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第72节
作者:将月去      更新:2023-05-24 05:17      字数:3296
  他更说不出舍不得之类的话,就是不想走。“什么考不中,肯定会考中的。”顾筱伸手拉住沈羲和的手,“你安心读书,我照顾娘他们,你不必担心。”沈羲和叹了口气,顾筱根本就不懂,她不懂。“你还需要人照顾呢,说什么照顾别人。”好像少照顾他了一样,顾筱撇撇嘴,是谁每天给他做夜宵,谁每天晚上等他回来,她怎么就不会照顾人。“我怎么不会照顾人了……我就能照顾你,说不准到时候娘不放心你,让我和你一起去省城,租个房子,或者买个宅子。”顾筱一边想一边道:“我不就能照顾你了吗?”沈羲和眼睛微微瞪大,“真的吗?”第63章 寒窗奶,你这么不放心,……顾筱道:“假的呗, 你又不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大少爷,去省城读书还要人伺候呀。”闻言沈羲和摇了摇头。“那不就得了,我回屋了, 你读书吧。”顾筱转身出门,留沈羲和在原地愣了好久。就算让他每日给顾筱煮饭,他也愿意顾筱跟着。顾筱说的没错, 他是去读书的。沈羲和吸了吸鼻子,坐到桌前准备看书, 外面雪下个不停,陈氏还有沈二郎他们还在食肆忙碌, 这种天气都不得闲,一家人供他一个, 他怎么能沉溺于儿女情长。沈羲和拿起书,他去省城, 谁都高兴。当晚,周氏把沈羲和要去嵩阳书院读书的消息说了, 一家人听了都欢喜极了。陈氏道:“娘,您放心好了,我们好好干, 加把劲,肯定把束脩攒出来。”周氏倒没那么着急了, 家里花钱虽然快,可钱都用到正地方上,现在食肆每天都赚钱, 小小时不时还拿钱回来,沈大郎做木工,还有抄书银子, 不愁攒不出束脩来。“现在天冷,身体最重要,不用太拼。”周氏又对沈羲和道:“三郎,你看你大哥二哥,供你读书不容易,恩情得记在心里。”沈羲和:“儿子知道。”周氏话还没说完呢,“还有你媳妇,天天晚上等你回来,想方设法地赚钱,辛苦不辛苦?”沈羲和道:“辛苦。”顾筱脸微微发热,“娘,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不辛苦的。”周氏才不听这个,做了什么,不能鸟悄地不吱声,得说出来,这样才有人记着你的好,“咋就应该了,你对他好是情谊,三郎不能觉得这是应该的,他一个人去省城,一个月回来一回,谁知道他在省城干啥!”一个人去省城,一个月回来一回。沈羲和攥紧拳头,一字一顿道:“娘,我去书院就一心读书,克己自省,绝不会染不好习气,也不会和人攀比,您放心。”周氏点了点头,“要记挂着家里,知道不?”沈大娃心里挺不是滋味的,这小叔还没走呢,就说这么一大箩筐话,真去省城还得了,“奶,你这么不放心,让小婶儿一块跟着得了呗。”周氏瞪了大娃一眼:“……你再给我胡咧咧!他是少爷咋地,读个书还让人跟着!”沈大娃拍拍嘴巴,沈羲和低下了头。周氏用胳膊碰了一下沈老爷子,“老头子你也说两句。”沈老爷子没啥要说的,沈羲和长这么大,品性摆在这儿,不会变坏的,“到了嵩阳书院用功读书,不会的就问先生,周先生推举你,一片苦心,别忘了人家的恩情。”沈羲和点点头,老师为他好,他是知道的。周氏道:“那行了,早点睡,明儿雪还下就不开张了。”顾筱睡觉还得一会儿,菜单上要加火锅面,菜单都得重画。其实若不是菜和肉的种类少,卖麻辣烫也是行的。素的火锅面里面有白萝卜,三红薯,大白菜,豆腐,豆芽,骨头汤煮面,煮好了淋上麻酱,食肆里咸菜和辣椒油都是不要钱的,想吃自己加。价钱比街上的素面贵,两文钱一碗。肉的火锅面里面加了羊肉片,当然里头也有素菜,如果赶上肉摊卖牛肉,还有牛肉片。价钱是五文钱一碗。菜单画好,招旗也得改,包子卷饼旁边多了一碗香喷喷的火锅面。火锅面也摆上了食客的饭桌。香浓的骨头汤,劲道的面条,各种各样的配菜,还有滑嫩的羊肉片,把麻酱一拌,再淋上一小勺辣椒油,吃完手脚都暖和。这种冷天,吃上一碗火锅面,真是神仙都不换。生意是前所未有的好,有时候客人进门第一句不是别的,而是问:“有牛肉不?”