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137立冬三候
作者:人型代码      更新:2023-05-26 06:41      字数:6561
  赫连野和程章培训一次, 郭无水却又多了一项工作。这事传回郊院后,梁辰听完便笑着拍了拍郭无水的肩,调侃道:“教书育人, 郭大人任重道远啊。”郭无水简直哭笑不得。不过,赫连野和程章给村民们讲过药材,又介绍完了计司药堂的看病规则后, 当天就有不少人背着箩筐进山采药去了。而赫连野等人则是调用了五名守备营的军士,将那个新买下来的小院子收拾干净。程章将之前早就预定好的计司药堂的额匾挂到了院子门口的门头上。那几个朱红色的大字, 还是他向高悦讨来的墨宝。匾额挂上之后,程章亲自点燃鞭炮, 在欢快的爆竹声中,户部计司这个衙门也如炮声灌耳般真正地炸响在了百姓们的心中。因为药堂正式运营,赵家村的村民们入冬之后反而更加忙碌, 这一现象又令邻村的乡亲们羡慕不已。农耕时代, 忙就意味着富, 有事做便算是营生, 有营生就有进项, 如此,日子才能一天天的好起来。计司药堂正如高悦之前预料的那般, 一开始大部分村民都是用药材换现钱, 只有零星几户人家用药材做储蓄,这几户人里包括赵老爹一家,钱阿婆和小八还有村长、黑虎一家和刘三七等人。这些人都是之前受过计司恩惠或高悦照顾的人家,在他们心里如今非常清楚,支持变革就是支持计司, 支持计司就是支持高悦!事情的转变在十天之后。那一日, 初冬的寒风特别猛, 黑虎的娘亲不甚染上了风寒。要知道,如今的大周医疗技术依旧是古代水平,风寒若是不及时医治,也是会要人命的。往年治疗风寒之症,若是发现即使少说也得两旬一个月,这期间的诊金药费若是家庭条件再不好,很可能直接拖垮一个家庭,更不要提遇上那些黑心的郎中,为了多赚钱故意托着不给根治。但这一年赵家村里有了计司药堂,黑虎的娘傍晚开始发热,他的父亲便火急火燎地找到了赫连野。赫连野一听这病症,就连忙背起药箱带着小药童直奔黑虎家。他给黑虎娘诊过脉后,便确诊了是风寒急症,当即也没顾上开药先给黑虎娘亲行了针灸,收针之后,热症便控制住了。黑虎全家因此都松了一口气。赫连野又开了一副药方,黑虎爹见那方子上写了许多药材,有些担忧地问:“赫连大人这,这药会不会开得有些多啊?”赫连野哪儿会听不出他的话外音,立刻笑了,道:“你放心,你家在计司药堂一直有储蓄,这次给令夫人看诊,所有费用都会减半。这副药连吃七日,算上我的诊金,全部核算下来,共需三十文。”“三十文?就能用这么多药?”黑虎爹吃惊极了,在他眼里,开得药越多肯定越贵。可他却不知,赫连野虽然给他媳妇开了很多药,却是考虑到他家的情况,用得都是普通平价的药材,药效自然是没有问题,只因计司药堂以民为本,不像私营药堂那般为求利润不择手段。所以他家这个看病的费用赫连野也是秉公办事,该是多少就收了多少。“当然可以。”赫连野说完,又回头问小药童,“账本带来了吗?查一下他家的账上存了多少银钱了?”小药童立刻翻开账本,道:“一共存了八十文。”赫连野又对黑虎爹道:“账上一共存了八十文,减去此次看诊的三十文,还剩五十文。你若无疑,一会儿拿着你家的存单和药牌来计司药堂更换吧。”“什么意思?”黑虎爹有些懵。“嗯?”赫连野皱眉,道:“那天在大柳树那儿,程大人不是都说过了吗?凡是选择药材冲账的村民,看病都可以享受半价优惠。”“这个我记得,可是您说的更换药牌子又是怎么回事?”黑虎爹问。赫连野心想,那天程大人明明说了呀,怎么眼前这个汉子还像一点儿印象都没有呢?难道说,那天程章讲的惠民政策,这些村民们都没听懂?想到这儿,赫连野总算明白为什么这些天选择药材冲账的人这么少了!害,原来是都没听懂。这下,赫连野连忙又给黑虎爹详细地讲了一遍他手里那个药牌子的功能,道:“我刚才的意思就是说,你们这次看病,可以从药牌存下的银钱中扣除本次的费用。换药牌是为了区分用过或没用过的人家,方便我们药堂对账统计。就像你现在这只药牌是红漆的,用过这次后,就是绿漆的了。这个对你们的影响不大,我们核账销账之后,也会给你一张最新的余钱单子,之前的存单肯定是要收回来的呀。我这么说,你能听懂吗?”