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亭嘉(重生) 第47节
作者:猫爪汤圆      更新:2023-05-20 20:08      字数:3994
  马车飞快地驶动,另一位姑娘有功夫在身,轻易便稳住了身形,可苦了梅亭嘉,一下子栽倒在了地上。那姑娘是真的无情,轻飘飘地看了梅亭嘉一眼,理也没理她。梅亭嘉慢慢地从地上爬起来,突然便有了主意,大声喊道:“哎哟,可疼死人了!”姑娘被吓了一跳,不管不顾地训斥了好几句也于事无补,这看似尊贵的庆王妃瞧着倒像是坊间泼妇,一个劲儿地打滚哀嚎。前世里梅亭嘉流落街头两三年,起先还秉承着伯府小姐的气度,后来很明显地发觉那就是个笑话,为了少吃亏,她完全将自己变得面目全非。马车里的动静很快惊动了外面的人,沈青云极其不耐烦地探头进来怒道:“闹腾什么?”瞧见他,那姑娘的态度没这么冷硬了:“主子,我也不知道,这泼——这王妃突然抱着肚子喊疼。”沈青云一脸狐疑地瞧着梅亭嘉,半晌冷哼一声道:“你不过就是来了月事,又跟我作什么?”梅亭嘉尚且还未来得及说什么,姑娘的脸色变了,瞧着梅亭嘉的眼神都咬牙了——这世间到底哪有这样无耻的女子,居然把自己来了月事这种事告诉旁的男子?沈青云本来不打算搭理梅亭嘉,但见她捂着肚子极其不顾形象的打滚,心下又有些起疑。莫非她真的不舒坦?抓梅亭嘉肯定不单单只是为了对她做什么,他还有别的计划,如果还没等到南商这女人就出了什么好歹的话,那他的计划可就崩了。“罢了!先停在那树林里,我派人给她找个大夫来。”马车缓缓地进了林子,另一个一直不说话的男子去了前面,沈青云与那姑娘下车在周围忙活了好一阵。梅亭嘉趁此机会掀开一点帘子往外看去,只见这树林不深,依稀可以瞧得出那边的村落,她心神一动,叫痛的声音更加大了些。果不其然那头有村民听了呼叫声,几人一伙地走了回来,引得梅亭嘉心里一阵激动。这时,姑娘掀开马车帘子重新坐回了车里,瞧着她这幅痛苦模样却轻轻笑了一声没说话。梅亭嘉哼唧了半晌,村民的脚步声也由远及近到了附近。可奇怪的事儿发生了,那些人明明听声音就在马车附近,却徘徊起来。“嘶——老于啊,你听方才那声儿,是不是就在这一带啊?可这什么都没有啊!”“你可别说话了,这林子里闹鬼吧!”紧接着几个爷们撒丫子就跑,越跑叫声越惊惧:“鬼打墙,是不是鬼打墙!”梅亭嘉默了默,抬眼再看时,就瞧见那姑娘一脸嘲弄地望着自己。庆王妃自己倒不觉得太过羞赧,事发突然不知晓敌人的全部手段哪里算得上什么丢人事儿?她装作不知道那姑娘在嘲笑自己,继续捂着小腹哼哼唧唧。不一会儿,另一个男子带着一个大夫到了近前,梅亭嘉被姑娘推搡着到了马车边,伸出白皙的手臂给那大夫把脉。留着小胡子的大夫一手诊脉一手捋胡子,半晌沉吟道:“这位夫人中气不足气血两亏,腹痛应是体寒所致,药倒不必开了,只需热热地熬上一碗姜汤便成。”毕竟民间的大夫不比宫中的太医,他们看病瞧病都顾念着百姓家底,能尽量用便宜的法绝不多坑钱。沈青云细细地听了,似笑非笑地看了梅亭嘉一眼,随即笑道:“那多谢大夫了,我这便给您诊金。”大夫点着头道:“使得使得,我的诊金不多,只要——”他刚刚比划了一个手势,胸口便被一把剑刺了个对穿,登时眼睛瞪得溜圆。