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悲惨原配[快穿] 第172节
作者:大河东流      更新:2023-05-20 03:49      字数:3665
  就在他们租房的屋顶大棚里,几乎把所有的空间都利用上了,一部分种菜,一部分种粮食。现在他爸妈虽然没有出去工作大,但是他们在家里打理这些东西,换成市价折算,跟他们夫妻两个出去工作赚的差不多。吃的实在太贵了。现在有这个红三号生长液,立刻就用上了。而且这个生长液价格不贵,只是限量,他有钱也没法买太多。快的话,45天就能收获了。拿到手的第一时间他们就用上了,天天跑去看。他父母都是农民出身,每天看着水里的红薯长势,有说不完的话。“真的长的很快!”“苏教授真厉害,要是在古代,那是功在千秋,肯定会被封爵,世代相传。”张彭笑着回了一句:“是啊,现在也不差啊,一连串的头衔,什么院士什么的,很厉害。”他爸唏嘘:“应当的、应当的,如果几十年前有这种东西,你太爷爷太姥姥就不会饿死了。”那个时候饿啊,饿的人受不了,但是没有什么可以入口的东西了。现在因为这灭世一般的灾难,他一直提心吊胆,惶恐因为吃的死很多人,现在好了,就这么一块地方,他在空中种了四排,以红薯的产量,可以解决他们一家六口一年大约一半的口粮,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足够了。张彭:“不会死很多人的,这么多厉害的人呢,我之前看新闻,还有的国家在做什么人造大陆,到时候就算真的土地不够了,人类也能活下去的。”说到这里,他爸笑了:“我这把年纪也活够了,但是孩子还小呢,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一天天的看着红薯的长大,好像过的没多久,实际上也不久,第一波使用了生长液的人收获,然后新闻发布会上,豆二号实验通过,正在准备相关的手续,之后就是上市了。使用了豆二号生长液后,土豆的生长期限变成了30天内!这个时候,之前因为红三号生长液和华国扯皮的国家再也忍不住了,派出了友好交流科研队伍过来友好协商。华国也没有一直把着不放开的意思,到时候别的国家没有吃的,就他们有,那是要出大乱子的。但是该合作的合作,该拿到手的利益,也不能放过。作者有话要说:更新=v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花开无声20瓶;苏则10瓶;庭庭5瓶;(づ ̄3 ̄)づ第118章 天灾巨变对国外的交流团,网上的人一个个对他们的目的门清。“你们猜,他们是不是为了生长液来的?”“楼上废话,当然是,刚公布了豆二号的消息,就说要来交流,谁不知道啊。”“之前也有交流团,这回来的显然是为了生长液。”“苏大佬牛逼!我就喜欢看我们有,他们没有,然后想要主动凑过来的样子。”“虽然但是,苏大佬我是十分佩服的,我家里就在用着红三号,但是……苏大佬是不是个取名废?红三号、豆二号,这也太随便了,是不是来个青菜的就叫菜n号?”“楼上说的好有道理,我也觉得取名废。”“我觉得挺好的,简单易懂又好记。”“就凭着它的功效,别说叫红三号豆二号了,就算叫侍我都没问题。”“名字没关系,功效才是王道,大家有没有去看追踪报道?苏大佬她研发的是三个系列,现在两个系列面市了,还有一个说不定也很快了。”“期待!”很快。多个国家组成的交流团就来到了目离市。有的是乘坐飞机来的,只要足够的小心,况且针对这种异常的天气,他们也有努力,努力的成果就是飞机这种交通工具可以使用了。有的国家他们的科学家出行是坐船,到了陆地之后再用其他的交通工要说起方便程度来,当然没有灾难之前来的方便,那个时候基本上飞机飞一趟就可以了。这交流会,苏荞初知道,她的任务是在他们谈好了条件之后,把一些资料共享出去。在这之前他们就真的是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苏荞初被许多人包围了,但她同时也解决了不少问题,就是被她问问题的人,有些惊奇。因为她问的不是一个方向,比方说今天问的是化学方面,明天问的是生物方面,大后天问的是机械化方面。这引起了诸多猜测。苏荞初问的问题是她觉得有疑惑的,这些问题实在不能说是浅显易懂,能够问出来,然后彼此交流,就说明是有底子在。那这涉及到的行业就很恐怖了。就跟高三生除了语数英三科之外,政治、地理、历史、生物、化学、物理六门副科全都满分,这是学神才能做到的事。宋知山几乎一直跟在苏荞初的身边,她跟别人交流他听不懂,但是意思还是知道的,也有人从他这里打听苏荞初下一个项目是什么,他对此都表示沉默,因为就连自己也不知道她下一个主力项目是什么。她开展的课题……挺多的。这次交流会的级别很高,各国都开了直播,苏荞初的名字和照片传遍了整个地球。