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第42节
作者:将月去      更新:2023-05-24 05:15      字数:3425
  顾筱脸一下就热了,她昨晚肚子疼,周氏怎么知道的,是沈羲和说的?很快周氏就道:“三郎说你肚子疼,让我早上别喊你,我一想就是这事儿,亏他还知道煮姜水。”顾筱揉了揉耳朵,“娘……”“快把粥给吃了,要是还难受我一会儿给你煮一碗,喝了就没事儿了。”周氏看顾筱脸色不好,“也别干活,去床上躺着去。”周氏现在有活干,家里多了十六只小鸡,她来喂,家里小米不多了,还得从别家买点。顾筱点点头,把粥热了热,又从罐子里夹了萝卜咸菜,一晚上折腾得难受,她胃里空荡荡的,热粥进肚整个人才精神起来。肚子不疼了她就回屋里做走马灯,做着做着就忍不住想起沈羲和说的话来。沈羲和不会真把钱袋拿走买药去了吧,顾筱搓搓手,走到塌边把垫子掀开,钱袋不见了。顾筱:“……”她以为沈羲和说着玩的,没想到真拿走了,他……早知道就不装睡了。顾筱把垫子放下来,她说什么好,肚子疼不碰凉的就好了,哪儿用的着吃药,沈羲和去了医馆,也会被大夫赶出来。一想到沈羲和,顾筱就想起那些话。娶她为妻。第一次听这话她就当玩笑话,沈羲和又说了第二次。沈羲和为什么想要娶她,是因为喜欢她?好像沈羲和是跟以前不一样了,会给她夹肉,会照顾人。顾筱坐在桌前,看着还没做好的走马灯灯架,轻轻嘘了一口气。沈羲和对她很好,给她揉肚子,给她煮红糖姜水,可是,他是沈羲和啊,以后要青云直上。顾筱把那点感动抛之脑后,她想的是赚钱过好日子,和沈羲和不一样。沈羲和可能有一点点喜欢她,就一点点。顾筱理了理心绪,专心做走马灯,而沈羲和趁着中午那会儿,去了趟医馆。中午医馆人不多,很是清静,沈羲和进去,老大夫看他一眼,“哪里难受?”沈羲和赶紧道:“不,不是我,是我未婚妻。她月月肚子疼……我想抓点药,给她调养调养。”老大夫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让她来,看病就医,还让人代看,闻所未闻。”沈羲和,“打搅了。”老大夫看沈羲和是个读书人,遂道:“女子宫寒体弱不是病,年纪轻,调养用不着喝药,毕竟是药三分毒。姜祛寒,红枣补气血,不碰凉物,下个月就不疼了。”沈羲和点点头,“多谢。”“每天用热水泡脚,时间长了,寒气就祛除了,这不是大毛病,你倒也不必如此紧张。”沈羲和:“我没有。”老大夫:“你没有,巴巴地来医馆,还以为什么要紧事儿呢。”沈羲和一阵耳热,“光这些就行了吗?”老大夫想了想,道:“有些人怀孕生子之后就不疼了。”沈羲和:“……”第37章 艾草包沈羲和应该是去医……沈羲和如实道:“是未婚妻, 还没成亲。”老大夫摸了一把胡子了,“瞧我这记性,那你拿点艾草回去, 每日用热艾草水泡脚,可调宫寒。那几日也别碰生冷辛辣之物,多养养, 就不疼了。”沈羲和点点头,紧赶着回书院, 把艾草包交给陈氏。陈氏心里一咯噔,“家里谁病了?”沈羲和道:“不是喝的药, 而是泡脚用的,劳烦大嫂带给小小。”陈氏了然, “那我给你带回去,你还有话要带吗?”书院门口人快散干净了, 沈羲和想,再回去要等四日后, 不如现在就说了,“大嫂,劳烦你告诉小小, 这几天不能喝凉水,最好碰都别碰, 每天晚上用艾草水泡脚,辣的也不能吃,多歇着……她若不听, 你就说,不听吃苦的是你自己,下回还疼。”沈大娃:“……小叔你可真唠叨。”陈氏瞪了大娃一眼, “你知道什么,别添乱!三郎你放心,大嫂肯定把话带到了。”沈羲和:“多谢。”————沈家顾筱吃过午饭躺床上睡了一下午,这一觉睡的踏实,腰腿不酸,肚子也舒服多了,不过手还是凉。顾筱推门出去,陈氏冲她招招手,“小小,三郎给你带回来的,艾草包,泡脚用的,还说了让你多喝热水,别碰凉的,别吃辣。”陈氏李氏坐在一块儿,顾筱脸有点热,不过是月事,沈羲和干嘛弄的谁都知道,到底是她知道还是他知道。顾筱:“我已经好多了。”陈氏这下乐了,“三郎说了你要是不听,下回还疼,这又不是坏话,听着点没错,不比每回疼的下不来床好。”