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
作者:北地鸟      更新:2023-05-23 17:08      字数:2962
  妇女工作以后肯定是要扩大的,不可能就只在临泗周边开展。如果只让婉娘一个人出去,她肯定是不放心的,但如果跟着商陆就不一样了。一是商陆曾经到处游历过,经验丰富。二是,他武力值高,万一遇到事情也多了一种选择。想到这里白菲昕忍不住瞥了一眼商陆粗壮的胳膊。婉娘的安全完全可以得到保证。所以与其不让婉娘参与,不如趁着安全的时候多多学习。而且,她之前还想着为女孩子们找一个榜样,现在看来与其往外找不如自己培养。瞧瞧现在的婉娘,不是说鼓励离婚,而是那种重新开始追求新生活的勇气,应该让书院其他的女孩子们看看。理完了思绪,白菲昕就点了头。婉娘顿时眼睛一亮。“婉娘,商先生在外游历的经验非常丰富,你跟着他的机会不会很多,一定要抓紧学习。”白菲昕说。“是!”婉娘大声应答。“商先生,教一教婉娘。麻烦你了。”白菲昕又嘱托。商陆转身看向婉娘,表情认真严肃,“如果你要一起去,就必须在今天晚上处理完所有私事,我们明早在城门打开的时候出发,不会等你。”婉娘更加大声地应答:“是!”*****天色一点一点地亮起来了。早起的鸟儿已经纷纷叽叽喳喳地唱了起来,也不知道它们在唱些什么。也许是在嘲笑那些整夜不睡觉的人。徐惑听到了,非常茫然地直起了脖子。随着他的动作,他的后背发出了一阵喀拉喀拉的声音。像是他刚刚从石头雕像里挣脱出来的一般。徐惑缓缓地伸直脖子望向窗外。“啊?”他问,“天……这就亮了?”语气迷惘。案几上的油灯还在燃着。徐惑眼睛下面挂着两个深深地眼袋。像是用最深最黑的墨水涂上去似的。“唉……”他感觉自己要死了。但一切都是值得的。徐惑下意识地低头去看自己的案几,那里放着层层叠叠的纸张。纸张上有写着工整字迹的,有写好了但画了大叉的,还有情绪崩溃乱涂的,都堆在了一起。这些纸张都是他反复熬夜,反复修改,送出去之后被李舒辱骂,打回来哭着再重新写,最后熬到今天,才做出来的全部成果。而在所有乱七八糟的纸张的最上面一张,工整的字迹写着:《白马书院未来五年亏钱计划纲要——关于未来五年发展的标和方向,以及经济、文化、基础建设、资金分配等等有关的一切》第103章 两个甲方徐惑叹了一口气。其实他也不想写这么多。但没办法,很多内容与其说是写给白菲昕看的,不如说写是给李舒看的。首先,五年亏钱报告的开篇就是分析白马书院经营现状。目前白马书院虽然搞了很多附属产业,但主体仍然是书院,最重要的任务仍然是教学生。其他产业是围绕着书院来的。而相应的附属产业有:合作社,期货市场,造纸作坊,工匠知识平台,图书馆等等。这其中,最重要的产业就是合作社。它几乎是所有产业的枢纽。所有资金流动都需要通过它,是它支撑和连接了其他部门。白马书院及其他产业才能成为一个集合体。徐惑是这样分析的,也是这样写的。这些内容白菲昕会不了解吗,她自家的产业她不了解,可能吗。都是给李舒看的。报告的第二部 分,是分析不同部门的经济状况。徐惑是这样想的,如果要亏钱,他起码得先分析出哪一项产业在赚钱。徐惑把白马书院所有产业分成了三个层次。赚钱的,亏钱的,收支平衡的。赚钱的比如:合作社,建筑班。建筑班收到的订单几乎是白马书院最大现金流了。还有教辅和预科班。不像书院三百个正式学生有人数限制,最近魏知正利用预科班疯狂扩张,招收到的学生已经达到了三位数。可惜学费每个人只收一千刀币,所以总收入不会高。收支平衡的比如:白马书院本身。其实白马书院学费高昂,原本能够成为巨大的盈利点,但白菲昕资助了太多贫家学生,高额收入硬生生的给她搞到收支平衡了。