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第四十八章
作者:映在月光里      更新:2023-05-24 03:19      字数:7464
  五月底, 康熙班师回朝,一行人浩浩荡荡又回到了京城。胤禛忙于朝堂之事,回京好几天之后, 才终于挤出一天空闲, 马不停蹄赶来了庄子。云瑶见他骑马前来, 风尘仆仆,人瘦了一大圈,也黑了许多, 脸被太阳晒过之后, 黑中透着红。不是那双深幽锐利了许多的眼睛, 他此刻看起来倒与种地的老胡没了两样。他上来就将云瑶死死抱在了怀里, 姚姑姑与苏培盛等见状, 忙垂下头悄声招呼伺候的人全部退了下去,各自放轻脚步忙碌, 打了热水送进洗漱间。云瑶被他身上的汗味冲得呼吸一窒,手抵着他的胸膛,挣扎着仰起头, 说道:“爷怎么这么瘦了, 可有哪里受了伤?”胤禛说道:“我这么厉害怎么会受伤,瘦了还不是因为想你想的。”云瑶见他吹牛, 忍俊不禁笑了起来。他根本只在后方, 刀箭都只是他挂在身上的装饰物而已。胤禛顿了下,笑道:“太子爷倒受了伤,哈哈他自己走路的时候不小心,踩到了块石子扭伤了脚。大家在平坦的道上走着说话, 突然我与汗阿玛眼前一花, 太子爷不见了, 再一看,他在地上躺着呢,哈哈哈他真是够倒霉的。”云瑶想想那个场景也觉得好笑,见胤禛笑得欢快,估计太子爷真是自己不小心摔的,不是有人要害他或者康熙。胤禛穿了一层又一层,身上的汗味实在太浓,云瑶忍不住偏开了头,憋着呼吸说道:“天气这么热,爷怎么骑马来了。快进去洗洗吧,换身汗爽衣衫,你身上都被汗浸透了,仔细着别着凉。”胤禛怀抱着她往屋里走,俯身不断亲吻着她的脸,低喃道:“骑马能早些见着你,好些日子不见,已相思成疾,不信你摸摸。”他握着她的手放在胸口,他那里咚咚跳个不停。云瑶很想笑,若是这里不跳就该着急了,不过她不忍泼他冷水,只笑着推他去洗漱间。胤禛拉着她不放,“不行,你得陪着我洗。”云瑶用脚趾头也知道他的想法,见他三下五除二扯下衣衫,同样很勤快将她的也扯掉,一起进了浴桶打水仗了。等洗完出来,两人才坐下来歇息说话。胤禛吃了一口茶,满足长叹:“真是舒服畅快,还是回到你这里好。”云瑶微微拧眉,斜了他一眼没说话。胤禛惬意吃了口茶,与她说起了一些战场上不打紧的事,末了叹道:“我去户部走了一趟,见户部尚书马齐胡子都快全白了,都是为了银子愁的。”云瑶知道打仗打的就是银子,康熙又御驾亲征,所行花费只会更多。最主要的是,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还没有抓到噶尔丹。两人说了没一会就到了午饭时分,厨房里送来了各种时令鲜蔬,还特意为胤禛做了道他爱吃的红烧肉。他见到红烧肉,果然眼前一亮,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送到嘴里,享受至极,说道:“好久没有吃上这道菜了,府里的厨房做出来总不是那个味。”同样一道菜,就算做法步骤调料都一样,不同厨师做出来,细品也有不同。云瑶正要说话,只听他意味深长笑道:“秀色可餐,就着你吃才更有滋味。”云瑶:“”她翻了个白眼,舀了些花生米与猪蹄到碗里,递给他道:“食不言寝不语。”花生挑选出了些饱满的做种子,余下部分她分了一些给雷金玉,现在剩下的也不多,今天厨房剥了花生米,在瓦罐里与猪蹄一起炖,软烂鲜香又不腻。他们吃饭并没有这个规矩,胤禛知道她是在嫌弃自己,不以为意地笑,顺口尝了尝花生米,只一品就赞不绝口。等到吃完饭,两人坐下来吃茶消食,他说道:“今天猪蹄炖长寿果这道菜也好,下次可以呈给汗阿玛,他这段时日很是辛苦,天气又热,都没有什么胃口吃饭。”