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悲惨原配[快穿] 第74节
作者:大河东流      更新:2023-05-20 03:44      字数:3342
  “原来这样,确实是好东西。”夫人:“一次要用多少?”“一点点就够了,那一罐子可以用几个月。”李道臻点头表示知道了:“赏!”没多久,李道臻派去买味精的人回来了,抱了六个小的陶罐回来,“回老爷,这味精限购,我们六个人去买了六罐,想要再叫人过去买的时候已经卖完了。”“卖完了?这么快。”李道臻有些惊奇。“是,很多是那些酒楼的人来买的。”李道臻:“看来他们的消息很敏锐啊。”李道臻有些期待,“明天夫人可有空和我一起去酒楼?”他夫人明白点头,“妾身自然是有空的。”这些酒楼比较敏感,在水原府流传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了,但是他们没有地方可以买,现在终于有了,当然就行动了起来。京都不缺贵人,也不缺有钱人,他们一般舌头都很刁钻。有了新的东西,他们想要尝一尝,要是下手慢了,别的酒楼都有,就他们没有,那他们无疑就会流失客源。这不是他们想要看见的。就跟在水原府一样,因为味精能够给美食增色,广受好评,又因为货不足,已经售罄,不能满足需求,卖出去的那些价格很快就被炒起来了,甚至还得了一个味金的美名。虽然苏茂初不在京都了,但是这三个字依旧在这里被频繁提起。兰琼县距离京都不远,加上刘逸云本身就有派人去水原府潜伏下来,注意着苏乔初的动态。他知道味精的时候很早,他觉得皇上真的是太过于偏爱苏茂初了。水泥这种东西,到现在还牢牢的掌握在皇上的手中,结果苏茂初居然也能使用,他就这么希望苏茂初走捷径,拿到亮眼的政绩吗?这对于其他的地方官员来说,根本不公平。加上他现在又拿出了味精,他知道的,已经有好几个有影响力的诗人为此作诗,影响力更广泛了。为什么他会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是什么人在帮他?“叩叩叩…”有小厮在敲门。“进来。”小厮手里捧着一个托盘,里面是粥和一些好克化的食物:“这是夫人让人送过来的,老爷别误了饭点,对身体不好。”“放下吧,我知道了。”在小厮关上门走后,看着这些东西,刘逸云没有说话,只是缓缓的笑了,笑容里面满满的都是讽刺。看着兰英生下来的孩子一天天长大,她自己却一直没有好消息,她急了,越来越放低身段。他只是两天没有过去,她就让人送吃的,提醒自己过去了。她不是说自己身体有问题吗?现在外面的人说的是他有问题,还是她有问题?之前预想的场面成真,但是刘逸云的心底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他想要有一点能够让他高兴的事情发生,比如他听到苏茂初传来了噩耗。什么时候才动手,让他能听到这个噩耗?那几个蠢货,不要让他对他们失望啊。作者有话要说:二合一周末愉快啊第55章 原配在朝堂江正县的陈县令最近嘴角的笑容就没有下去过。他高兴,他当然高兴。味精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受欢迎。从来没有见过县衙库房里有那么多银子,有了这些银子,之前没有提上日程的一些事就可以提了,比如把他们县里的路修一修,县衙里年久失修的房子也可以动工修复起来。不仅仅是他高兴,生活在海边的渔民们也高兴。之前招待了县令和知府的那位村长他们家最近人手就没有停下来休息过,全部动起来,把这里的鱼获卖出去,都是钱,而且在划分海域可以租赁,用绳子切割成一片一片的,在浅水区域养海带。吴大山也是这么高兴着的,现在不仅仅是他,他娘子也在这里做工,做一个收入不稳定的业余秀娘,当然不如一个稳定的工作好,而且这刺绣很费眼睛,娘子年纪也不小了,再这样下去眼睛就要坏了。他们两个进去工坊做活,家里的收入一下子就增加,而且变得稳定了起来,家里不用那么拮据的过日子,能添置家里需要,但是之前因为囊中羞涩不买的物品。因为通往府城的路修好了,来往两地的商贩一下子就增加了起来,送到他们这里的东西也越多了,今天他还看到了一只据说从南方去到府城,然后再来到这里的商队,带了很多南方特有的东西。吴大山打算买一只南方的镜子送给娘子。这日子过的越来越有奔头了。