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
作者:文理风      更新:2023-05-20 00:54      字数:4414
  第81章 (二更)皇宫皇帝坐在主位, 沉默不语。卢质喝着酒,有些感伤。冯相死死看着手中的纸,仿佛要把这张纸捏碎。林风在旁边, 小心翼翼地看看三人, 默默叹了一口气。谁能想到, 当初看似全是意外, 背后还有这么一条浑水摸鱼的大鱼。如今要不是这个赵凌犯了事,看到皇孙认亲记,和他娘因为一时起意跑到京城认亲, 只怕这真相,永远也不会揭开吧!说起来这事也真够有隐蔽性的,当年先帝登基后, 各地节度使官员为了讨好皇帝,纷纷送美人送珍宝, 先帝刚登基, 也不好拒了显得生分,所以各地给皇帝选宫妃一事也屡见不鲜。而那位朱家“太子”也正是利用这一点, 才布了这样一个局, 利用自己身边的太监,伪装成宫里的太监, 给皇帝选妃, 只是人家节度使选得都是美人, 这位朱家“太子”选得却是魏博牙兵的家眷。魏博牙兵本来就桀骜不驯, 经常以下克上,虽然当初被先帝以武力降服, 可骨子里, 就不是那种受人束缚的, 又因家眷被夺,起兵反抗简直是意料之中的事。偏偏因为魏博牙兵素来以下克上,经常反叛,当初的先帝也没有奇怪,就直接派身为节度使的皇帝领兵镇压,最后酿成了被迫版的黄袍加身。而当今皇帝一登基,作为叛乱的参与者,就算事后有人怀疑,又有谁敢查。况且,这一环透着一环,又有谁会怀疑。就像冯相,因为当年不在场,这些年,不也一点没有怀疑么,反而一直愧疚万分,觉得是自己因为守孝没能看好先帝,才导致当年的兵变。不过说起那朱家“太子”,虽然他可谓先帝之死的始作俑者,整个阴谋的布局者,可据和凝的审问,其实这家伙也没众人想得那么厉害,因为他开始的布局,压根不是这样的。这家伙在先帝破城后,带着自己的人仓皇逃出洛阳,他们一群人在外面逃了很久,后来才到了魏州。逃到魏州后,这位朱家“太子”见魏州军民杂居,魏州兵又比较“恋家”,再想起魏州牙兵素来以下克上的传统,这才灵机一动,借着选宫妃之名,挑起魏博将士对先帝的不满,让魏州兵暴动,并趁机打出朱家的旗号,掌握这一支叛军,好东山再起。可让他没想到的是,魏博军确实暴动了,朝廷也确实派兵来打算镇压,可还没等他露头,打朱家的旗号,来镇压的将军(皇帝),突然被自己带的兵反水了,还被劫入城中,并且因为这个将军战功赫赫名气太大,有些信心不足的魏州叛军,居然直接强迫认主,逼着这个将军成了自己的叛乱老大,再然后,这位将军一路被裹挟,成为了皇帝。而这位朱家“太子”,谋划了一场,因为自己没名气,没军功,没实力,居然连出场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如今看来,这位朱家“太子”,虽然继承了朱家的一肚子坏水,可惜没继承他爷爷的武力,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说的大概就是这位。林风正想着,卢质开口了,“陛下,这朱家的乱党,您打算怎么处置?”皇帝想都没想,“拖出去千刀万剐,朕一想到当年朕在魏博受到的憋屈,和朕那惨死的大儿,朕就恨不得把他们凌迟处死!”卢质点点头,“身为逆党,密谋造反,凌迟也不为过,只是老臣说得不是定刑,而是如今这事,要不要昭告天下。”卢质话一出,皇帝和冯相都转头看着他。卢质却泰然自若,对皇帝和冯相说:“这事,咱们还要计较一下。”皇帝顿时紧张地攥紧手。冯相也面色有些紧绷。公不公开,这对皇帝和冯相是不一样的,皇帝自然想公开,他当然被迫反叛,可就因为得了皇位,现在有多少人,明里暗里怀疑是他开始就参与谋划,故意被劫,谋夺皇位。如果这事公开,当初的真凶就有了,皇帝也不用背这个锅了。