云瑶点头应下,暗自思索这次胤禛出去一趟,似乎与康熙亲近了许多。以前送康熙吃食这种忌讳的事,他绝对不会去做,表孝心也只送些中规中矩的金玉字画。不过一切还是谨慎的好,她思索片刻后道:“还是把方子呈给皇上吧,反正也很简单,跟瓦罐汤一样的做法而已。”胤禛含笑看着她,赞许不已:“如今你反倒想得更为全面。这个方子我也不白拿,说吧,你要什么,我都给你。”他这口气也忒大了点,云瑶心里一动,笑得眉眼弯弯,说道:“既然爷这么大方,那妾身就不客气了。别的妾身也不想要,爷就把绮春园给妾身吧。”胤禛一愣,随之笑了起来,“小心眼子,福晋来找你,被你骂了回去。你要了这个庄子,是不是以后我来了,你看不顺眼也会一并撵了?”他见云瑶已经紧绷起了小脸,跟那要跟人打架的猫大爷一样竖起了毛,忙陪着笑脸道:“好好好,都是我说错了话,这个庄子你要就拿去,反正这里早就是你的地盘,只是我来了你不能赶我走,好好好,我又说错话了。别说一个庄子,圆明园你想怎么修就怎么修,银子都我出。你个小没良心的,先前我还想着你去帐上支银子,担心福晋会为难你,还特意写信去叮嘱过她,让她不能插手此事。”云瑶瞪大眼睛看着胤禛,想把他的脑袋敲开,看看里面究竟进了多少水。怪不得福晋会来庄子里发疯,他这份好心可用错了地方,典型的好心办了坏事。福晋接到他的信时,估计快被气晕了过去,又不能拿他怎样,才顶着大太阳前来找她麻烦。云瑶快被气笑了,说道:“爷,妾身知道你是一片好心,只是以后你不要这样帮妾身了,妾身真的多谢你呐!”胤禛也不高兴了,斜睨着她道:“一心念着你,还落不到你一句好,你这心究竟是什么做的?”云瑶瞪着他,气鼓鼓地道:“爷,妾身也要跟你说说圆明园之事。首先呢,妾身觉得圆明园慢慢修就好,一下耗费太大,只怕会引来别人嫉妒眼红。也不能因为没了银子,就胡乱对付一下,以后再重修重改,更耗银耗力。其次,妾身请爷好好想想,每次爷偏颇妾身一些,最后妾身结果又如何?胤禛愣住,眼神复杂看着她,半晌都没有说话。云瑶却不打算放过他,言语间更为尖锐起来:“妾身知道爷心善,大家都是你的女人,你也不能太厚此薄彼,所以每次也都是高拿轻放。可妾身该受的气该吃的亏可一点都没少,也幸亏妾身心宽,不是那计较之人,否则妾身也该躺在床上称病不起了。”胤禛脸色变了变,沉思片刻,说道:“你还心宽,每次受了气要还到我头上来。还说我不偏颇你,真不偏着你,就冲你对福晋说的那些话,就该治你”他见云瑶已经瞪圆双眼,忙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拉起她笑着安抚她:“好了好了,都是我的不是,以后我定会换位思考。你别生气了,去歇着吧,我可盼了好久,要好好抱着你睡个好觉。”云瑶不知道胤禛以后会不会换位思考,只是她能做到的也只能这样了。他是大清的阿哥,能做到反思道歉已算难得,她也不能再要求更多。歇息好起床之后,待太阳不那么烈,云瑶与胤禛如以前一样,换了身粗布衣衫,去田间地头走动。他连走了几块地下来,斜着她冷笑道:“今年把蔬菜瓜果都种在了自己的地里,真是,有了巴掌大块的地,要急着拿出来显摆了?”云瑶当没听到他的嘲讽,指着地里浓绿的花生苗,笑着问道:“爷,你认识这是什么吗?”胤禛还真不认识花生,他蹲下来看了半天,又拔了一株起来,看着根上结出的小果,半天后方迟疑地道:“这是长寿果?”“是呀,爷给的长寿果,妾身选了些种,也不知道以后收成如何。”云瑶接过花生苗来回翻看,数了数上面的小花生,不过才结七八颗,她顿时有些丧气,“结得太少,只光顾着长藤蔓了。”胤禛忙安慰她道:“没事,以前长寿果都种在山东沿海地区,估摸着京城气候土壤不一样,能结果就已经很不错了。”云瑶说道:“估计跟种子也有关系。