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买桂花同载酒 第126节
作者:桑微      更新:2023-05-26 19:00      字数:3475
  方喻同守着她,望着她沉静酣眠的睡颜,目光也多了几分缱绻的宠溺温柔。只是很快,想起那想要取她性命之人,眸底又浮起深深的戾色,比夜色浓重,难以化开。他没有回屋,而是在榻边,一直守着阿桂。直到四更天,快要出发去上朝的时辰。方喻同听到街上摇摇传来的梆子声,忽而睁开眼,眸底一片清明之色。他站起身,正打算轻手轻脚地离开,可衣袖忽而被人拉住。垂下眸,是阿桂皙白细嫩的指尖。她不知何时也醒了,只是有些睡意惺忪,指尖紧紧捏着他的袖口,眸光迷蒙着问道:“要去上朝了吗?”这一刻,方喻同有些恍惚,觉得这场景好像是以后无数个需要早起上朝的清晨。睡得迷迷糊糊的妻子强睁开眼,半梦半醒问丈夫的话。他略勾了勾唇角,“是,才四更天,你多睡一会。”“唔......”阿桂含糊地应了一声,却仍拉着他的袖角,指尖轻轻用力,“等会儿,你将香囊还给我。”说着,她便伸出另一只手去扯他腰间的香囊,皓腕莹白如雪。方喻同眸色一凛,侧开身子,警惕道:“阿姐既已送了我,那便是我的了。”阿桂被他气笑,睡意清醒两分,“我何时说了要送你?”明明是你自个儿不要脸,强自带上的。方喻同别开眼,嘴硬道:“总之既已带上,便是我的,没有再还回去的道理。”阿桂轻哼出声,纤纤素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胳膊,没睡醒的嗓音绵软轻柔,像是勾着夜色往上挑,“你总要先还给我,让我把它绣完才戴呀!”方喻同微微一愣,好似有些没反应过来。阿桂又不得不说道:“如今这香囊才绣了一小半,戴出去像什么样子?若让人知道是我绣成这样,会笑话我手艺的。”方喻同终于意识到她这是什么意思,忙迫不及待地摘下香囊,“既是这样,那阿姐快些绣好,我下完朝便来取!”阿桂缩在被窝里,脸颊微烫,泛红道:“也、倒也不必急成这般。”“急,我急。”方喻同把香囊递给阿桂,又趁她不注意,往她手上套了个什么,随后脚步匆匆往外走,好像怕她反悔似的,摆手道,“阿姐,我去上朝了!今日或许还给你带个好消息回来!那群贼人应当落网了!”阿桂抿起唇角,望着他修长挺拔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情不自禁将笑容放得更深。只是他走后,她好像也没了睡意。主要是那股子心里不安的感觉又泛起来,总觉得不安宁,估计只有等他真正抓到那群贼人歹徒,她才能放下心来。既睡不着,阿桂便索性叫芦叶汀州进来,将灯点得更亮些,给他绣香囊。站在一旁的芦叶无聊,眼尖地发现了阿桂手腕上的杏花手环,眸光亮了亮,直道:“姑娘,这手环好生漂亮!”阿桂一怔,将袖口彻底挽起,这才发现,是方喻同出门之前,给她手上套的东西。原来是这个。她忍不住又弯起唇角,嫩白指尖摩挲过杏花手环上的每一片花瓣,这大概都是他亲手摘下,又亲自穿上的。芦叶歪起脑袋,促狭着笑道:“这是大人送给姑娘的吧?大人可真会哄姑娘开心呀!”“休、休要胡说。”阿桂扯扯袖口,硬着头皮否认,羞得耳尖又微微泛红。芦叶笑容更盛,躲到汀州身后,仍不依不饶地说道:“姑娘就不必瞒着我们了!大人出门前都告诉我们了,姑娘戴着这杏花手环,便当是大人陪着您一样,万事都不必害怕!”阿桂一怔,指尖再次抚过那些杏花,弯着唇瓣,复又拿起香囊,眸光认真且专注地绣起来,只见那细嫩纤巧的手指十分灵动,两只栩栩如生的云中仙鹤渐渐有了雏形。这次,她绣的是双鹤,彼此扶持,翱翔云端,直面风雨,无畏艰险。第102章 二更合一天色微微转暗, 阿桂不知多少回放下手中已绣好的香囊,抬头朝外看。院子里,还是空荡荡的, 夕阳残辉镀着一层暖金色的光, 却没有出现她熟悉的身影。“姑娘,大人今日想必很忙。”芦叶探身问道, “不如您先用饭?”阿桂摇摇头,细白指尖摩挲着香囊上的鹤纹,“既然他没传信说不回来,那便等他。”“好。”汀州起身关上被风吹得扣扣作响的窗牖, 温声道,“那姑娘想喝什么茶?我这就去泡。”“他最喜欢喝的雪上龙井,给他先备着吧。”阿桂随口答着,指尖不自觉蜷缩起来, 内心止不住担忧。他似乎今日是去寻那些歹徒贼人的踪迹, 万一要是对上,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阿桂不太敢再想下去。