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节
作者:千斤顶      更新:2023-05-18 03:27      字数:5164
  昨天昨晚他几乎一夜没睡,考虑的就是这个问题,但还是没有什么头绪,今天提出来想要听听众人的意见,可结果却让他很是失望。这时,袁崇焕说话了,只见他站了出来对孙承宗躬身道:“督臣,下官以为辽东经过鞑子多年杀戮荼毒,想要迅速增加人口的法子只有一个,那就是从关内动员百姓搬迁,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增加辽东的人口。”孙承宗长叹了口气:“元素,此法本官也想到了,但关外乃是贫瘠苦寒之地,想要动员百姓往关外搬迁又谈何容易,更重要的是搬迁的银子呢?粮食呢?这些东西都从哪来?”听到这里袁崇焕不说话了。华夏的百姓对土地的依恋那是众所周知的,但凡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了,谁愿意离开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更何况还是辽东这种有名的苦寒之地。好吧,就算你要动员百姓过来,你总得给人家安家费吧?总得给人家粮食种子和农具吧?粮食没有产出之前你总得向他们提供粮食吧?这一切哪一样不需要银子?更何况动员过来的数量也不是几百几千个,至少也得是数十上百万人,这么多张嘴要吃要喝的,需要的银子可就海了去了,如今的朝廷哪里负担得起?这时,一个声音响了起来,“其实想要解决掉这个难题也不是没有办法。”“哦?”孙承宗身躯就是一震,吃惊的望向了说话的人,也就是坐在他旁边的杨峰。“江宁候莫非已有良策?”杨峰颔首道:“良策不敢当,但本候确实有些愚见,想与孙大人共同探讨一下,若是您觉得合适的话,咱们可以联名给朝廷上折子。”孙承宗多聪明的人啊,立刻就知道有些话杨峰不想当着众人的面说,他立即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诸位就先散了吧。侯爷请随本官到内堂叙话。”俩人回到了内堂,孙承宗才正色道:“此处无人,江宁候有话不妨直说。”“如此本候便直说了。”杨峰说道:“孙大人有没有想过要将辽东的土地无偿分给百姓耕种?”“无偿分给百姓耕种?”孙承宗一听就皱起了眉头。第0785章 土地问题自古以来,华夏人就把土地看成是传家的根本,谁要是敢将祖传的田地卖掉那可是被十里八乡的人笑话的。所以对于一般百姓而言田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现在杨峰居然说要将土地免费送给百姓耕种。“江宁候。”孙承宗有些疑惑地说道:“辽东固然是地广人稀,但这些土地都是朝廷的,如何能够免费分给百姓耕种,这不合规矩吧?”“不合规矩?”杨峰冷笑道。“什么是规矩,将这些土地荒废在这里,这就合乎规矩了?若不将这些土地分给百姓,有谁愿意背井离乡来到此等苦寒之地,咱们将心比心的想一样,换做孙大人,你愿意任凭朝廷一纸公文就抛家舍业的带着全家老少来到这里扎根吗?”孙承宗哑了,因为他发现杨峰说的一点没错,除非他疯了才会抛掉家乡的一切带着全家老少来到这里扎根。就像杨峰说的那样,你不免费分发土地,不给他们发农具、耕牛、种子,关内的百姓凭什么会来这里啊,就因为你脸大啊?孙承宗也是一个果决的人,想明白这点后很是干脆地说道:“那好,这点本官同意了。但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没有解决,这次需要迁移的百姓可不是少数。就算按照迁移一户百姓需要五十两银子来计算,十万户就是五百万两银子,这笔银子从哪来?粮食、农具乃至耕牛呢,又从哪来?据本官所知,如今朝廷每年的收到的田赋以及赋税也不过是六七百万两银子而已,根本无力承担如此庞大的计划。莫非江宁候想奏请陛下动用内帑银?不过这倒不失为一个好法子?”说到这里,孙承宗还捋了捋须。“这倒不需要。”杨峰摇摇头。“去年本候和田尔耕曾在江南查抄了好几家盐商,共查抄了两千余万两银子,着大半年来虽然用了一些,但剩下的银子也有一千多万两,如今还在陛下的内帑那里放着呢。本候稍后会给陛下送上一道折子,请陛下调拨五百万两银子作为迁移百姓所需,想必陛下会同意的。”听到这里,孙承宗不禁倒吸了口凉气。