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第138节
作者:将月去      更新:2023-05-24 05:20      字数:2883
  还有一个多月就过年了,周氏想一家人都在一块儿。顾筱冲周氏点点头,“那我和大嫂他们说一声。”雪化的也快,出了几天的太阳,路上的雪就化了不少。陈氏他们晚上收拾好食肆,一家人走了半个多时辰,终于到了沈家。二娃接替他大哥,抱着钱匣子和账本,沈二郎带着一天剩下的菜,还热乎着呢,闻着特别香。大丫拉着二丫,陈氏李氏走在两人旁边,一家人就着路边的雪光,顶着寒风往家走。————周氏先把三丫哄睡着了,自己披着衣服等着小辈回来。沈老爷子有点困了,“他们有钥匙,你等个啥劲儿。”周氏:“你懂啥,本来下雪前就该把账算了。”周氏既然说了赚的钱留一半交一半,那就说话算话,不带反悔的。沈老爷子没话说,他撑起眼皮,强打精神等人回来。顾筱那屋灯已经吹了。风吹到窗户上,吹的窗纸哗啦哗啦地响,外头声音太大,顾筱往沈羲和怀里钻了钻。这样暖和多了。沈羲和身体有一瞬间的僵直,然后把怀里的人抱紧了一点。这样挺好,他想一直抱着。结果这样待了没一会儿,顾筱就挣扎开,躺到自己枕头上。沈羲和:“……怎么了,不舒服?”顾筱道:“我有点热,没不舒服。”沈羲和握住顾筱的手,“天冷,热了也不能晾被子,不然染风寒。”“知道知道。”顾筱有点困了,说话声音越来越小,“大嫂他们回来应该会把钱给娘,我前两天给了娘六十两银子,说是这个月赚的……”这个月,食肆赚得也有几百两银子吧。给周氏一半。沈羲和一个月月银二十多两,每月给周氏十两。给顾筱的也是十两,他想多赚钱,想换大一点的宅子,以后给顾筱许多钱。“看看食肆账目,这样就知道以后给娘多少钱了。”沈羲和听顾筱的声音,好一会儿都没听见她说话。看来人是睡着了。沈羲和:“睡吧。”夜深人静,沈家人终于到家了。沈二郎把门锁上,沈大郎搓着手从屋里出来,“可算回来了……”沈二郎把手里的东西递过去,“烤好的,热一热就行,娘还没睡呢。”沈二郎看正屋的灯亮着。沈大郎:“等你们呢。”陈氏招呼二娃进去,以前是每天回来把赚的钱周氏,后来成了一月算一回,本该月初算的,结果下雪耽误了。周氏看着几个人松了口气,“回来了。”陈氏点点头,“娘,我们明早再过去,这是这个月的账目,您看看。这一个多月总共赚了七百五十九两,给您三百八十两,这里面有小小的钱,烤生蚝这生意是小小想出来的,下雪她还来帮忙,不过不好算,我们就分出去了八十两银子。”他们活干的多,顾筱让她们保持食肆,陈氏心里记得这份恩情。李氏也记得,她就没见过这么多钱。卖烤生蚝是真赚钱,一天多赚几十两,十天就是几百两,一个多月她分了一百两。一百两银子能在广宁买个好宅子,买几十亩田地,不过在盛京还是买不了什么。陈氏又道:“咱家买庄子欠了九百一十二两银子,一个月要还七十六两,说好了这些钱我们大房二房出,所以还得给您七十六两。”亲兄弟明算账,把这些钱算好,谁心里都自在。第120章 大娃回来他就是太实诚……陈氏私下还和李氏说过, 既然娘说了赚的钱交一半存一半,那里面也有顾筱的。食肆是大房二房忙活,可要没顾筱, 根本没这桩生意,做人不能忘本。一笔笔钱怎么来的,用到什么地方, 陈氏都给说明白了。周氏满意地点了点头,心里无比熨帖。挺好, 家里人都不是贪财的人。钱收的时候是碎银子和铜板,已经拿到银庄换成银票整银了, 忙活了一个月,周氏拿了三百八十两, 顾筱拿了八十两。