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144冬至一候
作者:人型代码      更新:2023-05-26 06:41      字数:3357
  周斐琦这次认真的想了想, 道:“那我还是再发函提醒他们一下吧。”高悦听他这么说,心中稍安,又想起了北漠的事, 笑着问他:“那个沙土粘合剂还真让张书仁给做出来了?”“他确实是个人才。我只是跟他说了个方向, 让他在提炼化肥的时候留意着点儿,没想到真能做成。”说起这个, 周斐琦也十分感慨。高悦道:“所以说华夏古代的人的智慧可不容小觑, 这个沙土粘合剂在咱们那个时代也是最近几年才刚发明出来的吧。”“嗯。”周斐琦道:“有了这个粘合剂, 改造沙漠会变得非常简单。北漠人有了可以耕种的土壤, 也就不会总惦记着大周的土地了, 这样一来, 战争爆发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确实是一项惠泽万民的发明。”“科学家真伟大。”高悦笑道。周斐琦没言语, 却是微笑着看了他片刻。有一句话,在这一刻跃上了皇帝陛下的心头——你也很伟大——只不过,这话说出来会显得不够珍贵, 周斐琦宁愿把它放在心里, 高悦有多好,他一个人知道就够了。高悦担心东海的战事,并不是空穴来风。就在周斐琦给李景的密信送到后没几天, 千岛境内便出现了一些自称是‘送财将军’实则是由倭寇假扮的伪军商。这些冒牌货, 就如一群过境的蝗虫,所过之处‘杀烧抢掠’无恶不作, 一时间弄得千岛百姓们人心惶惶,若非李景受了皇帝陛下的提醒, 早有防范, 一连围剿了数起冒牌军商的作案团伙, 将他们现场抓了个现行,恐怕百姓们受此坑骗后将再也不敢买东西给大周军商了。不过,经过这事,李景也算是将千岛局势看得更加清晰了——如今陈家军万民归心,倭寇和原千岛国的百羽政权对百姓的统治缕遭反抗,单从政权稳定性上来讲他们其实已是强弩之末,之所以还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无非是陈家军还没有打过去罢了。看清了这一点,李景便想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攻岛战争。只是原本千岛之战的方针是以游击形式开局,如今这个模式进行的十分成功,他贸然大举攻岛,结果是好是坏,现在还不好说。但是,眼下是个顶好的战机,错过了实在可惜,李景斟酌再三,最后还是决定想皇帝陛下请战。他的请战帖很快便送到了周斐琦手里。这帖子李景写了一天一夜,里面详细分析了当前局势,因此周斐琦看过之后心中便已有数。他不是李景,只看到了战机的宝贵,他还要考虑若是这次全面攻岛失败了,该采取哪些善后措施。当然周斐琦如今考虑问题的出发点,皆是‘以民为本’,他作为万民之主,得保证即使战争失败也要将伤亡降到最低!这一晚,周斐琦在御书房和兵部尚书以及三位国公,就千岛之局聊到了半夜才回去。他们讨论的最终结果是,战,可以。但是要有保障,最低的底限是保障目前已攻下的几十个岛屿上的百姓不再受牵连。也就是说,李景得留下足够护佑这些岛屿的兵力,这种情况下,李景可调动的剩余兵力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他必须得制定出灵活且精妙的兵力布局才行。这一战,显然是对李景调兵遣将能力的一次考验。对于这一点,周斐琦倒并不担心,因为李景虽然年轻,但绝对称得上身经百战,调兵遣将这点能力他绝对有。只是,这次周斐琦为防万一,还是又给李景发了一道密旨,里面写了几种调兵方案,其中周斐琦力推的是:接力连打。所谓接力连打,就是在地毯式散射的基础上,再单独准备一支精锐部队做增援。就好比,地图上分散的岛屿有十个,当这十个岛屿同时开战,精锐部队先针对其中一个岛屿做增援,相当于是变向集中兵力点点突破。再根据千岛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拿下一个岛后,精锐部队立刻就近转战另一个岛……以此类推。这个方案,周斐琦连夜写出来后,当时就飞鸽给了李景。李景看完了密旨,也的确采纳了皇帝陛下的建议,开始迅速着手调兵遣将。……当晚周斐琦回到极阳殿,高悦睡得迷迷糊糊,问了他一句:“怎么这么晚?”周斐琦说:“千岛的战事可能很快就会结束了。”