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买桂花同载酒 第130节
作者:桑微      更新:2023-05-26 19:00      字数:3681
  元恺轻哼一声,挑了挑眉。方喻同,就是那只最烦人的苍蝇。......庆功宴办得大,也办得急。就在元恺回来的第三日,所以为了办这样一场大宴,几乎让京城上上下下与筹办此事有关联的大小官员都忙得够呛。也让众人知道,如今元恺在圣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高,有多重。这一日,也恰好是立夏。阿桂早起梳妆,外头罩着一身豆绿色轻纱罩衣,飘逸清新,一瞧便显得清凉无比,更衬得那肤色嫩白,眸光如水。她随着三叔一起,他骑高马,她和汀州坐着马车随行。虽只有几日未见,阿桂却特意打扮了一番。不仅特意梳了费时费力的朝天髻,簪上了三叔新送她的镶宝石碧玺花簪,点了腮红口脂,还特意揣上了那只绣好的墨色双鹤香囊。里面早已填满了干桂花的香料,散着馥郁浓烈的香味,却一直没来得及送给他。第105章 二更合一这是阿桂第一回 进宫, 却发现皇宫里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虽是琉璃瓦、朱漆门,庄重严肃,但那股威严的气息却因为络绎不绝的臣子和家眷们穿行其中, 而冲散不少。车马络绎不绝, 热闹非凡。阿桂紧跟在元恺身后,发觉似乎有不少大臣携带家眷想过来套近乎, 却被她三叔一个眼神瞪了回去,顿时面色苍白,不敢再靠近叨扰。看来三叔在战场上杀伐多年,心性也确实有所改变。以前, 他对邻里乡亲们,可都是十分和颜悦色的。诸人远远瞧着威风凛凛的元恺,冥思苦想,该如何才能攀谈上一两句。元恺置若罔闻, 领着阿桂进了设宴的正殿。殿内更是金碧辉煌, 华丽非凡,一根根红漆描金内柱都雕着栩栩如生的金龙, 柱前摆了一长列黑漆宴桌,虽菜肴还未上, 但已有不少大臣以及家眷都已入座。圣人还未入席,所以便有许多人走动寒暄,端一杯小酒, 低声窃语几句, 相谈甚欢。到了殿内,依然有许多想要过来与元恺套近乎的。可元恺端坐在上首靠近龙椅的位置,脸色冷漠无比,只消那么一眼, 便让这些久居和平京城的官员们,腿肚子直发软,生怕触怒了他。但阿桂身为元恺的侄女,看起来却是温婉动人,十分好亲近的。尤其她也不坐在前头,而是和所有女眷一块,坐在布了一道长长的纱幔屏风后端,和大多数官员们都隔开。于是乎,那些夫人贵女们,便一波又一波,想去阿桂跟前攀谈几句。还有不少,是阿桂见过的熟面孔。皇后娘娘赏花宴上,那些个冷言冷语讥讽她的,这会也厚着脸皮来道歉。阿桂按着眉心,只觉得被她们三言两语吵得有些头疼,且这些场面话听多了,即便一一敷衍着回应,也累。终于明白三叔为何那般,吓退了众人,反倒轻省。不过幸好,没过多久,圣人便来了。他一落座,大家也就都不敢再出声,乖乖回到自个儿的座位上,安静下来。阿桂和晏芷怡是坐在一起的,周围乌泱泱的人群退去,那些胭脂香粉的味道也就散了,鼻尖总算没有那么难受,还可以品尝御膳房的手艺,阿桂的心情便又好了许多。只是她隔着那道屏风和帐幔,再看外头的官员时,身影便都影影绰绰的,看不真切。所以张望了一会儿,也并未看清方喻同坐在何处。这时,圣人已经开口说话。他的声音不大,虽威严,且四下都安静,但到底有这么多人在殿内,所以飘到她们这边来,也已经渺不可闻。不过大抵还是能从偶尔听清的几个字眼里,猜到些的。大多是夸耀称赞元恺的功劳,又表明为他接风洗尘庆功之意,而后便关怀了几句,让他注意身子,便让大臣以及家眷们开怀畅饮。大臣们都端起酒杯,高声喝祝圣人万寿无疆,而女眷们也端起酒杯附和着。阿桂心不在焉地抿了一口宫里酿出来的琼浆玉液,又抬眸朝对面张望。旁边晏芷怡轻蹙起眉尖,把玩着手里的白玉酒杯,小声碎碎念道:“阿桂姐姐,这宫里的御酒,还比不得你酿的呢。”阿桂连忙拉住她的手,低声道:“莫说这些,如今我好久都未酿酒,手也生了。”“那阿桂姐姐有功夫可得再酿些,莫丢了这手艺,我们可都爱喝得紧呢。”晏芷怡吐吐舌头,发觉阿桂一直不住地朝对面看,顿时察觉到什么,捂着小嘴偷笑道,“阿桂姐姐,你在看什么?”阿桂被她发现,立马垂下眸来,夹起侍女刚呈上桌的一块金丝如意糕塞到嘴里,含糊道:“没什么......”“是在找小同哥哥吧?”晏芷怡打趣地笑着,直接戳穿她的心事。阿桂脸颊微红,睇她一眼,倒也没有否认。晏芷怡见自个儿猜中,便又促狭地一笑,也捏起一块糕点,压低声音道:“阿桂姐姐不必找了,今日小同哥哥,只怕不会进宫呢。”听得这话,阿桂脸色立刻变幻,紧张道:“为何?