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买桂花同载酒 第116节
作者:桑微      更新:2023-05-26 18:59      字数:3179
  主战派人少,像散沙一盘,若不是有元恺大将军在北境顶着,就彻底没有话语权。而主和派可不一样,他们有献王撑腰,还有许多重要的权臣都是站在主和派这边的。原因只有一个,连年战火不休,实在让南国不堪重负。还不如给北国割些地,让他们安安分分守在南国以北的那片地盘上,相安无事,各治一地,岂不美哉?反正北国打仗也不过是因为眼红南国的物产富饶,也是为了让北国的老百姓们的日子过得好一些,不能与南国百姓相差甚远。所以要是能多送些南国的物产粮食过去,想必北国也不愿意损兵折将,和南国斗得不可开交。北国善战,南国虽然出了个元恺大将军,可大多数朝臣们还是怕了。不愿听那送回来的一份份战报上,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因此,主和派的嗓门又大又粗,大多都是站在那一边的。朝堂之上,一般也都是一齐上谏,劝圣人把元恺大将军召回京,让北国看到南国想要求和的诚意。可偏偏这次科考过后,冒出了方喻同这么个刺头。他是坚定的主战派,一口咬定要打仗,要把北国打得俯首称臣,闻风丧胆,不敢再打扰南国边境的百姓一分一毫。主和派都说方喻同是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根本不知道那北国有多强。也就是现如今有了元恺大将军才能震慑一二。可元恺大将军再强,又能护得了南国多久?更何况元恺大将军膝下无子,待到他上不了战场的时候,便更是后继无人......主和派都觉得不能再打下去了,趁元恺大将军如今树立起的威势,正好可以逼着北国人签下两国和平休战的契约。今日的朝会,便又因这事,争了个脸红脖子粗。方喻同能言善辩,也不看谁的面子,好几个重臣被他说得下不来台。而且他煽动性又强,许多年轻的臣子都被他说动,这些日子加入主战派的不少。简直让献王头疼。圣人也头疼,端坐在龙椅上看着底下又因为要不要召元恺大将军回朝这事闹得不可开交,本来就虚弱的他越发觉得呼吸不过来。“够了!”他拍了拍宝座上的扶手,声音虚浮,病容难掩,却轻飘飘两个字就遮住了底下熙熙攘攘的声音,大家都恭敬地等着他继续说话。圣人板着脸,肃容道:“元恺大将军回朝之事,朕心中已然有数!到了该回来的时候,朕会让他回来的。”底下鸦雀无声。献王为首的主和派露出浅浅的笑容,听这意思,圣人已经被说动了,还是打算让元恺大将军回朝的。方喻同面无表情,无谓地垂下眸。在殿上站了一会儿,如今心里头那股心神不宁的感觉倒是消失了。可他还是惦记着快些去接阿桂,所以今日懒得和这波人再争论什么。“诸位爱卿还有什么事?”圣人轻咳一声,不怒而威地扫视一圈。这时,又有人跪下谏言道:“皇上,臣有事启奏!......”方喻同懒洋洋扫了一眼,心底轻嗤一声,不用听也知道,又是老生常谈的事儿。这人是皇后母家那边的,每回朝会上隔三差五就要谏言,让圣人立储君太子,估摸着圣人听得比他还烦。方喻同端正立在殿内,心思却飞到了九霄云外。只盼着快些听到散朝的声音,他好快些骑马,去接他的阿姐。明明早上才见过她,她那柔柔糯糯的嗓音,仿佛还飘在耳边,能让人半边身子都酥下去。可为什么仍然看不厌、听不腻。还是总那么……克制不住地想她呢?第94章 刺杀弑君的念头已生“皇上晕倒了!”“皇上!”“皇上!您怎么了皇上?!”方喻同正在分神想阿桂的时候, 忽然听到周围此起彼伏地惊呼声。饶是平日里胡子花白最淡定的老臣,此刻也六神无主、手足无措。圣人可不能就这样没了!太子还没立呢!南国还一堆乱摊子等着收拾呢!方喻同抬起眼,龙椅旁围着一堆人, 全都乱糟糟的。圣人更是双眼紧闭, 不省人事地躺着。底下的大臣们帮不上忙,自然也只能干着急, 议论纷纷。刘定双手插袖,一脸淡然地走到方喻同身边,“走吗?”