忽然, 外头传来沙全的声音,“姑娘!姑娘!好消息来了!”阿桂连忙站起来, 又听得沙全咋咋呼呼一路喊进来,“姑娘,贼首找到了!大人正带领虎翼军的精锐去捉他们呢!”“是谁?”阿桂迫不及待地问道, “可有什么危险?”沙全进屋大喘气, 说道:“姑娘,我也不大清楚,但是大人说让小的带姑娘去元恺大将军府,他在那儿等您。”阿桂掐着眉心, 有些不解,“去那儿作甚?元恺大将军是人人敬仰的英雄,他难道还要害我不成?况且我与他素不相识,更是无仇无怨......”沙全挠挠脑袋,无奈道:“姑娘,这我是真不知道,您知道的,大人何等聪明,那些个线索我还看得一头雾水,他就已经找到贼首的藏身之处了。”旁边芦叶噗嗤一笑,小声说道:“总算见到这世上比我还蠢笨之人了!”听到找到贼首,现下都轻松不少,肆意开起玩笑也不怕。阿桂抿起唇角,摇摇头道:“你们都不是蠢笨之人,只是小同思维异于常人罢了。沙全,你出去等我吧,我换身衣裳戴上帷帽便出来。”......元恺大将军府,离晏府并不远。阿桂才下马车,就看到方喻同带着一队虎翼军,立在那偌大门前。可将军府的大门紧闭,似乎并不欢迎他们。虎翼军的精锐一字排开,脸上煞气重重,仿佛下一秒就要拔刀而动。方喻同站在最前面,身姿如玉,面容清隽,被这些虎背熊腰的虎翼军相衬之下,却不显瘦削羸弱,反而有一种不容人忽视的存在感与压迫感。他挑起下巴,微微眯眼看着那将军府的牌匾。这是元恺大将军第一回 打了胜仗,大挫北国士气时,当今圣人亲手给元恺大将军提的牌匾,亲自送来这府上。当时元恺大将军并不在京城,可圣人却如此重视。其恩宠可见一斑。如今,这群虎翼军却是严阵以待,提刀相对。虽是方喻同带着他们来的,却不得不让某些有心之人猜测忌惮起当今局势,揣测圣意。这阵仗闹得很大,阵势汹涌,远远看热闹的百姓不少,周围府邸住着的达官显贵们听到动静,也忍不住悄悄打开自家大门,让奴仆们守在门口,观望一二最闲不住,爱看热闹的晏芷怡混在百姓之中,一眼就认出了阿桂的马车。所以在阿桂刚下马车的时候,晏芷怡便凑了过来,压低声音道:“阿桂姐姐,好可怕,我还是头一回见到小同哥哥这样凶的样子!”阿桂带着帷帽,糯软好听的声音从薄薄白纱中透出来,“如今这是什么情况?”“可精彩了阿桂姐姐!”晏芷怡深吸一口气,眉飞色舞整理好语言,正打算说。方喻同却已经看到阿桂,他走过来,眸色深深,沉声道:“阿姐,你来了。”“嗯。”阿桂轻声应着,帷帽挡着那张温柔秀致的面庞,嗓音里也仍然透着说不尽的温柔,被风一吹,散了几分羞意。晏芷怡在一旁,看看阿桂,又看看方喻同,好似察觉到有什么已经悄然改变,却说不上来。阿桂却已经和方喻同聊了起来。“小同,这是怎么一回事?伤我的贼首,在元恺大将军府上?”“是。”“可我与那元恺大将军素不相识,怎会……”听到阿桂这样说,方喻同只是眼神复杂地看了她一眼。虽然隔着帷帽,阿桂也怔忡了片刻,不大明白他方才这眼神到底是何意思。可他没有解释,而是站回大门前,复又朗声道:“最后一遍,若他们再不开门,虎翼军便破门吧!”虎翼军齐齐喝道:“是!谨遵大人令旨!”“我看谁敢!”忽然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一个身着读书人长袍的中年男子出现在虎翼军身后,引得所有人目光都朝他看去。这中年男子面容儒雅,可是眼角眉梢却透出一股叫人莫名心寒的戾色。他是真正见过血,杀过人的,而且见过很多血,杀过很多人。虎翼军的人看到他第一眼,心底都跳出这样可怕的想法。不知为何,都忌惮地往后退了一步,警惕地看着他。方喻同也瞧出来,这人不同小觑。他面上不显,轻皱起眉头看过去,“你是谁?”帷帽之下,阿桂也轻轻蹙起眉尖。这人,好像她的三叔。可是,又有些不大一样。三叔不像他这样凶,也不应该出现在此处,所以她一时愣在原地,怔怔看着这一切。那中年男子不屑地轻哼一声,甚至都不愿意用正眼瞧方喻同。负手而立,浑身上下,意气风发,冷声道:“如今你这样的小辈,也能指挥虎翼军,还敢在我面前叫嚣?若是这样,我看这南国,怕是要完了!”这等大逆不道的话,竟敢说出口。周围听见的人,皆脸色微变,虎翼军为首统领更是大喝一声“放肆!”,直接掏出刀来,朝中年男子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