梅亭嘉被这变故吓得惊叫一声,继而怒目望向沈青云。那厢的沈四公子已然收了剑,掏出一方普通的帕子细细地擦拭着自己的剑——见梅亭嘉望向他,便抬眼朝着她温润一笑道:“我不希望再瞧见梅大小姐你耍什么小心机了,你瞧,你每自作聪明一次,就有一个无辜的人为你而死,你内心不觉得愧悔么?”梅亭嘉垂眸望向地上死不瞑目的大夫,又轻轻扫了沈青云一眼,低低笑了一声:“这话是怎么说的,人是你杀的,我愧疚什么?你我还没到这样同心一体的地步呢!”说罢她将马车帘子一放,白着脸坐回到了马车上,也不顾还审视着自己的姑娘,双手捂住了脸颊。马车又重新缓缓地驶动了起来,一路往南走去。第64章结局(上)南商与宁朝交界处的天……南商与宁朝交界处的天方镇,是这一代最为繁华的去处之一,同时也是两国交恶时最为遭罪受苦的去处。原本最近是风调雨顺的和平日子,可是一个惊雷暴雨的日子,将一切祥和都打破。南商的青巾军趁着夜色攻城,直打得守军措手不及、丢盔卸甲。原本安稳睡着的天方镇百姓们,深夜被青巾军攻进城来烧杀抢掠,登时哭嚎声、呼救声响做一片,好好的一个太平小镇瞬间成了人间炼狱。原来,不止是宁朝将宜淑长公主的下嫁当作是一道幌子,南商亦是如此。轻而易举夺下天方镇的青巾军,将小镇内洗劫一空,又捉了不少老弱妇孺,用几个木头笼子装着,好似带牲口一样,带着往北走去。几年的安稳日子带来的不仅仅是兵强马壮,还伴随着人心的慵懒,宁朝百姓对于战争的抗拒要远胜于实力处于下风的南商。甚至于驻扎在边关的边军也失了一些血性与站意。青巾军又接连拿下了两座小镇,才在沅州府碰上第一支像样一些的部队。隔着高耸的城墙,宁朝将士乍一看上去红光满面气色极好,当将军的甚至脸上横宽,生出了即便是穿着铠甲也微微隆起的肚腩。“这群南商狗,也太不是个人!”气急败坏的校尉章昌差点当着将军的面爆出粗口来——只见城楼底下数以万计的青巾军黑压压的,最前面却跪着一排老弱妇孺。尽管沅州府城墙之上还放着两门火炮,但很显然,将军韦凝下不去手。“将军!”生得眉目清俊的白面书生蹙着一双细细的眉,低声劝慰道:“属下知晓您心肠软,可是如若犹豫不动手,便是中了南商人的诡计!”动手何尝又不是另一种中计?可是那样好歹还占得一样先机,总比这样犹豫着等到后面的援军尽数到来再被人家尽数歼灭得好!韦将军嘴唇微微抖动——如若是五年前的他绝不会如此纠结,可是这几年的舒坦日子过下来,他闭上眼睛尽是百姓安乐祥和的模样。这底下跪在的人,每一位的身后都有为数不少的亲朋挚友,一个人的死去从来都不是他本人的事。他身后还承载着无数人的痛苦——韦凝已然习惯了安逸和乐的日子,他不再似曾经那般杀伐果断,能眼也不眨地承受下如此多的怨恨与眼泪。底下的青巾军还继续用着蹩脚的大宁话叫着阵,听着是很滑稽,但是无人笑得出来。“将军!”书生谋士有些着急,“您这样等着也不是法子啊!”他们在得知天方镇被攻陷的时候便命人快马加鞭地往京城报信——可是大家伙心如明镜,即便是朝廷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调兵遣将筹备粮草也要时日。韦凝闭了闭眼,高高举起了手。只要他这只手落下,两门炮火便会对着底下的青巾军以及那些无辜的百姓发射——首当其冲的自然只会被缚住无力反抗的弱者。