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王司徒正在选皇后
作者:南山兄      更新:2022-11-21 16:59      字数:3056
  现代结婚,宾客都要上礼。

  而在古代,也同样如此。

  地位越高的宾客,礼金也越重。

  而在古代,并不只是送钱,还有实物。

  河内司马家,传承数百年,可以追溯到战国,是此刻天下第一等的高门。

  皇帝和士族共天下的时代。

  作为诸侯,当然希望拉拢这样的大士族为自己所用。

  据说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已经是在曹操那里了。

  众人对袁绍收购的大师作品,龙凤彩陶瓶赞不绝口。

  关键还是大型瓶,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袁谭知道在汉代,龙凤并非皇室专用。

  诸葛亮叫卧龙,庞统叫凤雏。

  得一可安天下,关键就在一个安上。

  他围着彩陶瓶转了几圈,如今也是瓷器工艺大师了,眼光独到。

  发现这个彩陶瓶,在烧纸工艺上,还是很有欠缺的。

  但彩绘工艺上,已经到达了极高的水平。

  彩绘和上釉有异曲同工之妙。

  难就难在上釉这一点上。

  相信这个叫闫山的彩陶大师,经过一定的教导后,会成为瓷器名匠。

  这是送给司马懿的结婚礼物。

  谁又能想到,三国英豪鏖战半个多世纪,最终天下归了司马懿这个老不死的东西。

  不,现在是小不死的。

  袁绍道“听说司马仲达的夫人是一个县吏的女儿,看起来,这位司马家二公子无法和他大哥司马朗相提并论了。”

  士族更加讲究门当户对,甚至已经到了讲究尊贵血脉的地步。

  以司马家的地位,娶一个小吏女子,层次就太低了。

  “父亲,我听说那张春华有倾城倾国之貌……。”袁尚道。

  袁绍咳嗽了一下,感到在这么严肃的地方说这些八卦的事情,传出去有损威名,“诸位,坐。”

  众人坐了下来。

  袁绍道“如今朝廷步入正轨,皇宫的建设也已经开始。本相有意诏令幽州牧刘虞,入朝为司空,尔等以为如何?”

  其实这事情,大家心里都清楚。

  刘虞现在控制的地区只是幽州西部的一小部分。

  也没有名将,也没有大军师。

  相信袁家大军到处,收入囊中易如反掌。

  不过自古以来,上兵伐谋,最后的手段才是战争。

  要是可以兵不血刃,不但可以大量节省钱粮,袁家的名望,也会得到很高的提升。

  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是有好处的。

  “谁愿为使者?”袁绍问道。

  袁尚挪了挪,到底没有主动请缨。他深知在其父亲心中,大哥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他要是主动,反而被人看做自不量力。

  不过袁尚虽然在嫡位的斗争中趋于下风,但并不气馁。

  他看出来因为自己的弱势,父母都是很关照他的。

  暗地里还给了许多私房钱,这让他门客过千,官员迎来送往,在中高级官吏那里很得人心。

  相信长此以往,只要袁绍临死之前一纸诏书,他大哥也就是个马前卒。

  所以他现在只是暗中下绊子。

  田丰站了起来,道“此事非大公子莫属。”

  袁绍肯定不能亲自去的。

  下面这些人,袁谭的分量最重。

  无论是其本身威名的震慑力,还是在袁家的地位,都会对劝服刘虞产生重大影响力。

  幽州军会摄于袁谭的武力,刘虞也会感到袁谭来是给他面子。

  “谭儿?”

  “谭儿?”袁绍招呼两声,发现袁谭没反应。

  司马懿就是馋张春华的身子,没跑了。

  也不知道张春华到底是什么模样,魅力有多高,怎么也要90以上吧?

  闫山是个彩陶大师,若能收过来,瓷器发展少奋斗十年。

  毕竟袁谭不可能天天去烧陶瓷,这事情要有人做。

  “嗯嗯,显思!”袁绍语调高了许多。

  “哦?”袁谭就好像上学的时候走神了,听到老师喊,下意识的站了起来。

  “你可愿去幽州说服刘虞?”

