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悲惨原配[快穿] 第180节
作者:大河东流      更新:2023-05-20 03:50      字数:3204
  作者有话要说:二合一更新!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乖乖丶、天空已微蓝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临渊之舞50瓶;天空已微蓝20瓶;苏则、海边的小小鱼10瓶;萨卡列夫6瓶;霧琴4瓶;奶茶五分糖2瓶;非常感谢!嚒嚒哒第123章 天灾巨变答案不言而喻。田棠欣后悔了。当初她应该选择去目离市的。去了目离市,不仅有老同学可以依靠,住的地方也会比这里的鸽子笼要宽裕。现在她都已经迁到这里来了,后悔也迟了,她懊悔,不过总的还是高兴的心情居多,天空之城!这可真是太好了!可以说是万众瞩目当中,那个被怀疑是空中之城的地方在扩大着。那块黑色的扁平的圆饼上面有工人冒着雪在工作,他们负责把这块饼顶的面积扩大,围观的人看不到下面是什么样的场景,但是上面因为高度的问题,大家是能看清楚的。警戒线内禁止闲杂人等出入,所以在警戒线外围了很多人,一个个全副武装,顶着寒气,撑着伞在那里看着圆盘的面积一点一点的扩大。速度很快。那圆饼是之前就已经做好的,工作人员现在就是负责拼装,一开始照片上传出的照片上,那块圆饼的面积大致是一个操场大小,但是不到一天的功夫就扩大了一半。在边缘有很多工作人员,还有机器把材料送上去,看得人担心那块圆饼会承受不住他们的重量,倒下来。这点来说还是让人安心的,那块圆饼连个晃荡都没有,稳稳当当。网友快疯了。“官方,官方快点回答,这就是空中之城吗?”“我们是不是不用搬家啦?”“苏大佬牛逼这几个字我已经说累了。”“大佬,您看看我,我跪的标不标准。”“住在天上的感觉是什么样的,答案或许很快就能够得到满足。”“我实在太期待了!”在这一片赞誉中,偶尔会有一些不太中听的话。“这种技术是人类的一大突破,人类现在面临灭世之灾,应该公开共享。”有这方面的高手去查,十之八九ip都是海外的。“某某国的核潜艇技术怎么不见你们嚷嚷着开放?”“这种人不必给眼神,忽略它忽略它。”“智障儿童欢乐多。”“梦里什么都有,洗洗睡吧。”苏涛和陈巧兰也没忍住好奇心,开着车过来围观了。苏真真也来了。他们来的比较晚,所以没办法到前面的位置去,不过也行,他们在附近找个高地,然后用望远镜看,或者是用摄像机调整镜头也可以看到。那块黑色的圆盘太显眼了,拉近了镜头还能够看到在那里工作人员的举动。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他们又看不懂。但是那代表的意义,让他们再无聊也看得津津有味。他们不知道的是,苏荞初也在这里。圆盘只能离地二十米吗?当然不是,如果是只有这么点距离,水位上来什么用处都没有。这是可以调整的,在建造阶段没有必要太高。就这,在上面的工作人员也是有安全措施的,防止发生意外。上面的工作人员知道要在空中作业的时候,心不虚吗?但是没有一个人后退。如果不是身体支撑不住,他们甚至都不愿意跟人轮换。目前为止一切顺利。宋知山也在这里,在一个大帐篷里,苏荞初在电脑前不知道在调整什么数据,这些宋知山不懂,他就站在帐篷门边,看着面前这块圆盘,,心里涌动着无限豪情。他这几天都没睡好,却一点都不觉得累,这也是现场工作人员的普遍状态,一个个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他们未来有可能就灰居住在这里,或许还会名传千古,跟苏荞初这个名字一起在史书上留下篇章。没多久,有人过来了,报告抓到了一个“好奇”过来的小老鼠,宋知山立刻过去了。网上那些叫嚣的人没什么,但是越过警戒线想要做什么的人才是真的让人头疼的。他们的目的很好猜测。无非就是为了这个技术而来的。间谍这东西无论什么时候都存在。哪怕是到了这个时候,有些国家自顾不暇仍旧贼心不死。