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
作者:文理风      更新:2023-05-20 00:54      字数:3952
  “可是这次贡品实在丰厚得令人眼馋啊,你知道么,光绢,我看了一眼,就上万匹,更不要说上好的绫罗绸缎和矿石。”高季兴眼中闪过一丝迷醉,本来他还有些顾忌,可看到船只吃水那么深,他就忍不住劫了,果然都是好东西。高从诲简直不想给他爹说了,直接甩手出去,“你也知道它值钱,怎么没想它越值钱越催命!”高季兴嗤笑,“难道中原皇帝还真能打来不成,他那年纪,还上得去马么,要是他不来,把手下的兵交给别人,他一把年纪了能放心么!”高季兴摇摇头,接着玩他的玉璧。谁想到没过几天,高季兴就收到消息,中原朝廷准备出兵,攻打江陵。高季兴瞬间慌了,也不玩玉璧了,忙叫人找他儿子来。“怎么就突然出兵了呢?”高季兴在屋里转圈。“你劫了人家的贡品,人家出兵不是正理么!”高从诲掀开帘子进来,没好气地说。“可他一把年纪了,居然还敢把兵权撒手给别人,这心也太大了吧!”高季兴之所以笃定皇帝不会派军队来,就是觉得有先帝那个前例,皇帝势必会紧紧抓着兵权,可没想到,皇帝居然真敢。“咱们江陵毕竟不是两川,也没剑门关,易守难攻,当年先帝是倾自己全部精锐,才一个月灭蜀,而如今,只怕朝廷随便拨十万兵马,你我父子只怕就够呛。”高季兴行了,顿时拍手,“失算,失算!”高从诲翻开个白眼,真想说他爹一句,您那不是失算,是钱迷了眼。不过如今他和他爹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再后悔也没用,还不如想想办法。“爹,你别急,我已经派人去打听这次挂帅的是谁了……”正说着,外面一个内侍匆匆进来,呈上一只信鸽。高从诲接过信鸽,从它腿上拆出信,打开一看。“难怪了,中原皇帝会这么痛快出兵,爹,你知道这次挂帅的是谁,是那位刚刚认回来的皇孙。”高季兴瞬间兴奋起来,“我说呢,那老家伙怎么会舍得把兵权给外人,不过这皇孙,还是个毛孩子吧!”“可他的副帅,是长公主驸马!”高季兴顿时被泼了一盆冷水,“是石驸马?!这石驸马当初跟着皇帝南征北战,是难得一见的悍将,偏生又熟读兵法,作战有勇有谋,皇帝登基后,更是独当一面,多次挂帅,这样的人,就算没那个皇孙,咱们江陵也吃不消啊!”高从诲反而有些不同想法,看着上面的主帅,又看了看副帅,嘴角勾了勾,“一个石驸马咱们是吃不消,可再加上一个皇孙,却未必吃不消。”高季兴看着儿子,“你的意思是?”“石驸马带着皇孙,是想让皇孙跟着来捡功劳,可皇孙才半大的孩子,小孩子嘛,难免年轻气盛,你说他要是看到军中都以石驸马马首是瞻,他说话却无人在意,他能看石驸马顺眼吗?”高季兴顿时反应过来,也笑了,“是了,军中可不光看身份,他在宫里是万人宠爱的皇孙,可在军中,看得是战功,哪怕石驸马为副,将士也肯定听姓石的。时间一长,到时第一个容不下石驸马的,只怕是他这个主帅吧!”第86章 (二更)出了洛阳的官道上, 石驸马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往前走。林风骑着马跟在石驸马身边,仔细观察着石驸马如何行军,如何调兵。在大多数人眼里, 打仗就是带几万人马, 呼啦一下拼一场,可实际上, 绝没有这么简单, 不说各种兵法、阵法,甚至都不说打仗, 就说最基本的行军, 这里面都是有大有学问的。把一个人从洛阳带到江陵容易, 只要拽着别走丢就行, 可把几万人马从洛阳带到江陵, 光怎么走、到哪扎营、什么时候埋锅做饭、军队补给怎么保持顺畅等等,就一大堆的问题。而这些,在书中都是没有的。要想会,要么自己亲自领兵, 一路摸爬滚打,最后无师自通, 要么有个前辈带着, 多加观察仔细学习,把前辈总结好的精华化为己用。林风自然不是那种放着捷径不走给自己增加困难的人, 所以一路上跟着石驸马, 看着石驸马如何行军扎营, 他都恨不得拿个小本本记下来。石驸马见林风如此好学, 也十分真心地倾囊相授, 甚至连平日处理军务时,都带着林风。这日,军队扎营后,石驸马带着林风绕着军营一圈,教林风看什么样的地形适合扎营,教完后,石驸马还要忙别的,就让林风自己回去。林风就悠哉悠哉地往自己帐篷走。走到帐篷前,林风就听到有几个人小声在他帐篷后说话。林风不由听了一耳。“咱们皇孙殿下还真是好学,自从离了京,一路上都在认真跟着驸马爷学如何行军打仗,这一路上,定然收获不少。”“是啊,看着皇孙每日兴致都如此之高,想不到皇孙原来对行军打仗有兴趣。”“皇孙确实好学,不过驸马爷也有些太傲了,皇孙毕竟是主帅,驸马爷是副帅,可这一路上,我怎么瞅着什么事都以驸马爷为尊,皇孙却被闪在一旁,成了陪衬,就算驸马爷战功赫赫,可皇孙毕竟是主子,驸马爷也有些太轻慢了吧!”“没有吧,皇孙年纪毕竟还小,又是头一次领军,驸马爷在旁边扶持也是应该。”“可再扶持,也得分主次,皇孙再小,那也是君。”