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151大寒二候
作者:人型代码      更新:2023-05-26 06:41      字数:3648
  周斐琦回到御书房的时候, 高悦就裹着大氅站在廊下看月亮。别人眼里,此时的高毕焰华贵清冷,神情严肃。周斐琦眼里的高悦, 此时身上就好像被压上了一座大山,压得他好似随时都有可能断气儿似得, 那种隐晦的脆弱令周斐琦的一颗心瞬间就被揪了起来。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在高悦发现他并看过来的时候, 他的人也已来到了他面前。周斐琦什么都没问,仅看了高悦一眼,便张开双臂将他抱进了怀里。高悦靠在他的肩头,同样一言不发,但只要闻着周斐琦身上的气息,哪怕这气息裹夹着寒冬深夜的冷气, 高悦的心也在一瞬间温暖了起来。他紧紧地抱住了周斐琦。皇帝陛下拥着毕焰君, 进入了御书房。大殿的门在身后关上,殿内灯火通明, 周斐琦这才发现高悦身上还穿着一身太监服。他没有问原因, 只是拉着他在椅子里坐下,又转身拿起一个小铜炉放到了他手里——“先暖暖。”皇帝陛下道。高悦抱着手炉, 望着周斐琦又转过身去泡茶的背影,只有一个感觉,他觉得自己很幸运, 在无奈穿越到异次元世界之后, 还能再次遇到自己的爱人。也正因此, 他才能在遇到今天这样的事情时, 仍有一个能够理解他并与他共鸣的港湾可以靠一靠……高悦接过周斐琦亲手泡的茶, 低头喝了一口, 温暖的热度从口腔下滑到体内,心口不再发紧,高悦才轻轻叹了口气,说:“我真的痛恨古代的等级制度,阶级压迫会磨掉了一个人的自我,变得既可怜又可恨。”周斐琦坐在他身旁,静静地听他说。高悦慢慢地将小福子的遭遇讲给他听,周斐琦听完后,他特别理解高悦的痛苦是什么,但这是个社会普遍现象,要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解放人们的思想,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华夏发展了几千年,在他们穿过来之前的那个时代,也仅仅是解放了大部分人的思想,在那个社会还有许多看不见的角落里,每天都在上演着类似大周这样的阶级压迫,更不要提在这个纯古背景下的大周了。“……我知道,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最后高悦说。周斐琦轻轻握住了他的手,道:“我们尽最大的努力,总会一点点变好的。”这一天,皇上和毕焰君很晚才回到景阳宫。小福子头上裹着白布,看样子是上过药了。他就跪在景阳宫大门边上,烈烈寒风中,也不知他跪了多久。高悦一进门,自然第一眼就看到了他,他知道小福子会跪在这儿,是在等他给个判决。但是,高悦刚才在御书房和周斐琦聊过之后,心中有了新的领悟,他这会儿再看到小福子,已经没有之前那种压抑的感觉了。高悦尽量心平气和地开了口,他对小福子道:“你跟我来吧。”小福子再次跟着高悦进了书房,只不过,这次他要面对的除了毕焰君还有大周天子,他恭敬地跪在地上,垂着头就像一个等待判决的罪犯,带着一股显而易见的卑微。然而,高悦就在这时,负手走到了他面前。他听到高毕焰说:“小福子,你知道吗?人生下来其实都是平等的,你并不真是天生就比谁低一等的奴才。现在摆在你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通往大周的牢房,另一条通往自由。这两条路你可以凭借自己的心意选择一条走下去,我希望你能爱惜自己的生命,活下去,多看一看大周的未来。”这些话,高悦说得十分平淡,可小福子听了后,却在他心中激起了惊涛骇浪般的震撼。他不敢置信地抬起头,直愣愣地看向高悦,不确定地追问道:“主子的意思是,可以,可以放我出宫?”“是。”高悦颔首,又道:“按大周后宫律法,你今日所犯之罪责当杖毙。可我知道你心里有善,若因此丧命有违上天好生之德。我不杀你,但也不会留你。你可有想好要什么了吗?”小福子一个头又磕了下去,泪流满面道:“谢毕焰君不杀之恩。”“好。既如此,你现在就走吧。”高悦说完便背过了身。小幸子忙上前拉起地上的小福子,小声催他:“快走吧。”小福子被拉着往外走,却一直扭头看着高悦的背影,临出门前,他大喊了一句:“主子,您可要保重啊!!!”喊完,他又挣开小幸子的拉扯,再次跪下,给高悦磕了三个头,声泪俱下伤感至极。小福子走了,第二日边公公在天牢里醒来,他的精神似乎崩溃,说话颠三倒四,审问他的狱卒被他的疯言疯语搞得头大,不得已只好上报。周斐琦听说这事后,让胡公公带着子弦道长又去了次大牢。奇怪的是边公公被子弦道长扎了两针后,人竟突然就老实下来,再面对审讯,几乎有问必答——他说,在他小的时候,他的兄长将他和妹妹卖到了牙行,之后没过多久,他的妹妹便被人买走,从此再无音讯。