“哦……太好了……”高悦也不知是听明白没有,反正他咕哝完这一句后,翻了个身,没多久就又打起了小呼噜。……这个冬天注定不凡。东海之战之前一直是游击,大周很少有人谈起。可是随着第二场雪的到来,全大周的人几乎都在谈论此事——“诶,听说了吗?千岛国那边打仗了!说是有个陈家军,一夜之间百余艘战舰就像是从海底冒出来似得,把千岛国三分之一的岛屿给同时围了!”“我听说了,陈家军围得都是被倭寇霸占的岛。听说这个陈家军是千岛国的百姓们不堪倭寇欺辱,求了海神显灵,才求来的救兵!”“有那么神忽吗?我怎么听说陈家军原来就是一些民间异士,一开始就打下了几座岛。但是深得民心,后来有许多千岛百姓主动参军,才成就了天降奇兵的!”“你们管那么多干什么?!管他是海神显灵还是百姓参军,总之他们把倭寇打得硫化流水我就解恨了。你们可别忘了,大朝贡期间那些倭寇害死了咱们平京多少人?!这是国耻,绝不能忘!现在有人替咱们报仇,难道不是大快人心的好事吗?!”“唉,虽然倭寇被打我开心,但是想到千岛的百姓正在经历战争的水深火热,我这心里还怪不落忍的!”“说什么呀?那个千岛国就是好东西了?那个百羽什么的……”“你们还是别说了吧,我现在想起大朝贡那几天的虫子,我还想吐呢!”……大周百姓热议东海之战,大周皇宫里却在冬至这天,嫔妃们如约来到了永寿宫赴宴。这是太后懿旨,特地为犒劳她们最近制作棉衣的辛苦准备的饺子宴。这次的宴会,依旧在永寿宫的福寿阁举行,只不过,经历了由夏到冬,如今再坐在这里的人,早已今非昔比。高悦作为目前大周后宫品阶最高之人,位列太后右手边的首位,其次是有户部计司侍郎身份的齐鞘和菡嫔,再之后是卞术、南宫卷卷、拓跋玉和各宫的美人、尚人等。太后坐在正中,望着满殿的年轻面容,心中不知怎的就飘起了一丝惋惜,她无声的叹了口气,又很快收拾好情绪,对玉竹道:“既然他们都到齐了,就赶紧上菜吧。”冬至吃饺子,这是大周的民间习俗。皇宫中,这一天除了吃五色饺子之外,还有一道冬祭菜是必上的特色。这道菜名叫铜汆百兽,是将一整只洗净的白猪,放入大铜锅之中以清水煮熟,之后切成一千个小块儿再雕刻上百兽的图案,撒上调料,用白菜叶包好,再以姜水蒸透。取得是百兽归食府,来年保泰安的寓意。这道菜,本是大周皇家一年才能吃上一次的美味,嫔妃们本都很期待,就连周斐琦听说太后今日让御厨房准备了这道菜后,都特地赶来赴宴,他一进福寿阁,还笑着和太后开玩笑,说‘母后设宴怎么又把朕给忘了?’语气中带着点儿埋怨和撒娇,听得在场那一众嫔妃不由都捂着嘴偷笑起来——她们是真不知道,皇帝陛下还有如此可爱的一面。然而,在这一片和谐之中,只有高悦一人,捂着嘴脸色泛青。他盯着桌案上的一个小铜盆儿,眉头皱得直接拧成了麻花——那个小铜盆里是九只码得整整齐齐的白菜卷儿,明明在其他人眼里绝对称得上令人垂涎三尺的美味,可是高悦却被这道菜的香味刺激得已经忍出了冷汗!太后早在皇帝赶来之前就发现了高悦神色不对,只不过她还没来得及询问,就被一声‘皇上驾到’给打断了。这会儿皇帝落座,太后本要问高悦的情况,可又没来得及开口,就听‘哇’的一声,高悦整个人捂着嘴已经冲了出去!!!太后:……这次,皇上别想再搪塞哀家!她立刻便让玉竹去请早就候在偏殿的太医。这位太医当然不是子弦道长,而是近些日子一直负责给太后请平安脉的太医。高悦的突然之举,自然引起了所有嫔妃的注意,若非太后在场,这些人早就跟着他冲出去一探究竟了!因为,高悦这个反应实在是太令嫔妃们‘提心吊胆’了,这提心吊胆当然不是担心高悦,而是担心,高毕焰的肚子有了某种她们所有人都想要的动静啊!不会真得有了吧?!这一刻,所有嫔妃的心都揪了起来!她们饭也顾不上吃了,全部伸着脖子往外看——于是,她们就眼睁睁地看见,皇帝陛下将吐得泪涕横流的高毕焰搂在怀里,一边给他擦脸,一边小声和他说着什么!那个温柔的样子,真是闪瞎了她们的眼!有些嫔妃实在受不住,闭上了眼!心想,这一年我统共就来福寿阁吃了两次饭,还次次都被皇上塞一嘴狗粮,也真尼玛是够了!一时间,福寿阁里响起了嫔妃们的阵阵低语。之后,她们便看到玉竹带着太医赶来,皇上拥着高毕焰去了隔壁的偏殿,再之后,玉竹一脸喜色的跑了进来,在太后耳边悄声说了句什么。太后的脸上终于绽开了她们从没见过的满足笑容!嫔妃们:看来是真有了!完蛋了,今儿这饭是吃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