另外还有白马书院实践农场,芝麻信用,水磨坊,小吃街,工匠知识平台。这些属于做了事情,但成果是其他人在使用,书院并没有收益的。这还是徐惑剔除了人力成本。白马书院工资很高。如果算上人力成本,恐怕还是亏钱。徐惑直摇头。至于白马书院亏钱的部门。那就非常多了。第一个,《科学》杂志!徐惑就想不通白菲昕为什么要把它大量往外免费发放。多亏钱啊!另一个,白马期货市场和保险。简直就是巨额亏损项目!完全为他人做嫁衣。识字大赛。徐惑不用计算都能看出,这又是一个巨额亏损项目。他搞不懂白菲昕办这个活动有什么意义。别人识字,白马书院亏钱。图书馆。书院一直都在源源不断地买入新书籍补充进去。虽然缓慢,但图书馆一直在稳定地亏钱。以及最后,非常隐蔽的却不得不说的,白马书院的员工工资。远远超过了市场平均水平!还有福利系统,如果再带上幼儿园等等投入,这都算不清了。这让白菲昕不论做什么,都要至少比别人多付出一倍的成本。说实话,徐惑是看不懂但大受震撼的。报告写到这里,他都不敢相信。他以为的白马书院经营状况,多方位的收入渠道。大量现金,隐蔽的亏损点。实际的白马书院状况,七八处消耗大量资金的地方,全部吞噬掉了只有一两项的收入。看起来可怜巴巴的。这奇怪的纸面账目是怎么回事?徐惑当时瞪着眼睛大惑不解。白马书院不说赚大钱,至少也得是收支相抵吧。收入为正的部门的数量居然如此之少,已经让他非常吃惊了。如果真的是这个状况,白马书院应该早已亏损倒闭了啊?怎么还会是现在这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每天无数新的学生报名,新的工匠慕名来学习,新的商人把资金投入期货市场。究竟是怎么回事?徐惑想不明白。他以为自己写错了,返回去反复检查反复推算,仍然是如此。后来他战战兢兢地把报告交给李舒看,果然被骂得狗血淋头。打回来重写之后,徐惑痛定思痛,点灯熬夜研究,终于找到了白马书院还能坚持住的最大的原因。一个不起眼的部门:芝麻信用。换句话说。人心。只要大家还相信白马书院,就会愿意往里投钱,书院表面的繁荣就能够维持得住,然后再吸引更多的人来。正向循环就建立了。说不定合作社看起来运转流畅,实际上里面已经亏出天坑了,徐惑暗想。所以,白菲昕绝对是赚钱方面的大师级人物!徐惑提高了警惕。这种局面还能给她经营起来。如果是别人,白马书院早就亏本十遍,再带重启三回的了。她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徐惑看着报告不得不真心佩服她。虚假繁荣虚假繁荣。徐惑念叨。不然想一想就觉得绝望。于是这也影响了他写的报告的第三部 分,建议和目标。徐惑已经明白了。他不再执着于找到亏损点,应该做的是打消掉所有人对白马书院的信任。那样白马书院直接不攻自破了。对于亏钱的建议,他也分为了两部分。第一部 分,对于白马书院内部。徐惑写,图书馆、期货市场和保险业务,白马书院都应该加大投入。图书馆书太少了,要多多购买藏书。期货市场只有临泗附近的人知道,增加宣传费用,外国人不来说明办得不够好。保险业务不止要覆盖自己的员工,其他临泗人不配得到保障吗?总而言之,如果真心想要亏本还不简单,徐惑都没有认真写,随便杠一杠,只要从细里挑刺就行了。徐惑再次想到了他在开补习班时候的那三个工匠同学,于是又加了一部分内容。书院不能只想着为自己的学生介绍工作。外面的人怎么办?难道就袖手旁观吗?书院为什么不派自己员工为他们介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