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节
作者:文理风      更新:2023-05-20 00:56      字数:5571
  而他们这次要去的地方,就是朝廷在京城周围一个最大的铜矿山。看着手中的资料,林风有些不解,问旁边的和凝,“我看着这个所谓的青山铜矿十分大,可铜钱四五年才铸造一批,那其他时候,它都在做什么?”和凝随口回道:“当然是采矿炼铜卖铜了,朝廷军队的各种青铜兵器、京城世家、百姓从大到铜柱小到铜盆铜镜,都是从这产的。”林风恍然,“原来如此,我还以为只有铸币司在那。”和凝笑道:“这怎么可能,铸币司几年才开工一次,一个铜矿的铜怎么可能都用来铸钱,或者说,其实铸钱的才是少数,大部分都是用来做铜器。”林风听了点点头,正点着,突然觉得不对了,就从钱袋中摸出一个铜钱,看了看,皱眉说:“我记得这铜钱只是在铜中掺了锡等别的东西,而一些铜器,好像也会掺这些,也就是说,其实铸钱的工艺并不比造铜器难多少吧?”“这是当然,铜钱铸造本来就不麻烦,甚至比许多铜器锻造还简单。”和凝理所当然的说。林风愣住了,那这么说,造冷兵器岂不是很容易。而且他记得,这个时代的铜可不是和铁一样,是受管制的,铜可是处处都用到,就算再穷的人家,也有件铜器吧!那岂不是说,只要想,人人都能铸钱。林风既然有疑惑,自然也就问出来,却不想和凝听了愣了一下,突然指着林风大笑起来。“殿下在想什么呢,世人又不是傻子,怎么会干出用铜盆铸铜钱的事。”“为什么不会?”林风不解。“因为铜器更贵啊,”和凝笑道:“一千枚钱为一贯,一贯重六斤四两,其中六斤是铜,殿下可知道这六斤铜如果打成铜盆,可以卖多少钱?”林风还真没特地去买过铜盆,摇摇头,“不清楚。”“最少可以卖六贯!”“什么!”林风震惊,“那我要是把铜钱熔了打铜盆,岂不是轻松可以获得好几倍的利润!”和凝笑了,“是啊,要不殿下以为朝廷每几年就铸造一批钱,为什么市面上还天天缺钱,甚至缺钱到许多百姓不得不以物易物。就是因为每次朝廷一发行铜钱,百姓、世家换到钱,第一想到的不是用,而是偷偷打成铜器转卖,谋取暴利。”林风瞠目结舌,想起前世的一个热搜,两个造假币的,花了二十万造了十七万假币,当时几乎被当成笑话,可没想到,原来现实还有比笑话更笑话的,那就是花了二十万造了三万真币。难怪古代没有假币,造钱亏钱啊!“那熔钱造器的利润这么高,朝廷真能制止的住么?”林风有些担忧,众所周知,铜是熔点很低的金属,有杂质的铜熔点更低,要不青铜器也不会成为人类最早冶炼的金属,换句话说,把铜钱熔了铸个铜盆,这点工艺随便一个铜匠在家都能弄好,这要禁,只怕很难。和凝点点头,“不错,确实禁不住,熔钱造器太过简单,别说铜匠,就是普通百姓,也很多都会,所以朝廷特地颁布严令,但凡抓住熔钱造器的,超过六斤,皆流放处理,可即便如此,私下依然屡禁不止,甚至每次朝廷新流通铜钱后,百姓、世家为了躲避巡查,会把换得的铜钱先用坛子埋起来,等风头过了,再熔成铜器。”林风听了哭笑不得,所以不管怎么说,大家最后都会把钱熔掉,难怪朝廷过几年就造一批钱,市面上却还这么缺钱。朝廷再能造,也搁不住全民打铜器啊!“难道这问题就没有法子解决?”