不过防线十分的牢固,他们要是能越过来,偷走这门技术,宋知山愿意把自己的头拧下来当球踢。宋知山的信心是十分充裕的,而事实也跟他充足的信心一样牢固,只有抓到的耗子,没有越线的耗子。有这种见不得人的手段,也有光明正大的手段,以国家的名义提出交流,对这些,宋知山基本上也是以打哈哈为主。我们自己都不确定,不知道最后是不是能成功,你这让我们交易这个技术就有点强人所难了。这不安全的东西,谁也不敢乱来,到时候人类可是要居住在上面的,要是不安全的话,那就是用许多人的性命开玩笑。这话说的也是事实,他们自己当然是希望成功的。但是该有的准备也是应当的。目前来看,成功还是有很大希望,就有什么不对会及时反馈,现在都没有什么反馈。可以想象,要是成功了的话,会为他们国家提高多少声誉,换来多少利益。之前他们头顶被某个世界第一强国给压制着,他们不希望看到这个国家冒头,用各种手段打压,为了不放出最后的终结武器,彼此默契不动用武力,这并不代表着没有战争,只是用其他形式表达出来,杀人不见血。或许地位还能来个逆袭,现如今他们国家可是弯道超车了不少地方。之前这个民族屹立在民族之巅,谁敢说,他们不会重回当初的荣耀?一天天的,这个圆盘越来越大,等到了十公里大的时候,它没有再扩大半径,而是在上面加层。一层。两层。每上一层,就会缩小一圈。看上去,这以后有可能会变成圆锥形状。确实也是这样,到时候每一层会分成不同的区,集中管理又能最大限度的在有限的空间内安置下更多的人和物。围观的人只能看得到上面,看不到下面,不知道下面做了什么,但是网上每天这里的进度都会挂在热搜榜上,居高临下,讨论度也十分火热。就算官方还没有出面,但这并不妨碍大家的热情。终于,漫长的冬天过去了,气温慢慢爬升,冰雪融化变成水流,汇入大海,加剧了水位的上涨。雪化的时候不利出行,但是有的人不得不出行啊,空中之城还在建立当中,暂时没那么快应用到各地,他们原本的家园已经迫在眉睫,只能向后方迁移。到了这个时候,空中之城已经有了偌大规模,在目离市区只要选一个高地,再用一下望远镜就能看到了,如果不是暴雨遮住了阻碍了他们的视线,在这边的民众不用借助工具也能看到。苏荞初现在偶尔会去看一下进度,大部分时间都是遥控看着这座山。现在这已经可以被称之为“山”了,它一共有五层,每上一层它的面积就缩小一圈,最大的底部已经有几十公里,用的特殊材料,其余的用的也是特制的轻型材料,重量轻、耐用、在水中有浮力。要是万一从空中坠落,也能在水面上漂浮。用苏荞初研发的“水上之家”作为基底,,从下到上,第一层,到最高的第五层。第一层是最重要的,它是这座空中之城的基础,如果它落下,变为船的话,就是船的核心部位。目离市的市长每天都要看一看这座空中之城的进度才会安心,他想搬迁吗?不想。他为这座城市努力了这么多年,就这么放弃,相当于把他这么些年的心血白费,搬迁不是那么容易的,烂船都还有三分钉,更别说一座城市,很多东西是搬不走的,这里被海水淹没之后,就只能成为海洋生物的巢穴和游乐场,而去到了别的地方他会调任,他的班底好不容易磨合的通畅,去了他地又要重建,太多的原因让他不愿意搬迁了。但有了空中之城就不一样了。他们很大可能会成为第一个在空中的城市。里面的建筑设计集合了最优秀的一波设计师,共同完成的作品。节省空间、减轻重量,兼顾生活便利和美观。很难。但是报名的设计师如过江之鲫。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哪一个设计师不想名留青史?如果他们的作品入选了,这个成就就能达成!不知道最终会有多少使用面积,能不能把目离市的人口都安置进去?他们目离市,市区内的人口就有一百多万,包含下面的县镇村人数更多。这座空中之城如果无法荣那么多人,该迁移哪些人上去?上面的住处应该怎么分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宋知山身上的压力很大。这座空中之城越来越夺目了,每天都被例行询问,什么时候能够完成。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