  袁谭稍微琢磨了一下,随着神策府规模越来愈大,只是袁家内部的军费份额,已经无法满足需要。

  还有什么比捞钱更重要的呢?

  “孩儿愿往。”

  “好,就这么定了,我这就入宫,去拿诏书。”袁绍起身道。

  少顷。

  众人散去。

  郭图和陈琳随着袁谭走。

  袁谭道,“郭大人,司马懿的婚事还有多长时间?”

  “大公子,还有半年呢。您打算亲自去吗?”陈琳主动说道。

  袁谭道“司马家是北方豪族,应该多给与一些重视。这样的话,对于我袁家控制北地是有好处的。”

  郭图二人对视一眼,深深点头,顿时感到大公子真是袁家的千里驹,凡事都为家族着想。

  袁谭还是记着郭嘉的进言。

  司马懿是个大军师,若是能够收为己用的话……。

  袁谭虽然知道司马懿不是好人,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还是打算尝试用一下。

  若其果然有野心,大不了后期就鸟尽弓藏,然后卸磨杀驴。

  正好也顺便看一看张春华长什么模样。

  而在另一边的路上。

  袁尚正在和审配逢纪交流。

  审配摸着胡子,“三公子,你要做好出征幽州的准备。”

  袁尚一愣,“这么说来,我大哥此去会无功而返?”

  逢纪道“不出意外的话,是这样的。尽可能在大公子回来之前,推动对刘虞的战争。若是不然,这差事,很可能就落在了大公子头上。”

  袁尚深深点头,若有所思起来。

  ……

  三日后。

  袁谭带着典韦许褚郭嘉,并五百随从前往幽州治所蓟县。

  只是朝廷仪仗,就有二百多人。

  旗帜如林,声势不可谓不大。

  与此同时。

  在邺城。

  伏完的府邸。

  伏完是中散大夫,六百石俸禄。

  居住的是一间临街的二层楼,差不多就是武大郎住的那种。

  现在百官失去了俸禄,只能拿低保,无法自建豪宅。

  对袁谭深恶痛绝,伏完也不例外。

  “女儿,这位你是王伯父。”伏完指着王允道。

  “见过王伯父。”伏寿福礼。

  “好孩子。”王司徒很慈祥。

  “你下去吧。”伏完又道。

  “司徒大人,您看我女儿如何?”

  王允看着远去的背影,“没想到,伏大人竟然有这样一位天生丽质,倾城倾国的女儿。”

  他还是很惊讶的,此女竟可比貂蝉。

  伏完很开心,“司徒大人以为,是否是皇后的合适人选?”

  如今紫禁城已经开始建设了。

  有了皇宫,有了宗庙,就是重立了社稷。

  有皇帝,不能没有母仪天下的皇后。

  并且,汉室也需要生一个继承人。

  这样的大事,不可能随便临时就解决。

  因此挑选皇后提上了日程。

  王司徒微微点头,道“我已经走了几十家了,唯独伏大人的女儿美而贤,本官会推荐给丞相的。”

  伏完听到丞相,就想起了袁谭。

  当初在洛阳的时候,好像袁谭和他女儿发生了什么事情。总是听下人汇报,他女儿总是提起来这位大公子。

  如今是袁家执掌朝纲,想要绕过这位大公子,是不可能的。

  希望不要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王允摸了摸胡子,伏完是忠于汉室的老臣子了,女儿又这么美貌。

  果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正色道“宫城建设恐怕还有一二年时间,伏大人既然有这样的心思,最好要看好您的这位掌珠,不要说亲,不要与人有私情……。”

  伏完欣喜,不出意外的话,自己这个国丈跑不了了。

  急忙道“司徒大人放心,我女儿大门不出二门不入,根本都不认识任何外人。”

  “那就好。”王允道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