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第5节
作者:将月去      更新:2023-05-24 05:13      字数:3534
  纸面扇子上面多题字,要么画梅兰竹菊,书生最喜欢这些,要想取巧,可以在扇柄上花心思,雕花镂空,刻画刻字。坠子也可以多做几种,如意结,同心结,怎么好看怎么来。宣纸做扇纸太软,要么自己做,要么多用几张。打定主意,顾筱想等明天沈羲和走了试试,她累了一天,就坐在床边歇一会儿。门被推开,嘎吱的声音在屋里极为突兀。沈羲和从外头进来,他已经梳洗活了,额前碎发有些湿,他关上门,看顾筱坐在床上,目光越发沉。顾筱打了个激灵,沈羲和干嘛这么看她,下午训也训过了,她可没招他惹他。沈羲和沉声道:“顾筱,你到底想干什么。”平日顾筱都睡榻,今天为什么坐在床上。后知后觉,顾筱明白了沈羲和是什么意思。她来的时候沈羲和还在书院,并未归家,西屋总共一张床,她就理所当然地睡在床上。床一人睡正好,怪不得还有个榻呢,顾筱在心里捶胸顿足,怪不得,原来是她的。她腾地一下站起来,弯腰把坐皱的地方抚平,“我帮你试试床舒不舒服,挺好的,你坐,你坐。”第5章 懂事夜深人静,沈羲和手放在……沈羲和不再看顾筱,他拿着油灯走到床边,欲解下衣带。夜深人静,沈羲和手放在腰带上,他板着脸道:“顾筱,你不去睡,看我做什么。”顾筱就多看了两眼床,这都不行吗,“……晚上冷,盖严被子,身体最重要。”说完,顾筱挪到了小榻前,榻窄的可怜,这也就将将够她睡。不仅如此,榻上连个枕头都没有,顾筱躺在上面,翻身都困难,不就是床吗,谁不能睡,反正沈羲和明天就走了,她明天就能搬回去。沈羲和五日回来一次,如果能十天一回,十五天一回,一个月一回就更好了。沈羲和吹了灯,在黑夜里脱了外袍,他躺在床上,脑子里还是顾筱的话,晚上冷……就这么关心他吗?榻那里半点动静都没有,沈羲和以为他讨厌顾筱,每次回来都睡不好,这回也应如此,结果,一晚上睡的极为安心。到了寅时,沈羲和起来,顾筱迷迷糊糊听见穿衣的声音。没有枕头又不敢动,这一晚睡的她腰酸背痛,天还没亮,顾筱真想立刻把沈羲和送走,不,她要亲眼看着沈羲和走。顾筱坐起来,“你这就要走了吗?”沈羲和点了下头,他五日之后还回来,况且,顾筱每天去送饭,不必依依不舍。顾筱松了口气,亲自送沈羲和出门,“天黑,你路上小心一点呀。”沈羲和没有理她,顺手把门关上了。周氏一早起来给沈羲和做饭,家里没什么东西可带,包袱里是沈羲和补好的衣服。能送孩子去书院的大都是有些家底的,好一些的穿绸缎,差一点的穿棉衣,衣服上带补丁的,只有沈羲和一个。周氏道:“衣服都补好了,中午还是小小给你送饭。”沈羲和嗯了一声,忙过这阵,四月多,就不用顾筱送了。顾筱在西屋听沈羲和的动静,没一会儿他就走了,她也睡不着了,编了一个蝈蝈笼子。木头料子就在桌子下面,里面有长的有方的,做扇柄,得磨成薄薄的长条。顾筱在屋里做了一会儿,等到卯时家里人都起了,就去帮忙烧火做饭。今儿李氏做早饭,李氏坐在杌子上烧火,她低着头,眼睛有点红,还有些肿,像是哭过。李氏哭了半宿,她怨周氏偏心,也怨自己肚子不争气,昨晚二丫小声跟她说,肉可真好吃呀,想着女儿长大没吃过几次肉,李氏的心就跟针扎一样。锅里煮着稀饭,正咕嘟咕嘟地冒泡,李氏被烟熏的眼睛疼,她咬咬牙,想着自己也该存点钱。沈二郎只会睡大觉,成天伺候庄稼,哪里存的下钱,二房还不如大房。她怀着孕,她不吃,肚子里孩子也得吃。李氏看了眼顾筱,“小小,二嫂求你件事……”顾筱吓了一跳,“说什么求不求的……二嫂……”她看着李氏,问了句,“你是不是也想着相公明年秋闱,赶考银子不够,所以想尽点心意?”李氏愣住了,她这个人虽然说话直,可不傻,“对,得多给三郎攒点银子,小小你说得对。二嫂平时绣点帕子什么的,小小去城里,能不能帮忙卖出去?”都是熬着眼睛一针一线绣出来的,二丫成天绣,手上好几个针眼,李氏不可能全交给周氏。顺路的事顾筱愿意帮忙,她以后要走,现在还在沈家,关系能处好就处好。“那我帮忙看看。”顾筱搅搅稀饭,然后道:“那娘那里……”李氏道:“娘当家做主,大头肯定交给家里的,只要三郎能中,我也做什么都愿意。”顾筱摸摸脸,感情昨天说的话他们都听见了。