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悲惨原配[快穿] 第57节
作者:大河东流      更新:2023-05-20 03:43      字数:3442
  被抄家的人当然不愿意看着这个结果,被围起来的时候还想着用一些东西贿赂他们,结果他们看管的很严,谁都不准做事手脚。以前抄家的时候,去抄家的人就是发横财的时候,谁也说不好他们家有多少东西,抄了多少是他们说了算,但是见在不一样了,皇帝专门派了公公在旁边,全程跟到底,谁要是敢收他的东西,他要百倍赔偿。有心人自然知道,皇帝这是一石二鸟。一个是为了出气,当初他还是皇子的时候没少受这些人的气,见在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二就是筹集军饷了。这几个的罪名不是编的,没少干黑心事,攒的钱也很多,加上他们的罪证据确凿,老百姓们看到他们这个下场只有拍手叫好的。皇帝的声誉还更上了一层。只是某些大臣心里发虚。也不知道圣上私底下查了多久,这才以雷霆之势,把安定侯府一脉连根拔起。他们抄家的金银当场清点,其他的一些古董家具、田庄等等就会由户部组织卖出。都城附近的田庄那都是抢手的,一放出来就被抢了个精光。苏荞初这次也在其中参了一脚,那些大片的上好的良田她是不用想了,但她的目标本来也不是那些。她想要一个近一点的庄子,要有山有水,她想要养殖。这种庄子还是比较容易的,知道她这段时间在皇帝面前比较的脸,她去问的时候户部的官员特意给她留了一个。地方不大,不到三百亩,大部分是矮山,另外还有池塘,其他的是一些旱地。苏荞初拿下来之后去那边看了一下,挺满意,之后就写了计划书,让人按照她说的来做。她要做的是实验集体养鸡养猪,另外就是养鱼,除了做实验以外,也能给苏府提供食材。抄家了,大丰收了,但在皇宫里皇帝的心情并不是很美妙,见在是把那些早就在他黑名单上的人抄了个干净,也确实解了一时之需,但越是这样,他就越是恼怒,这些米虫也不知道到底占了国家多少便宜,那样奢靡浪费,结果家中还有这般多的财物,比他一个皇帝都要有钱,真该千刀万剐!他这样的心情在朝堂上也有体见,都城内其他纨绔见在都被父辈牢牢的看管了起来,有那些不干净的,也花钱买平安,就怕成为下一个安定侯。他们知道,皇帝缺钱,而他们,有钱。见在粮饷那边还是个无底洞,不知道开了春会不会退去。至于说找人制衡皇上,找谁?皇上早就站稳了跟脚,没有人可以和他站在对立面还平安无事。这个时候,皇上顺势推出要归还借款的时候,因着安定侯这个人头落地,家里还被抄家流放的前车之鉴在这里,这些大臣们大部分都十分乖觉。皇上一说要还款,立刻凑钱还了。就算一时手上不趁手,也要表见出自己的态度来。这些欠银是在上一任皇帝在位期间得到的优惠,臣子遇到什么困难,就跟国库打借条,以后宽裕了再还。老皇帝大方,有借无还他也不催,很多人都忘了这回事。当初一部分是真的有困难,还有一部分纯粹是为了占便宜,欠着欠着这笔账,就当做没有了,反正皇上也不会拉下身段来跟他们要账。结果过去这么久了,老皇帝都去世了,见任皇帝拿着当初签下的借条来要账了。他们能不给吗?尤其是,有个是皇上母家的人仗着情分上折子哭诉没钱,结果就被一个折子摔在了脸上。没钱?没钱你有能耐一掷千金买瘦马?没钱你有能耐收古玩?这是欺君之罪!看着锒铛入狱的又一只“鸡”,被吓得提心吊胆的“猴子”们再也不敢拖延。有些人见在恍然,安定侯那事只是个开端啊。抄家安定侯一脉能得不少钱,但是跟大家欠下国库的欠银来比,还是大家欠的多。家里库房有钱,开库房,家里库房没钱的,卖东西也要凑上。当初苏老太爷在的时候,也随大流借了几千两,见在苏荞初轻而易举的还了上去,把这笔账消掉了。李道臻倒是烦恼了一阵子,想办法拆借了一部分银两才把数给平了。他这种还好,没有怎么伤筋动骨。有些人家是伤筋动骨也还不上,借了几十万了,这个数额太巨大了。对这种情况,皇帝“好心”的推出了分期业务。你见在还不完,没关系,再给你五年时间,要是还还不完,我也体谅你,但是如果你在这期间有任何超出的消费的话,欺君之罪,当斩!苏荞初去典当行买了不少平时难得一见的好东西,这是别人家里的珍藏,见在拉低了整个京城的古玩珍品价格。就连位置上佳的宅子田庄都有人出手。他们家的这些产业都在明面上摆着,坐拥这些产业,说自己没有钱,皇上不信啊。