他久居辽东,由于跟江宁相距实在太远,所以对于发生在江南的事情不是很了解,前些日子他只听说杨峰和田尔耕在江南大肆抄家,弄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当时他听了也只是摇头失笑,虽然他跟杨峰相交不深,但对于他的人品还是很相信的,这不过是嫉妒他的人传的谣言而已。现在听杨峰这么一说,他不禁有些目瞪口呆起来。感情这不实谣言而是真的啊,这家伙连抄家都能抄出大明四五年的赋税来,这样的本事也是没谁了。不过孙承宗毕竟在宦海沉浮了大半辈子,镇定的功夫自然也远超旁人。深呼吸了几下后,他的脸上便恢复了平静,“既然江宁候都这么说了,那么最大的问题便不存在了,此时宜早不宜迟,不如江宁候和本官一道联名给陛下上折子,请求陛下恩准,你看如何?”杨峰心中大悦,含笑道:“当然可以,那就请孙大人执笔,写好后咱们一同署名,送呈陛下预览,咱们一同推进此事。不过在此之前本候还有一事要与孙大人商议。”“哦……还有何事?”孙承宗好奇的看向了杨峰。“是这样。”杨峰正色道:“本候以为,皇太极和他所谓的大清国固然被咱们灭了,但难保日后他们不会再度死灰复燃,所以本候以为光迁移百姓到辽东可不行,还得配合一定数量的退役士卒,并配发给武器铠甲,如此才能确保咱们在辽东百姓的安全,不知您以为如何?”“退役士卒?”孙承宗捋须想了一下才缓缓道:“辽东本土的退役士卒倒好说,他们原本就是辽东人,退役后自然会留在辽东。可辽东军里可是有不少外地士卒,他们退役后十有八九是要返回原籍的,这点咱们却是不好强令他们留下来。”大明自打开国皇帝朱元璋实行的军户制度到了中期便崩坏殆尽,那些军户与其说是军队不如说是农民更加妥当。否则也不会出现嘉靖年间几百名倭寇便敢深入大明境内公然攻打县城的现象了。而到了明朝后期,大明军户制度早已名存实亡,大明但凡是有点战斗力的军队实行的都是募兵制。募兵制和军户制度最大的区别就是募兵制招募来的士兵都是自愿的,而且他们的户籍也全都是良民,退役之后他们也是要返回家乡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勒令他们加入军户。早就料到孙承宗会这么说的杨峰笑了笑:“士卒不愿意留下来那是因为咱们给出的价码不够,既然辽东又难么多无主的土地,咱们为何不能将一部封赏给有功的将士呢?只要有了土地的牵绊,何愁将士们不愿意留下来。”听着杨峰的解释,孙承宗原本微皱的眉头很快舒展开来,点头道:“嗯,这个主意好。有了土地,那些士卒自然愿意留下来,这样一来辽东的安危就更加万无一失了,这件事本官以为可行!”“那就好!”看到孙承宗也赞同自己的意见,杨峰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既然孙大人也这么说了,那本候麾下的江宁军士卒退役后是否也能发给他们土地啊?”孙承宗听后就是一愣,过一会才大笑道:“本官说呢,江宁候怎么会如此大方的替本官出谋划策,感情你是要替麾下的将士讨要好处啊!行……此事本官答应了,具体的章程咱们让下面的人去谈。”“好!”看到孙承宗答应下来,杨峰心中不禁大喜,辽东可是个好地方啊,小麦、大米、乃至土豆和高粱都能种植,只要经过数年的发展,这里的变化绝对会让所有人都吃惊。当辽东变成了大明的粮仓后,困扰大明最大的粮食问题也将不复存在了。第0786章 艰难的选择初春的阳光照在一望无垠的荒野上,肆虐了一个冬天的天空终于放晴,大雪也已经融化,路边的柳树开始吐出了新芽,一条一条泛着嫩嫩的绿枝随风摇曳。沉寂了一个冬天的野草野花在春露的滋润下开始疯长,鲜嫩的野菜一簇簇钻出了化了冻的泥土,伸展着泛着新绿枝芽。就连距离城池不远处那条沉寂了很久的河流似乎也被这漫天满地的春意所感染,撒着欢的奔腾的流向远方。眼前的春意是如此的迷人,但在赫图阿拉的满人却没有一个人有心情欣赏这个美景,此时的他们心里全都被恐惧所占据了。在城内一座宽敞的院子里,一名穿着旗袍的中年美妇正坐在椅子上,美目含泪的看着跪在面前的一名满清将领。这名中年美妇不是别人,正是被皇太极送到赫图阿拉的后宫女眷的一员,她就是懿靖大贵妃娜木钟。自从哲哲不在后,娜木钟就成了皇太极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妃子,如今皇太极不在了,她自然就是这里名义上的最高负责人。按理说能在赫图阿拉一言九鼎,这无论对谁来说都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娜木钟宁愿只当一个普通的后宫嫔妃安安静静的过日子,也不愿意接过这副重担。娜木钟颤抖着樱唇问:“陈泰……你说什么?你说陛下他……陛下他龙驭宾天了?”