,“少爷说得是,奶奶福气绵长,指不定现在正在哪里吃香的喝辣的呢。可是少爷,这都一天了,您还没吃一口饭呢,眼下天都黑了,咱们就先回去吧,明儿再找也不迟啊。”万般无奈,只好打道回府,甫进院儿,就听绮帐说老爷要见,他便换了衣裳直过那面去。四壁长灯照了满室,宋追惗正在案上秉笔批阅公文,听见他请安,抬眉将笔搁下,指他入座,“人找着了吗?”下首语气闪过一些失落,“还没有。”稍刻,他又端正起来,掣一下衣襟,“不过人在京城,少不得再四处打听打听,总能找见。”风扑过一排支摘牗,颤起“沙沙”的响动,惯得些许入室,有些泛凉。宋追惗亦理一理衣襟,两手扶在案上,“你在寿州的时候,是不是见过童大人的千金?好像是叫童釉瞳的。”莫名一句话儿将宋知濯不好的预感扇起,脑内回旋片刻,警惕应答,“见过,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也说过几句话儿。父亲,是童大人说了什么?”“童大人要说的早就说过了,”宋追惗徐徐一笑,靠向椅背,“先帝在时,童大人就同我提起过,想将他家女儿嫁给你为妻,当时家中已有你那丫头,我便糊弄推辞过去了。今儿朝瑰公主来,传圣上的话儿,就是说的这事儿。圣上有意,只等不日童家小姐与皇后娘娘一同回京,就要给你赐婚。”宋知濯心头一跳,险些就要拔座起来,“父亲应下了?”上首,宋追惗不疾不徐地笑开,“我替你应下了,天子赐婚,童大人又是皇上身边的近臣,咱们两家联姻,我看这门婚事倒是可行。”只见宋知濯眉心叠嶂如山峦,苦不堪言,“父亲,我这些日一直在外访查,只等找回明珠,就要将她重新迎进门来,我实在不能娶童家小姐!……明日下朝,我去求见圣上,求他收回成命!”烛火不定,火焰在宋追惗眼中跳跃,他倾身一寸,贴近书案,像瞧个孩子一样将宋知濯望住,“我知道你不想应下这门婚事,可你不能不应。……濯儿,俱你所想,当朝天子是个什么脾性?他为何非要为你赐下这门婚事?俱我所看,圣上与童大人本是姻亲,他要你娶童大人之女,往好了说,是要与你近臣加亲;可往人心不古上头讲,他是要绑住你的忠诚。你若去驳他的话儿,你说他会如何想你?于你、于咱们宋家,都没什么好处,你千万想清楚啊。”一番话自有一番寒,将宋知濯的气焰渐渐浇灭。他天资聪颖,如何不懂得个中道理?不过是浮沉的思绪中总是想起明珠一双浄泚的眼,将他由前程仕途中拉扯不前。见他缄默不欲,宋追惗踅出书案,坐到榻上,“濯儿,我晓得你明事理,你既然走上仕途,就早该晓得在朝中多是个‘身不由己’,儿女私情与前程,你得明白怎么取舍。况且,圣上也晓得你难舍前情,特意许你可在成亲前就将你那丫头接入府中,正妻未到,妾室先进门儿,哪家有这样的礼?这已经是皇恩浩荡,给足你体面了。说起来,你那丫头家世原就与咱们家不配,将她娶来做妾,也不算委屈了她,你若真是与她两情相好,平日里多宠她一些,也就是了。”蜡一寸寸残烬,言尽情理,宋追惗未再多言,唤宝玲烹茶上来,饮一口普洱,搁盏的一瞬,才听见他坠下的低音,“婚姻大事,全凭父亲做主吧。”片刻,在宋追惗深晦不明的眼中,宋知濯请辞而去。也不要丫鬟相引,自个儿秉灯夜行。雪地里头,脚下方寸的光晕一摇一晃,指引他在四下冰凉的夜色中踽踽而行。愧疚随寒风而来,撩起他的衣摆,吹得他一颗心片片凋敝。