黑虎爹这回听懂了,不但听懂了,他还挺激动,拉着赫连野追问:“您的意思是说,我们这次看病不用花一文钱?!”“当然了。不但不用花钱,你账上剩余的五十文钱,还是你的。日后若是夫人还需再拿药,你还可以继续使用那五十文钱。”“那还,还能打对折吗?”“当然可以!”“这也太好了!真得是太好了!”黑虎爹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连连道:“赫连大人你们计司都是菩萨派来的吧?!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遇上看病不用自己掏一分钱的呢!”赫连野道:“你不用花钱,也是这些天在计司药堂存了药材。这要是赶上个没药牌的人家,我就是菩萨转世,该收钱也是要收钱的。”“明白明白!”“行了,带齐东西,咱们赶紧回去拿药吧。”黑虎爹跟着赫连野把药拿回来,他媳妇看病没花一文钱的事,都没过夜就传得左邻右舍全知道了。这就像是一阵风,迅速吹便了整个赵家村。第二日,赫连野明显感觉到来办药牌的人增多了。不出三日,整个赵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入手一块计司药牌,这可把程章和赫连野给高兴坏了。两人一同去向梁辰和高悦汇报这事,说完之后,就听高悦笑道:“没想到你们能进展这么快,既然药牌覆盖了全村,那就从今日开始,给村民们挨家挨户建立医疗档案吧。”“医疗档案?”赫连野问。程章显然是之前听高悦说过,大体上还有个概念,不过具体怎么操作,他还没来得及细想。这时,梁辰开口道:“这件事计相放心,下官会交代他们的。”“好。那你就带着他们把这个档案尽快建立起来吧。”至此,赵家村的村民们成为大周史上第一批享受医疗档案的百姓。这件事很快又在十里八乡间传开,如今邻村的百姓们算是看透了,这赵家村但凡推行出一个新的政策那绝对是都是他们这些老百姓的福音,唯一的遗憾就是,他们不知道得等到何年何月这些好事才能降临到他们头上。除了羡慕眼馋他们连嫉妒的心都没有,毕竟这些政策的制定者和推行者可是朝廷的户部计司啊!整个县的百姓都在羡慕赵家村,全大周的哥儿都在羡慕计司。最近,周斐琦就收到了多封来自全国不同州府的折子,这些折子无一例外全都是询问明年的春闱需不需要增设哥儿科考?毕竟,随时计司在京城的名气越来越大,全国哥儿中那些有志之士,也在密切关注着科举的相关政策,想要入仕的哥儿可是大有人在啊!不过,皇帝陛下最近一直在忙北疆的事,这个是否增科的问题他便直接交给了户部尚书李大人。李大人又不傻,当然明白皇上看似是把这事交给了他,实则是想让他借此将计相大人召回京城,算起来,皇上也好久都没去过东郊了吧。如今日渐寒峭,皇帝陛下还每夜独守空房,那滋味恐怕不大好受,因此越发思念高大人,想来也是人之常情……户部尚书自认为已经猜到了帝心,便立刻写了一封密信,将高悦给紧急召回了京城。那信上,户部尚书只写了:急事商议,望君速回。高悦看完还问给他送信来的李皎阳,“今日京中可有何大事?”“大事?若要说最近的大事,恐怕就是北漠内斗,新王呼邪登基了吧?”李尚书也没告诉他儿子叫高悦回来是为了什么,纯把儿子当成了跑腿儿的,因此李皎阳能想到了大事也就只有北漠内斗这一件了。这件事高悦当然也有听说,可若为了这事,这些天他一直有和周斐琦互传小纸条儿,周斐琦若想让他出主意,完全可以在小纸条里说呀,既然周斐琦没说,那么很可能李尚书这次找他并不是为了这件事吧。高悦一时猜不到李尚书的用意,不过既然尚书大人发话让他速回,他便将手头的工作安排给了梁辰,当天就收拾好东西带上小幸子和暗日跟着李皎阳回了京城。高悦回京的消息,皇上自然是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暗日的报告。同时京城中的百官也有不少人暗中收到了消息。这些官员基本都是一直关注东郊税改动向的人,而他们之所以会如此关注,自然也是因为税改的成功与否和他们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历朝历代,任何一次改革都必然会革掉少数人的利益而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最开始的时候,那些暗中关注税改的官员本来也是这么想的。