东北那边老胡递了消息过来,说今年的水稻已经抽穗了,只稻穗比较短,估计产量也不会高。”胤禛牵着她继续走,笑道:“能在这个时候就开始抽穗,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我记得县志上记载,等到地化冻之后再种,秧苗出得比较慢不说,还没有等稻子长成熟,天又冷了。”云瑶认真思索之后,斟酌着说道:“爷,关于种稻之事,妾身觉着种子一定要能抗寒,等到适应了当地的气候之后,估计才会慢慢好转。一年两年肯定没有成效,以后这件事就算成了,咱们也不会瞒着掖着,肯定会献给皇上,拿来惠及百姓。不如爷等秋收之后,把水稻的种植情况禀报给皇上,让朝廷出面去解决这个问题。”胤禛背着手慢慢走着,眉头拧了起来:“此事我得再好好想想,断不能乱交出去,不然最后反倒会被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弄没了。”云瑶不懂朝堂上那些官员之间的勾心斗角,胤禛这么说肯定有他自己的考量,她也就不再乱建议,拉着他去到了圆明园。雷金玉得到胤禛要去的消息,早等在外面迎接,见到他们前来,忙小跑着上前恭敬请安。胤禛听云瑶提过他几次,言语间对他颇多赞赏,以前他倒没察觉,此时不免多看了他几眼,见他外貌不过普通寻常,也没看出什么特别之处。等到进屋去见了烫样,对整个圆明园的布局与安排,胤禛才连连赞叹,最后不由得看了一眼云瑶,得意地想:“我的女人就是与众不同,眼光那是一等一的好。”云瑶不知道胤禛心中所想,在一旁与雷金玉细细商量着着修建的琐事。“现在天气热,让工匠们在早晚凉一些的时候开工,别顶着大太阳干活中了暑。我会让厨房熬些绿豆粥送过来,解暑的药汤也熬一些,每天大家都喝上两碗。还有我种在地里的西瓜,劳烦雷先生每天派人自己去摘,拿回来冰到井水里,等到大家歇息的时候,也能吃上一口解渴。”雷金玉对她的建议自是完全听从,尤其是她以前待下面做活的人也极好,笑着说道:“云格格,你待他们好,他们心里也清楚,做事也会更加上心。大家都也念着你的好,先前还跟奴才说,想来给你磕个头呢。”云瑶骇笑,忙双手乱舞拒绝道:“别别别,我真不敢当。这些都是爷的主意,我不过是照吩咐办事而已,让他们只用心做事就好。”胤禛含笑看了她一眼,没有出声拆穿她。雷金玉也嘿嘿笑着,顺着她的话又要跪下来给胤禛磕头。他也身手拦住了,如云瑶那般说道:“起来吧,无须这些虚礼,只管好好当差,爷也不会亏待你们。”在园子里转了一会,与雷金玉商议了一些修葺细节,两人便离开了。胤禛边走边侧头看着云瑶,笑着问道:“明明是你的主意,为何要安在我的头上来?”云瑶从来不要这些虚名,善待工匠们,不过是举手之劳,也是她做为一个人的本分。虽然她现在也会时常被称为主子,可那些主子的威风,在这些地方就不用拿出来了。再者,这些事传出去之后,她肯定会落下一个贤惠的名声。一个格格被夸赞贤惠,这种名声对她来说,不但没有实际好处,估计福晋又会杀来找她麻烦。云瑶笑着比了比自己的脑袋,说道:“妾身的头也不大,戴不了这么大的帽子。夸多了妾身也脸红,大家都是人,妾身做这些,也不过是人之常情而已。”胤禛愣了下,斜着她道:“经你这么一说,我戴了这顶帽子,好像头也开始发痒了。”云瑶被逗得大笑,拍着他马屁道:“爷不一样,爷是要做大事之人,现在这些让你头痒的帽子就先存着,等以后要用的时候再拿出来用。”胤禛心中一动,看着天边的夕阳,陷入了沉思中。如同云瑶所说,做大事的胤禛第二天就赶回了京城。康熙今年也没有搬到畅春园来避暑,直准备忙到九月,率领大军出发去了呼和浩特,再次御驾亲征噶尔丹。伤筋动骨一百天,太子因为脚还不方便,这次留在了京城。康熙带上了大阿哥三阿哥胤禛八阿哥,把成年皇子几乎全部捎上了。