周而复始,又如当初与明珠和离时一样,新一轮的愧疚与心痛将他腐蚀吞并,可他依然忍住心内每一分锥痛,做出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新帝对他此番态度十分满意,还不待皇后回京,隔日就当着满朝文武,金口赐婚,并要按照公主下嫁的规制操办一应礼节。顷刻满朝官员恭贺唱祝,童宋三位八面酬酢,直到退朝离宫,宋知濯方觉自个儿一张脸已经笑到麻木,一种乏力之感涌上四肢百骸。偏巧明安迎上来,行了个大大的礼,眉开眼笑不识趣地贺来,“恭喜少爷!我在长门外就听说了,少爷大喜、少爷大喜啊!”他紧随其后,未见宋知濯脸色,直到登舆而上,还在前头喋喋不休,“我一直听说这童家小姐艳绝京城,是一等一的美貌,多少世家公子想上门求亲,嘿嘿,如今要做了咱们家奶奶,可不是脸上增光的事儿!”“明安,你话儿越来越多了。”宋知濯哑沉沉的嗓音由一片八宝莲花的锦帘内传出,唬得明安立时住嘴。静一瞬后,再度响起他些许疲累之声,“奶奶有信儿了吗?你有这功夫,多去给我找找。眼看就要元宵,再找不着,我瞧你也别指望过节了。”闻听这话儿,明安片刻不敢耽误,将缰绳让与车夫,哈腰踅入帘内,“正要同少爷说这事儿呢,我打听见,奶奶仿佛在明雅坊做过些日子的杂活儿,少爷要不去问问看?”瞧见宋知濯睁开眼,瞧那神色就要张口,明安会其意,忙劝,“少爷先回家换身儿衣裳,哪有穿着朝服上青楼的?”91.裂痕步步走向绝路琼玉暂结, 霑雾凝冰的一个琉璃世界中,见一抹枣红的身影在错落高檐下大步疾行,急促的额心隐约见一抹喜色, 连刮带起的风都有点子春意阑珊的意思。这厢, 宋知濯跨出府门, 前头明安已在马车前候着了。急匆匆三两步跳下台阶,颠得腰佩上的一只黄水晶的麒麟拍打在腿上, 他却半点儿也不觉得疼,只顾着要去抓弥在烟月处的人迹。“大哥!”未及上车,便远远由身后被人叫住, 旋身一望, 是宋知远撩着袍子跑进, 深行一礼,“大哥,才下朝回家,怎么不歇歇呢?这么着急忙慌的,是要往哪里去啊?”雪中站定, 两人已差不多要比肩齐高, 宋知远不再是由下往上地望他,而是平直、对等地将他睇住。这种平视, 使他恍然产生一丝错觉, 一种不再需要唯诺低头的错觉。相反, 宋知濯所生出的是见他由一个少年长成一个男人的欣慰之感, 他含笑在他肩头拍一拍, “有点儿你嫂子的消息了,我去打听打听,你这也是要出门?”笑容随他的手一起撤下, 渐渐变为一种慈祥的严肃,“开了年了,再有两个月就要科考,你不好生在屋里念书,又乱跑什么?”“正是为这个出去,”宋知远挠着发顶憨实一笑,“约了位同窗一起论学。大哥快去吧,我就不耽搁大哥了。”二人分别登舆,明安挥马扬鞭,直奔明雅坊。宋知远则低声朝浴风吐出“金源寺”三字,直往城西。茂林成雪,远山若画,积雪深困的半山中,香火袅绕,翠鸟长鸣。左右各开的石磴蜿蜒绕上,对穿过佛堂、宝塔、殿宇,绕至三房抱厦的禅房。屋内有软榻、方案、绸帐,炭盆等一应家私俱全,虽比不得宋府,到底也是不错。榻下,青莲正在烹茶,用蒲扇打缓缓打着火,小炉墩一个大肚铜壶,有一搭没一搭同明珠说话儿,“这如来佛的什么诞业已过了,咱们什么时候回去啊?”案上扑开长长一卷宣纸,明珠正在默写心经,笔尖起伏之间,已得半片隽迤小字,“姐姐在这里呆不惯?回去麽,两只手又要每天浸在染缸里,你不是说手冻得受不住,怎么还想回去了?”一抬眼,青莲已经对在对榻,捧一盏茶且吹且抿,斜目见明珠弯眼傻笑,便嗔她一眼,“总是要回去的,难不成在这里住一辈子?纵然你当姑子习惯了,我可做不惯。