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
作者:王琅之      更新:2023-05-18 02:49      字数:4442
  他道:“这些都不过是你的自以为是罢了。”“事实上,老容王从未想过要皇位,皇上那时何其年幼,若是他想,凭他手中的兵权,早就可以皇袍加深,皇上自小聪慧,若老容王真的包藏祸心,又如何会那般信任于他,是你们这些人自己为是的臆想,将他想象成一个十恶不赦的人,接着清君侧的名义,指使蒋齐沟通敌国,以五万将士的性命换来了老容王上交兵权,自此再无所谓的威胁,这桩桩件件如此令人发指,你还敢口口声声说自己忠君爱国,难道不觉得可笑,这到底是为了守护主君,还是因为自古以来文臣对武将的偏见私怨,见不得武将如此势大,必要不择手段将其打压,想必只有你们自己心里清楚。”沐岚怔怔看了他半天,哑口无言,之后又坐了下来,摇了摇头“也罢,原来见卿你也不能明白于我,我只好早日去见那几位大人吧。”他重重叹一口气“也罢,既然如此我们不谈这些,可否看在这么多年的情分上,与我聊聊家事?”兰璟不答,他自顾自的道:“我尚有一事要求你。我虽然罪大恶极,我的妻女却是无辜的,希望你能向皇上求情,不要牵连她们。”他抬起头,不知在看些什么“至于荷衣,你两个自幼相识,我便将她托付给你了。”兰璟淡淡的道:“沐夫人是我母亲的族人,我母亲不会不管的,至于荷衣,也是如此。”沐岚笑着看向他“果然,果然,我早知荷衣对你的那点心思,只是你们晚辈的这些事,我不好出面,现在看来她是没有这个福分了,只是我没有想到,你竟看上了那位容王殿下,当真是令我吃惊。”沐岚也许是知道自己明日便要上断头台了,所有今晚的话分外的多,对着兰璟一味的滔滔不绝“从小看你,便与旁的孩子并不一样,你虽然读书十分出挑,却不是个满口大道理的书呆子,对一些惊世骇俗之事,所持看法也往往并不相同,我那时便知道,你这孩子,将来会是个有出息的。”“只是可惜,可惜了荷衣的一片痴心啊。”忽然又抬头看向他“你此次苦心孤诣,也是为了她么?”兰璟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是,也不仅仅是。”“以大忠之名行大奸之事,我到底无法苟同,我与沐大人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想着,要争一争这世上仅存的一点公理天道。”“自然,也是为了她。”兰璟看着沐岚,一字一句的道:“沐大人,自欺欺人是没有用的,是非善恶虽混淆不清,但大是大非却从不会出错,你我不过须臾百年寿命,千百年的时间过去,青史之上,世人心中,一切自有分辨。”“沐大人好走,兰璟这就告辞了。”行刑这日天气极阴,像是要滴出水来,监斩官正是大理寺丞严大人,他端坐在那里,静静的等待着时辰。百姓早就将刑场围了个水泄不通,人头攒动中,一个红衣的身影静静的站在那里,无论如何拥挤,她的周围,却始终无人靠近。谢春秋看着刑台上跪着的沐岚,眸子一片沉沉的暗色。她听着周围百姓对沐岚的讨伐,都道此人是个乱臣贼子,是叛国贼,这样死都是便宜他了,恨不能将他五马分尸凌迟处死。一介文臣当众斩首,可以算得上是身败名裂,死后也是声名狼藉,可见皇上的确是痛恨于他了。不一会儿时辰已到,监斩官抽出行刑令,掷到地上,令牌刚一落地,伴随的是监斩官中气十足的一声“斩!”刽子手高高举起雪亮大刀,之后向下砍去。血迹飞溅,人头滚落在地,百姓中不由自处的发出一声声呐喊“杀的好!杀的好!”听起来十分的大快人心。这时天上一声巨雷,阴云翻滚,百姓们见此纷纷散去,回家照看孩子,整点家务,刑场周围,渐渐只剩她一个人。