但对于冯相,却八成不想公开这事,这事且不说是先帝荒唐在先,修身不够,才被人钻了空子,后来又没有细查,直接派兵镇压,才酿成了后面种种,这事说先帝亏么,那肯定亏,可说先帝冤枉么,那还真未必。身为君主,不知修身以德,不知明察秋毫,出了事,难道还能怪别人?再说这“朱家太子”用计也毒,借着给皇帝选宫妃之名选人妻,这事要爆出来,还不知道多少好事者编排先帝是不是本来就好人妻。如果没有这场真相,以前在众人眼里,皇帝是反派,被惋惜地是先帝,可如果将真相公之于众,皇帝可以洗白,可先帝,势必声誉受影响。所以冯相,为了先帝名声,肯定不愿意公开这事。可惜,如今当家的是皇帝。有这么好的自证清白的机会,皇帝怎么可能会放弃。冯相面色微白,终究还是退了一步,“公开吧,‘朱家太子’既然谋划了这事,如今真相大白,也算天意,等公开后,以前那些疑心陛下的,也定然不好再说什么了。”冯相说完,有些伤感地叹了口气。皇帝从刚刚,就一直看着冯相,听着冯相说完,突然笑了。皇帝直接站起来,一手拽过冯相手中的纸,撕得粉碎。“公开?公开个屁!他朱家就是一群阴沟里的老鼠,朕要公开了,岂不是反而长了他朱家的名声,让世人都知道他朱家一个不知道哪冒出来的小子,居然算计了朕兄弟俩!朕明天就让人在牢里剐了他们,朕要让他们生得没人知道,死得亦悄无声息,用他们证明朕的名声,他们不配!”皇帝哈哈大笑,大步走回寝室,睡觉去了。冯相望着皇帝离开的背影,怔住了。……当天晚上,和凝将审完的一众朱家余孽交给京兆尹,京兆尹也没等明天,趁着天黑,就亲自带人送他们全都上了路。至此,赵氏认亲案,悄无声息的解决了。第82章 (一更)赵氏认亲案折腾了这么久, 工部也终于用这段时间把含元殿修缮了出来,并且装饰一新,上书请皇帝让皇孙入住。林风得知含元殿修好了十分开心, 那么大的一个宫殿, 他一个人住着得多宽敞,翻跟头都够了,想想就心情愉快。就在这种心情中,林风告别了他皇奶奶的偏殿, 住进了又大又宽敞的含元殿。结果刚住进去的第一天,林风就接收到一批附加品,具体说是附加人。林风才知道,虽然朝廷没有太子,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这三师三少, 朝廷是一个都没少封。例如卢质, 就有太子太师的加封, 冯相, 就有太子太傅,段枢密使,就有太子太保, 石驸马,就有太子少师, 太子少傅和太子少保也有人, 只不过还没在京中。究其原因, 是因为这太子三师三少一职随着历史的演变, 已经不再局限于太子府的师傅, 而是变成了一种虚职, 用来加封、追封。按照官制,朝中重臣,哪怕宰相,也不过是中书侍郎加平章事,按正常,才是三品,可干得时间一久,皇帝总不好一直让臣子在三品呆着,显得自己太过苛刻,这时候就要给臣子加待遇,而加待遇的方法,就是加封,例如加封个太子太师,太子三师和三少是从一品,一加封,三品就变成了一品,虽然这一品没什么具体职务,却能享受一品的俸禄和待遇。所以像卢质、冯相这样历经两朝的,大多能加封个这样的虚职,用来涨工资、发福利。如此一来,皆大欢喜。可这虽然是虚职,但由于太子三师三少从设立之初,就是天然的太子老师,所以但凡太子一立,担这些虚职官员,还是对太子有教导义务的,当然这些官员也肯定乐意,毕竟太子是未来的皇帝,能提前打好关系也不错。因此太子三师三少还是默认为对太子有教导辅佐职责,当然具体教不教东西,这个另说。而如今,林风一住进含元殿,就相当于开府了,林风的父亲大皇子是皇帝的嫡长子,虽然没被封为太子,可皇帝对大皇子的态度谁都清楚,但凡大皇子还活着,这太子是铁板钉钉的事。太子三师三少对太子有教养辅佐义务,对其儿子,当然也不能说逾越。如今林风一开府,几位太子三师三少也自觉有点教养义务,都跑来溜了一圈。