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30章
作者:清韵小尸      更新:2023-05-22 13:29      字数:4521
  公司选择合作伙伴, 经常需要进行竞标,好中选优。有的公司在竞标之前十分严格,甚至不许自己公司的人员与对方公司过多接触。有的公司则是鼓励那些公司们互相竞争,甚至优先派出代表, 对感兴趣的公司投出橄榄枝, 看着他们争斗竞价, 把己方利益最大化。东胜就是属于后者, 胡升准备来忻城的消息一放出,他就收到了数个电话, 还有很多人来加他的联系方式。胡升把那些人都通过了验证, 一边和他们保持暧昧关系, 一边暗中对那些公司进行背景调查。一轮交流之后, 数家公司出局。在那些剩下的公司之中, 胡升最为关注的就是无价数端和预想数据,这两家公司对他的考察也很重视,他人还没过来, 就已经开始约饭。这两家是重点考察对象, 都需要吃饭了解一下,无非是排个先后顺序。但是想要对合作有利, 大家都想要争个头筹。谁能最先搭建关系, 给合作方留下好的印象,才是成功的开始。预想数据的陈放先发制人, 给胡升发了微信消息。“胡代表这次过来, 我们要尽地主之谊。你来的那天晚上, 我约了一家比较好的餐馆, 不知胡代表有没有时间赏脸过来?”说完之后他还发了一家餐厅的介绍页面, 从介绍来看, 那是一家高档餐厅,环境优雅,价格不菲。陈放的信息透露着预想一贯的做派,有些想当然的高高在上。预想是忻城最大的一家数据公司,胡升本来是准备答应的,可他去搜了下那家餐厅,忽然有点犹豫了。这家餐厅的特色菜是海鲜,评价最高的是龙虾泡饭,他海鲜过敏。对方是主,他是客。如果他直接提出因为海鲜过敏需要更换餐厅,显然是不太好的。他去吃的话,要避开海鲜点菜,又是十分麻烦。甚至还不如干脆回绝掉,下次再约别家再吃。胡升想到这里,还是没有直接拒绝,委婉说:“陈总费心了,我还在定当天的日程。”胡代表还在纠结着,慕颂之也发来了消息:“胡代表到的那一天,我这里可以安排接机。我家私厨做的云南菜很好吃,公司楼下也有合适的场地。如果□□有空,我们可以参观完公司,边吃边聊。”慕颂之考虑得十分周全,两方刚认识,直接领到家里来,是不太合适的,带到好的餐厅去,又很生分。他们办公室的楼下有场地,是专门接待这种高端客户的,客户领进来,独立的一间饭厅连接着厨房,环境特别优雅,私密性也很好。慕颂之的一句话看起来说得随意,可却囊括了胡升的所有行程,而且考虑得极其周全。接机,去公司坐坐,最后去楼下吃个饭,做菜的是私厨,吃的还是胡升喜欢吃的云南菜。胡升来了兴趣,回了一个:“你家私厨会做云南菜?”慕颂之道:“对,绝对正宗,汽锅鸡,还有各种菌子。”花荼早就做好了菜单,这时候慕颂之趁热打铁发给了胡升。凉拌野菜,茉莉花炒蛋,薄荷牛舌卷,柠檬酸汤鱼,帕拱炒肉,大救驾火腿饵块,汽锅鸡,主食是八菌面,餐前的茶选择普洱,甜品是选择泡鲁达。这一餐有荤有素,菜品都是云南特色。胡升看得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对着这份菜单连发了五个举着大拇指的表情,还对慕颂之道:“我现在就已经开始期待那天的会面了。”慕颂之问胡升有没有什么忌口。胡升道:“我就是有点海鲜过敏,别的没有忌口,慕总考虑得太周全了。”慕颂之道:“胡代表不要客气,你远道而来,做点准备我们是应该的。”细节见真章,一番交流之后,胡升的心马上偏向了这一边:“那就麻烦慕总了,回头我们那天下午见。”两相对比,高下立现。和这边约好,胡升去回绝了陈放:“不好意思陈总,我的时间排出来了,晚上赶不过来。你放心,我会在这边住几天,一定会去公司登门拜访。”