方喻同侧眸看他,“去哪?”“接媳妇儿。”刘定回答得言简意赅, 声音也压得很低,免得被人听到又要落人口实,圣人都晕倒了他居然还惦记着媳妇儿。方喻同又遥遥看了一眼龙椅上已经被抬走的圣人,点头道:“去。”刘定和方喻同并肩往外走。圣人都晕了, 这朝会自然也就散了。有揪心的大臣们还守在殿内, 不肯散去,也有像方喻同他们这样, 三三两两往外走的。毕竟他们不是御医,留在这儿也起不了什么作用。至于方才那位死谏要皇上立太子的大臣, 已经双腿发软脸色惨白的瘫在了地上。他万一要是气死了皇上,这回是真的得陪葬了吧……?方喻同和刘定离开皇宫,才是晌午。念及阿桂她们那边要到黄昏将近的时候才散, 所以两人便一块去吃了顿饭再出城。可在就要出城的时候, 忽然被禁军拦住。为首的禁军统领朝方喻同客气地说道:“方大人,请您进宫侍疾。”一般圣人病重的时候,都会召大臣入宫侍疾。但方喻同没想到,会轮到他。他只是翰林院修撰, 比他官衔大的还有一大堆。禁军统领可能是看出来了他的疑惑,面无表情道:“承蒙陛下看重,点名要你进宫侍疾,你要抗旨?”“自然不敢。”方喻同心中郁闷,却也只能拱拱手,转头和刘定说道,“那便只能劳烦刘兄顺道把我阿姐也接回来吧。”“举手之劳。”刘定点头应下,转身便上了马车朝城外去。方喻同则和禁军统领一道重新进了宫。不能去接阿桂,方喻同心中自然是有些郁闷的。但去皇上身边侍疾,也有好处。只是不知为何,方喻同走进皇宫,心中那股没来由的焦躁和不安又渐渐盘亘在心头。御前侍疾,除了方喻同,还有几位重臣。圣人时而清醒,时而昏睡,但没让他的后宫妃嫔们侍疾,反而是让几位臣子轮流守着,倒是有些奇怪。方喻同到了皇宫,几位臣子已是守得有些心力交瘁,见到他来,便连忙让他进去,让守在里头的王尚书出来歇歇。方喻同与他们一一寒暄打过招呼才进入圣人的寝殿中,他发觉今日被招来侍疾的大臣们都是圣人的心腹。难道他现在也成了圣人心中信得过的人?方喻同想起阿桂爹娘的渊源,还有沈青右说的那句一直扎在他心底的话,眸底掠过几抹藏得极深的讥讽,然后款步迈了进去。寝殿内,萦绕着一股浓浓的药味,圣人半阖着眼躺在龙榻上,神色虚弱,仿佛是因那些药才吊着一口气。方喻同一向知道圣人身子不好,但以前尽管再虚弱,圣人也是穿戴齐整,气质自然有上位者不可言说的威严。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圣人奄奄一息躺着的模样,脱去一身龙袍,就像历经沧桑的普通中年男子一般,两鬓花白,憔悴不堪。圣人没什么力气,见方喻同进来,也只是微微动了动手指。方喻同面色平静地走到他床侧,将刚熬好的汤药吹温,然后一勺一勺喂进圣人的嘴里。圣人懒懒抬眼,似是有话要说。但又因为太累,有些说不出来。摆摆手,还是叫他出去了。方喻同走出寝殿,长舒一口气。殿内实在太闷太压抑,站在这外头吹吹风,要好得多。黄昏转黑,夜色渐渐暗下来,他心里头那不安宁的感觉还是分毫未减。方喻同的第六感,向来不差。他记得上次这么心神不宁,还是在嘉宁城,阿桂差点被那个畜生欺负的时候。方喻同垂下眸子,插袖走到禁军统领身边,淡声问道:“今日侍疾只怕是回不去了,我可否能去宫门口与我家小厮报个信,让他回家去告诉我阿姐。”念在方喻同刚从寝殿里出来,还要一个时辰才轮到他进去,禁军统领点点头,差使两个御前带刀侍卫领路。宫门口,沙全正一脸焦急地等着,忽然看到方喻同的身影,仿佛看到救星一般,哭喊着说道:“大人,家里出事了!”方喻同心里“咯噔”一声,眸色翻涌起极深的戾色,“我阿姐怎么了?”“姑娘从玉壶山回来的时候,忽然涌出一群黑衣人想要刺杀姑娘!所幸当时刘大人夫妇都在,救下了姑娘。不过刘夫人为姑娘挡刀,受了重伤,姑娘正留在刘家,哭得不成样子呢。”沙全一口气不喘地全说出来,这才问道,“大人,现下可怎么办?”方喻同眉头皱得极深,“我阿姐可受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