“你这么一说倒也有道理。”林风不由停下,往后面一瞅,就看帐篷后面有几个小太监在一边干活一边说话。林风隐约记得,这是宫里见他出宫,按规矩给他带的内侍,只不过他不愿在军队里搞特殊化,就没带在身边,而是让他们自己在后面搭了个帐篷,平时干些杂事。看到是小太监,林风就没再在意,这些小太监自小呆在宫里,从小争权夺利惯了,心思也复杂,林风心想等打完仗回去,还是退给内侍省吧,省得麻烦。林风也没当回事,就掀开帘子进去休息了。第二天,大军休整了一夜,继续赶路。林风骑着马,和石驸马并排一起。只是林风是自己悠哉悠哉骑着马,而石驸马则是一会忙着见掌书记、行军司马,讨论大军后勤问题,一会会见自己的偏将,商讨军情。如此一对比,就显得林风特别闲。结果等中午休息时,就有个小太监端来水,要给林风擦脸,同时愤愤地看了一眼石驸马。石驸马正忙得脚不沾地,自然没注意到这边,林风却微微皱眉,“行了,不用伺候,我自己洗一把就行了。”说着,林风直接走到河边,和其他将士一样,直接捧水洗脸。小太监正要说得话,顿时被噎在嗓子里。而等这个小太监再要凑到林风面前时,林风已经和河边的一群将士勾肩搭背,去吃饭了。小太监很是郁闷地把盆一端,不甘心回去了。又过了几日,大军终于经过几天长途跋涉,离江陵还有百里,石驸马为了防止士兵远到而来疲惫,就下令就地驻扎,修养几日。因为马上就要打仗了,石驸马更忙,帐篷里掌书记、行军司马、偏将天天进进出出,而林风因为没有什么实际的军务,自然没有人来。这天,林风早晨起来,那日端水的小太监又端着一盆水进来。林风早晨起来懒得出去洗脸,这次倒没拒绝,就伸手接过小太监拧得帕子,擦了擦脸。小太监大喜,忙仔细伺候林风擦脸擦手,又替林风拿来衣裳。林风就张开胳膊,小太监替他穿上。小太监一边帮林风系腰带一边仿佛随口说:“这军中艰苦,实在辛苦小殿下,小殿下以前在宫里,那都是宫女太监一群的伺候,如今却只有小的一个人,小的实在心疼殿下。”如果是一般人,听了小太监这么说,肯定心里暖暖的,觉得这小太监满心里都是主子,可偏生林风是个神经大条的,听了小太监的话屁感觉没有,反而一大早就听到这小太监唠唠叨叨的,有些烦,心想:要不是他早晨有些懒,懒得洗脸,懒得穿这么繁琐的衣裳,才不让这小太监进来呢!小太监把前奏说完,就说道正题了,“殿下这里就这么几个人伺候,要不要再向石驸马要几个人?”林风愣了一下,“要人?”“小的只是见小殿下这里人少,怕您受委屈,您不知道,石驸马那天天人来人往的,可热闹了。”林风不解,“你搞错了,姑父那里不是伺候的人,是手下和偏将。”小太监就等林风说这句话,故作惊讶,“原来驸马爷帐篷里的都是手下和偏将,不是伺候的人,奴婢见识浅薄,让殿下见笑了,不过既然是手下和偏将,殿下不才是主帅么,那些手下和偏将,不应该来殿下帐中议事么,怎么都跑到驸马帐中了……”林风此时再迟钝,也听出了小太监话中的挑拨之意,顿时沉下脸,“军中的事,是你该插嘴的么,还不滚出去!”小太监慌忙跪下,“奴婢该死,奴婢这就滚!”说完,小太监端着盆跑了。等小太监跑出帐篷,脸上的慌张顿时不见了,取而代之是得意地笑了笑。他都这么说了,只要这小皇孙心里有一点芥蒂,就不会不对石驸马介意。帐篷里,林风却是打了个喷嚏,揉揉鼻子,暗骂内侍省挑人不行,挑了搅事精。等回去,他就把人丢回内侍省,并且好好训训给他挑人内侍省官员。……当天夜里,自觉完成初步任务的小太监,偷偷从自己住的帐篷出来,放飞了一只信鸽。林风帐篷,林风正翻来覆去饿得睡不着。林风正是十七八岁长身体的时候,所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个时候的,尤为能吃。以前在宫里,有皇后奶奶和一群宫女姐姐天天投喂,还不觉得,可出了宫,进了军营,和士兵们一起吃,林风就发现他有些吃不饱了。或者说不是吃不饱,而是吃了很容易饿。偏生林风又不好意思搞特殊化,给自己开小灶,所以每每到晚上,就有些难熬。就在林风巴巴嘴,想着宫里宫女姐姐给他做的各种点心时,耳朵突然一动。有鸟!林风立刻一扯帐篷,头从帐篷里伸出来,就见黑色的夜里,一只白色的鸽子正往天上飞。这紧致的翅膀,这鼓胀的鸽胸脯,这矫健的鸽大腿……林风瞬间口水直流,两眼放光的看着空中的鸽子,这是一盘活得烤鸽肉啊!林风手比脑子快,立刻一把抓起旁边弓箭,对着鸽子射了出去。嗖——林风百步穿杨的箭术直中鸽子,鸽子扑腾扑腾从空中掉下来。林风一把抓住,捧着手中鸽子,喜滋滋地去了旁边小树林。第87章 (一更)林风抱着鸽子, 去了旁边小树林后的河边,熟练地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就开始挖坑捡柴弄起篝火,然后就提着鸽子到河边拔毛。拔着拔着, 林风突然发现了鸽子腿上有个铜制小信筒, 这才知道自己射得是一只信鸽,而不是普通的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