“启禀贵妃殿下,陛下确实已经驾崩了!”跪在地上的满清将领已经是泣不成声。这位将领约莫三十七八岁,从面相上看长得很是斯文,跟周围那些一脸凶相的满人一点都不像,而且陈泰这个名字乍一听起来就像一个非常正宗的汉人名字,但实际上他却是最正宗的满人。陈泰的全名叫做钮祜禄·陈泰,满洲镶黄旗人,在另一个历史时空里,满人入住中原后,曾历任礼部侍郎、吏部尚书、国史院大学士等职务,也算是清初的一个重要人物。虽然陈泰名声不显,但却是皇太极很信任的将领,否则皇太极也不会将自己的嫔妃和子女的重任托付给他了。就在刚才,陈泰接到了从沈阳传来的噩耗后,震惊之余也不敢怠慢,匆匆找到这座最早期的宫殿将消息禀报给了娜木钟。“陛下……陛下……你终于还是走了啊!”眼泪从娜木钟的娇颜上不断涌了出来,这一刻她的心里感到了无比的彷徨和恐惧。虽然在此之前她就明白此番明军倾巢出动,以大清此时的国力和兵力恐怕很难抵挡,但她心里终究还有一丝侥幸,希望此番能够将明军击退,皇太极机会依照先前的承诺那样派人来接他们返回盛京,但现在接到的却是皇太极乃至所有满清高层全军覆没的噩耗。看到娜木钟只顾着流泪,跪在地上的陈泰忍不住道:“贵妃娘娘,眼下不是伤心的时候。根据探子传来的消息,明军已经朝咱们这边杀过来了,约莫明日就能抵达赫图阿拉,咱们得赶紧想个法子应付才是啊。”“想法子?”娜木钟苦笑一声:“我不过是个普通的妇道人家,如何懂得这些军国大事?陈泰你现在实话告诉我,咱们能不能打退明军?”陈泰沉默了片刻,低声道:“奴才不敢欺瞒贵妃娘娘,奴才手底下尚有六千最精锐的正黄旗勇士,按理说足以抵挡数万明军,但那时以前的老黄历了,自打明军大规模装备了新式火铳后,咱们满洲勇士以往的优势便荡然无存。打熬了多年武技力气和厚重的铠甲在火铳面前就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所以……”陈泰的话没有说完就被打断了:“所以你没有信心挡得住明军,是这样吗?”娜木钟的话很不客气,陈泰的脸一下涨得通红,虽然心里异常不甘,但他只能低下了头低声道:“贵妃娘娘,奴才无能,请您责罚。”娜木钟沉默了片刻,这才苦笑道:“罢了,不是你无能,而是咱们的对手太强大了。盛京城里的数万精锐尚且都被明军打败,更何况你呢?”陈泰的脸更红了,此时的他只恨自己太过无能,辜负了陛下的嘱托。良久,娜木钟幽幽的声音响了起来:“陈泰,你起来吧,赐座!”“谢娘娘!”陈泰谢过后这才在一旁的凳子上坐了半拉屁股。娜木钟沉吟了片刻,又开口道:“陈泰,既然你说了赫图阿拉挡不住明军,那咱们能不能再次后撤,将赫图阿拉留给明军?”陈泰苦笑着摇摇头道:“娘娘,这是不可能的。当初陛下为何让咱们退到赫图阿拉来,因为咱们上万人马,每日人吃马嚼的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赫图阿拉尚能勉强供应,若是再退的话只能继续往北了,可北边除了深山老林什么也没有,如何能供应上万人所需,真要这么做的话,恐怕用不到一个月咱们就得喝西北风了。”娜木钟沉默了,陈泰的话是对的。按照每个人每天需要一斤粮食来算,上万人一天消耗的粮食就要以万斤来计算,更别提还有其他诸如布匹、药物、茶叶等等各种各样的生活物资了。陈泰刚才说的喝西北风那只是客气的说法,没有粮食的话搞不好军队是要哗变的,一想到军队哗变的后果,娜木钟就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越想越烦躁的娜木钟不禁发了脾气:“跑又不能跑,守又守不住,那咱们该怎么办?难不成要向明军投降么?”“投降?”娜木钟说的只是气话,但陈泰接下来的话却让她大吃了一惊。“贵妃娘娘,若是明军能够答应保全贵妃娘娘和陛下一众嫔妃以及阿哥格格性命的话,奴才以为未尝不可以。”“什么?”娜木钟张大了小嘴,吃惊的看着他:“陈泰,你疯了么?”“奴才没有疯!”陈泰冷静的站了起来,往前走两步后朝娜木钟跪了下来。“奴才思前想后,这是保全陛下血肉唯一的法子。汉人通常以仁义自诩,只要他们同意了咱们的条件,一般便不会反悔,咱们可以向他们提出将赫图阿拉一带划给咱们满人,让咱们在这里繁衍栖息,咱们便向他们投降。这也是保全咱们满人最后一点骨血的法子。当然了,这只是奴才的一点浅见,若是贵妃娘娘不同意,奴才便带着正黄旗的勇士跟明军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看着重新跪在地上的陈泰,娜木钟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