吃过早饭,沈家人去地里做农活,李氏带着几个孩子收拾屋子,洗衣服,然后准备中午饭。二丫长的眉目清秀,乖乖地在李氏身边干活,中午饭做好,李氏把绣好的帕子塞给顾筱。顾筱提着饭上路,春光明媚,路上有各种颜色的野花,心情好,长长一段路都不觉得难走。到书院时辰还早,顾筱卖了两个蝈蝈笼子,再卖就卖不出去了,她在书院门口转了转,见还有人拿着蝈蝈笼子卖,一个两文钱。顾筱叹了口气,做生意就是这样,看见一点点苗头就有人跟风,好在决定做扇子了。时辰到了,沈羲和从书院出来,他见顾筱悻悻的,他皱了皱眉,却没多问。吃完饭,顾筱把碗筷收了,“三郎哥哥用功读书,我先回去了。”沈羲和点了下头,“嗯,你回去吧。”顾筱开不开心,与他何干。顾筱:“那我走了。”顾筱在书院门口转了几圈,好不容易把手里的笼子卖出去,今天卖不动,兴许明天一个都卖不出去。顾筱去了县城的布庄,问伙计收帕子吗。绣好的帕子布庄常收,一文钱一条,卖了帕子,顾筱在布庄挑了一包碎布头,花了五文钱,她卖了四个笼子,连肉烧饼都没舍得买,转头去了书坊。书坊卖书,还卖笔墨纸砚,颜料。顾筱还剩十二文钱,一支兔毫十文钱,普通墨锭十五文一块,颜料要更贵,二十文。小二在柜台问顾筱要什么,顾筱看了一圈,“我要一刀纸。”小二数了二十五张,“总共十文钱。”顾筱肉疼地掏了钱,抱着纸回沈家。到了沈家,顾筱先给了李氏十个铜板,然后钻进屋,李氏感激顾筱帮忙,把家里活都揽了,让顾筱安心在屋里待着。顾筱要做折扇,首先扇纸要硬,五张纸用水粘在一起才将将够用,扇纸还要晒,顾筱把篓子拿过来做扇柄。扇柄用竹片最好,没有竹子,顾筱只能用木头,薄薄一根,上宽下窄,十五根扇柄,两边的要更宽更厚。刻刀生锈了,并不好用,好在顾筱做惯了这些活,对她来说不难,扇柄下方钻圆孔,然后再用碎布头打磨抛光。顾筱在桌前坐了一下午,到了晚上她把手上活放下,出去烧饭,李氏眼睛已经不肿了,眼里还带着淡笑,“小小帮忙烧火就行。”烧火做饭,村里各家都飘起炊烟,沈家众人从地里回来,沈老爷子发话,“明天估摸着有雨,把种子备好,后天种地。”老庄稼把式看天色就知道什么时候下雨,春雨贵如油,得趁着雨水多赶紧把地种上。要是种地,家里饭菜就要换换了。早上得吃干饭,中午两个馒头是不够的,晚上回来吃不饱,也不行。周氏点点头,想想家里的粮食,还是够吃的。第二天,果然飘起了雨。虽然下了雨,饭还是得照送,沈家没有雨伞,顾筱穿着蓑衣往县城赶,土路被雨水打湿,一踩就是一脚泥,到了书院,篮子里饭菜都凉透了。顾筱把篮子上的布掀开,“三郎哥哥,今天饭菜凉。”书院门口搭了个棚子供学生吃饭,沈羲和没伞,衣服头发都湿了,他看着顾筱,道:“不妨事。今天下雨……怎么没让大娃来。”顾筱在心里叹了口气,本来今天大娃想来,可是她得卖蝈蝈笼子啊,就算没人买也得试试,能攒一文是一文,所以她就把这活抢来了。顾筱低着头道:“我想来。”蓑衣还滴着水,顾筱的鞋子也脏了,从尚阳村到广宁县这条路沈羲和有过无数次,下雨也走过,自然知道多难走。沈羲和心里不是滋味,是因为以后不能送饭,所以现在才要来吗。沈羲和把饭快速吃完,破天荒说了句,“你回去让娘煮点姜汤。”顾筱怔了怔,沈羲和还会关心人,“嗯,你多喝热水。”顾筱怀里还揣着蝈蝈笼子,下雨,书院门口人少了许多,蝈蝈笼子只卖了两个,雨也不见停,顾筱不敢耽误太久,赶紧回家,至于姜汤,早让她忘光了。蓑衣是顶事的,顾筱身上没怎么湿,在村子里也用不到伞,顾筱把鞋擦了擦,然后回屋看扇纸晾得如何。纸已经干透了,扇纸是扇形,一个扇面十三道折痕,向前向后各一折,扇面和扇柄用水粘不行,得用浆糊。调浆糊要用面,顾筱没有面,能碰到面的只有周氏。调面糊用的面也就一点,但白面是粮食,糊浆糊一看就不是正经事,顾筱想了想,赶在周氏回来前偷偷去了东屋……顾筱往第三个陶罐下坑里的钱袋子里塞了两文钱,双手合十虔诚道:“我一定给相公攒够银子!”陈氏偷偷跟着顾筱,她在门外看着,心里颇为动容,等周氏回来,她神色复杂地把这事儿跟周氏说了。“娘,小小又往钱袋里塞了钱。”周氏回屋里数了数,果然多了两文钱,她叹了口气,“哎,你说这孩子……”怎么就这么懂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