大房二房抛去还债,还剩六十二两银子。陈氏这辈子手里都没有这么多钱过。从正屋回去, 她就坐在床上数钱,两张银票, 二两银子,数一遍就数完了,“还是铜板碎银子好数, 那么一大匣子,能数好半天呢。”沈大郎一声不吭。交钱的规矩是对家里所有人定的, 他也得交一半。这个月他做了五套家具,一张床两个柜子,一套桌椅, 还有一个书架。赚了三十二两,给周氏一半还剩十六两。十六两。还没食肆赚得多,沈大郎把两只手叠放在胸口, 心里叹了好几口气,真没面子。陈氏又数了一遍钱,然后把这些钱和从前攒的私房放一块。以前打络子攒的,就六百多个铜板,以后这些就是他们大房的家底了。陈氏把手朝沈大郎伸了伸,“这月赚的钱呢。”沈大郎腾地坐起来,“我赚的可不比你少,你还有大娃他们帮忙呢,一个人算下来十五两银子,我这月赚了十六两。”沈大郎没用钱的地方,一文不差全给陈氏了。陈氏瞋了他一眼,“这么多!”“嘿,不多,我下个月再加把劲儿,赚的肯定比这多。”陈氏道:“可别累坏了,又不跟以前那样年轻了了,那些刀啊容易伤手,看你一手茧子。”沈大郎低头看看自己的手,“我这好好的,你才是,成天干活……”陈氏今年才三十四,鬓角就有银丝了,沈大郎道:“咱们有这么多钱了,你也给自己买点东西。”陈氏摇摇头,“买啥买,大娃要成亲,还有二娃二丫,用钱的地方多着呢,我啥都不缺。”陈氏把钱放床下的墙缝里,脸上带着满足的笑,一个月六十两银子,以后赚的还多,能攒不少钱。只是盛京城这种地方,几十两银子根本不够看的,要是娶个盛京媳妇,宅子就得好几千两。陈氏想,能不花就不花,以后有用钱的地方呢。沈大郎在一旁嘀咕,“大娃成亲有娘操心呢,你操哪门子心,可算赚钱了,好歹买点……”另一边李氏也在数钱,她是没想过这样的日子,大房有两个男娃,三房刚成亲,三郎都是六品官了。没想到二房也能存钱。这种事做梦都能笑出声来。李氏道:“年后我就找人给大丫相看亲事,然后再问问娘的意思。”沈二郎挠了挠脑袋,“你说咋办就咋办。”李氏捧着银子,“咱们在盛京多赚点,万一以后回老家了也有倚仗。我跟大嫂商量过,年后找找铺子,食肆地方有些小。”人多了就没地方坐,只能打包带走,做活的都是家里人,有时候忙不过来。沈二郎没话说,他在食肆净干劈柴挑水的活,李氏说就咋办。李氏看着小闺女的娇憨的睡颜,心里满足得很,以前嘴上说着生闺女也一样,心里还是盼着生男孩。现在真心觉得三丫好,好几天没见了,李氏想的很。半夜三丫醒了一次,见到娘亲热了好一会儿,外头寒风凛冽,屋里却安逸自在。现在家里每天起的最早的就是沈羲和。他不忍心吵顾筱,麻溜起来就出门,开个一人过的缝,一下出去,再把门关上。这会儿天还黑着,他就去厨房煮点面条吃,吃完把碗筷刷干净,背着书袋去上职。临近年关,六部都忙。户部平日就不清闲,这下吏部礼部也开始忙了。礼部要准备宫宴,以及各种封赏事宜,吏部主管刑吏,一年到头,该赏赏该罚罚。几天下去,人瘦了一圈,眼睛睁都睁不开。宋昭清现在连晚上去沈家食肆的功夫都没有了,哎。祝修远揉揉脖子,“晋阳一行,年底应还有嘉奖。”利国利民之事,是千秋之功,嘉明帝一高兴,应会有赏赐。兴许周牧之会升官。祝修远道:“郑太傅年事已高,该告老还乡了,周大人有治水之功,就是这两年的事。”周牧之在户部,他一走,必定会提拔下面的人,如此一来,沈羲和也会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