康熙对噶尔丹的残余势力,采取了围剿与劝降双管齐下的措施,写了劝降书大肆宣扬,又设置关卡,堵住噶尔丹潜逃的路。围剿还好,劝降对于噶尔丹来说根本不痛不痒,但对于噶尔丹的部下来说却十分有用。尤其他们被清军追着四下逃窜,人心就渐渐开始动摇了。康熙一直驻跸在呼和浩特,等着噶尔丹的投降,后来顺道又转去了鄂尔多斯,一边行猎一边胸有成竹等着。直到十一月底,康熙才等到了噶尔丹的亲笔手书,上面只提及了清,藏,喀尔喀之间过去的历史关系,并没有半点投降的意思。京城今年的雪来得晚了一些,到了十一月中旬才开始纷纷扬扬下起了初雪,一夜起来,整个庄子里都被积雪覆盖住了,天地万物白茫茫一片。到了冬天地里的庄稼只有还没有长出来的小麦,云瑶也彻底闲了下来,每天只管变着花样吃。老胡那边也递了消息回来,水稻的亩产,只有江南的一半。最后他还给云瑶捎了一小袋回京,让她尝尝种出来的新米。前世的东北大米,米粒细长,煮出饭来也颗颗分明,揭开锅盖就清香扑鼻。现在种出来的东北大米,与寻常江南米也差不多,云瑶更能断定,是稻种的问题。不过依照现在的水平,首先要考虑的是填饱肚子,而不是好不好吃的问题。云瑶决定把先前收起来的稻谷,筛选后全部留下来做种,等明年再对比下收成。她也盼着胤禛早点禀报给康熙,让康熙拿出银子来做这件事。不过云瑶看到了胤禛来的信之后,又打消了先前的念头。康熙只怕跟噶尔丹杠上了,银子如流水般花出去也在所不惜,最近肯定是拿不出银子来做别的事情。下雪气温更低,她去厢房里溜达了一圈,见种在盒子里的青菜小白菜等苗还好,屋里烧了炕没有被冻坏。她小心翼翼掐了些送出去厨房煮汤,总算不用再一个冬天只能吃萝卜白菜。姚姑姑掀帘走进来,见到云瑶正斜靠在软垫上,吃着热茶零嘴看信,犹豫了一会上前坐在她旁边,拿起针线做了起来,闲聊着道:“格格,长兴去给魏谙达送东西,已经回来了。”云瑶抬头看了姚姑姑一眼,问道:“魏珠可还好?”姚姑姑说道:“长兴说魏谙达好着呢,这次他临行前拉了肚子,没能随御驾去呼和浩特,成日也没什么事做,最后反倒养胖了些。”云瑶听着笑了起来,“他这肚子拉得真是时候。”姚姑姑附和道,“可不是。魏谙达还问格格今年回不回京城过年呢,说府里福晋有了身孕,府里有了喜事,总该聚在一起庆贺庆贺。”云瑶顿住,目光从信纸上扫过:“汗阿玛最近颇为着急上火。穷寇莫追,实为谬论也。再回到京城,还须待一些时日。寒冬已至,每尝到热和的瓦罐汤,思念成疾。”胤禛对上次击败噶尔丹侄子之后,没有再继续追去围剿噶尔丹之事,一直颇多抱怨。她不懂打仗,知道那是康熙的主意,谁也无法更改,他的一腔雄心壮志只得化为了泡影。只是乍一听见福晋怀孕的消息,再对比最后几行字,云瑶无端觉着有些讽刺。她只笑了笑,只随意将信放到了匣子里去,说道:“府里的铁树总算有开花的了,爷不会再成天目光在我肚皮上扫来扫去。”她学着胤禛,把他深沉若有所思的模样学得活龙活现,逗得姚姑姑噗呲笑出了声。姚姑姑仔细觑着云瑶的脸色,见她神色并没半点不快,轻叹道:“府里总不能一直没有孩子,爷也不能一直没后。不说皇上,德主子那关也过不了。”云瑶真不在意谁有孕谁受宠,她呼出口气,轻松笑道:“福晋有了孩子,没了一直困着她的心病,估计以后也不会成日那么紧张,跟个斗鸡一样来找我麻烦了。”姚姑姑想想也是,她们在庄子里过得自由自在,有房有地,还有皇上的御笔亲封,就算没有孩子,一辈子也无忧。她见云瑶把放信的匣子合上了,问道:“格格要不要回信,奴婢去给你铺纸。”云瑶摇了摇头,拿了花生放在小炉子边上烤,说道:“不用回,都快到年底了,皇上他们应该也很快回京过年。唉,今年地里的长寿果收成不好,还得数着吃,早知道就不该给魏珠送那么多了。”姚姑姑笑了起来,也没有劝她,也放下针线帮着她一起烤起了花生。