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第23节
作者:将月去      更新:2023-05-24 05:14      字数:3298
  周氏眉毛一挑:“我稀罕?”“不稀罕不稀罕。”顾筱笑了笑,“那明天您先尝尝我手艺?”顾筱做的东西,周氏爱吃,又舍不得吃,“我,我就尝一口,行了,别说这些用不着的,吃饭去。”晚上一小碗稀饭,顾筱摸了两个红枣回屋吃,红枣皮薄肉多,吃起来甘甜。沈家没蒸笼,现做一个也不赶趟,明天做红枣糕,只能用用家里的大铁锅。躺顾筱梳洗好回屋记账,吃食六十九文,修书一两,现存一两九钱三十一文。数着银子她舒服多了,肚子也不疼了,很快就进入梦乡,而偏房沈二郎一家三口,还没睡。大丫声音小小的,“娘,今天赚了好多钱!”李氏心疼女儿,捏了捏大丫的胳膊,“多赚钱好。”大丫又道:“小婶儿买了好多东西,还给了我吃的!我带回来了。”李氏笑了笑,眼眶有些湿,“娘不爱吃这个,你自己留着吃吧。”沈二郎躺在旁边,拍了拍李氏的肩膀,“哎,早上委屈你了。”李氏抹了抹眼角,“说什么委屈不委屈的,要是大丫是个男孩,娘也不会……”沈二郎道:“女孩儿咋了,大丫能干得很。不比男孩差,你就是再给我生个闺女,我也乐意。”李氏没说话,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生男生女强求不来……二郎,等三郎中了咱们就分家吧,我就大丫一个女儿,不求她嫁多高去。”“嗯,三郎中了我就和娘说去。”沈二郎笑的苦涩,“快睡吧。”大丫早就睡着了,她累了一天,顾筱给她的枣就放在枕头边上,枣香清甜,如果能吃到嘴里就更好了。次日一早,沈二郎带着大丫去县城卖卷饼,陈氏出摊晚,就跟李氏一起把屋里收拾收拾。顾筱猫在屋里做伞,伞柄做好了,剩下的就是糊纸做伞头。油纸小心附上去,然后用调好的面糊黏结实,糊纸要小心翼翼,要按照伞骨的形状来糊。糊纸之后就是做伞头,伞头为顶,制好伞头之后便是绘花,山河万物皆在一把伞上。顾筱揉揉肩膀,她低着头做伞,腰酸脖子疼,她站起来活动活动手腕,然后出门接水调颜料。陈氏准备走了,这个时候出去正正好。大娃二娃推车,陈氏扶着车上的东西,沈大娃回头看了眼顾筱,有什么东西在他脑子里一闪而过。沈大娃不动,陈氏问道:“咋不走啊?”大娃倒吸一口气:“娘,你先别着急,我好像忘了个事儿,让我想想。”顾筱接了水,准备回屋,大娃的事估计跟她没关系,一会儿把伞画好,就和面做红糖红枣糕。鸡蛋给打发了,红枣切碎碎的,一大勺红糖保甜,蒸出来肯定特别甜。沈大娃微微张着嘴,他忘了啥事呢,跟小婶儿有关,小婶好像要他带什么东西来着……沈大娃拍了一下脑袋,“想起来了,小婶儿,我小叔那衣服补好了吧,我顺道带过去。”顾筱愣在原地,什么衣服。第23章 枣糕沈羲和淡淡地扫了他……沈羲和的衣服,顾筱记着昨天回来的时候给放榻上了,今儿上午忙着做伞,就没管过那,衣服破在哪儿她都不知道。现在补也赶不及了,顾筱按了一下眉心,道:“衣服还没补好,你问问你小叔,急着穿吗,要是着急我下午给他送过去。”沈大娃道:“行。”等到了书院,见到沈羲和,自是原话转达,“小姑说了你要急着穿下午就给你送过来。”沈羲和摇了摇头,“不急,明日也行。”没道理为了件衣服往县城跑一趟,他不急,一点都不急。沈大娃:“不急的话等你回来拿呗,后天不是放假吗,就一天。”沈羲和抿了一下唇,道:“那就……后天。”沈大娃觉得自己提的主意甚好,他问沈羲和:“小叔你吃夹啥的?”“随便。”沈大娃:“那夹肉吧,昨天吃的是鸡蛋,换换口味。”沈大娃怎么跟沈羲和说的顾筱不清楚,等过了晌午陈氏他们回来,顾筱知道衣服不急,赶在沈羲和放假回去之前补好就行。顾筱怕又把这事儿给忘了,去东屋拿了针线筐,绣了三片竹叶了事。周氏等着用针线呢,马上到五月了,除了沈羲和生辰,还有一桩大事,那就是服劳役。一户一丁,今年是沈大郎。干的是力气活,挑石头抗沙袋,肩膀胳膊,都得多缝几块布,陈氏去摆摊,所以这衣服就她来缝。