况且,我每回见你们庙里那些姑子我心里就不爽快,头先一见你,就要奚落嘲讽的,后一见三少爷,又立马换了个样儿,奴颜媚骨那个劲儿,连我这做丫鬟的都瞧不上!”“哎呀我的经!”明珠小小惊呼一声儿,仿佛振得窗外雪里的飞鸟四下奔逃,呼啦啦乱影一片。坠睫一看,原来笔尖久悬,晕了个墨点在上头。一人笑,一人气,重新翻来一张纸,方才铺开,便闻听咯吱咯吱踩雪而来的脚步声。明珠搁下笔,踅下榻就要去开门儿,“大约是三少爷,我同他定好的,今儿烦他用马车拉我们回去。”吱呀拉开两扇门扉,果然是宋知远一脸急色绕进来,衣摆上坠了不少雪花,只置之不理。走到火盆前,眼望明珠,“我方才又给了些银子予方丈,叫她容你们在这里多住些日子。”“为什么?”明珠踅回榻上,耷着两只藕色布鞋将他睇住,“不是说好今儿送我们回去的吗,怎么又要耽搁几日?我在这里倒是没什么,只不过总是花银子,还不如回坊里住着,不费这些冤枉钱。”宋知濯伸出手笼在炭盆高处,一双眼被她的裙里的半个脚尖勾住,遍体逐渐上暖,不知是因为炭、还是因为她的脚。他循裙而上,落在她蜜桃一样的脸庞,稍看一瞬,别开眼,有些欲言又止。“又止”不过是佯相,“欲言”才是他的目的。搁了片刻,他为难地说开,“你暂时还是不要回城了,……前些日子,新君下旨,替大哥指了婚,指的是童大人家的独女,只等下月就要成婚的。你、你若被那童家人撞见,岂不是招惹是非?”猝然,明珠脑子里嗡嗡作响,像是没听清,屏息将他望住,“你大哥要成亲了?”“是,”宋知远回望她的眼,那里头平静无波,剔透得像两颗猫眼石。到底不知她作何感想,若她早已死心正好,若没死心……,他便用半真半假的话儿寸寸敲入她的心,扎碎那些前情,“听说大哥在寿州时就与这童家小姐见过,…大概两人共处那些日子,生出点儿什么来了吧。童大人在朝中,与我父亲齐平,又与圣上有亲,原早就想将他家小姐嫁给大哥的,可之前因为、因为你,这亲就没谈成,你要是再出现在京中,被人瞧见,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后头他又再说了什么,被屋外“唰唰”的叶响遮蔽。明珠只在群山环抱之间,听见寒风呼啸,冰裂玉碎。她以为她已经在蹉跎的日子中遗忘他了,甚至会因为夜能成眠、食之有味而庆幸,她以为,他已经由她每日愁生计、算银钱的生活里褪去,以为已经像抛弃一个梦一样抛弃那段锦衣玉食、宝幄清霄的岁月。没成想,这些“自以为”才是一个梦。眼下,良梦已醒,心又重碎,眼泪由那些碎痕中溢出,流满胸腔。可她只得拼命、拼命地将奔腾到眼眶的汹涌浪头抑回心内,风轻云淡地晃着脚,撑着榻沿,别脸望向青莲,“姐姐,这童家小姐怎么没听说过啊?长得好看吗?”青莲捧着绣绷的双手垂在裙上,酽酽将她凝望,窥得她俏皮的脸上还带着笑,却比外头的冰天雪地还凉。正欲开口安慰,她却猝然别过头,动作猛烈地将鬓上一朵红梅抖落在裙上,“你瞧我问这是什么话儿?不好看怎么能配得上宋知濯呢?大概不止好看,还是位顶娴雅高贵的名门闺秀,他如愿了呀。”一圈话儿说得仿佛行书疾笔,快得险些就将她略带梗咽的声线掩盖过去。抬眼一看他二人的关切神色,她便似溃兵败将,只想找个地方躲藏。于是她捉裙下榻,由门后提了个木桶,不敢回头,“你瞧,三少爷来了连盏茶也没有,三少爷稍坐,我去打桶水来给你烹茶。”踅出门外,即被琉璃雪白的群山茂林吞入口中,冷得她止不住发抖。