当然卢质冯相纯粹是因为疼爱林风,想要照顾,石驸马是因为林风是自己妻弟的亲儿子,天然关系在这,而段枢密使,则是他已经得罪死了二皇子三皇子,反正和解已经不可能了,倒不如来和林风拉拉关系,万一皇帝哪一天想跳过儿子立孙子呢!所以林风一入住含元殿,就跟来了一大批师傅。皇帝见状,还特别高兴,觉得自己孙子一开府就有了一批全朝廷最好的师资。可皇帝忘了,这些师傅除了卢质,其他的本职工作都甚是繁忙。所以林风自此的学习就出现了一种奇葩的景观,除了卢质教学比较系统,其他师傅,都是哪天有空,突然想起来了,就溜达来给他上一课。例如段枢密使,今天跑来兴冲冲说教林风打套拳,刚教了第一招,就有事跑了,等六七天再见面时,这家伙自己教过什么都忘了,又开始教棍棒了。所以林风天天学习处在一种混乱状态,有时自己都觉得学得精分了。林风欲哭无泪,暗暗下决心,等他有了孩子,一定找几个专业老师,绝对不让这群不靠谱的祸害!……最近除了林风入住含元殿,朝廷还有一件事和他相关,就是他娘的名分。皇帝当初说要追封他娘为皇子妃,和大皇子凑一对,绝对不是随便说说,如今林风入住了含元殿,皇帝也把这事提上日程了。皇后对此也很是赞同,她儿子是嫡长子,如果林风是嫡出,那就是嫡长孙,无论为了儿子还是林风,这都是她愿意看到的。而皇后一脉,大公主和石驸马还有不少朝臣,自然也十分赞成。不过有赞成就有反对,起码二皇子三皇子,就生怕林风成了嫡长孙,只可惜两人现在还在关着,没法出来折腾,不过他们关着,他们一脉的官员可没关着,尤其二皇子,在朝中做了这么多年的隐形太子,虽然十分不得人心,可手下还是有不少歪瓜裂枣。所以皇帝一在朝廷上提起要追封林风的母亲林氏为大皇子妃,朝中一些二皇子三皇子一脉的官员就强烈反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自持身份,看中家世的,觉得林风之母林氏身份低微,不足为太子妃。对此,皇帝十分生气,他给儿子立个皇子妃,难道还用这些人同意,至于那些说林氏家世身份不行的,京城倒是有不少贵女,家世身份都够,但能给他儿子陪葬?既然这也不能那也不中,那不如林氏,起码林氏给他生了个孙子,林氏够美,也不委屈自己儿子。最后,皇帝怒了,对着朝会上几个强烈反对的大臣毫不客气地说,“既然你们看不上林氏的身份,那就干脆从你们几家挑个贵女,送进宫来,明天朕就送她去皇陵,给朕儿子当皇子妃,你们意下如何?”几个大臣顿时哑巴了,再也不敢反对了。如此,林氏皇子妃追封一事算是定了。……前边朝廷正在为是否追封林氏为皇子妃吵得如火如荼,含元殿中,林风也为他娘操碎了心。林风自从上次掷硬币掷出立着的,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参不透他娘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娘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可如今前朝又开始讨论他娘的事了,林风也不能再一直纠结下去,决定再掷一次硬币,看看他娘是什么意思。林风拿出一枚铜钱,学着上次一样在心里问完他娘,然后闭着眼说:“娘,你要喜欢大皇子爹爹,就是正面,你要不喜欢大皇子爹爹,就是反面,这次你一定要想清楚,皇爷爷都在前面和群臣讨论了,你要不喜欢,儿子好尽快阻止,否则过了等圣旨一下,儿子就不好改了。”说完,林风闭着眼一扔,然后睁开眼。只见铜钱在凉席上转了转,最后倒在席上。正面!喜欢?林风挠挠头,这才几个月,他娘就改心思了?林风有些不确定,拿着铜钱又扔了一次。还是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