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节
作者:法采      更新:2023-05-17 03:32      字数:2191
  风声呼啸。俞厉恨声大喊,一把将那架在詹司柏脖上的刀,掷入江中。可他亦看住了男人。“从今往后,我俞厉再不会归降朝廷!你带着你的官兵尽管杀来,我俞厉与你对战到底!”……他走了。五爷浑身是血,只以为攥着女子的衣衫和白纱。穆行州只怕他再出了事,急忙将人带了回去。五爷一直神色怔怔,人的神魂像是被抽走了一样。穆行州不知所措,直到到了崖苑,一阵阵响亮的婴孩哭声。男人的神魂终于得回。“暮哥儿……是暮哥儿在哭吗?”说话间,他跌跌撞撞地循声跑了过去。小儿哭得撕心裂肺。仿佛是,直到他的娘亲,被逼无奈跳下了湖泊一样。五爷在儿子的哭声里再也忍不住了,眼泪滚烫地砸下来。“阿姝,回来,看看我们的儿子……”可他呼唤的人回不来了。他寻声而去,一直到了正院。他的暮哥儿就在詹淑贤怀中,詹淑贤抱着他,毫无怜惜,只是皱着眉头,“莫要再哭!”五爷三步并两步上了前去。暮哥儿看见爹爹,抓了小手。五爷一把将孩子抱在了自己的怀里。詹淑贤一怔,“五爷做什么?韩姨娘已死,该有我来抚养孩子,把暮哥儿过到我名下!”庭院里,老夫人、安大伯都在。他们方才还在说着密信、俞姝和暮哥儿的事情。不知是何人在这个关头送来了密信,原本安大伯可能提前一日到,只是在半路遇险摔伤,耽误了路程。而韩姨娘的身份实在太让他们惊诧了。更要紧的是,韩姨娘竟然跳崖而死,对岸和谈破裂,招安失败,厮杀起来了!他们看到五爷的时候,都吃了一惊。安大伯问向五爷,为何在此。“和谈失败,招安不成,不是已经打起来了吗?你先别管孩子了,快去指挥兵马!”照理定国公此事该指挥朝廷兵马,与反叛的俞军对战才是,怎么会出现在此处?可安大伯问了,没有得到五爷的答复。他脸上还有未干的血痕,只是看着他们,将孩子放进了身后跟来的杜雾怀中。“皇上呢?”他目光从安大伯和老夫人身上掠过,最后落在了詹淑贤身上。“你知道,对吧?”詹淑贤当然知道,从皇上来她便晓得。她在五爷的眼神里有一丝惧怕,可想到如今的状况,又很快压了下去。“五爷要找皇上?皇上已经走了?”“走了……”男人怔了一下。詹淑贤说是。“招安失败,闹了起来,皇上安危最为要紧,自然回京去了。”她站在石阶上,居高临下地看着詹司柏。“但是皇上给你留了话。”男人抬眼看过去。詹淑贤仿着皇帝的金口玉言。“朕总以为定国公是朕的第一忠臣,赐天下兵马大权,但世道混乱,还请定国公多思祖辈创业守业之艰辛,三思而后行。”话音落地,安大伯和老夫人都肃了脸色。这话分明实在敲打定国公,敲打詹氏一族了。两人皆向定国公詹五爷看了过去,詹淑贤立于石阶之上,亦垂眸看他。可他突然笑了,仰头大笑,对于詹淑贤所传皇帝之言,竟毫无敬畏反省之意。詹淑贤蓦然不悦,立时叫住了他。“五爷笑什么?!这可是皇帝口谕!你难道还想同那些乱臣贼子一样不敬君主吗?!这可是大罪!”“大罪?”五爷笑到不行。他神态同往昔再不一样。往日里定国公哪怕权倾朝野也从不张扬,规矩深重对己要求严苛,逾越之事从不做半分。可如今,皇帝口谕在上,他只是冷声嘲笑,笑个不行。而在这时,忽的有人来报。“禀报国公爷!俞厉大军全部俘虏了咱们在桥对岸的兵将!就要打过来了!”众人皆是一怔。此处距离那桥十分近,若是打过来,他们第一个遭殃!此次和谈,朝廷来的兵马并不少,俞厉怎么可能打过来?!而禀报的人已道,“请求国公爷调兵支援!如若不然,桥难守住!”可掌天下兵马的定国公什么都没说。众人惊疑。可接下来,禀报的人接连不断地赶了过来。“禀告国公爷,俞军杀上了铁桥!”“禀告国公爷,我军应对不暇,连连颓败!”“禀告国公爷,俞军就要跨桥过来了!”……他们异口同声。“请国公爷亲自坐镇,指挥大军剿灭叛军!”院子内外站满了前来报信的人,都等着这位国公爷亲自出马,如往昔一般指挥着他们,将这些叛军一一剿灭。可定国公詹司柏一动未动。他目光越过人群,向不远处的湖泊间看去。他仿佛看到了有人穿着素白的衣衫,站在崖边。他在这时,缓缓开了口。“不必抵抗了,让俞军打过来吧。”话音落地,庭院内外静到了极点。男人转身向外走去,他们看向他的背影,听到这位朝廷第一重臣、南征北战立下无数功勋的定国公詹五爷说了一句话。“这定国公,我不会再当了。这朝廷,就请俞厉推翻吧。”男人在人群里看到了哭到嗓音嘶哑的儿子。他看向儿子的小脸,仿佛看到了那个女子。喉头哽咽到了极点。他学着女子轻拍儿子的样子,将儿子抱在怀里轻轻拍着。他不知是在哄着孩子,还在哄着谁。“你跟爹爹一起去找娘亲,好不好,她一定在哪里等着我们……一定在……”两军交界处炮火连天。官兵节节败退。男人抱起孩子,离开了这里。第81章 三年招安失败,俞军在虞城王率领下攻破朝廷遍州防线。前来招安的朝廷官员尽数被俞军所俘,遍州城内官员逃遁大半。而前去招安的老国公被抓,镇守朝廷边界的定国公竟也没能继续领兵作战。定国公府传出的消息,道是定国公詹司柏受了伤,无法亲自领兵,暂时只能靠兵部代管天下兵马,待定国公养好伤势,再击退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