收到了回绝,陈总捏紧手机紧皱了眉头。胡升用了个“你放心”,可是陈总看了以后却是愈加不放心了。如果是去别的地方还好,如果是去慕颂之那里……那他们这还没到后面的环节,就先败了一局了。一想到这里,陈总就觉得一口血梗在胸口里。他得打听一下,慕颂之是用了什么手段,撬走了这位胡代表。慕颂之和胡升约好了,他还没告诉乐舒云,先去给花荼发了消息。“慕少拍了拍小花的钱包:该挣钱了。”花荼:“?”慕颂之道:“搞定了,按照原计划进行。”花荼:“那我去准备了。”慕颂之:“小花你真棒!”慕颂之想了想又说,“给我拍一张小鱼。”花荼把手机凑到鱼缸边,鱼缸里的黄色小热带鱼摇动着尾巴,看向了他。花荼拍了一张,今天他给小鱼喂过了食物,怕它缺氧,还放了一些小水草。慕颂之看了照片,这才心满意足,又去工作去了。花荼受到了表扬,觉得脸上有点热,他用修长的手指摸了摸一旁的小鱼缸,然后把手放在了脸上,这才把温度降了下来。成功约到了人,只是顺利完成了第一步。花荼接下来开始仔细考虑,应该怎么做好这一席菜。根据慕颂之给他的资料,这位胡升已经离家数年了。家乡的味道,就成了他心里的白月光。他反复地点着云南菜,一个是因为习惯和喜欢吃这些菜品,还有一个原因,他是在寻味。花荼是可以让阿莱空运来云南的食材,也可以用云南菜使用的餐具,还原出原味的云南菜味道。可是一旦这样做了,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必然无法超过胡升曾经吃过的那些云南菜的。客户的评价,很可能就是优秀,却不能惊艳。花荼决定自我挑战一下。怎样才能够让一个吃了数十年云南菜,并且在全国各地的高档云南餐厅吃惯了云南菜的客户震撼到,让他认为这顿饭比他过去吃过的云南菜都更为好吃呢?花荼一边思考着,一边开始在纸上开始写写画画。最近慕颂之中午不在家里吃饭,他正好可以进行试菜。除了精益求精,把所有的食材,火候,都控制到极致,还要最大还原那些菜品的巅峰味道。除此之外,花荼还需要做出一定的特色,也就是对菜品进行改良。其他的菜还算是简单,花荼认为最为关键,也最能够提升客户印象的,是那一道主菜——汽锅鸡。中国人对鸡汤特别有执念,各个菜系之中,都会经常出现鸡汤,为了提炼出鸡的鲜味,人们也是用尽了各种的烹饪方法。无论是汽锅、蒸锅还是砂锅,都是在锅具上做文章,用不同的温度来进行烹饪,让最后成品的鸡汤味道更为鲜香。汽锅鸡的味道独特,汤色金黄,绝对是各种鸡汤之中的极品。这道菜虽然有诸多的版本,有加入三七的,虫草的,还有加入菌菇的,不过配菜只是辅助,主要的食材只是用鸡。鸡是普通人家中最为常见,做法也非常之多。鸡的品种,生长周期,生长环境,所吃的食物不同,都会影响鸡的味道。对于厨师而言,想要做好鸡,首先要了解鸡。是公鸡还是母鸡,是白羽鸡还是三黄鸡,是土鸡还是肉鸡……里面大有讲究,鸡龄甚至需要精准到天。一旦用错,那做出来的味道会差之千里,就算后面的方法再对,也注定菜品不能成功。汽锅鸡需要选用还没有开始下蛋的小母鸡,而且要用土鸡。这个时候的母鸡油脂分布均匀,肉也细嫩,味道最为鲜美。为了保证成功,花荼决定先把汽锅鸡做上一遍。家里正好早上定了一只鸡。花荼准备拿来练手。平时很多人不注意,其实剁鸡也很有讲究,鸡屁股、鸡脖子,鸡头,鸡爪,翅尖等部位都有腥味,放在餐盘里也不好,想要做好汽锅鸡,都不能留。鸡身不好啃,他把鸡胸肉分下,鸡骨架用刀拆分,肉留下,骨去除。花荼用刀把鸡迅速拆分。其他的好肉连带鸡油留存,切成三厘米多的鸡肉块儿。鸡切得太碎不行,太整也不行,必须切得恰到好处,才能够让鸡肉和鸡骨散发出最多的味道。有的位置还必须一刀剁下,否则容易有碎骨,吃的时候影响口感。切成小块的鸡肉焯水,用温水洗净后滤干后加盐和胡椒粉拌匀备用。