可是,随着他们对赵家村计司工作的持续跟进,他们发现,计司的这一系列动作往长远看得话好像并不仅仅是要革掉少数人的利益那么简单。虽然,如今的改革只是着点一个村,但这个村子在计司进驻的两个月期间,除了种植新型农作物之外,还设立了学堂、改造了水渠,增建了水车……听说,最近又新设了一个什么计司药堂,还给全村的人都建立了医疗档案。这些都不算什么,最关键的一点是村民只需要日积月累采采草药交到计司药堂,就能实现看病不花钱,这里面若非是有巨大的利润支持,单纯从表面看的话,将来若这个药堂在大周境内推行起来,可是存在着入不敷出的巨大风险!于是,有些官员就坐不住了,他们看不到计司药堂内的利润,只着眼表面便武断认定这个计司药堂会毁了大周!然而,给陛下上折子劝说,那根本就是石沉大海,连个响儿都不会有。所以,在经过了几番挣扎之后,几位言官决定要从计相着手阻拦——于是,就有了高悦的马车才到青龙门外,就被几位当朝大员给当街拦下的一幕!青龙门可是平京东向出城的唯一出口,这里每日人流可想而知!因此,那几位大臣往高悦的马车前才站成一排就瞬间引起了百姓们的围观!大臣们报了姓名,对着高悦的马车说话还挺客气,道:“……想请计相喝杯热茶,不知计相意下如何?”马车的车帘‘嗖’地一下被掀起来,露出李皎阳隐含怒意的脸,他对那几位大人不大客气地道:“几位大人麻烦让让!你们当街拦着在下的马车,不知道的还以为各位是存了什么坏心思!这要是传开了,李某名声受损不打紧,影响了几位大人的官声可就不好了!”那几人纷纷一愣,连忙让到一旁,又急着解释道:“实在不知是公子车架,望李公子不要误会。我等是在此等候计相大人,有事相谈。”“计相大人不在!”李皎阳说完,就一甩车帘,一点儿面子也没给那几位大臣留。他坐回马车里,扭头对高悦小声道:“这些人一看就来者不善,大人不要理睬就好。”“嗯。”高悦心想,也不知这些人要跟我说什么,这么明目张胆的劫车,想必是不怕陛下知道,既然不怕陛下知道也就是相当于是他们心中很有底气,自认为此举不算过火……他想到此,便掀开车帘对坐在外面的暗日低声吩咐了句‘去看看’。暗日微一颔首,缰绳已交到了小幸子手里,他人化为一道黑影,淹没在人海之中。高悦先回了户部,他一进衙门大院,立刻受到了隆重迎接。户部十六司的所有人几乎全部到场,所有人一见高悦就都围了上来向他问好,每个人的眼睛里都充满不加掩饰的敬意,那是发自内心的认同。高悦心里很清楚,他们计司在东郊的所作所为最起码已经在户部获得了一直认可。这种感觉就好比,一个最初被所有人质疑的人,在经过一番艰苦奋斗之后,证明了自己,从而也收获了鲜花和掌声。有一点小小的感动。这时人群外响起了一声咳嗽,众人回头看去,见是李尚书,连忙向两侧让开。高悦穿过人群走到李尚书面前,恭敬行礼,道:“下官应召回京,参见尚书大人。”李尚书忙将高悦扶起,道:“总算是回来了。回来就好!你随老夫来吧。”高悦跟着李尚书进了尚书专用的衙室。满院子的官员们自然也就散了,计司的众人回去后,不免疑惑,从刚才李尚书的神色看来,似乎是又出了什么要事,说不准接下来就又有计司大显身手的机会了,这次他们一定要主动请缨,争取也像梁辰一样为百姓做一番实事出来!“大人急招下官回京,所谓何事呀?”高悦问。李尚书便将皇帝陛下的意思说了出来,道:“日前多地州府纷纷上表,询问春闱是否增设哥儿科考,这事老夫想着得需结合东郊税改的进展,因此将你召回商议。你要知道,若是东郊税改成功,明年开春便可在多地推广开来,光靠计司的人手可是不够的呀!”原来是这个事。这事说急也急,说缓也可以缓,关键还得看明年的春收情况,若是大丰收,别得州府暂且不说,平京东郊是肯定要全面推行的,届时光是计司这几个人肯定是不够用。除了管理型人才,还需要医官、教员、水利、建筑等专业型人才,这些人才从选拔到培训到进入储备人才库,没有几个月肯定是不够的。因此,高悦这些天其实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因确定不了明年春收的情况,这件事他有想法,却也只停留在想法的层面。他是真没想到,其它州府竟然比他还急,已经到了给陛下上表请旨的程度了。