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节
作者:月亮上爬      更新:2023-05-21 00:38      字数:3496
  顿了一下道:“我去指挥部干活也有工资,虽然没有别人那么多,但扣除生活费也能剩一些,都给他们了。”白血点头,眼睛望着天花板发呆,很久后道:“你为什么会相信周郁呢?”崔梅没有回答,因为白血也不需要。曾昀光没有回碧水居,在监狱住了一晚。慕成林监督人改造新监房,也没回家,跟他聊了半宿。主要是他说,曾昀光听。快边亮的时候,慕成林道:“我可能会随白血一起去海城。”曾昀光终于搭话了,诧异道:“调职?”慕成林摇头:“去学习海城治安局的特务队模式,顺便代表中州监督海城生研所对白血的实验,保障他为人的基本权利。”治安局的治安大队主要维护本地治安,但对能力者犯罪和逃入荒野的罪犯无能为力。特务队全员能力者,主要为了应对城市人口变多后的能力者犯罪,以及出外勤抓捕逃窜的能力者罪犯,属于隐秘高危职业。曾昀光皱眉:“什么时候回?”慕成林长叹一口气:“两年吧,两年后回来筹建中州治安局的特务支队。”不等曾昀光发问,他又道:“这个决定,是我自己做的。”家人不同意,甚至激烈反对,毕竟治安局长是个不错的位置,干好了能往上走。可他不安心仕途,居然局长不干了,要去起个危险且前途未明的炉灶。曾昀光默了一下道:“祝你一切顺利。”或许不是朋友,但有幸成为对手,人生路上必然不会彼此缺席。一夜安静,白血没有闹妖,曾昀光也暂时离开。慕成林没有对安全性评估发表任何意见,将他送走。曾昀光本决定回碧水居洗澡并换衣服,但在路过市民安置中心大门的时候,居然发现金安和李在贼眉鼠眼地跟门口的保安闲聊。这两人已经被唐心游故意放行,允许他们自由活动并且离开,没想到居然活动到这里来了?他想也不想地化出面具遮挡面孔,调整肌肉稍微改变了身材、姿态和走路的动作,潜过去听。金安机灵又市井,靠着几根香烟的交情和保安搭上话了。他感叹:“中州越来越好了,水也通了,眼见着电也要通了,真是咱们内陆城市的头一份。”李在帮忙敲边鼓:“新市民待遇也不错,别的不论,起码有干净水用,还能吃饱饭。”那保安被马屁拍得晕头转向了,骄傲道:“那是,咱们中州绝对了不起!”金安趁机道:“怎么突然那么厉害了?什么人能搞定这样复杂的事呢?是不是重建指挥部?我听说里面能人多的呢,是不是?”第68章 就是那么巧得来全不费……红巾收荒队惯常活动的地区不是中州, 也没在这里设置联络人,所以一切消息全靠金安打探。李在不那么自信,不认为能打听出什么靠谱的消息, 指不定大街上的中州人还没他们了解的多。金安却挺自信,别的不说, 就靠他那张嘴, 两三天内哄得人掏心掏肺没问题的。他最先瞄准的是各政府办事处, 人来人往,填报各种表格,经常有无数的小道消息流传, 而大家因为不确定,总拉着认识或不认识的人确认最新政策。混在里面,何愁不熟脸?金安靠着无限量供应的香烟和家人失散的悲惨故事,拉到不少同情分。保安们愿意跟他聊天,一开始挺顺利。“是啊,咱们的重建指挥部确实挺厉害的。水电什么的都不说了,就说那个三医院,都快要建好了。”“广播里天天放,叫有医科经验的人来报道, 还要招很多十三四的小孩子去学习。”“一开始都不信,废墟里什么情况大家有眼睛看, 三医院怎么可能开得起来?把小孩子送进去,不是送死吗?”“胆子大的, 就跟着指挥部的人进去过一次!”“喝!笔直笔直的大柏油路, 又高又漂亮的大路灯,三医院里里外外虽然不是全新,但半新肯定有了。”“医院开起来好啊, 不说钱不钱的问题,起码家里人病了,有心要救的时候能有个去处。”“你说谁修好的?我们平头老百姓,都听别人讲啦,最多看看报纸。报纸上哪里会写很详细?就说什么什么修好了,能用了,才不会写是谁修的!”“你说谁?副指挥长?不认识,不认识,听都没听说过!”“周?又不是什么特别的姓,谁知道周什么啊?”李在听了,忍不住对金安做了个嘲笑的表情。金安不死心,依然问:“不可能吧?那样的大人物,怎么都不知道?”保安叔叔实在人,奇怪道:“年轻人,你要来中州就去填表,老跟我问这些做什么?要说大人物,咱们黄市长够大了吧?那才是天天从咱们单位门口路过的大人物,一个指挥部的副指挥长,谁知道他?