然后花荼又找出了厨具里面的汽锅。汽锅的中间有一个气孔。在烹饪的时候,把汽锅放在蒸锅上,水蒸汽从那个孔进入,遇冷在盖子上凝结,就会滑落回到锅中。这样就能够做到汽锅里不加入一滴水,最后打开却有一锅汤的效果。冷锅下鸡会有腥味,花荼把汽锅进行预热,随后把处理好的鸡肉码在了锅底,放上了两片姜,几段葱,一点虫草花和三七。水开后,汽锅上锅蒸了,这一蒸需要至少几个小时,鸡肉慢慢被蒸汽蒸熟,食物的味道一点一点融于汤中,最后就能收获一锅浓郁鸡汤。花荼多蒸了一会,等到了中午,终于蒸好。花荼又叫了俞嫂过来试菜。身为干饭人,俞嫂早就迫不及待了,搓手站在一旁。汽锅一打开,里面的金黄色的汤汁已经略微高过了鸡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花荼给了俞嫂勺子,让她先喝汤。鸡汤上有一层黄色的油,那油却不多,只是薄薄的一层。俞嫂用勺子舀起,下面的鸡汤清亮亮的,一点不油,汤还热着,她吹了吹,低头喝下。一瞬间,浓烈的鸡味包裹了舌头。那鸡汤喷香浓郁,汤里没有多少的盐,加了一点点胡椒,没有其他的调料,那味道纯粹就是鲜。这是普通鸡汤无论炖煮了多少小时都无法达到的一种鲜美。俞嫂恋恋不舍地咽了下去说:“鸡汤真好喝!我一个人能喝这么一盆!”花荼自己也用勺子舀了尝了一口,他觉得味道还可以,能够给这道汤打上八十分。色,香,味,形,这几方面都很不错。这道菜花荼曾经在一家中档的云南菜餐厅学习过,当时用的就是这种做法,网上的各种教程他也搜索过,也都是这么做的。这道菜摆在高级餐厅里已经足够了。可就是感觉是和花荼心目之中的汽锅鸡还差了点味道。就缺了那么一点点,这道菜仿佛没有了灵魂。要怎么才能够往前再迈出一步,更加接近极致的鲜美呢?花荼是个精益求精的人。他咬着勺子,想着应该怎么改良,可是一时没有想到好的方法。这时候最迅速的解决方法就是找个老师傅问一问。汽锅鸡是云南的特色名菜,流传了百年,各家厨师早就对它研究诸多,那些百年老店里,应该有对汽锅鸡的优化改良,也可能有独家秘方。可是这样的想法并不现实,忻城的云南菜本来就不地道,那些餐厅里的师傅可能做得还不如他。就算是有什么秘方,那都是别人安身立命用的,他贸然去问,对方也不可能告诉他。所以这方案不太可行。花荼闭上双眼,仔细想着汽锅鸡的烹饪方法,整个汽锅和下方的蒸锅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蒸汽在里面不停翻滚,逐渐凝固,最后积蓄下来,和鸡肉融在一起,最后变成金黄的汤汁……俞嫂吃了鸡肉,觉得肉已经脱开了骨头,肉质非常滑嫩。她在一旁狼吞虎咽着,又喝了几口汤说:“这汽锅鸡的鸡汤就是和普通的鸡汤不一样,感觉是浓缩了。”她无意的一句话,却是提醒了花荼。花荼灵光一现,睁开双眼。他反复推敲了一下,感觉自己找到了方向,一个计划在脑中逐步成型。只是这想法还需要进一步的佐证,他决定再去查查各种的资料。烹饪本就是追寻极致的过程。忽然找到了突破口,花荼觉得很有成就感。刚才他愣神的功夫,俞嫂那边就着鸡汤和鸡肉已经吃下去了一大碗饭。她有些歉意道:“花荼你快吃啊,再不吃就被我吃光了。”花荼不介意:“没关系。”俞嫂不好意思:“花荼啊,我觉得最近食量又增加了。”花荼说:“喜欢就多吃一点,都是健康的食材。”如果身体健康,没有什么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一类的,不会有太大的坏处。然后他看了看俞嫂冒出来的双下巴,又加了一句:“主要是会胖。”俞嫂捂着胸口,这话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