而他也在不久之后被大户人家买走,从此做了那一户人家少爷身旁的小厮,那时候他才八岁。那家的少爷脾气不好,经常打骂小厮,还有个嗜好就是喝鸽子汤。边公公为了少挨打,拼命帮那少爷养鸽子,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发现自己有饲养飞禽的天赋,后来那少爷在学堂惹了事,对方寻仇,那少爷在一日下学后被当街围殴,他作为小厮好不容易死里逃生躲过一劫,却也成了无家可归的乞儿。他一路乞讨到了平京,没想到平京就连乞讨也有很多规矩。外来的人,要在平京乞讨,还要给当地的地头蛇上贡,生存实在艰难。那年冬天,十一岁的边公公缩在飘雪的街头,本来以为自己快要死了,却被一名‘好心人’给救了下来。那人姓赵,是当朝宠妃赵氏母族的一位死士。他救下边公公,本是要把他训练成赵氏死士,后来发现边公公不是练武的料,就问他:“你会什么呀?”边公公答道:“我会养鸽子。”于是,边公公便被培养成了训鸽能手。后来赵妃给先帝生了一位皇子,便是那位曾经将少年周斐琦拉进过小黑屋,最终被周斐琦狠狠揍了一顿的二皇子。但那个时候,太后李氏无子,先帝只有刘氏所出的大皇子和赵妃所出的这位二皇子。将来帝位落在谁手尚未可知,赵妃生了皇子,赵氏家族便动了心思,自那之后,开始培养人才秘密安排进入刘氏、李氏,企图在将来夺嫡时能够抢得先机。边公公便是赵氏家族派往李家的一名暗桩。那几年边公公可谓费尽心机想要获得太后李氏的信任,然而,最终帝位落在了三殿下周斐琦身上,刘氏一败涂地。二皇子也被周斐琦罚去守皇陵。边公公身上的赵家死士咒也因施咒者去世而不攻自破。自那之后,边公公就安心跟着太后,渐渐成为了太后的心腹,还被太后扶到了珍异所掌事的位子上。这些年他心中是感念太后的,为了报答太后的知遇之恩,他一直在暗中监视二皇子的动向,甚至当他发现二皇子有异动之后,还出手用自己的方式向负责监视二皇子的暗卫发出了警示——就像大朝贡之前,二皇子曾用飞鸟联系过边公公询问宫中情况。那封信发出来没多久,皇陵上空就出现了万鸟盘旋的异象。之后,皇帝听说这个异象,也确实增派了人手监视皇陵。如果白鸣喧不在皇宫出现,边公公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就这么假装安分一直到入土为安了。大朝贡那天,白鸣喧假扮成高山国的皇子入宫,来见李荣儿最后一面,那次他离开之前,在宫道上遇到了边公公,边公公只看了一眼白鸣喧的脸,整个人都震住了——那张脸太像他的母亲了,他几乎忍不住想到了自己早年失踪的妹妹,于是便拉着白鸣喧询问起来。白鸣喧的母亲确实是边公公的妹妹。当边公公得知自己的妹妹还活着,只是人在东瀛不能回来时,酸涩的泪水根本控制不住,滚滚而下。边公公此时并不知道白鸣喧只是顺水推舟在诓他。白鸣喧当时想得是‘有一个大周皇宫里的掌事太监要和他认亲他为什么要拒绝?’留下这颗棋子在大周的皇宫里,早晚能派上用场。之后,他跑去北漠做国师,曾先后几次给边公公发飞鸟信询问大周情报,但是他没想到这个主动跟他认亲的老太监,竟然不帮他,不但没有给他脱漏一点儿大周军情,竟然还回信劝他让他不要再问军国大事!老太监在回信里还说了一句令白鸣喧嗤之以鼻的话,他说:忠孝自古难两全。遇明君不易,我不能愧对皇上,你也千万不要再谋划愧对朝廷之事。边公公在公事上守住了自己的底限,换来了大周北漠之战的胜利。但是,他收到了白鸣喧死前最后的绝笔——那是一张阵法图——八生门招魂阵。白鸣喧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他要边公公想办法将他的魂魄招回,他不甘心就那么死去。他还在那封绝笔信中详细描述了阵法的启动方式,其中有一点十分关键,就是要有他的遗像娃娃为魂引。关于这个遗像娃娃,他还指导了边公公该怎么画怎么做,还说,如果边公公实在画不好,就去淑贵妃宫里找他的画像,一定能找到。北漠国师被砍头的消息传回大周,边公公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他一直在想他到底该如何做,最终对妹妹的愧疚战胜了理智,他决定替白鸣喧招魂。淑贵妃的永和宫,自从贵妃薨逝后,就成了没人愿意接近的阴森鬼殿。这一点到底方便了边公公潜入。只不过他翻遍了淑贵妃的遗物,也只从书房的铜盆里找到了几张没烧干净的纸片,那是一副画。边公公拼凑出来一副画像,上面的人五官不全,但看得出确实是白鸣喧。边公公原本是想尝试自己学着作画,也偏巧,在那几天有个新调来的小太监看到了他的画,告诉他:“这画像上的人,不是我家乔良人原来画过的么?”边公公自然要追问了,一来二去,就让他查到了乔良人死前曾将一幅人物群像的画剪开,单独把白鸣喧的画像送给了菡嫔。再之后,便是他和小福子搞出来的这一连串的事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