和凝摇摇头,“很难,这问题历朝历代都在想办法解决,也有一些措施,可大多不甚理想,反而一时不甚,造成物价动荡,就例如三国时蜀国,因为铜贵钱贱,蜀中名士刘巴给蜀主刘备献策,铸大钱,用一枚比铜钱大许多的铜钱代表五百文,刘备听从后,短时间内,确实使国库丰盈,可却坑惨了百姓,因为百姓值五百的物资,朝廷只要一个大钱就能买走,而这一个大钱,本身远不值这个钱,而更可怕的是世家手中还有一些以前的铜钱,许多世家就直接把小钱熔成大钱,五六枚就能熔成一枚大钱,熔一枚可获利百倍,如此导致了蜀内物价飞涨,后来诸葛丞相屡次出兵魏国,沿途收割物资,填补蜀中亏空,亦有此缘故。”林风这还是第一次听到诸葛北伐的另一种解释,虽然以前就知道诸葛丞相所谓的北伐定然不像三国演义说的那样只是为了匡扶汉室那么简单,毕竟刘备登基称帝时,汉献帝可是活的好好的,甚至比刘备晚死十多年的诸葛丞相都差点没活过汉献帝(汉献帝和诸葛亮是同年生同年死),但和凝的解释,无疑更符合情理。因为林风也是做了皇孙后,才发现钱和物资对于一个国家有多重要。听到和凝说的大钱,林风顿时把纸币的想法吞到肚子里,一枚大钱甚至因为本身不值五百文,会造成物价飞涨,通货膨胀,那要用纸币,在没有前世那种稳定的金融体系下,用纸币简直和玩火差不多。历史上大明宝钞,最后膨胀到连废纸都不如,不就是个最明显的例子么!所以在没有稳定的金融体系下,为什么古人会选择金、银、铜为货币,不是因为大家默认,而是因为金、银、铜本身就值这个钱。想到这,林风突然有个疑惑,“那如果别的东西也值这个钱,是不是也能当钱用?”和凝笑着点点头,“这是自然,就例如前朝,因为熔钱成器屡禁不止,朝廷又无法负担沉重的造钱消耗,干脆实行钱帛通行。”“布也能当钱用?”“当然,两匹帛价一贯,你拿一贯钱和两匹帛有区别么?其实也就这些年朝廷富裕,造的铜钱多了,铜钱毕竟比撕布方便,各地用帛才少了,你还年轻,不清楚,当初先帝为什么攻打蜀国,不就是因为蜀国国库帛成堆,朝廷正发不起俸禄,想用来解燃眉之急么!”“可是帛自己能织啊,那岂不是意味着大家自己可以在家织钱?”和凝顿时笑了,“朝廷也从来没禁止大家造钱啊,你要有铜矿山,你自己想造,只要别锡掺太多,弄成劣币,朝廷也不管你,你要造多了,朝廷说不定还给你封个官呢!”林风忙摆摆手,他才不会吃饱了撑的干这种亏本的买卖呢!突然,林风想到以前学过的课本上的《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难怪都说焦母是恶婆婆,你儿媳妇天天在家织钱,三天织五匹,你还嫌慢,难怪人家要和离回娘家,难怪人家刚回娘家就被郡守相中,打算娶给自己儿子。三天五匹,一个月五十匹,五十匹就是二十五两,一年十二个月,就是三百两,靠,他当初在御林军当侍卫时都没这么高的俸禄!林风内流满面,人家刘兰芝不是家庭主妇,人家是高薪造钱骨干技术人员啊!难怪最后焦仲卿上吊,谁丢了这样的媳妇,不得上吊,不心疼媳妇,也心疼钱啊!第145章林风正吐槽这焦仲卿他娘太目光短浅, 就听到旁边和凝说:“这钱帛通行虽然很大缓解了铜钱不足的问题,可也有一个极大的缺点,就是布帛使用不方便, 如果你买的东西正好值一匹帛还好,如果你买的不值, 那就需要裁剪,使用起来相当麻烦。”林风听了连连点头,脑中已经出现一个画面, 一个人拿着一匹布上集市上买东西, 一袋橘子十文, 这人拿出帛用尺子量量,哗啦撕下一块,给摊主,过一会再买袋黄豆,这人拿出帛用尺子量量, 再哗啦撕下一块给摊主。林风暴汗, 这岂止是不方便, 这简直是太不方便!