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节
作者:文理风      更新:2023-05-20 00:57      字数:3778
  林风随口问了一句,他皇奶奶没好气地说:“那丫头心术不正,居然敢对你暗送秋波,本宫就把她遣出宫了。”林风差点一口茶喷出来,原来那宫女眼抽筋成那样,是暗送秋波啊!好在这个宫女在林风还没察觉前,就被他皇奶奶处理完了,林风放下心来。可很快,他就发现他放心的太早了。又一日,林风行走在宫里,经过御花园时,走着走着,突然听到前面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林风不由好奇过去一看,就见一个小宫女正在放风筝。林风不由皱眉,御花园可是皇家园林,专供皇帝皇后嫔妃皇子游玩的地方,他当年当护卫时,想来玩尚且要偷偷的,还得注意别被安指挥使抓到,这小宫女怎么跑到这来了,还来放风筝。这御花园的管理也太松了吧!于是,林风直接叫来御花园把门的太监,指着正在远处放风筝的小宫女,“你是怎么把门的,御花园这地方,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来打闹嬉笑的么,还有没有规矩了!”太监看看远处的年轻貌美的小宫女,再看看林风,暗自嘀咕一句“不解风情”,直接去把小宫女拖出去了。林风这时倒是心慈,“算了,看着她也不是故意的,你稍微教训她两句让她长长记性就是了。”说完,林风就走了。太监看着小宫女,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的才怪!再一日,林风在自己宫里,正享受着几个宫女姐姐的投喂。说起来他身边这几个大宫女都是他皇奶奶给他的,大概是因为从他皇奶奶身边出来的缘故,每天都会做各种各样的美食给他。林风习武出身,向来饭量大,也爱美食,都是来者不拒。林风正吃着,旁边一个小宫女过来给他捶腿,林风开始还被捶得挺舒服的,可很快,林风就发现这个小宫女手有点不老实了,她开始明明捶小腿的,捶着捶着,怎么就到大腿了,还有一路向上的趋势。林风立刻坐起来,皱眉训斥道:“要捶就好好捶,瞎捶个什么!”桃云几个一看,瞬间就怒了,桃云直接拧着小宫女耳朵就出去了。其他几个大宫女也气得不轻,告罪后跟着出去了。林风长叹一声,终究没法自欺欺人下去,干脆去找和凝了。找到和凝时,和凝正在沉迷在写话本不可自拔。林风往旁边榻上一坐,“你还有心情在写写话本,你家主子都快被人勾走了。”和凝这才抬起头,“外面都在说小殿下是榆木脑袋,不开窍,看来传言不实啊!”“我不榆木脑袋一点,她们都快到我身上了,哎,你说这些小宫女怎么了,怎么突然一下子都开窍了似的,我又不是第一天住宫里。”林风挠挠头,百思不得其解。和凝听了顿时笑了,“殿下你确实不是才刚住到宫里,可您刚刚定亲啊,您难道不知道,按照惯例,一般在立正妃时,会捎带立两个侧妃,一正两侧啊!”林风瞬间瞪大眼睛,“还有这惯例?”“可不是,那个宫女身份不够,肯定不可能是正妃,可侧妃不需要身份,只要跟的够早,再能趁机怀上,很大机会就能被立为侧妃,殿下您二叔三叔那几个侧妃就这么来的,如今小殿下正得陛下疼爱,您这一定亲,宫里宫外,很多人怎么会不动心思。”“宫外还有!”林风唬了一跳。“看殿下您说的,宫里不过是宫女,这些能做侧妃的那得撞大运,宫外一些官员之女,这才是侧妃之选。”林风忙摆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我当初求娶冯茹时,曾答应过冯相就娶冯妹妹一人的。”林风和冯相的约定并没有公之于众,和凝也不知道,吃惊道:“还有这事?”林风说道,“也不光是冯相的事,我自己也不想弄得自己后宅乱七八糟的。”和凝听了点点头,“确实,寻常人家妻妾多了尚且家宅不宁,何况皇家,殿下这么做也好,起码能省不少心。”林风没想到和凝这家伙脑子还挺现代,也没像那些迂腐之人说什么充实后宫,果然聪明人都是没有时代局限的。既然和凝也很赞同他这样,林风干脆就把问题问他,“本殿下既然已经决定就娶冯茹一个,那最好支会宫内宫外一声,省得再有人想着这侧妃之事,可直接说又显得是冯家阻拦似的,这事是本殿下自己决定的,本殿下不想让人说三道四,你觉得我该怎么说比较委婉。”和凝摸着下巴想了想,“这个简单,殿下只需放出风声,说您找大师算过,您命中无侧妃,要是娶了侧妃,可能对自身有影响,别人自然不敢再送人来。”“好主意!”林风大喜,立刻去找人放风声了。和凝看着林风离开的身影,笑着摇摇头。想不到谨慎了一辈子的冯相,也会豪赌一次。幸好,目前看来,他赌对了。……几日后,林风到城外大报恩寺烧香,烧香后,林风求签,求得:姻缘天注定,不可再新人。经大师解卦后,林风当即决定只立正妃,不再纳侧妃。