“肉在井水里冰着呢,你看看时辰,早点好吃饭。”周氏挑了根针,眯着眼睛纫线。中午沈二郎他们都不在,吃的就是简单的二合面馒头就酸笋咸菜,头回沈羲和不在吃肉,周氏心里不大好受。才刚申时,顾筱道:“时辰还早呢,我先做红枣糕,娘,多用几个鸡蛋成不?”要想枣糕做的软,鸡蛋清必不可少,把鸡蛋清打发,蒸出来的糕才会有大大小小的孔,跟蜂窝似的。上午顾筱把伞面画好了,一面江南烟雨,淡墨雨丝颇有意境,做好一把伞,第二把也就好上手了,顾筱不急,下午就好好捣鼓一下吃的。今天做红枣糕,明天就做桂花绿豆糕。周氏道:“碗柜里又不是没鸡蛋,还用跟我老婆子说。”红枣啥的都是顾筱买回来的,周氏还不至于心疼几个鸡蛋。顾筱笑了笑,“那娘您等着,出锅第一块就给您吃,要是不好吃,您也不许嫌。”这么多好东西做出来的东西要不好吃,周氏以后就不让顾筱做了,“行了,别挡着我纫针。”线老是纫不进去,周氏让顾筱赶紧出去。顾筱把针线接过来,“我来弄。”周氏愣了愣,才道:“行。”陈氏李氏都在,家里人还多,顾筱做红枣糕,自然是求了她们帮忙。陈氏把枣去核切碎,李氏就在一旁用筷子打鸡蛋清。搅和半天,也不见出沫,顾筱说了要把鸡蛋清打成白的膏状,用筷子尖蘸着,不动才行。“小小啊,咋不出沫呢……”李氏手都酸了,鸡蛋清还是原样。顾筱看了一眼,“二嫂你再加点糖,打不动了让二丫大娃帮忙,多用几根筷子。”李氏哎了一声,糖她舍不得放,又用了一点,慢慢地可算出沫了。顾筱借了沈大郎做木工的屋子,赶着做了几个枣糕模具,手掌大小,两寸高,用木钉钉的结结实实。总共做了六个,只不过这模具做的大,要做绿豆糕还得再做小的。顾筱揉揉腰,她也不知道咋回事,这两天腰酸得很,她抱着模具出去,鸡蛋清已经打发了。李氏又放了一遍糖,顾筱说要放三遍,她手酸了就给大娃,大娃男孩子,力气大,打的飞快,很快就起沫了。白白一盆,在阳光下煞是好看,顾筱看着,去厨房掰了一块红糖,然后给捣成细沙,再和细面红枣碎,鸡蛋黄猪油混在一起。等鸡蛋清打好,顾筱把面小心地倒在打发的鸡蛋清里,一个方向拌匀,这才倒模具里。模具放蒸屉上,烧大火,柴火噼里啪啦地响,等蒸熟就行。陈氏心里叹了句真不容易,费了这么多功夫就为了吃口枣糕。李氏倒是时不时往厨房瞅,“哎,好像闻着甜味了。”顾筱道:“还得蒸一会儿呢,嫂子,先剁肉馅儿吧,晚上烙肉饼吃。”肉饼和馅盒子不一样,一来肉饼是圆的,二来里面肉多。又有红枣糕,又有肉饼吃,跟过年似的。一大块肉摆在案板上,陈氏有些舍不得,要知道从前这么一大块肉,一顿一顿吃,能吃好久。“小小,要不少用点,剩下的等后个三郎回来吃。”顾筱立刻道:“不行!”她多买一斤就是为了吃尽兴,怎么能只放一点。陈氏李氏诧异地看着顾筱,她恍然记起自己还是个事事以沈羲和为先的人。“那什么……现在不是天热吗,昨儿买回来的肉已经放了一天了,再放就坏了,相公读书辛苦,若吃坏肚子就不好了。还不如给相公留两块,明儿中午送去。”陈氏李氏一想确实是这么个理儿,“还是小小考虑的周全。”周全不周全的……顾筱道:“少放点韭菜,肉不能切那么碎,要大块儿的……多放点猪油……这样才好吃,相公才爱吃。”陈氏是发现顾筱是个会吃的,肉多油多,能不香吗。陈氏李氏包肉饼,顾筱掐着时间把锅揭了。原本屋里就是枣香糖香,这么一来,味道更浓郁了。陈氏放下手上的活,张着脖子看了一眼,“怎么变这么大了!”都顶出来,跟红糖一个颜色,里面蒸的颜色更深红枣碎。锅里蒸汽一下扑到脸上,顾筱用布垫着,拿出来一块,“成了成了。”因为面里放了猪油,枣糕很容易就取出来了,手掌大,高高的。顾筱用刀切了一半,让二丫给周氏送去。剩下的一半,切成小块小块的,分着尝尝。李氏一口就放嘴里了,又热又软,她从前吃的最软的是家里做的纯白面馒头,老面发的,贼大贼香。县城点心铺子的糕点也吃过几回,都是面的,掉渣的点心桃酥,还从没吃过这样的。“好吃,真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