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瘦马 第194节
作者:义楚      更新:2023-05-22 09:25      字数:3636
  皇后垂着眼帘,继续细数着手中的佛珠,她两只手指一点点捻着,一颗一颗摩挲着佛珠上的经文:“太过任性,这个年暂且就别让她出来了吧。”她向来最是疼爱太子妃。逢年过节,朝中祭拜,太子妃是未来国母,无论如何都是要在场的。“你之前提携的几个侍郎之位,本宫也觉得正好,年后便让陛下将官位给落实下来……”皇后声音低沉,捧着已经凉透了的茶盏,面上却还依旧带着笑意:“你向来敬重你宫中那位纯良媛,既然静好去不了,那参加家宴祭祖的那些规矩,本宫派个嬷嬷去调教调教。”皇后这就是明显提携纯良媛的意思了。赵家与陆家是劲敌,且今日这事又跟赵良娣脱不了干系。余下的人中,便是只有纯良媛与夏良媛了。夏良媛家世很高,祖父是当朝首辅,极为地有威望。但……纯良媛的父亲,可是手中握有兵权的,虽跟恒亲王是比不得,但实力却也不容小觑。“年后。”太子那掀开的眼帘垂了下来,让了一步:“年后,儿臣再与父皇商议此事。” 皇后那一直微笑着的脸色僵硬了片刻。可一刹那之后,那紧拧着的眉心又一点点放开。“行。”她看着前方而走的背影,等人快出了门,才道:“让御膳房做了你最爱吃的杏仁酥,拿着带回去吧。”皇后的眼神看向身侧的秦嬷嬷,后者脚步沉稳着立马往下走去。“娘娘。”秦嬷嬷送完人回来,刚靠近,皇后那捏着眉心的手却一下子放了下来。整张脸上再也没了笑意,温和的面上也难得满是严肃。“娘娘在担心太子妃?”秦嬷嬷站在身侧,拧着眉:“刚太医来报,说太子妃暂且无事。”皇后摇了摇头:“陆静好那个蠢货,她若是死了,这件事倒就简单了。”可偏偏,就是没死。在东宫的后院下避子汤,让东宫这么些年都没子嗣。这事陛下若是知道了,第一个拿的就是陆家开刀。这么多年的筹谋与策划,就都白费了。“您养了殿下这么多年,他不一定会……” 秦嬷嬷的话还未说完,却见皇后一下子猛然抬起头来。秦嬷嬷犹如被人掐住了喉咙,一句话都说不出口。深吸一口气,皇后狠狠拧着眉心:“派人写信回府,让兄长助沈家将巡防营拿回来,年后先拿巡防营安抚住太子。”秦嬷嬷点着头,皇后闭上眼睛,想起刚太子在她面前,面无表情的那句话。倒叫她一时猜不出太子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这么些年来,太子越是长大,却越是与她不亲。小的时候还好,可长大后,特别是她让太子娶静好之后,她们母子的情分便是渐行渐远了。“你说……”张开唇,皇后出了个声儿:“你说太子是不是知晓些什么?”秦嬷嬷拧着眉心,立即开口阻止:“主子!”深吸一口气,皇后才渐渐地回过神来,身子往背后一靠,她头疼地揉了揉眉心:“杏仁酥给太子带去了吗?”秦嬷嬷瞥了皇后一眼,想说什么,到底还是忍住了:“拿了。”正阳宫门口出来的时候,晚霞正好,红墙碧瓦之间,夹道狭小又显得有些悠长。一路上,白雪皑皑,刚被扫干净的道上,很快又是一层白。王全弯着身子跟在太子殿下背后,他手中拎着的食盒,还透着一股香。“殿下。”王全头都不敢抬,身子弯得比两侧扫雪的小太监还要低。刚要说什么,却是又被太子殿下打断了。那月白色的身影停下来,王全还未说话,却见他垂下眼帘:“她身子可好了?”玉笙正在屋子里喝药呢,殿下就来了。冒着风雪,太子跨着大步走了进来。玉笙瞧见人,第一反应,有些吓住了。恰好,太子正在看着她呢,逮了个正着。“过来。”太子面上与以往一样,温润儒雅的一张脸上瞧不出任何情绪。玉笙权衡了一会,放下手中的茶盏,屁颠屁颠地走过去。“殿下从哪里来啊?”她绝口不提广阳宫的事,更不敢提早上,闹得这样大整个东宫都知道了,她怕稍微泄露出什么,触了殿下的眉头。“正阳宫。”“那殿下用膳了吗?”她今日格外的殷勤,又给殿下解大氅,又给殿下脱长靴的。小嘴巴巴儿的,一脸的喜庆,两只眼睛忽闪忽闪十分地讨喜。“没用。”太子倒是与往日里没差别,脾气甚至于更好一些,问什么,答什么。“让小厨房给殿下做点好吃的可好?翠玉豆糕、玉兰笋片、清炖蟹粉狮子头、配上一份清汤龙须菜,最后再来一份鸽子汤?”“ 加上老姜与葱段熬得浓浓的,乳白色,热滚滚的殿下喝上一大碗,人就不冷了。”她今日格外地体贴,太子瞧见她这忙上忙下的模样,握住她的手将人从身下拉了起来:“行了,就这些。”玉笙松了一口气,赶紧吩咐小厨房去做。“肚子不疼了?”玉笙立即摇了摇头:“喝了药,瞬间就好了。”桌面上那碗药才用了一半,太子那只手一直握在她掌心中,另一手执着碗要她喝完。