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
作者:文理风      更新:2023-05-20 00:56      字数:3692
  林风无语,那这可怎么办。同时想起前世的棉花,林风很是郁闷,为什么前世的棉花又矮结得又多,而他这的棉花,却又高又不肯结。难道是品种的问题?想到这,林风就更是郁闷,他前世学什么it啊,学农学多好,起码现在还能知道怎么办。唉,果然百无一用it!……林风在自己私下折腾好久都没折腾出成果后,终于忍不住去找了冯相。他以前听闻冯相年轻时种地不错,说不定能有法子。冯府书房“这东西真的像你说的做被子,很暖和?”冯相拿着林风递过来的棉铃。林风把棉铃里白色的棉花摘出来,“您看,这个多柔软,又轻又保暖。”怕冯相不信,林风拿出一个十分迷你的小被子,给冯相,“这个就是我用摘的棉花做的小被子,您试试,是不是又轻又保暖。”说到这个小被子林风就想哭,他把花园的“棉花树”棉花摘了个精光,才让宫女姐姐勉强做出一个坐垫大小的小被子,可见这“棉花树”坑人的产量。冯相拿着小被子试了试,“果然看起来很是轻柔保暖,比填的芦絮强。”“对吧,我就说这棉花做的被子,比蚕丝被都不差,而且这个还不用种桑养蚕,只用种树就可以直接摘,要真能种起来,百姓肯定受益匪浅。”冯相点点头,“如果真有你说的效果,确实是于百姓有大好处。只是这棉花我也见过,好像只是零星的挂棉铃,只怕很难种起来。”“这个问题我也想过,这棉花结得如此的少,确实很难让百姓种下去,不过我曾在一本书上看过,人家书上说他们那的棉花长起来不过三尺,棉铃遍枝,结出的棉花十分可观,可为什么我在花园看到的棉花,却如同树一般,还结得很少,爹,难道是这棉花品种不对?”冯相听了,摸摸下巴,突然问了一句,“你种棉花时,有记得掐茎去头吗?”“啊?什么掐茎去头?”林风不解。冯相扶额,“很多庄稼如果不掐茎去头,就会一直长,长得越高,茎叶消耗的就多,结果就越差,你说书中棉花不过三尺,是不是人家在种时长到两三尺就开始掐茎去头,这样长不高,反而有更多的力气去结棉花。”林风听了,眨眨眼,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所以说前世的棉花矮,除了选苗育种的原因,更多的可能是种棉花的掐出来的结果。林风风中凌乱,棉花长不高,原来靠掐么!第151章林风没想到来了一趟居然还真找到法子, 谢过冯相,就打算回去实验一下,却被冯相叫住。“你打算回去接着和宫里的花匠弄?”林风点点头。冯相犹豫了一下, 还是开口,“宫里的内侍大多自小净身进宫, 哪怕做了花匠, 只怕也没做过什么农活,你既然想把这棉花推广给百姓, 那就找些会农活的一起做,想必会事半功倍,工部掌管屯田、水利, 里面有不少农科好手, 你可以去寻他们帮忙。”林风听了眼睛一亮, 他也发现因为从小没干过农活, 他对农活一事知之甚少, 若是有一些经验丰富的人相助,那肯定能轻松不少。只是工部, 他从来没去过,贸然前去, 还让人家帮忙, 会不会……冯相看着林风, “可是觉得以前没有接触过工部, 贸然上门有些不知所措?”林风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冯相叹了一口气, 把林风拉到身边,“风儿, 你现在是皇孙, 是君, 工部诸位是臣,你去用他们,他们只有高兴的份,臣子,是越用才越熟的。”林风眨眨眼,“爹的意思是,我给他们活做,反而显得我看重他们。”冯相笑了,“殿下身份在那,你吩咐他们做事,难道不是看重他们么!”林风恍然,“是我一时想岔了。”冯相语重心长地说:“有些事,能放手就放手,就如这棉花一事,你既然有想法,吩咐工部去做就好了,凡事,不必事事躬亲,更不要觉得麻烦他人不好意思,农事本来就是工部份内之事,你用他们,他们做出来,那是功绩,可若处处自己弄,不仅你自己费心费力,也显得他们没用。上位者,切记勿与臣下争功,否则费力不讨好,还易招致埋怨。”林风醍醐灌顶,点点头,“我明白了。”……林风出了冯府,就朝工部走去。刚刚经冯相一提点,林风也发现他以前一个意识上的误区。以前,遇到什么事,他都能不麻烦别人就不麻烦别人,自己就做了,这在前世,自然不错,甚至让人省心,可到了这世,却是大大的不妥。因为他现在,身份不一样了。他现在是皇孙,虽然他皇爷爷没有明令下旨,但哪怕他自己,心里也明白,他皇爷爷有立他为储君之意,这样的情况下,群臣就相当于一个公司的老员工,新少东家进来,如果什么事都自己干,那就没老员工什么事了,这简直是管理的大忌。林风挠挠头,辛亏他爹点醒他,要不他简直是自己辛苦还不讨好。