这时,井然有序的青巾军内一阵骚乱,一道黑色的口子生生将大军撕裂,引得韦凝眼中溢出热泪来!“居然是庆王殿下!是他带兵过来了!”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似是一张无形的莲花台,将一身黑甲的荀臻托在了上面。即便是最为胶着的战局,转机也是一瞬便定,突然冲出来的黑甲军与边军里外夹击,将这一支先锋尽数歼灭。混在人群之中的战俘被救下来大半,却也是个个气息虚弱——任是谁在鬼门关前走这么一遭,都会觉得如此。韦凝大开城门,带着士兵恭迎庆王进城。铠甲之上尽是血迹的荀臻,脸却还算干净,一双好看的眼眸里杀气还未褪去。面对着韦凝的跪拜,他微微蹙起眉,刚想开口说些什么的时候,一阵剧痛自腰间蔓延开来,随即又是一阵密集如雨点的闷痛,似是什么人在对他拳打脚踢。猛然变色的庆王殿下引得身边的亲兵神色大惊:“王爷您怎么了?”荀臻抬起手道:“无事,莫要声张,我们先进城去。”撑着剧烈的疼痛进了城,逃过一劫的将士百姓们都是跪着的,因而暂时无人察觉庆王脸色的异样。“韦凝,你可知错?”庆王有些冰冷的声音传进了韦凝的耳朵里,似一盆凉水直接浇了下来,他默然一拜道:“末将知罪。”上首久久没有回应。韦凝起初以为是庆王殿下在思索如何处置自己,心下已然愧疚丛生——阵前罚将势必会动摇军心,可他优柔寡断不罚又不可。自己给这位殿下带来麻烦了。可是很快,他便发觉并非如此。一阵惊呼声传来,韦凝抬起头,就瞧见庆王嘴角殷红,整个人轻轻往后仰去。城内一下子便有些骚乱。韦凝急忙命人将庆王殿下送到了沅州知府的府邸,又找来城中医术最为精湛的大夫为突然昏迷的庆王诊治。年过半百的老大夫眉头紧蹙,半晌他脸色灰败地起身道:“恕在下医术不精,察觉不出庆王殿下有何病症。”韦凝十分着急地大声道:“如何会察觉不出呢?王爷无故吐血,是中毒还是内伤?总会有迹可循吧?”老大夫被他这一声吼得重又凑到床榻前,半晌他咬牙道:“在下斗胆,能否瞧瞧王爷的身上?”韦凝默了默,与荀臻身边的亲兵对视一眼,二人点点头。随着黑色厚重的铠甲被一层层卸去,设想之中的狰狞血腥半分都没有发生,直到庆王殿下的中衣被脱去,屋子里才响起一阵抽气的声音。只见庆王白皙的胸膛腰腹之上遍布着伤痕——当兵多年的人自然都分辨得出,多是淤青与鞭痕。倘若庆王刚刚结束一场与纨绔子弟的群殴,那么身上带着这些完全不稀奇,可问题是他才从战场上下来啊!战场之上刀枪无眼,被扎出个窟窿来都是正常,可这新鲜的鞭伤与淤青就完全古怪了,方才谁也没什么机会与庆王殿下近身肉搏。一阵沉默之后,床榻上的荀臻醒了。他四下里看了看站着的人,又垂眸瞧了一眼自己敞开的衣襟,闭了闭眼道:“扶我起来吧!”亲兵闻言立刻将庆王扶起,韦凝见状忙开口道:“王爷,您这会儿还是卧床休息比较好……”他的话还未说完,荀臻便摆了摆手道:“现在不是休息的时候,韦凝听命,本王现在将手底下的一万五黑甲军交由你统帅,你务必要将沅州府守住半个月。”韦凝愣了愣,王爷的意思是……果不其然,下一瞬荀臻便道:“本王有事儿,需得尽快返回京都城一趟。”*走了这半路,梅亭嘉几乎已然能够确信,成国公府必定与南商皇族有不可告人的勾结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