一碗中药灌下去,玉笙整张脸都皱在了一起。她下意识地去寻茶水,可屋子里的奴才都下去了。茶水没寻到倒是瞧见桌面上一份糕点盒。像是殿下带来的。玉笙打开,瞧了一眼:“杏仁酥?”食盒里面这装着一碟杏仁酥,看样子还是刚出锅的,带着温热。玉笙还未说完,身后的人却是走到了她身侧:“不能吃。”玉笙想起殿下之前在她这儿吃的那碗腊八粥。他旁的都吃了,却唯独只留下了杏仁。理智告诉她,这话不该问,可有的时候,却又失了理智,等玉笙回过神的时候,她那一句话,已经问了出来。“殿下不能吃杏仁?”太子将人护在怀中,垂下眉眼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是。”“为……为何?”抬手把玩着她的腰,眼帘下的神色瞧不出情绪,过了好一会,他才认真的回了:“因为吃了会死。”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同时,他将弱点与命门一起交到了她手里。第173章 小祸害只有你是不同晚膳御膳房很快就送了过来,除了玉笙点的那几样菜之外,御膳房的奴才又擅自做主添了几样平日里主子们喜欢的。奴才们忙前忙后的,却安静的脚步声都没有。太子刚将那句话说完之后,玉笙的呼吸都仿若停了。殿下是从皇后娘娘的正阳宫回来的,那杏仁酥是谁给的,不言而喻。那盘杏仁酥还放在桌面上,玉笙却是连看都不敢再看一眼。之前在月楼的时候,有个伺候她的小丫鬟不能吃花生。玉笙当时不知道,那小丫鬟自个儿更不知道。后厨每日都送上一碟金丝窝窝糖,玉笙向来不爱吃甜食,便搁着了。那小丫环年纪小,才六七岁大,家里吃不上饭卖进来当奴才的。年纪小,嘴巴自然馋。没忍住,趁着玉笙睡觉的时候将那一碟子金丝窝窝糖都给偷吃了。后来,等人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身上长满红点,呼吸困难,拉倒医馆里人却没救回来。大夫说,要了她的命的,只是金丝窝窝糖里面的几颗花生。有的人,天生对某些东西便是不能碰。这些东西,对于他们而言,无异于毒药。黑檀木的饭桌上,太子正在用膳,他依旧是往常里那副温润儒雅的样子,一举一动,都是举止有度,风度翩翩。他眉眼甚至都是温和的,好像刚刚说出这些话的人不是他一样。玉笙瞧了一会儿,往前走的脚步顿了顿。她背过身,默不作声地将那杏仁酥与食盒都拿了出去。屋子里,静悄悄的。等太子最后一口汤喝完,碗筷放下来。抬起头,正前方,玉笙坐在软塌上,背对着身后白玉烛台里的烛火。瞧见他看过来,她眼睛立马亮了,歪了歪头,月牙一样的眼睛眯着,正对着他笑:“殿下。”而她身侧的小矮桌,刚放杏仁酥的位置上,干干净净地什么都没有。好像,那碟杏仁酥,从来没有存在过。对着月色,对着烛火,对着她那张笑得灿烂的脸,他的心,不受控制地,跳动了一下。——马上就是除夕,太子妃却是卧病在床,广阳宫的大门一直关着,除了太医无人能进去。昨日太子回的长乐宫,一大早起来,玉笙还未醒,纯良媛就派人送了不少东西来。大多是些补品,人参,鹿茸等大补之物。后面也有些金银珠宝等首饰,最稀罕的,甚至还有一张雪貂皮。“这……这么大一块雪貂皮。”素嬷嬷拿在手中简直爱不释手,这么大一块,做件斗篷都够了。“的确是好东西。”玉笙拿过来,瞧了一眼:“就算是太子妃那儿,都只怕没比这更好的。”一直听说纯良媛的家室好,这么一看,的确不是传闻。“好东西是好东西。”三七捧着茶盏上来,有些纳闷儿:“只是纯良媛无端的,怎么送了主子这么大的礼。”无功不受禄,再说了,收了这么大的礼,回礼也是个头疼事。“ 这件事上她利益最大,她自然是要来谢谢我。”玉笙放下雪貂皮,捧起茶盏喝了一口。谁也不是傻子,昨日的事闹得太大,殿下是从她这儿去的广阳宫,连带着太子妃都受伤了,多多少少都跟她脱不了干系。虽然到最后还没捅出来是为着何事,但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权衡利弊,纯良媛自然是要谢谢她。“听说今日一早,皇后娘娘已经派了身侧的秦嬷嬷去教纯良媛规矩了。”玉笙半点都不意外:“太子妃一时半会儿好不了,赵良娣又因为元承徽的事受到了责罚。如今这陪着殿下去参加家宴,祭拜等事宜的,自然只有纯良媛。”至于她与夏良媛,同样是良媛之位,但从家世,资质上来看,可谓是云泥之别。她摇了摇头,又深吸了口气:“良娣之位还有个空缺,看样子纯良媛很快就要成为纯良娣了。”玉笙将茶盏随意搁了下来,细微的一声动静软塌上忽而传出一声猫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