他问李尚书:“请旨的州府可知都有哪些?”李尚书便拿出了一叠奏折,高悦翻了翻,发现竟然有一半以上是来自南方的州府,便微微皱了下眉,道:“如今税改政策还未最终定论,南疆州府想要争相效仿虽是好现象,但山高路远,若有突发状况,恐应对不及反而后患无穷。下官在想,税改还是要以京城为核逐渐向外推广,待一切成熟之后,再于大周境内全面开展。人才选拔倒是不必拘泥于此。”李尚书双眼一亮,道:“你的意思是——将税改推广和哥儿选拔分开?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毕竟地是死的,人是活的,就算是边陲小镇出身,只要真有本事,能过得了筛选的关卡脱颖而出,到时候来京就任即可。”“不错。”高悦道,“只是,这次选拔还需要医馆和教员以及精通水利和建造的人才。”“哈哈哈,”李尚书听高悦这样说,便大笑道:“老夫当时听说你在赵家村搞起了学院和医馆,还被你吓了一跳。老夫当时就想着,你要是跟老夫要大笔的银子,老夫就找陛下去诉苦,真是没想到啊——”没想到,高悦搞出这么大的动静竟然没动用户部的多少钱。高悦这点因地制宜的本事,就连李尚书都不得不佩服。高悦听李尚书这话,也笑道:“哪儿还至于让您去找陛下诉苦呢?咱们大周物资丰沛,林多木秀,遍地都是宝,下官不过就是出了个点子,真正辛苦的还是守备营的军士们!”李尚书深以为然地点点头,随即他便想到了赵家村之所以能发展得这么顺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皇上调集了军队,以强势的姿态将各方蠢蠢欲动的触须给挡在了外面。也因此,户部计司才能这么迅速站稳脚跟,令赵家村有了如今这般崭新的面貌——其它州府如今是看着赵家村发展起来了,眼馋政绩了,这才纷纷上折子,可若没有军方的配合和维护,光靠户部这些文官,就算是赵家村这么的小村子,要想短时间就改头换面,恐怕也不容易。所以,高悦刚才的担忧完全是有必要的——因为,他们下一步的推广很可能就要脱离军队的庇佑,完全靠动员百姓和他们自己了。高悦显然也想到了李尚书担忧的事,不过这件事再他看来也好解决,无非就是户部和兵部之间的跨部门合作,当然,能实现这个合作的前提是两位尚书得先达成意见一致。这件事,高悦没有立刻就和李尚书说,他得回宫问过周斐琦的意见,先和周斐琦商量好了,再由皇帝陛下出面去说,效果会更好一些。李尚书和高悦商量完,就着手整理奏折,准备将今日和高悦商量出来的结果汇总出来,明日早朝后好呈给皇帝陛下定夺。高悦从李尚书衙室出来后,回到计司,立刻召开了计司内部的会议。想来他从去赵家村到今日回来也有近两个月了,这期间,留在京城户部的计司员工们一定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可他们好似都想办法解决了,期间会有多少磕磕碰碰,员工们不说,高悦心里也都有数。因此这个会,主要是让他们汇报一下这两个月里都经历了什么,算是给员工们一个展现工作能力并分享工作经验的机会。然而,这个会开完之后,高悦就一个感觉——要说能干,还尼玛是齐鞘能干啊!于是,回宫的路上,高悦特地邀请齐鞘跟他共乘一车,两人算是一路走来的挚友,然而高悦这会儿望着齐鞘,满心感慨,最终化为了一句真情实感的‘谢谢’。他说完后,齐鞘的眼眶就红了,不过他忍住没让眼泪落下来,反而道:“我也没做什么,不过就是在你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替你守住了咱们的阵地而已。”高悦一把握住了他的手,他望着齐鞘,虽没说什么,但齐鞘却仿佛明白他的心意,笑着道:“你要是真想感谢我,就亲手做点好吃的奖励我吧。”“好。”这个要求一点儿都不过分,尽管高悦觉得自己的厨艺实在不怎么样,但为了齐鞘,他可以去御膳房现学。马车一路往宫里走,快到门口的时候,小幸子突然撩开车帘,脑袋伸进来,问高悦:“主子,奴才看着宫门口的那人特别像是陛下……”言下之意就是,大周的皇宫今日再次上演了一出皇帝等门儿的戏码,要问为什么,全皇宫的人都会告诉你:害,肯定是高毕焰要回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