而且这布撕成一块一块的, 真还能用么?林风就把这问题问和凝。和凝笑道:“没错,这个问题很严重, 布帛这东西,要真撕成一条一条的,那即便再之前再值钱, 也会价值大损, 所以朝廷有规定, 两尺以下不撕, 而且因为帛是各家自己织的, 也会出现优劣,甚至织丝时的厚度不同,价值也不同,所以但凡钱帛通行的朝代,对于帛都有严格的限制,如一匹帛,必须是长四十尺,宽二尺二寸,重12两以上,以防有人在织时偷工减料。”林风听了松了一口气,觉得这样的话还行。“不过,即便如此,帛用起来也不如钱方便,所以虽然钱帛通行时规定一贯钱换两匹帛,可实际上,人们更愿意要钱,这就导致钱贵帛贱,往往许多时候地方,帛都会折价。”林风听了,“要我我也宁愿选铜钱,布放久了会坏,还撕的一块一块的,哪里如同铜钱好用,好储藏。”和凝点点头,“就是这个道理。”“说来这钱帛通行虽然确实减轻了钱荒的问题,可也问题多多,难道除了帛,就没别的稍微好点的东西可以替换铜钱做货币?”林风问。和凝笑道:“南方因为缺铜,曾有段时间流行过铁钱,只是铁贱铜贵,一贯铜钱,要兑换成铁钱,可以兑换成两贯,而且同样大小的铜钱铁钱,铁更沉,真用铁钱买东西,又多又沉,而且铁比铜还容易上锈,所以铁钱虽然比布帛好用,百姓们也是不认的。”林风知道这时候可是没有不锈钢的,弄个铁锅,天天做饭都得擦锈,何况铁钱,一个铜钱埋地里几年最多变绿点,可铁钱,埋地里不用一年,出来只怕就成渣了。铁比铜腐蚀可不是快一星半点。别说百姓不认,就怕朝廷国库也不想收铁钱。这东西储存起来也是又占地方又麻烦!“那除此之外,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解决钱荒了么?”林风怎么也没想到,回到古代,他居然还有替国家愁钱的问题。“有啊!”和凝笑着摇摇扇子,“这事冯相以前出手整治过,还有,你难道没觉得从你记事起,好像并没有经过钱荒么?”“咦?”林风眨眨眼,对啊,从小到大他都用的是铜钱,好像并没有缺过铜钱使。“当然冯相刚主政时,国库空虚,别说铜钱,绢帛都没有,辛亏当年先帝死前的打下的蜀中,朝廷靠着蜀国国库撑了一阵,撑到冯相主政第一年大丰收,税收入库,朝廷才缓过来,可是蜀中绢帛突然大量进入中原,也导致中绢帛价爆跌,原来两匹帛可换一贯钱,蜀中绢帛来后,帛就掉到三匹帛换一贯钱,而且自前朝末年,中原动荡不安,铸造铜钱这种费钱费力的事就没再弄过,天下本就缺铜钱,这更加剧了钱荒,所以当时冯相就以朝廷颁布了三条政策,第一是严禁熔钱造器,第二是铜钱以七成算足贯,第三是朝廷恢复铸币,同时放开金银使用。”林风听了摸摸下巴,“这第一条算是老生常谈,第二条是什么意思?”和凝笑了,“不错,这重点就是第二条,以前铜钱一千文算一贯,可朝廷政令下来,无论缴税还是兑银,你只要付七百文,就算一贯。”林风听了有些懵,“这个……”“你可知道天下百姓为什么好以铜钱铸器?”“铸的铜器贵,有价格差啊!”和凝摇摇头,“这是结果,却不是起因,朝廷自己开采铜矿,出产的铜因为量大便宜,而铸成铜钱后,为了不留与民夺利的话柄,所以只加一点火耗,这样出来的铜钱,几乎与外面市面上铜价无异,而铜钱本来就是铜加一点锡,和许多铜器材质相同,用来打铜器特别方便,你说当你打铜器时,你会拿特地去买铜打,还是直接用铜钱?”