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第37节
作者:将月去      更新:2023-05-24 05:15      字数:2880
  张掌柜笑了笑,把银票收起来,“顾姑娘,那伞……”能做几把出来?“我虽然没做过生意,但明白一个道理——物以稀为贵,东西多了,反而没意思了。这把伞上画的是寒梅,我可谓是再做一把伞。”顾筱话锋一转,“然后给掌柜看样别的。”张掌柜心里痒痒,“是什么?”顾筱道:“缂丝团扇。”古人有云——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张掌柜知道顾筱做的扇子好看,反正顾筱做什么,他就去卖什么。“这二十两银子给姑娘,姑娘做扇子也得用钱。”做缂丝扇子得买蚕丝,顾筱想了想就收下了。既然说了要做,顾筱出了书坊就去了布庄,她挑了蚕丝,几样染料,二十两银子就剩下十两。从布庄出去,顾筱去街上买了只鸡又买了只鸭子。沈羲和明天回来,沈大郎回来也就是这几天。买完东西,顾筱赶紧回沈家。活鸡活鸭还能养,顾筱就把它们放鸡圈里了。她回屋里记了笔账,原先存了九两银子,加上二十五两,还有六百多文钱,顾筱记下现存三十三两六百文。那一两银子,她给放到了东屋周氏的钱袋里。陈氏出摊,可没功夫盯着顾筱,周氏是傍晚数钱的时候发现的。“老头子,多了一两银子!”周氏扒拉一下沈老爷子,大儿子服役,二儿子出摊,地里的活就是沈老爷子一人的。这一天下来也累的够呛。沈老爷子眼皮都不抬:“你再数数。”“我能数错?全是铜板,就一块银子!”周氏宝贝的不行,一个多月,铜板多了一千三百多文,加上原来的三两多,这就五两多银子了。周氏道:“准是小小放的。”“老大家老二家加起来才赚一两多,小小能赚一两?”沈老爷子压根就不信,“准是你记错了。”这话周氏就不乐意听了,“卷饼是不是小小想出来的!你倒是会说……”周氏看一两银子看了半天,然后才收起来,“我喂鸡去了。”现在天黑的晚,这会儿太阳刚落山。周氏剁了菜叶子,然后倒进吃槽里。很快,几只养的肥肥胖胖的鸡就扎过来抢食。周氏觉得不太对劲儿,家里的鸡都是黄的,咋还有个白的呢。而且看着数不对。周氏数了数,一只两只,三四五……六七。周氏:“……”第32章 印书赚钱顾筱不赞成地看……周氏不信邪, 又数了一遍,还是七只。多了只鸡,还多了只鸭子, 伸着脖子跟家里的母鸡抢食吃。周氏端着手,心里怦怦跳,这不可能是外人买的, 家里也就顾筱能干出这事儿来。又是塞银子又是买东西的……周氏喊了一声,“老大家的, 你出来!”陈氏从屋里出来,“娘, 咋了?”“准是小小带回来的。”周氏指着鸡圈,又剁了点菜叶子, 给撒了进去。陈氏也数了两遍,“娘, 这是留着下蛋还是留着吃啊?”这话可把周氏给问住了,家里总共五只母鸡, 一天差不离五个蛋。多了卖卷饼的生意之后,用鸡蛋就得从外头买。十枚鸡蛋八文钱,卖十个加鸡蛋的卷饼才赚两文钱。怎么算都不如自己养鸡赚钱。可养鸡不仅要喂菜叶子, 还得喂小米,哪儿有那么粮食喂鸡。婆媳俩面面相觑, 顾筱从屋里听见声音,大声道:“娘!是留着吃的,那是老鸭子老母鸡, 不下蛋了!”周氏:“那把这俩关笼子里,不喂食。”大郎这两天回来,明儿三郎就回来了。能吃也是好的, 陈氏抓着鸡翅膀,估摸着有六斤重。不过,想养鸡这事儿,陈氏一直没放下。晚上做稀饭的时候,陈氏小声道:“家里多养几只鸡,就不用去外头买鸡蛋。”天热厨房更热,顾筱擦擦头上的汗,道:“大嫂,你们一天要用三四十个鸡蛋吧,那得养三四十只鸡呀。”