林风一路走到工部,进了工部,工部尚书和一些官员正在工部当值,看到林风进来,工部尚书忙带人过来问安。“参见殿下,殿下前来,臣等有失远迎,还请恕罪。”林风摆摆手,“尚书免礼,是本殿下一时有事,没有提前支会就突然来了。”工部尚书这才起身,带着林风往里走。到了正堂,双方落座后,工部尚书小心翼翼地问:“不知殿下前来,所为何事?”林风从怀里把棉铃和棉花小抱被拿出来,给工部尚书又说了一遍,还说到了棉花植株太高结棉铃太少,并且把冯相的猜想说了一下,最后说:“本殿下寻思着,这农事一事,没有比你们工部更精通的了,所以这选育棉花一事,本殿下想交给工部农司来做,不知尚书意下如何?”工部尚书一听大喜,他本来还正忐忑皇孙突然登门是出了什么事,却不想原来是皇孙让他们培育棉花,甚至还给出了方法,这简直是出点人力物力照做就是,这等好事,不接着还等什么。工部尚书忙说:“殿下能想到工部,工部岂能不尽心,殿下放下,此事交给工部,老臣一定叫农司的好手去试,包管殿下满意。”林风听了,放下心来,“那就有劳尚书大人了。”林风又和工部尚书商讨了一会,见自己意思表达清楚了,就起身告辞离开。林风一走,工部尚书顿时喜笑颜开的对旁边的官员说:“殿下能重视农事,实在是天下百姓和我工部之福啊!”其他工部官员喜笑颜开,连连说是。工部尚书看向农司的徐主司,“老徐,你掌管农事,这事就交给你了,你可要拿出点真本事,莫让殿下失望。”徐主司笑着说:“尚书大人放心,这事交给我,绝对不会给部里丢脸的。”这事做好了,不单是功绩一件,对他来说,也是能在皇孙面前露脸,他岂有不尽心尽力的道理。于是工部,开始热火朝天的干起棉花培育一事。……林风出了工部,想到刚刚工部众人的表现,不由感慨。他爹冯相看事看人真是一针见血啊!要是他爹不提醒,只怕他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而等他意识到,众人印象已成,只怕也难以挽回。林风不由想起以前穿越剧那些男主女主,为什么好像所有的人都针对他,现在想想,不针对才怪,什么事,你都自己干了,还干的那么好,你让别人怎么活。看表面,是那些人心胸狭隘,嫉妒,可实际上,难道不是不会管理,不会用人,只是自己单打独斗的结果。想想,这要放在前世,一个空降高层进入公司,遇到事,什么都自己做,也不用原来公司老员工,时间久了,这些老员工能看这位高层顺眼才怪,能不给他使绊子才怪。所以,有时候被坑还真不冤。想明白这点,其后再遇到事,尤其是朝堂上的事,林风都不再亲力亲为,能吩咐给别人做的,林风就叫专门的部门处理,果然,如此一来,不仅他轻松了,朝臣也觉得皇孙喜用老臣,对他也亲近了不少。*端明殿皇帝和冯相相对而坐,皇帝执黑,冯相执白。皇帝落下一子,有些炫耀的说:“近来不少老臣提起风儿,都赞不绝口。”“小殿下本就勤勉好学,只是有些事,毕竟经得少了些,如今进了朝廷,多听多学,学得见的多了,自然有些事就懂了。”冯相落下一子。“也多亏你提点,要不他小小年纪,哪能悟到这官场上的道道。”皇帝笑着说。冯相笑着摇摇头,“也是他能听得进去,否则臣说多少,都没用。”听到这,皇帝笑了,有些骄傲,“风儿能听进别人说劝,这委实让朕放心不少,虚心纳谏,光这一点,朕这个孙儿就比许多皇子龙孙强不少。”说到这,皇帝又叹气,“老臣、皇子,一个弄不好,就容易生间隙,风儿能提前挺过这个坎,朕也算放心了。”冯相点点头,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担心老臣倚老卖老,喜用自己人,而老臣担心新君上位自己被架空,对新君只用自己人格外敏感,这本就是不可调和的矛盾,除非新君自己能看开,否则只能最后走向对峙,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西。幸好,如今林风歪打正着,算是做的不错。皇帝笑着对冯相问:“风儿最近还和工部一起在弄棉花的事?”冯相就简单的把林风和工部的进度说了一下。“这棉花若真能高产,于国于民绝对是好事一桩。”冯相正要点头。皇帝突然冒出一句,“这棉花明年应该就能出效果吧,到时,风儿也快加冠了。”冯相一顿,“陛下是想……”皇帝笑着说:“朕也没几年活头了,是时候,该把储君的事定了!”第152章就在林风正和工部如火如荼地研究棉花时, 皇帝突然下旨,让工部修缮东宫。这道圣旨一下,简直在朝廷上平地起了三尺浪。东宫意味着什么在整个朝廷不言而喻, 而修缮东宫,那就只有一个意思:陛下准备立储。也就是说,东宫修缮好之日, 就是新太子入住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