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供销社一枝花 第50节
作者:夏端      更新:2023-05-21 01:06      字数:3550
  聊了挺久,沈白露说道:“纸上谈兵再多,也不如实际去操作,明天我带你们去市里批发市场看看,到时候我们再具体情况具体操作。”那个批发市场,沈白露没有去过,只听老段提过。由于现在服装行业才发展起来,服装工厂多的大城市比较繁荣,而他们市里批发衣服的店比较少,且款式老土,时髦货比较少。姑姑们一听侄女要亲自带她们去,高兴得跟什么似的。大姑、二姑嫁得近一些,待了会儿就回家了,约好明天一早坐班车去市里。小姑看起来十分开心,一扫先前的沮丧,帮忙去菜地里种了一些菜,还问了沈白露之前批发衣服时的一些窍门。沈白露说:“有的批发店老板很精明,你选款的时候要注意,提防他把一些滞销货也塞给你。”沈如凤:“那肯定不能要啊,他塞多少,全都拿出来。你放心,在这点我还没吃过亏。”听着她的这句话,沈白露又觉得有些好笑,确实,论薅羊毛,只有她薅别人的份,没有别人来占她便宜的道理。人这么精明,加之她也最年轻,想法最多,所以做这种小生意,沈白露是最看好她的。*次日坐班车去市里。结果还没有抵达市区,就先倒下一个。大姑坐不了班车,一上车就头晕,闻着汽油味就犯恶心,整个人难受得跟什么似的,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一直到吐出来,把头搁在窗子边,吹着风,情况才稍稍好转。下车后,沈白露用随身携带的水,给她清洗了一下。年纪已经五十多,还出门折腾,也是难为她老人家。沈金凤坐在路边台阶上休息了一会儿,说道:“看来我真不是做生意的料,这次勉强过来看看热闹,坐这种班车,还不如坐拖拉机舒服。”歇了会儿,沈金凤觉得没有再头晕目眩,结果一换上去批发市场的公交车,脸色又开始变化。撑到下车,沈金凤连声道:“这钱真的赚不了,还是算了吧。”行吧,反正也没指望她能真的干起来,她就是一时兴趣,也想凑热闹罢了。可是一进入批发市场,大姑的战斗力又复苏了。那个批发市场卖什么的都有,大姑看着新鲜起来,问了一些日用品的价格,果然比供销社卖的要便宜许多,单卖都便宜,批发更便宜。于是她老人家又蠢蠢欲动起来。但是最后考虑再三,实在受不起坐班车来进货的罪,只能买了一些自己家里需要的东西回去,又批了一些蔬菜种子,卖给村里的人,好抵一抵车费钱。二姑小姑是能坐班车的,尤其是小姑,大约嫁得远,本身也要坐班车,都习惯了,一路上还能谈笑风生。就这身体素质,已经是赢在了起跑线上。市场里只有几家批发衣服的,沈白露带着姑姑每家都逛了逛,边走边跟她们说了些选款、成本、定价等技巧与知识,最后两位姑姑批发了一些应季穿的打底棉毛衫,还有一些袜子、夹克、长裤等。扛着打包好的服装,路过毛线批发店的时候,小姑惊道:“呀,顺便再批点儿毛线回去卖吧,一定好卖!”沈白露就知道,这个小姑是真的很有眼光。一到秋冬,农村妇女们闲着无事,都会织毛线衣服,家中人口多的,一人织一件也要七八件,来供销社里买毛钱的妇女同志往往络绎不绝。沈赛凤一看妹妹要批发毛线,自己也唯恐落后地跟风买。大姑觉得自己好不容易来一趟,总要批发点儿回去吧,就在村里卖也好,所以加入了“毛线队伍”。……*班车经过金沙公社的时候,小姑先下了车。等回到东阳圩,大姑整个人都面如菜色,生不如死地连连摆手:“算了算了,我不是做生意的料,人也一把年纪了,不跟你们比,这些钱,你们自己慢慢赚吧。”二姑扛着一大包衣服,跟大姑同行了一段路,回家去了。沈白露也累得不行,回到宿舍里。今天供销社集体放假一天,明天才开门。宿舍里没有人,沈白露倒在了床上眯了会儿。今天把那些东西都教给她们了,往后她们自然知道去哪里进货,怎么卖衣服。以小姑的能力,沈白露是很放心的,二姑虽然次一些,但是她是有些霸道的,做起生意来起码不会吃亏。眯了十来分钟,听到供销社里面有人在干活,沈白露走进去一看,老段等人在布置服装柜台,各种裤子、外套等挂在了靠墙的地方。老段看了一眼沈白露:“露露来了,来帮帮忙,挂一下衣服。”“哎,好。”“哟,这件夹克不错,进货多少啊?”老段:“这件是进得最贵的,六块多钱了呢!”那确实贵,也不知道会卖多少钱……第53章 暗战暗战正挂着衣服, 李孝红过来说道:“露露,你妹妹来了。”