你说你,偏偏问别人都不知道的,是不是起了什么不好的心——”吓得李在赶紧打圆场,强行将金安拉走了。金安不死心,就不信中州没人知道。他将全身的口袋翻遍了,问李在:“你有多少钱?”李在不安道:“你想干什么?”金安指指市场外面的鱼龙混杂:“买消息去!”再光明的地方都有阴影,越繁华的都市越多的黑市,只要找对人,肯花钱,什么消息买不到?李在晓得他平时吊儿郎当,但认准了的事不会改主意,无可奈何地将防身钱掏出来,不舍得道:“省着点花,咱们还要租车去禹州!”金安还是有办法,拿着钱在市场上买了几样不值钱的废旧电子器件,拼凑出来一台收音机卖了高价。坑蒙拐骗说手里还有很多好货,顺利打入小市场内部。因为他手里有东西,商户都和他说真话,他悄悄问怎么打通本地政商关系,热心的还真帮忙指点一二。这一指点,就指点到郑四和林老二这边来了。郑四和林二两家人在中州安置下来后,首先考虑的就是营生问题。虽然有周郁帮衬,送了很多的米面油来,也有应急的钱,但十几口人总不能一直靠个还没二十岁的小姑娘。所以不等过年,两人就到处窜着找活。先是帮人做苦力,也有搬运货物,当司机或者做零工也行。过年的时候,大家手头有一年的盈余,都愿意花钱,所以他们也找到些零散的活,挣了不多不少够两人每天吃饭的钱。但郑四是跟着周郁挣过大钱的人,并不满足于此。更不妙的是开年后,因为要春耕春种,也要计划一家人未来一年的生活,每个人的手都紧起来。能自己干的绝不请人,能二个铜钱干成的事绝不花三个铜钱。所以两人零活也找得不顺利了。眼见着坐吃山空,两个大男人急得没办法,却还要在家人和孩子面前做出稳如泰山的模样,实在难过。郑四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就天天在市场上逛。他脑子灵,盯着各个政府部门接待处的人来人往,那些想落户无法,想办事却找不到门路的人,突然开窍了。拉着林老二问:“跟他们比起来,咱们算是有门路了吧?”能力者,虽然只有一级,但温饱没有大问题;正经中州市民,有住房,信用等级较高;在指挥中心有熟人,遇上真难的事能找到人指点;厚着脸皮去一野的话,后勤科的人也会接待他。所以,能不能借着这些关系,帮那些人跑腿办事呢?林老二觉得行!于是两人在小市场上租了个小摊位,挂出来的招牌就是万事通。不管大小事,只要找过去,付出一定的金钱,两人必定会给个答案。那答案也许不是客人最想要的,但一定是目前的状况下最可行的。招牌挂出去后,一开始并没有招揽到生意,反而惹来市场上地头蛇叫板——什么人那么大面子,居然敢说万事通?郑四身段柔软,也不跟人强干,客客气气地将指挥部的耗子请来坐了坐。耗子大大咧咧,被周郁拜托过照顾这两家人,就故意跟他们称兄道弟起来,将地头蛇吓走了。地头蛇不死心,故意来拜托生意,让郑四给他搞盐糖。这年头,保障平民基本生活的用品,诸如油盐酱醋糖等等都是管制品,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要有票证和资格。但偏偏撞郑四的幸运点上了,因为周郁过年分给他们大堆的物资,里面正好有够两家人用一年的盐和白糖。郑四和林老二对了个眼神,装模做样地收了人家钱,各个部门去跑关系认识人。一则是真心去撞个脸熟,以后好办事;二则是混淆东西的来源,撇清自身的关系。最后关头,当真给地头蛇弄过来了。但也警告了,说这些东西可一不可二,更不能三,价格必须按黑市最高价,否则没以后。地头蛇没难住这个小摊的消息飞得很快,市场上的其它小商人立刻来撞运气。这么个把月来,郑四和林老二凭借厚脸皮、勤奋和指挥部众人略微帮忙,真闯出点名声来了。人家都说,这两位的能力虽然不高,但是上头真有人,就算不能帮忙办成事,但也能出靠谱的办法。郑四狐假虎威,也不揭穿,反而借着这些真真假假的流言,跟地头蛇们交情好起来。俨然成为中州市场上小小的消息汇聚点了。因此,金安找上小市场这个小摊位的时候,郑四身边围了好几人问情况。一是问安置小区靠近废墟,到底安全不安全,买了会不会亏本;二是问周边农场和工坊的用工,有没有那种包吃包住按时发工资的。还有其它落户问题,根据办事的难度收费,童叟无欺。金安观察了小半天,两个老板八面玲珑,问什么都能立刻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