眼前是空空如以的一个庭院,只有中央立一个大香炉,里头飘着香檀浓烟,残烬的香线并擦着新点的香线,熏得她眼花缭乱,一时竟不知要往哪里走。唯独眼中滗泪而下,乱雨无数,思心欲碎。“明珠……”身后蓦然响起宋知远泉清酒洌之声,将她定在原处,莫敢旋身,生怕纷杂的眼泪被人瞧见。而宋知远亦是止步不前,留给她一片小小天地,只在丈外,“明珠,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我不知要怎样安慰你,我只想告诉你,……既然事已成定局,你就不要想他了,你回头,有我在这里。”久久宁静后,她并没有回头,高髻下,半帘青丝被一条白月棉布条缠住,贴在杏黄的背脊上。他看着那些三千情丝,多希望她的眼泪是因为自己而流,并且终要为自己而流!他抬起脚,迈步无声,“你晓得我什么意思的,对吗?……我喜欢你,不是拿你当‘嫂子’那样敬重的喜欢,而是想抱你、想吻你、想同你看尽日升月落。”每尽一寸,声音便颤动一分,“我想,从你赠的那一碗粥开始我就喜欢你了,我还记得,是在长亭圆月下,半凉半暖的风把你的影子吹到我眼前,那时我就确定,我喜欢你……。”“三少爷,”明珠总算胡乱抹了几把眼泪旋身回来,缓缓搁下手中的木桶,不退不躲地抬脸将他望住,“三少爷,这话儿你别再说了,我不傻,即便你没说,我也能察觉出来。但我从没问过,不是因为害羞或者矜持,而是因为你的这份感情,对我来说是多余的。”她的声音肆虐满庭的风还残酷,几如柔软的一根丝线,却能将宋知远的心拉劈成两半,可仍旧从断痕中生出无限渴望,驱使他上前,抓住了她的手,“大概眼下对你是多余,可以后呢?以后,你就敢保证你不会慢慢忘了大哥,喜欢上别人吗?”明珠顿一瞬,将自己的手由他温热的掌心中抽出,“……我想不了那么远的以后,三少爷,我不能因为那种无法确定的‘以后’就应承你什么。”她柔碎哑涩的嗓音显然还带着点哭腔,虽不是为他而哭,却仍旧愿意自抑心痛来劝他,“三少爷,你回去吧,以后也别再来了,回去好好读书,你瞧你大哥年纪轻轻就封侯拜相的,你也不好给你们宋家丢脸啊。”东风又作无情计,卷雪纷纷,隔着零星的雪花,宋知远垂定片刻,终究无言,踅下山去。一丝丝气馁很快又被马车颠簸而起,抖下几颗眼泪,瞧着袖上的湿痕点点,便细想到她被泪痕划成碎玉一样的脸盘。他仍旧坚定地想要她,想要一粥之暖变作一日三餐!旧月还如眉,点点红星落满庭,婉儿正在厅内搭一根圆凳骄剪梅花。瞧见宋知远披着斗篷进了院,目无顾盼,大步流星地直往屋里去。婉儿赶紧跟上,踅入卧房,一面替他解水貂毛斗篷,一面咕哝,“你这是上哪儿去了?怎么沾了一身的泥?”他未答,紧跨两步仰倒在床上,盯着帐顶上一个晃荡不止的镂雕凤尾银薰球发一霎呆,又侧身转向帐壁。见状,婉儿更有不满,将他的斗篷重拍几下,挂到台屏,旋裙带风地跨到床边,叉着壮硕的腰肢将他侧面的轮廓瞪着,“人家问你话儿呢,你也不应一声儿,就跟没听见似的……。嗳,你不是说明珠姐姐已经从染布坊里搬出去了吗,那你还见儿天的往外跑?难不成你知道她们搬哪儿去了?”咕咕咭咭的声音将宋知远吵得更加心烦,睐过一眼。她却状若不知,撇着嘴角翻了眼皮儿,“你要晓得她们搬到哪里去了,就尽早去同大少爷说一声儿,我听见府里说,大少爷在外头找明珠都快找疯了。”“不知道。”宋知远将肩头侧回去,声音已是明显的不耐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