现在苏荞初正在乌头县,乌头县在山脉脚下,物产同样丰富,现在通往这条路的水泥路正在修建当中。县令清高不假,但自从苏荞初说要修一条路,加上扶持这里的百姓增加收入之后,他就特别的殷勤。这是知府的政绩,又何尝不是他的政绩,只要不是傻子都不会反对。这个地方多山,彪悍的猎户不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山脚下还有些村子是挖参人,只是这里并没有多少野生人参,所以并不是很富裕,但这里有个优势,那就是山林里的树,比如那看不到边际的松树。苏荞初让人收这里的松子,这可是好东西。这边还适合种植药材,山林间也适合散养牲畜,要想吃得好,肉是必不可少的。等到养成了之后,做成各种肉干也方便运输和存放。织云县的王县令原本是个谁都不得罪的老好人,但是随着新任知府大人的举动,他也改变了自己的处事方法。谁不想跟在知府后头吃肉呢。或许他还能小小再升一级。苏荞初在四个县里面来回跑,带动着刘逸云派来的四个人同样到处跟着走,一脸疲倦。他们就像是在转圈圈,来到了江正县没多久去了乌头县,去了乌头县没多久,又去了白熊县,去了白熊县没多久,又去了织云县。停留的时间都不长,短短的一段时间根本不够他们找准机会下手,他们这几个人少,是做不到强杀了知府的。他的身边有高手,所以他们要先把他的护卫调走,之后再去杀了他。结果到现在一直都没有机会,苏荞初是只要他们不动手,就在一边看好戏,有人跟着自己她知道,让人盯着,就等他们动手了。一动手立刻逮捕归案。现在看看他们后面还有没有其他人,苏荞初留着放长线,钓大鱼。她不可能特意为了他们创造机会特意长时间留在一地,她现在时间宝贵的很,在秋冬来临之际,她要让人把火炕普及。火炕这东西可是对抗严寒的利器。它也简单,老百姓们看过样板之后,聪明的自己就能琢磨出来。到时候只要他们备有柴火或者是干草,就能过一个暖冬。老百姓们对这种东西很敏感。苏荞初培养出了一些会打炕的人走街串巷,打造好了就请展示出来给看一看。加上这个不费多少钱,需要的材料也很常见,不愿意花钱买的话,自己花点人力去挖都可以,家里有了老人的更是速度。过冬最难过的,永远都是老人和孩子。他们这的冬天又不好过,这是过冬神器。修路目前为止只是主干道。普通老百姓口袋里也没有那么多钱,他们暂时还享受不到多少知府大人给他们的改变,但是现在这个火炕不一样。冷气下来,飘起了雪花,家里棉衣不够的也不用被冻得瑟瑟发抖了,在加的柴火过多的时候还能热的出汗。老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夜晚寒风吹过去,就在床上一睡不醒。本来有些觉得这东西不靠谱的,一个冬天下来也想办法给家里打了一个。一片赞誉之声。而且这个东西还以飞快的速度向其他地方蔓延。京都皇宫和一些贵族大臣的府邸里面也有类似的叫做火墙,或者是地暖,但这些不是一般人家能够支撑的起来的。京都不缺贵族,也同样不缺穷人。苏茂初这个名字,在京都又掀起了一阵波浪。吴佳柒让丫鬟去给老爷送汤,结果看到丫鬟脸上带着受惊的神色回来了。“怎么了?”丫鬟瑟缩了一下肩膀:“刚刚老爷在书房里发火了。”“是什么事?”吴佳柒先过了一遍最近府里有没有发生什么事,确定没有之后才问道。“奴婢也不知道,要让人去打听打听吗?”吴佳柒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去吧,悄悄的,不要惊动别人。”“是,奴婢知道了。”很快她就打听回来了,“现在外面都在说苏大人他做了一件利民的好事……”听着听着什么,吴佳柒就走神了,现在苏家越来越好了,这一切都得益于苏茂初。之前他是老爷的大舅子,当初他执意要把他妹妹带回去,哪怕是尸骨,很多人都不理解,觉得他脑子有问题,她也是其中一员,觉得苏茂初这样割裂了两家关系很不明智,结果这才过去多久,两个人一个天一个地。就算吴佳柒不懂朝堂上的事,也知道他估计很快就会升职了。他现在已经是伯爵,四品知府,三年任期过后,他是不是就变成三品了?有这么一个哥哥,当他的妹妹会很幸福吧?吴佳柒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她身体没问题,跟他妹妹一样,没有怀孕,药没少喝,但是没有结果,她娘都急了,写信问她有没有请大夫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