此消息一传出,宫外原本想送闺女进宫的,顿时偃旗息鼓,再不敢提这事了。宫里各宫宫女,在得知林风不立侧妃后,也兴致大减,不再来和林风“偶遇”。到此,林风终于又安稳了。第160章如何当皇帝!林风心满意足地处理完自己突如其来的意外桃花, 正满心欢喜打算出宫去找自己媳妇卖个好,显摆一下的洁身自好,结果还没来得及去嘚瑟, 就被他皇爷爷逮住,拎去了端明殿,并且还被告知, 以后都来端明殿听政。“什么,孙儿以后天天要来端明殿听政, 可孙儿不是还要去枢密院么?”“枢密院你已经呆了几个月了, 该熟的也差不多熟了, 是时候跟爷爷学点治国之道了。”于是, 林风就这样被从枢密院转去了端明殿。*端明殿, 自前朝起,就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林风去了端明殿, 就待在他皇爷爷身边,学习听政。简单的说, 就是跟着他皇爷爷学习如何做皇帝。说起这事,林风是既好奇又忐忑。他虽然经常和他皇爷爷在一起, 可大多也是在后宫, 他皇爷爷去前面端明殿处理朝政时,他肯定是不能跟去的, 除非事情涉及到他,被传召去, 所以林风对他皇爷爷天天如何处理朝政,还是很好奇的。除此之外,林风也有些忐忑,他皇爷爷既然叫他跟着听政, 就是把要立他为接班人的想法放在明面上了,可是前世作为普通人,这世虽然成了皇孙,却也没觉得自己学到什么的林风,真是没什么自信觉得自己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尤其想到将来要当皇帝,林风头皮一紧,他完全不会啊!怀着这种纠结的心情,林风跟着他皇爷爷进了端明殿。进端明殿的这天,一大早,林风就起来,用过早膳,穿戴好,就去了他皇爷爷的寝宫。到了他皇爷爷的寝宫,他皇爷爷正在武着一把大刀锻炼身体,看看他皇爷爷不急,林风也走过去,在旁边打了套拳。爷孙俩锻炼完,皇帝收了招式,这才换了衣服,带着林风去端明殿。去端明殿的路上,林风还有些小激动,预想着等会看他皇爷爷是如何坐在端明殿里,运用帝王心术处理朝廷大事的。很快,两人就乘坐步辇到了端明殿,皇帝带着林风下来,走了进去。端明殿林风之前也来过几次,里面也算熟悉,看着他皇爷爷走到主位坐在,林风也忙走到旁边坐下。皇帝坐下后,两个内侍就抬来一摞奏章。看到奏章,林风眼睛一亮,他只在前世电视上看过皇帝批奏章,可还没在现实中见过,这次,他可要好好瞅瞅。不过奏章却不是放到皇帝和林风面前的,而是被放到下首早已等待的一个文人桌子上。这个人林风知道,是端明殿学士刘昫。说起端明殿学士,这个职位是前朝没有的,甚至先帝时都没有,是他皇爷爷当初不识字,为了方便看奏章,专门设的。第一任端明殿学士,就是冯相。后来这么多年,他皇爷爷也学了一些字,不过通篇看奏章还是有点费劲,再加上年纪大了看奏章费劲,干脆就一直用着。内侍把奏章放到刘昫的桌子上,一切准备就绪后,刘昫看向皇帝,等着皇帝开始。皇帝却不急,先是打了个哈欠,揉揉眼,然后对旁边大太监,“去端杯浓茶来。”大太监早已准备好了,轻车熟路端过来,还小心提醒,“茶浓伤胃,陛下切莫喝的太多。”皇帝摆摆手,“朕知道。”喝了一口浓茶,皇帝精神好了一点,这才往旁边一倚,对刘昫说:“开始吧!”刘昫这才拿起一卷奏章,打开,读了起来。“当贞观之朝,则广开医学。及开元之代,则亲制方书。爰在今朝,宜遵故事。方今暄高在近,疫养成是虞,言念军民,宜加轸闵,其边远戍卒及贫下农人,既难息於苦辛,宜偶萦於疾患。地僻既无药物,家贫难召医……”1林风认真听了一会,发现这个奏章是请求重视医学,在地方尤其边关设置医署,培养医者,以方便百姓看病。林风眼睛一亮,本来他还以为奏章都是说什么军国大事,想不到这种很实际的问题也会上奏,而且这问题虽然看着不起眼,确实关乎民生,看来这这写奏章的也是个实干的,就是不知道是谁写的。结果刘学士读到最后,“臣和凝顿首。”居然是和凝写的,林风哭笑不得,原来这家伙除了写话本,也没耽搁上朝没耽搁工作啊!果然好学生的玩不是玩,只是学完了顺带。林风笑着摇摇头,就看向他皇爷爷,这样一听就是利国利民的事,他皇爷爷应该会直接准了吧。皇帝听完,却没有直接准,反而问道:“冯相怎么说?”刘学士看了一眼奏章后面,“冯相准了,另批注:可派京城太医署医师前往教习。”皇帝这才点点头,坐起身子,刘昫忙把奏章给旁边内侍,内侍捧着奏章呈到皇帝面前桌上,皇帝提起朱笔,在最后,写了个“日”字。然后内侍熟练地收起奏章,刘昫又开始读下一份。皇帝身子一歪,又倚在旁边接着听下一份。林风坐在皇帝旁边,看到刚刚整个过程,眨眨眼。等等,他刚刚看到什么!皇帝居然不用亲批奏章!原来奏章由三省六部送到政事堂,是先由三个宰相批过,批好后,才送到皇帝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