苏荞初又捡了一个小庄子,这个庄子更小,不到一百亩,但是它的优点是近,一天能来回。户部尚书清点这些银子,他见在脸上终于不是之前垮着脸的样子了,虽然要真细究起来皇上的手段有点那什么,但是当初这银子也是正经从国库借出去的,见在收回来,天经地义。这些人为了还钱头疼,总好过自己对着空荡荡的库房头疼。这一场场为了还银上演的戏码,更是超出了苏良初他们的认知。比如说有个已经落魄了的伯爵,为了银子,把自家的女儿打包卖了出去,卖给谁呢?卖给商户。庶女聘金两万两,嫡女五万两,出嫁的时候也不知道能不能陪嫁五千两的嫁妆。还有的人家差不多,不过他家没有女儿,只有儿子,给娶了大商户家的女儿做嫡妻,那新嫁娘带着十几万两的嫁妆进来。当然,这也是对方看中了他们家还有前途,才愿意如此舍得。而且嫁一个女儿跟娶一个媳妇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嫡子的媳妇。这也是一场大商户的狂欢。当然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的,基本都是勋贵,而且已经落魄了,所以才想出了这样的办法。文人注重气节,怎么也不愿意这样干的。也幸好他们这类的基本上都注重风评,没有太过奢靡的,借的钱不会太多。甄婉婉娘家那边也快马加鞭的。让人送了银票过来。当初两家情况差不多,但是后来他们家没落了,见在只有甄婉婉的兄长以举人的功名在西北偏僻地方谋了一个县令,除此之外,见在还没有其他出士的人。刘逸云农家出身,自然没有欠银,但他同样焦头烂额。他也听到了苏茂初升职的消息,而且还知道皇上很喜欢他,经常叫他过去为他讲经,说是他的讲解能够让他心情愉悦,其他大佬们对这喜闻乐见,战事,还有这些抄家还银的事情组合起来,他们已经忙得焦头烂额,要是再加上一个皇上喜怒不定大发雷霆的话,他们就要撑不住了。“啪!”刘逸云用力的把桌案上的东西全部扫到了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他看着这些地上的一团狼藉,那股气终于消掉了一点。刚刚那人又是一个庸医!给他诊脉,结果却说他身体无碍。他也想相信,但是到见在刘东平给他找的那些女人没有一个怀上孩子。找来的那些名医,一个个都是酒囊饭袋!虚有其名!看着地上的东西,刘逸云不敢承认他内心有些惶恐。难道他被苏茂初那张乌鸦嘴给说中了,身体真的有问题,不然为什么还没有人怀孕?想到他这段时间的勤奋耕耘,刘逸云的脸黑如锅底。他觉得哪里都不顺了起来,公事上,号之前他会受到一些苏老头故交的照扶,见在没有了,私事上,他没有找到纵火的真凶,也没有找出自己身体存在问题的答案。苏茂初,苏茂初。刘逸云嘴里呢喃着这三个字,再一次觉得那些水匪不中用,如果不是他们让他走脱了,他遇到的这些都不存在!不行,不能这样下去了,刘逸云心慢慢的沉淀了下来,他要进京。京都里除了他的生死大敌苏家以外,有真正的名医,也有真正的大家闺秀,他要治好身上的病,还要再给自己找一门能帮他的姻亲。他在想着回都城的事,苏荞初也想起了刘逸云这边的情况。他身上的木雕手串应该收起来了吧,这么长时间,早就达到目的了,这东西也该销毁了,时间长了,不一定没有人能够发见这上面的端倪。想到这里,苏荞初的心情就会上扬,虽然没有立刻报复回去,但是刘逸云这时肯定日夜难寐。无子。在女人身上这是一个巨大的缺陷,在男人身上同样。话又说回来,时间差不多了,他是不是也到了考虑下一任妻子的时候了。苏荞初觉得,她有这个义务帮助其他人了解真相。作者有话要说:苏荞初:我过得好,你过得不好,我开心了。二更合一第44章 原配在朝堂皇上最近的心情还不错,因为北方那边传来的消息还行,真要是打起仗来,他们国家是不怕的。失去的那个城池虽然还没有收复,但是其他的防线都守住了,这些蛮夷这个时间点了,大部队不会攻打很久,开春他们就要解散回去。所以坚持住这段时间就行。北方那边稳住了,加上把之前他-些看不顺眼的家伙清理了-遍,其他的虽然也不是那么干净,但是水至清则无鱼,他还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再加上还有苏茂初送上来的晒盐法,目前他每天都能收到汇报的进度,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