那就不是几只鸡的事了,再说现在也不是抱小鸡的时候。陈氏讪笑道:“你看我也没仔细想。”顾筱道:“四十是有点多,可以先买几只养着。”住在村子里,家里有点东西就招人眼红,四十太多了。“娘那咋说?”陈氏叹了口气,谁家不想多养鸡鸭,可是费粮食。顾筱:“就说给二嫂和三郎哥补身子呗。”这么说准没错。陈氏跟着点点头。晚上吃的是稀饭,周氏道:“大郎明儿要是回来就把鸡鸭都做了,不回来就只吃鸭子。”两个儿子,不能太过偏颇。陈氏哎了一声,眉眼间高兴地很。顾筱也盼着沈大郎回来,她想让沈大郎帮忙做个大件,缂丝机。一寸缂丝一寸金,不仅因为织缂丝慢,造缂丝机,排线穿线也慢。缂丝机和织布机很像,不同之处在于筘上,织布机是木筘,而缂丝机是竹筘,经线更密,所以能织出更细密的花纹来。顾筱做小木件还行,大件自己做得慢,有沈大郎帮忙,肯定事半功倍。顾筱画了缂丝机的图纸,然后吹灯睡觉,半夜,沈家的大门响了,沈大郎从汅江那边回来了。沈大郎这一去就是一个月,人瘦了不少,陈氏看着沈大郎,鼻头发酸,“可算回来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周氏从东屋出来,看着陈氏皱了皱眉,“行了,别干愣着,去厨房弄点吃的。”家里有鸡鸭,现杀不赶趟,周氏拿了四个鸡蛋出来,陈氏给沈大郎煮了粥,炒了四个鸡蛋。三大碗粥,沈大郎吃了个精光,炒鸡蛋更是一口没剩。陈氏看着更心疼了,“伤到没有,干活累不累?”沈大郎摇摇头,干活哪儿有不累的,别人干,他也干。陈氏放下心,“明儿还有顿好的呢。我这一个月卖卷饼,赚了快八百文,你多歇几天,不着急干活……”陈氏在沈大郎,夫妻俩一个说,一个听,说到半夜。次日陈氏对顾筱道:“小小,嫂子可算知道你了。”陈氏一上午笑容就没停过,她把鸡鸭放了血,然后用开水褪毛。“我怎么了……大嫂,你把鸡毛鸭毛给我留着。”白色的毛容易染色,顾筱现在还没想好做什么,反正肯定有用。陈氏把褪下来毛放另一个盆子里,她道:“你以前不总盼着三郎回来吗,三郎去书院才五天,你就那么惦着,他爹去了一个月,我这心跟你是一样的。”顾筱愣了愣,那怎么能一样,她从前可没盼着沈羲和回来。这回还是想一点的,沈羲和拿书去卖,不知道卖了多少钱。陈氏笑笑道:“你昨天还见了三郎一面呢,我可是一个月没见着大娃他爹。”顾筱道:“大哥以后就不出去了。”“也是,”陈氏看着顾筱有点不好意思,“咱们家多挣点钱,争取在县城置办个宅院,这样你跟三郎就能天天见着了。”顾筱看了眼门口,幸好沈羲和还没回来,她道:“大嫂说的是。”赚了钱,陈氏眼界也放宽了,“多赚钱,在县城买个房子,兴许还能再府城买房子呢。”顾筱:“那肯定的,咱们以后还会在盛京买房子。”科举文里,沈家一直穷到盛京,家里十几亩地,一年到头将够家里吃,沈羲和的束脩全靠沈老爷子他们赚钱攒。沈羲和入朝为官,沈家连个像样的宅院都没有,好几年,沈家才慢慢富起来。沈羲和走的是一条青云路,但这条路并不好走。顾筱把鸡毛鸭毛洗干净,道:“嫂子,咱们多赚钱,争取年前搬到县城去。”陈氏心里有股劲儿,搬县城多好,摆摊还方便,她多卖点,多攒点银子,就算年前估计搬不过去,年后肯定行,“是呢,小小,鸡鸭怎么做?”顾筱道:“鸭子烧着吃,鸡煲汤。”李氏肚子快八个月了,沈大郎刚回来,鸡汤补身,有红烧鸭子,两道硬菜够一大家子吃。鸭肉焯去血水,然后炒糖色,把鸭块上色以后,放各种香料慢慢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