过了没多久,胤禛随着康熙回了京城。到了年底,他忙得不可开交,一直忙到过年的时候,也没抽出功夫来庄子。快到年三十的时候,胤禛差了苏培盛前来,让他请云瑶回府去过年。苏培盛恭敬地道:“格格,爷等到这时候才差奴才前来,主要是爷一直盼着能歇下来,亲自来庄子请。爷天天被皇上召进宫,眼见实在是没有空,便差奴才来了,说让奴才一定要把格格请回去。”云瑶笑着对苏培盛说道:“你回去跟爷说,让他自管着去忙,我每天没事,只管着吃吃喝喝,哪还能让他操心。我在庄子里住习惯了,也就不挪来挪去了,庄子里这么多人,过年也很热闹,不会冷清的。”苏培盛见云瑶没有半点回府的意思,他只好留下一大车的年礼,灰溜溜又回了京城。姚姑姑收拾着胤禛送来的东西,一件件登记在册,再收拾好放到库房里去。她笑着道:“库房里都快堆不下了,格格,奴婢拿些补品去厨房里去炖了吧,放久了倒不好。”云瑶想了想,笑着道:“补品这种东西也不能多吃,补过头总不好。这样吧,你把补品分一分,备上一份送给雷先生,再准备一份送给你额涅,算是你与大嫂孝敬的。这些东西他们老人家肯定喜欢,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你的亲人长辈,你额涅现在也辛苦,总算把你那两个淘气侄儿养听话了。”姚姑姑想起她额涅现在的情形,也忍不住笑道:“总算是一物降一物,额涅以前万事不管,现在没了人使唤,自己的儿子也指使不动,只得自己动手了。听大嫂说,上次回去见到额涅瘦了,可精神好得很,说话中气十足,嗡嗡嗡都震耳朵。”她沉吟了片刻,终是道:“格格,你不回府,爷会不会生气?”云瑶哈哈大笑,“我回去了他估计才会生气呢。你说这个节骨眼回去,若是惹得福晋动了胎气,大过年的那不是晦气吗,我还是不要回去添乱了。”福晋现在估计肚子已经大了,在三月左右就会生产,那自然得万事小心。姚姑姑心中感叹不已,云瑶自从知道福晋有身孕之事之后,日常过着自己的日子,半点伤心都没有。以前姚姑姑还以为她有所掩饰,可一段时日下来,见她是真不在意,也从没为自己仍旧没有身孕着急过,完全心无挂碍。胤禛来,她笑着相迎,只有他顺着她,随她的习惯生活,她从没有为他改变过自己的生活方式。胤禛不在,她更是照常生活,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别提日子过得有多快活了。新年很快到来,庄子里依旧热热闹闹,带着猫大爷,去湖里滑冰,再凿冰抓鱼。云瑶甚至还吩咐去买了两头猪来杀了,大家围在一起,吃了她念念已久的杀猪汤。剩下来的内脏,猪头等,全部放在大锅里,用老卤一锅卤了,庄子上空成天炊烟袅袅,香气经久不散。过完年直到元宵后,胤禛还是没有空闲,二月初就随着康启程赶去了宁夏,追赶逃窜至此的噶尔丹。云瑶只有深深的佩服与感叹,康熙算是最在宫里坐不住的皇帝了。每年都往畅春园塞外跑,京城周围还不够,他还几次下江南。现在,他更是亲自不远万里追去了宁夏。云瑶不懂他的宏图伟略,她只知道,他每走一步,那就是在往地上哗哗掉银子。转瞬间到了三月,福晋经过千辛万苦之后,终于诞下了胤禛的嫡长子。噶尔丹被康熙追着到处逃亡,最后病死在了宁夏的旷野。康熙确认噶尔丹病死之后,拔掉这根眼中钉,总算了却了他一桩大心事,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漠北问题,他又心满意足回了京城。此时已经进入了六月,天气炎热不堪,康熙又兴师动众,领着大群人来到了畅春园避暑。分隔大半年,云瑶总算再次见到了胤禛,与他身后的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