律法规定不能杀耕牛,等牛肉非得是老死的牛,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买着了那还得紧着自家多吃几口,所以大多时候沈大娃都摇头,“没有。”客人嘴一撇,“怎么啥都没有!”沈大娃拨了拨珠算,“今儿有羊后腿,切成薄片煮面最好吃,客官要不要?”“要,再来两个酱肉包子,多放辣椒油。”沈大娃笑了笑:“行,您等一会儿就好,号给您排上了。”这下客人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才几天,沈大娃发现冬天卖火锅面真是赚钱,来的多数是要加肉的,囊中羞涩的也天天来吃碗素的。好这口的一碗面不够,还得来两个酱肉包子,要知道以前,都得一边走一边吆喝,一个包子一个包子地卖。沈大娃现在管记账,一天赚多少他最清楚,从前食肆一天赚个三百来文,现在能赚五六百文。直接翻了个番。顾筱基本上不管食肆的事,她在屋里猫了几天,总算是把屏风绣完了。屏风架子早就做好了,深木色,打磨抛光,上头还有木头的年轮,韵味十足。沈大郎头回做这么精致的大件,小心翼翼地跟顾筱一块儿把屏风给装上,绣面绷紧,他深吸一口气,站远仔细看八面屏风。可真是好看啊,沈大郎道:“这屏风不得卖十两银子!”在沈大郎看来,十两银子已经是天价了,毕竟他从前打家具才赚几十文钱。顾筱道:“应该不止十两银子,大哥,帮忙把屏风送到书坊吧,我认识里面掌柜,他有路子。”八面屏风,可拆可卸,沈大郎用推车给推过去,一路上汗出了几层,生怕给磕碰坏了。顾筱让沈大郎先回去,一个人去了二楼。————冬日大家都猫冬,张掌柜无趣的很,顾筱说屏风一个多月才能做好,这都两个多月了,他也不敢催。盛京那边来信,永生花油纸伞卖的挺好,就是多宝阁没新东西,客人里里外外打听,他们小东家是不是江郎才尽了。屁话。张掌柜平日无事,就去沈家食肆吃饭去,他还认识了新朋友,多宝阁能赚钱,他也不求别的,安安稳稳就行。张掌柜喝着热茶,伙计敲门进来,“掌柜的,小东家来了。”张掌柜忙把茶放下,“请进来,请进来!”“小东家还把屏风带过来了,伙计正搬呢,您等会儿吧。”等什么等,张掌柜直接出门去帮忙,刚出去,他就撞见顾筱。顾筱有段日子没来了,她皱了皱眉,“您……怎么,这么……”这才多久不见张掌柜,怎么胖了这么多。张掌柜惭愧地摸摸脸上的肉,“这就说来话长了……”他隔三差五就去沈家食肆吃火锅面,顿顿放羊肉,再加两个酱肉包,冬天动都不动一下,可不就胖了吗。“不提不提,小东家,屏风做好了?”顾筱点点头,“他们正搬呢。”屏风是大件,张掌柜伸着脖子往外看,眼睛就挪不动了。书坊伙计一人搬着一面屏风,知道是金贵东西,都小心翼翼地,他们把屏风放在屋里,就出去了,张掌柜伸手摸了摸上头的绣画。文人墨客大抵都是喜欢山水花鸟的,顾筱选的线颜色偏淡偏黄,乍一看就像前朝传下来的山水画。只不过这是绣出来的,一针一线,能看出颜色过渡,连鸟雀的眼睛,都是乌黑明亮,炯炯有神的。八面屏风绣画各不相同,以细纱为底,绣面清透,隔着屏风能看见另一边的影子,有温婉绰约之感。顾筱道:“马上就进十二月,屏风能赶过年前送过去。”冬日天冷路滑,万一磕了碰了就不好办了。张掌柜摸着下巴,认真地点了点头,“放心,路上宁愿走的慢一点,我还真没想是这么大的屏风。”顾筱笑了笑,“年前没什么空闲了,家里准备过年,闲不下来。”张掌柜明白,沈家有个食肆,忙。“有屏风够了,小东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缺什么东西和我说,对了,上回托我卖的书已经买来了,还要买别的吗?”顾筱摇了摇头,“我表兄年初去省城读书,就不用买别的了。”张掌柜先是恭贺一番,然后试探道:“小东家不会跟着吧……”顾筱:“我去做什么?”“不去就好,不去就好!”张掌柜笑了两声,“书还有分红,账本小东家看看。”顾筱看了账本,分红总共二十两银子,账目没错。张掌柜道:“盛京租的铺子一直咬着不卖,价钱一涨再涨,别的地段没那么好,还得慢慢挑。”二楼两间永生花装饰的雅间,再加上多宝阁生意好,不少人眼馋。反正还有半年多时间,慢慢找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