这种生长液实在是及时雨。一直在下雨,陆地面积缩小,大部分作物这天气也不适合种植,这样子人类的口粮哪里来?如果不是有之前的储备在,早就大乱了。室内种植大展其道。用水培技术,加生长液来加速生长,这样往立体的方向去做,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省空间,甚至因为只要控制好了温度和湿度,在船上也可以种植。那么在湖泊河流等方面可以吗?继续研究下去,谁也说不准。而且三十天的时间,就算现在口粮吃完了,也能用海鱼顶住,等到三十天之后就有粮食了。只要有希望,许多人就会克制自己,不让自己变成失去理智的野兽。不得不说,这一公布极大的缓解了大家的情绪,本身因为这个天气,他们北半球的人看不到太阳,很容易被影响的抑郁,现在这个好消息就相当于一枚强心针,给他们注入了力量。本来是北半球下雨不断,加上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然后南半球干旱烈日,海平面上升,现在他们那边旱的更厉害了,不过因为海水淡化,以及长途水管运输,情况也得到了缓解。有些受不了的人,会在两个部分来回。在这里的雨天受够了,就去南半球烤太阳,要是不想再看到烈日了,就去北半球看雨天。这个时候,距离灾难的开端已经过去一年了,而灾难的开端被普遍认为是那颗陨石的掉落,它掉落在太平洋,有国家去打捞出来,在这些陨石上面暂时并没有发现什么特殊的物质,无法断定是不是巧合。灾难开始不久,就开始下暴雨,这么长时间的雨水下来,造成的灾难是恐怖的,大陆的民众一直在往内迁,之前那里是很多人世代居住的平原,现在都变成了水国,搬迁和救援工作从未停止。搬迁不用说,不走就会被海水淹没,需要把他们撤离到内陆,而救援就是总有些人掉队了,或者是因为各种突发状况遗留在原地,来不及离开。看着那些不知道花了多少精力建造的城市被泡在了水里,看到的人都十分心痛,只是再痛也没有办法。而他们搬迁到了内陆以后往往会住安置房,但安置房不是免费的,只是第一个月免费,让他们适应,然后就需要每月按时交房租,而且他们也没有免费的物资下发,必须要去找工作。只有孤儿和老人会有补贴。他们需要自力更生,出去找工作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的,口粮是他们的一道坎。安置房内本来就狭窄,现在生长液面世之后,小小空间更是被利用到了极致。水培技术太简单了,简单到他们没有其他的条件,在家里面弄一些面盆,然后再用架子把秧苗架起来都能种植。只要等三十天,就能收获。安置房的走廊、阳台、过道等一切空隙都被摆满了这种作物。如果有三十个面盆,那样他们就能交替收获,一个月的粮食就不用愁了。林德励在第一回 看到新闻的时候,知道苏荞初研究出了红三号生长液,一时受不住这个刺激,晕了过去,因为从这个时间点来看,苏荞初是在还未离婚之前就发明了安全气囊,但是她把这些挂在苏涛的名下,这样子就不是夫妻共同财产,他一点好处都分不了。那可是安全气囊啊!东西产量上来之后,只要是有条件的人,谁不买一个防身?携带便利,价格便宜,他身上就有一个。第二回 ,豆二号的新闻一出来,他坚强的挺住了,上次他借口说太累了晕了过去,这回没做手术,再在用这个理由就不合适了。他只能强控制自己脸上的表情,不要露出来太多自己的情绪,哪怕心内简直要发狂。苏荞初能够载入人类史册。她缩短了作物生长时间,改进了种植方法,它的亩产量比起原来并没有下降,而且还上涨了。这样的功绩她不入史册的话,谁还有多少人有这个资格?本来他也可以享受到这个福利,但是他自己亲手毁掉了。他们两个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他从医院好不容易忍到了工作结束,回去的时候爸妈已经睡了,韩晴抱着儿子在客厅里看着电视,等他回来,看到他,韩晴露出笑容:“你回来了。”林德励脱下鞋子,换上便拖,声音很冷淡,“嗯。”韩晴:“小志他一直叫着要爸爸,到现在还没睡。”她怀里的小男孩困顿的不行了,但还坚持着不睡觉,眼巴巴的看着林德励。林德励敷衍的摸了摸他的头发:“去睡吧。”一个儿子哪里比得上自己的前途重要?看到他毫不留恋的离开,进了房间,韩晴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心里十分不好受。最近他们家都不看新闻了。就是不想再看到那个名字。只是不看,不代表就能掩耳盗铃。这段时间,家里的气氛一直很僵硬。她也好久没有看到他笑了,她心疼的摸了摸儿子的脸蛋:“小志,见到爸爸了,爸爸忙,他工作回来很累了,我们不打扰他了,去睡觉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