说毕站在了服装柜台前,看了看:“这些衣服还不错, 这个柜台, 其实早就应该要办了。”老段说:“我两年前就劝说开一个服装柜台, 主任说没必要, 只过年的时候才临时卖卖衣服……”沈白露来到宿舍里,沈春雨正坐在她的床上,叫了声:“姐, 我以为你还没有回来呢!”“一个小时前就回来了。”“情况怎么样?姑姑她们真的批发衣服了?”“是呀,不过只有二姑、小姑卖衣服, 大姑坐不了车, 退出了。”“哦。”沈春雨明天搭早班车去学校, 今晚姐妹俩打算挤一张床。沈春雨有些不理解地说:“姐, 你怎么突然那么热情地帮姑姑们了?”沈白露笑了笑:“帮她们,就是帮自己。”沈春雨似懂非懂。“以后你就知道了。”沈白露也没有多言,只问她,“晓冬有没有跟你写信?”“有。没有给你写吗?”“当然有, 前不久还收到他的信,说在学校里挺好的,北京也处处都好,我回信让他加强学习, 不要被大城市的繁华迷惑了双眼。”*次日送别妹妹, 回供销社上班。众人都陆续抵达柜台时,邓雪梅姗姗来迟,直接从正门进来,掀开柜台的活动板, 就走了进去。沈白露在柜台后看过去,发觉邓雪梅整个人的状态并不是很好,有些憔悴,许是在哺乳期的缘故?老段照着进货单子,一一给她讲解各种衣服的零售价格等,因她本就在纺织物柜台干了几年,对布料的也很熟悉,只是对价格一时记不清。老段见状,把单子直接留给了她。当沈白露得知那件夹克衫售价十元的时候,沈白露就知道了,果然是暴利啊,而且供销社里的东西,定多少价就是多少价,不像外边做生意的可以讲价还价……大约是邓雪梅经历了婚姻生育,跟供销社的同事说话都成熟了一些,也没了先前高高在上的傲气。只是在有人问能不能便宜点儿时,邓雪梅才一副嫌弃的眼神:“不能讲价。”过了一段时间,邓顺发瞧了瞧,觉得不妥,便把朱姐看管的鞋柜与纺织柜对换了,让所有的纺织物集中连在一起,把黄萍换到了邓雪梅旁边,朱姐换到了沈白露旁边。与此同时,二姑和小姑的服装摊也营业了一段时间。东阳圩原本就建有八条遮雨的长廊,廊下两边都是摊子,专门供生意人卖东西。现在恢复市场经济后,一逢圩市,做生意的人就抢着占据最有利的摊子。沈赛凤和沈如凤的衣服摊就摆在廊子的摊板上,从廊顶的横梁上挂了绳子,系上活扣,把招牌衣服用衣架撑起来,挂在上面。沈白露这天趁着吃饭的时候去找两位姑姑,问了问情况。小姑点着头说:“早就应该出来了,这两圩虽然卖得不多,但是感觉很好。棉毛衫、卫生裤之类的,还是有销量的,等过些时候,天再冷一点儿,买的人会更多。”沈赛凤却说:“你能说会道,会招揽生意,我生意没你这么好。”沈如凤道:“你不要卖太贵了啊,适当让让利,多笑笑。”沈白露见状,点头道:“可以,你们慢慢卖吧。”要走的时候,沈白露又问小姑:“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去进货?”“再卖一圩就去进货。”“可以进几件夹克衫。”“我怕太贵没有人买。”“不会,供销社里有很多人来问夹克衫,但是因为卖太贵了,一直没有人舍得买,你们挑挑质量好的进,定个适中的价格,肯定能卖出去。”沈如凤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通,赶紧说:“可以可以,我下次去看看。”*过了霜降,沈白露这两日在家帮忙摘油茶籽。今年的油茶籽累实累累,大的如青枣,小的如李子,摘进筐中再挑回家。吃过午饭,把最后一片树上的油茶籽摘回来,大功告成。沈爷爷还在放牛,只有沈白露一人回来。正把油茶籽倒成一堆,黄淑英挖了一些凉薯过来,说道:“露露,给你几个凉薯吃吃。”“都摘完了吗?”“摘完了。”黄淑英又低声问沈白露:“你二姑、小姑的生意做得很不错?每次去赶集,都看到她们的摊子跟前买的人也挺多。”沈白露有日子没有去看她们,只说:“应该还可以吧,我一直在忙,没有问过她们。”黄淑英有些郁闷地道:“可惜你叔叔要经常去给人盖房子,家里的事又多,我走不开,要不然我也想跟着去做点儿小生意。”沈白露笑道:“婶婶你能坐车吗?我好像记得你也会晕车。”黄淑英叹道:“说的也是,我也跟你大姑一样,不是做生意的料。不过我让你小姑给我带两条小孩穿的棉毛裤,她带是带了,结果我一打听,价格还是跟她卖的差不多,只便宜了两毛钱,这个如凤,也真的太精了。”沈白露有些发窘地说:“那种裤子利润不高,小姑确实也会做生意,能便宜你几毛也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