大雨骤然落了下来,谢春秋的头上适时的撑起一把纸伞。倾盆的雨水将刑台上的血迹冲刷而去,似乎人间所有的罪孽,都可以随着鲜血被洗清,围观者各回各家,各有各的生活,想来也不过茶余饭后一句谈资,但是那些被碾碎在诡谲阴谋的人,却是再也回不来了。有人揽住她的肩膀,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过几日,我同你一起去拜祭容王殿下吧。”谢春秋慢慢的点头,心中却想,她爹若是真的知道此事,心中不知是何等滋味。他这一生拙于谋身,生前身后名,全然不放在心上,但若是知道那五万士兵,都是死在了自己人的阴谋之中,不知该是何等的心碎。善恶忠奸,其实不过四个字而已,身处其中并为之挣扎过的人,才懂得各种苦楚滋味。谢春秋站在漫天的雨声中,撑开的纸伞下,看着那混入雨水的血迹,四下哗然,她的声音却那般清晰。“兰璟,你知道我父亲为什么后来替我起名谢春秋么?”一道惊雷乍起,谢春秋道:“他说,问心无愧,春秋自知。”第四十五章原本兰璟说要同她一起拜祭老容王,最后却未能成行。谢春秋生了一场大病。从刑场回来后,整个人就这么毫无预兆的倒了下去。碧玺简直心急如焚,她家王爷虽然偏瘦,但一向很少生病,这病没有缘由,却来势汹汹,她连夜发起了高热,脸上却看不出一丝血色,整个人神志不清的躺在那里,只剩眉尾的一颗殷红小痣,像是渗出的一滴血。宫中御医被皇上派到府上,几个人凑在那里嘀嘀咕咕,都说殿下这病来的蹊跷,不是伤寒,也没有旧疾,实在令人无从着手,商量过后开出了药方,几贴药下去,却依然不见成效。而兰璟坐在谢春秋的病床边上,看着她这般模样,简直不知如何是好。这么多年,她一直在那里,是人间最鲜活跳动的一抹颜色,纵使世人诽谤,也依旧如故,他第一次看见谢春秋这样毫无生气的模样,静静的躺在那里,不说不笑也不闹。她也不过十九岁,再是生性豁达,再是老王爷教导有方,经历了这样的事,大概也会对这世间无比失望吧。兰璟觉得自己心像是被病床上的人攥在手中捏紧了,疼的厉害。三日过后皇上和太后也一同过来了,在床前站了一会儿,看到兰璟也并未说些什么,只是转头去吩咐太医务必要将容王殿下医治妥当。太后的样子瞧着颇为心疼,直拿帕子抹眼泪。而兰璟唯一能做的,便是在她身边陪着,几乎是什么都顾不得了,他从前恨不能将这个人藏起来,不让她受半点伤害,眼下也只剩束手无策。这天晚上,谢春秋开始说起了胡话,口中喃喃个不停,什么胡言乱语都有,更多的是老容王和王妃,兰璟刚刚喂她喝了药,正为她掖着被角,却听她忽然叫了一声“兰璟。”接着胡乱的抓住了他的衣袖。声音细细的,却像是一根弦绞进人的心里。兰璟握住她的手,细细的亲吻她的指节,俯身在她耳边道:“思鱼,不要因此就觉得失望,我在这里,你还有我。”谢春秋也不知是听到了,还是没听到,只是抓住他的手更紧了一些。第二日早晨,烧终于渐渐退了下去,再等到天光黯淡,谢春秋方才慢慢的睁开了眼睛。她眸子缓缓的转了转,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兰璟。接着开口,艰难的道:“见卿,你怎么脸色这么难看。”接着看向窗外,抱怨道:“这天怎么还不亮。”兰璟不知该怎么回答她的问题,连忙出去叫了太医,太医诊断之后,各个称奇,说容王殿下这病来的奇怪,去的也怪,眼下已经并无大碍了,只是体虚,需要好生将养。谢春秋靠在软枕上,看着这满屋子的人,只觉莫名其妙。兰璟感觉心口一块大石狠狠的落了地,握住她的肩她唇上缓缓落下一个吻,接着抱住她将头埋在她肩上“你吓死我了。”谢春秋任凭他抱着,半晌才道:“兰璟,我饿了。”兰璟暗怪自己失态,直起身来对她道:“碧玺已经去准备膳食了,一会便好。”