李氏也跟着道:“你大嫂说得对,三郎不也是为你好,要是心里没你,哪会在书院还跑去买艾草。”顾筱把艾草包放屋里去,搬了个小板凳跟着陈氏李氏摘菜。陈氏道:“家里菜多,腌一点晒一点,就不怕冬天没菜吃。”青瓜,萝卜,豆角,院子里种的不少,陈氏她们已经做了好几年,腌的咸菜脆口好吃。顾筱道:“大嫂,家里咸菜要是吃不完,可以拿摊子上去。”陈氏道:“这又不值钱,谁家都做,还能卖的出去?”“不是卖,就是因为不值钱,所以才不要钱,大嫂,你往卷饼里放点咸菜丁,哪怕少,人家吃了也高兴。”顾筱举了个例子,“咱们家不是放焖豌豆吗,一勺子豌豆也不值钱,但是来买的人就多了。”顾筱这话没错,往卷饼里放焖豌豆,生意都好了。陈氏点点头,“那小小你给我俩出出主意,摊子还卖点什么好。书院门口学生多,现在已经不少人中午不带饭了。”周氏给了大房二房各二两银子,一两留着买锅,另一两说是本钱也好,说成给他们的奖赏银子也行。沈二郎从铁匠那里定了两口锅,剩下的钱就是留着做生意的。陈氏是吃啥都好吃,肉包子,杂酱面,炒米饭,肉丸子汤,哪样都不差,她既想都揽着,又做不了那么多。李氏摸摸肚子,巷口摊子就沈二郎和大丫忙活,孩子出生还得照顾孩子,她不想让丈夫女儿太累,就道:“巷口的就简单加点,别费事儿最好。”顾筱想了想,“卖给学生的要简单方便,不如就卖包子吧,包子可以用蒸笼蒸,把馅儿料做好,面活好然后去书院门口包就行了。”陈氏微愣,“蒸笼?”顾筱解释道:“和家里的竹盖顶帘差不多,可以让大哥做。”陈氏立马就答应下来,“就卖包子!”“二嫂想轻巧一点,那可以卖汤水呀。”顾筱道:“骨头汤,绿豆沙水,还有桂圆桂花蜜水。提前一晚做好,第二天去卖。”现在顾筱跟着张掌柜,也学到了不少,“汤水可以分收钱的不收钱的两种,骨头汤煮一锅也用不了几个铜板,绿豆沙和桂圆桂花糖水收个一文钱也就差不多了。来买的人多,咱们赚的不就也多吗。”李氏仔细一想,是这个道理,“那今天晚上就做汤。”这事就这么定下了,蒸笼和锅口一般大,锅里烧水,蒸汽一点点往上,就能把包子给蒸熟。竹条交叠做底,沿要用厚实的竹片,底和沿能合在一起,然后一个个摞着,还不占地方。汤可以放在木桶里,所以沈二郎第二天就开始卖了,陈氏要等铁锅和蒸屉,足足等了三天,这三天她也没闲着,跟顾筱学做蒸包子。首先面要发好,家里得存着老面,其次馅儿要好吃,头一回卖,就做了酱肉馅儿和青瓜鸡蛋馅儿两种。剩下的就是得包好看了,虽然好看的包子跟不好看的一个味儿,可东西总得看着舒服才会有人买。陈氏心里忐忑得很,沈二郎卖卷饼送骨头汤,生意肉眼可见地好了,骨头汤又用不了几个钱,从前一天赚个六七十文,现在一天能赚一百来文。做生意有赚的就有亏的,那几个跟着卖卷饼的陈氏也没见赚多少,万一包子卖不出去,那岂不是血本无归。那得卖一个月卷饼才把那点本钱赚回来。陈氏一愁就免不了唉声叹气,晚上睡觉翻来覆去都睡不着,她戳戳沈大郎,“你说包子能好卖吗?”沈大郎哪儿知道,“我不知道。”“那你说好卖不就行了!”陈氏又翻了个身,“肯定能卖出去,蒸笼好用,蒸出来的包子又大又圆,多香多好吃,你晚上吃了三个大包子还说不知道。”沈大郎含糊道:“好卖。”陈氏一和他说话就来气,“以后小小再让你做啥可不兴收钱了,这蒸笼要去外头买,一两银子可下不来。”沈大郎:“那半两银子不是你收的吗。”陈氏:“……你快睡吧你。”沈大郎真的去睡觉了,陈氏等了一会儿,身边传来鼾声,她更睡不着了,“憨货!”————西屋,顾筱正用艾草水泡脚。木桶里的水颜色发深,味道也怪怪的,可是她已经连着泡了两天了。开始她不愿意泡,因为一泡就是小半个时辰,耽误时间。不过泡完好舒服,她爱出冷汗,大热天手凉脚凉,可不觉得自己是冰肌玉骨,八成身上有病。泡泡挺好,顾筱又往木桶里加了点热水。她已经能想到下回月事一点不疼,腰也不酸腿也不痛,再也不用在床上躺一天,好像被锤子钉在床上一样。顾筱舒服地勾勾脚趾,艾草包是沈羲和应该是去医馆买的,他一个男子,怎么和大夫说,也不嫌难为情。顾筱拍了拍脸,换了一盆清水把脚洗干净。她在灯下刻了一会儿字,灯光昏黄,顾筱握着刻刀的手稍顿,沈羲和后天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