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难怪,在将军府也一直没有听到他来找她的消息。虽说三叔不一定会让他进将军府,但连一丁点尝试都没有,倒完全不像他的性子。“阿桂姐姐,你莫要紧张。”晏芷怡拍拍阿桂紧紧攥着她的手背,不紧不慢地说道,“我是听说小同哥哥最近在没日没夜地忙一个案子,所以大概没空来赴宴吧。”“什么案子?”阿桂进了将军府之后,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芦叶和汀州也一直在院里伺候,压根没有听到外界消息的机会。其实这事,已是传得京城中人尽皆知了。晏芷怡抿了一口青梅酒,这才道:“其实我听说这事的时候,也是跟听说书似的,简直是一桩奇事。原是十年前,咱们南国前户部尚书被查出贪墨国库钱财之事,以至于突发洪水时那大堤一冲便垮,百姓遭难,民不聊生,所以当时那户部尚书便被查办,满门抄斩。”“可就是前日,你被元恺大将军带进府去,小同哥哥还未归家,便又在路上救了一个姑娘家。那个姑娘,竟然是前户部尚书的女儿!十年前,也不知她是怎样逃得生天,如今又回了京城,还说要为她爹伸冤。”“她似是有些证据,又被小同哥哥收留,你也知小同哥哥心底仁善,一听这事,便打定了主意替她翻案,又护送着她去敲了登闻鼓,于是这事儿,圣人也就知晓了。”阿桂没有说话,继续紧紧地听着晏芷怡说。晏芷怡又润润嗓子,继续说道:“圣人也是仁善之人,又说小同哥哥有些查案天赋,毕竟查袭杀阿桂姐姐你的那些贼人,小同哥哥也是很快便找到了蛛丝马迹,于是圣人便说,这桩案子是否归为冤假错案,也就交由小同哥哥去办,并只给了五日的时限,所以小同哥哥才忙得脚不沾地,连赴宴都并无闲暇呢。”“阿桂姐姐,你脸色怎么不太好?”晏芷怡说完,才察觉到,探询着问她。阿桂轻笑一声,摇摇头,抿口酒水道:“圣人看重他,让他办这样重要的差事,也是好事,若他查案厉害,以后也不必再做那小小的翰林院修撰,说不定便能升迁。”“那是自然。”晏芷怡挑起唇角,不屑地笑道,“咱们京城里,擅长办案子的人可不多,大多都是酒囊饭桶,哼。”晏芷怡说话,一向无所顾忌。只不过也不敢太过张扬大声,只是与阿桂咬耳朵说着这些话。阿桂也随之一笑,只是心里头却有些说不出的滋味。难怪这几日不见他,原是去忙着别的姑娘的事儿去了。就连这宴席,也见不着他了吧。这香囊,今日也是白白地带出来了。阿桂按着眉心,又饮了一口青梅酒,只觉得这胸中越发气闷。大抵也是因为这殿内人太多,所以显得闷了。如今宴席也已经过半,有不少女眷偷偷溜出去透透气,又再回来。阿桂也起身,弯腰道:“芷怡,我去外头走走便回。”晏芷怡本也想去,可正好宴桌上等会儿便要摆她最喜欢的那道点心,只有宫里才有,外头可是吃不到也买不到的。纠结之下,她只好留在座位上,便叮嘱阿桂快去快回。汀州陪着阿桂,从大殿的小侧门走出去,借口自然是去方便一下,守在门口的侍女为她们指了路,便盈盈退下。这座大殿是专用来宴饮朝臣的,所以外头的景致也是一等一的好。四面环水,游廊拱桥相接,不远处还有一座水上亭台,挂着轻纱帐幔,随风而动。另一侧,则是一排杨柳临着水面如镜,不远处的翠绿草地上开满了淡紫色的小花,亦是十分养眼。清风一送,便是扑鼻的淡淡花香。阿桂一边往杨柳树下走,一边深吸一口气,同汀州说道:“不愧是宫里,你瞧这些花儿草儿也养得极好。”汀州点头,正要应是,却从身后插进来一句不合时宜的男声。“宫里自然是旁处都比不得的。”汀州扶着阿桂一起回头,看到一身着紫袍金带的男子,头顶玉冠,面容清秀,只是笑得有几分……憨傻。他笑容满面的昂首,倚在一处嶙峋的硕大怪石旁,抚了抚鬓边碎发,而后才满脸自信地说道:“阿桂姑娘若是喜欢,以后可以常住宫中。”阿桂后退一步,却只是朝他礼貌而疏离地微笑,并未接话。他见阿桂只笑笑不说话,便明显有些着急起来,上前一步道:“阿桂姑娘是不是没听懂?”阿桂又后退一步,扶着柳树树干,微微颔首,依旧不说话,只是笑着摇摇头。丝毫不逾矩,又看不出任何情绪和意思。这男子明显越发着急,他直接表明身份道:“我乃大皇子,我的意思是,你若愿意嫁我,以后便可以日日常住宫中。宫里头一年四季,什么美景都有!”阿桂低垂了眼帘,避开他过分灼热的目光,只想着该如何脱身。她知道,大皇子为何忽然找上她,也为何要这样直白地突然说这些。他为的,就是她三叔罢了。可她,自然是要拒绝他的。她不可能喜欢他,更不可能为了所谓宫中美景而嫁他。宫中再美又如何,不得自由,也没有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