谢春秋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他,道:“我想吃肉。”兰璟哭笑不得“你的病刚刚才好,吃些清淡的,好不好?”谢春秋撇嘴,明显的不太高兴。兰璟是真没见过哪个大病初愈的病人这般的好胃口,但绝不可能顺着她,只叫碧玺去熬了鸡丝粥,并一些温养的药膳,谢春秋刚要动手,便被他拦住,拿起勺子舀了粥,仔仔细细吹温了,方才送到她嘴边。谢春秋不喝,只是看着他,有些无奈“我不过是生个病而已,你不必如此紧张,哪里就那么娇弱了。”兰璟比她还要无奈“你来这么一遭,现在在我这里,是捧在手里都怕摔着,你以为呢?”谢春秋绷不住笑了,兰璟也跟着笑,直等喂完了整碗粥,方才罢了。等谢春秋的病全然好了,两人方才一同去了老容王和王妃的墓前拜祭。兰璟替她摆好了祭品,然后跪下来郑重的道:“在下兰璟心悦贵女,日后必将视若至宝万分珍重,请二位放心将她交给我。”之后起身,对谢春秋道:“有什么要说的,就在这里同容王殿下和王妃说罢。”便径自向远处走去。兰璟走后,谢春秋缓缓跪了下来。她语气十分平静,所有的情绪被包裹在这河流之下,都显得深重而默然。“爹,近日的事,你在天之灵,应该都已经看到了,如今贼人已死,你和五万将士九泉之下,应该也能瞑目了。”她闭了闭眼睛,眼前浮现的都是玉梁之战之后,她爹卸去一身兵权,待在家中。她的记忆里,无论什么年龄,何种境况,谢珉一直都是那么的神采奕奕,可是那些日子,她眼睁睁的看着谢珉眼里的光彩黯淡下去,人迅速的苍老,也越来越沉默。半年之后,油尽灯枯,就那么去了。她爹死之前,握着她的手,说的最后一句话,便是“你要记得,这世上,正路往往独行,百折而不回,方才是我谢家的女儿。”从那天开始,她失去了这世上最后一个至亲。再睁开眼,那眼里墨色越发深重:“爹,你从前一直教导我,善恶忠奸,百年后自在人心,不必强求,可我如今是真的不知道,这世上,还有什么是非公理可言,我可以不顾人言凿凿,却做不到对此不生半点怨恨。”有光洒在她的眼底,折出一片明亮“可是我想,您告诉过我,正路往往独行,所以,无论世事如何,世人如何,这条路我还是要走下去,百折而不回,毁誉加身而不弃,做个真正磊落的人。”半晌,谢春秋站来,回身看到了兰璟。早晨出来的时候,天尚有些阴,此时渐渐散去,有阳光从缝隙里倾泻而下,兰璟就站在日光之下,沉默的等待着她。这人间善恶混沌之外,至少还有一个他在这里。诚然十分艰难失望,却也万分幸运感激。第四十六章自兰璟在朝堂之上参沐岚等人罪状,到大理寺立案定罪,皇上下旨处决,可以说是雷厉风行,但朝堂却并未因此平静下来。此事之后,朝中一些官员不断被弹劾,或是贪墨,或是以权谋私等等不一,且经调查竟都属实,这些人平日里大多自诩清正,没想到转眼便成了身败名裂的阶下囚,旁人也无法想到,一个个瞧着道貌岸然,背地里竟然坐下这些勾当。虽则玉梁战败是因沐岚等人勾结叛国,但老容王当年的确权倾朝野,很多大臣并不会因此便觉得谢珉就是真的忠肝义胆,反而对兰璟颇有微词,以为他是因为与容王谢春秋的私情,色令智昏,为了替她父亲正名,才将沐岚一伙人清查。自然也有不少人对沐岚等人义愤填膺,对这些人嗤之以鼻。曾经抱成一团的清流一派自此分崩离析。皇宫之中,勤政殿前花园的凉亭中,小皇帝给兰璟赐了座,李公公亲自上了茶,便退到了一边。皇上将手中的书闲闲翻过一页“我那位堂姐近来可还好?”兰璟道:“她还好。”谢春秋自两人拜祭了老容王之后,渐渐恢复了精神,也不似大病初愈时那般的苍白瘦削,眼里的光彩也慢慢回来,兰璟也放心了不少。小皇帝笑了一下“还好便好,太傅回去记得叫容王得空进宫来一趟,我母后还整日惦记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