林风听明白了,假设朝廷出的铜10块一斤,加点锡打成铜钱,12块钱一斤,而铜从矿山运到外面,市面上说不定都到了14、15一斤,而把铜打成铜器例如铜镜这样的工艺品,能卖到60,那对于老百姓来说,会选铜钱还是去买铜打铜器不就显而易见了么。而他爹冯相把七百文算一贯,那这样就是这变相的铜钱提价,提到16、17的价格,这样一来,使铜钱就不如去买铜划算,自然人们就减少了用铜钱打铜器的习惯。他爹冯相还真是一出手就直戳要害。“可是,现在一贯仍然是一千文啊?”“当初冯相制定这个法令,是为了把朝廷第一批铸造的铜钱投入使用,如果没有这条法令,铜钱一旦投入使用,百姓就会迅速将刚到手的铜钱打成铜器或者贮藏,那样不管朝廷投入多少铜钱,市面上仍不会见到钱,而且越见不到钱,百姓就会把到手的铜钱越想藏起来,而冯相这一举措,保证了第一批铜钱能够流通,其后期朝廷多次铸钱,当市面上铜钱多了,没那么稀罕了,铜钱的价格自然就下来了,又恢复到一贯一千文。”林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和前世遇到灾情抢米面一样,怕没有,拼命的买,结果等一发现国家粮仓成吨的堆着,反而不买了。林风不由感慨,他爹冯相真是会洞察人心啊!林风正在这边感慨着,和凝也在旁边感慨,“所以如今朝廷隔几年就铸一次铜钱,保证市面上铜钱的数量,说到底,还是国泰民安,朝廷富裕有钱,出点事,朝廷也能干预的起来,就像这钱荒,国富,就可以多派人采铜,费人力物力多铸钱,铜钱多了,价自然下来,可如果朝廷动荡不安,像前朝末年,皇帝都天天如丧家之犬,谁还管铸钱的事,朝廷不铸钱,市面上的钱就会越来越少,越少就越金贵,百姓自然就越想留着。”林风听了连连点头。却不想和凝话锋一转,“想当年我上京赶考时,那时可是钱荒最厉害的时候,朝廷还不放开金银,我只好拉了两大车绢帛一路从家赶到京城,一路怕雨又怕灰,真是辛苦啊!”林风正要附和,突然愣住,“两大车?”和凝摇着扇子,“我爹本想给我带四车的,我怕带的太多,容易被路上的劫匪盯上,所以就只带了两车……”林风看着一旁凡尔赛的某人,真想一脚把他踹下去!首富之子很了不起么!……林风此去的铜矿说是离京城最近,可也遥遥走了三日,又因为铜矿山在群山腹地,一行人翻山越岭又走了两日,才终于到了铜矿。而铜矿的主管官员已经领着手下官员前来相迎,只是让人有些不解地是,一众官员脸色都有些不大好。林风和和凝觉得有些不对,不过还是先按照规矩,请出圣旨,宣布了朝廷铸钱的诏令,一众人接旨后,主管官员和手下官员簇拥着林风和凝进入。进入矿场后,和凝这才一边陪着林风走着,一边问领头的官员,“刚才见大人面有难色,不知何故?”领头的官员见和凝问,知道和凝是替皇孙问的,不敢怠慢,忙拱手说:“回大人,非是下官故意怠慢钦差,只是矿上出了点事,有些人心不稳,而此时朝廷又让矿上铸钱,下官们心中不安,才难免表现出来,还望钦差大人恕罪。”林风和和凝听了齐齐皱眉,林风沉声说:“此乃朝廷的铜矿,若有事情,当立即上报朝廷,本殿下来之前并未听到矿场有何异样,如今本殿下来了,你却告诉出了事,可是存心隐瞒?”主管的官员一听,汗都下来了,“非是下官等人故意隐瞒,只是这事下官等实在不知道该怎么上报,而且也怕我们上报后引起外面流言蜚语,朝廷反而责怪,所以才一直拖着。”“到底是什么事,快说!”领头的官员顿了一下,小心翼翼看了林风一眼。“闹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