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咸鱼的美好生活 第194节
作者:传山      更新:2023-05-28 12:33      字数:3814
  “陈会计,谢谢。”杨清也没有数,接过那两个纸包随手揣进兜里。也拿起那些各种证明。低头轻声问辅导员,“郑老师,我们学校附近有没有小学初初中?能收外地孩子吗?”“有的,你放心吧,你这种情况学校帮你出具证明,几个孩子都能上学的,没事的。”辅导员是知道的,他帮助班上的其他已婚带孩子的同学也处理过这事。“那就好,谢谢老师。”辅导员是高他们十多届的优秀学长,恢复高考之前就被昔日看重他们的老师报上他们的名字调回来当辅导员。“不用谢,只是你自己一个人既要上学又要几个孩子,可是很辛苦的。”“没事,我还有些积蓄。我丈夫牺牲以后,他的工资还有抚恤金以及他们部队的捐款,我都没有用过。原本想等孩子长大,给我闺女,现在用来养几个孩子。”杨清的话一出,身边的人都对她投来敬佩的目光。不容易啊!系主任也吱声了,“杨同学,马上就要放暑假。考试也考试完了,我看你就先放假。带着孩子回去安顿好他们,读书的事,你就找你们辅导员。”“是,谢谢主任。”三个孩子也不敢看小婶,他们也知道小婶不容易。也从不提找小婶的话头。庞天亮低着脑袋,声音低沉,“小婶,我们就在京城住段日子,等您上学以后,我们就回去。你放心吧,我能带着弟弟们好好过日子。”杨清摸摸最小的庞天华肩膀,搓吧两下,“天亮,我知道你怎么想的,想着不麻烦我。可我也需要你们。盼盼还小,我上学的时候,都是把她寄在租房隔壁的人家。其实我是不放心的,你们来了也好,天华九月份也能上一年级,到时候让他带着盼盼一起。行不,天华?”七岁的天华一听需要他帮忙带妹妹,可高兴了,小脸上露出了笑容,拍着干巴的小胸脯保证,“小婶,放心吧,我会照顾好盼盼的,绝对不让别人欺负她,谁敢欺负妹妹,我打死他。”小家伙的眼睛内闪烁着狠厉,小小年纪已经有了狼性。看来,这段日子,三个孩子吃了不少苦。之前原主也没有收到来自婆家队里的消息,一点也不知道三个孩子变成了孤儿。突然来,确实有些措手不及。“好,我相信天华能保护好妹妹。”杨清带着孩子们,带着老支书,陈会计去租屋那边认认门。“老支书,陈会计坐,我去你们倒茶。先坐会儿,我去买菜,中午一起吃饭。”招呼着两位客人,原主租的房子不大,就一间房,是燕京大学附近的一处四合院的倒座房,好在是单独的一个大四合院。院子里收拾的齐整,在外面她有放一个藕煤炉子,还有一张缺腿的旧桌子,放着切菜板,做饭的时候还能放油盐,放碗筷。还有一堆煤球,在另外一个角落。上面还有个烧水壶,正烧着热茶。杨清一进门,在对面正房老太太家里玩的盼盼,飞奔的跑回来,“妈妈,妈妈,你怎么中午就回来了?”小家伙飞奔过来抱着妈妈的腿,蹭了蹭。“盼盼还记得大哥二哥三哥吗?快进屋去瞧瞧,还有支书爷爷,会计伯伯。进屋要有礼貌,知道吗?”杨清摸摸小家伙柔软的头发 ,温柔的叮嘱。“嗯,妈妈,是老家的哥哥他们对吧?”小丫头才出来几个月,还记得哥哥们。大眼睛里闪烁的都是兴奋。“是,快进去吧。”小丫头进屋就看到坐在桌子边的支书爷爷,会计伯伯,小嘴甜甜的,“支书爷爷,会计伯伯。”“哎,小盼盼回来了。”老支书看着小姑娘比在村里的时候白皙,水灵,高兴的咧开嘴笑了起来。庞天亮三个见到妹妹,掏出来他们自己从老家带来的山货。一个劲的与妹妹说话,那高兴劲就甭提了。他们也很想妹妹。给客人沏好茶,杨清出去买菜,拎着一个大篓子。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宽松了一些,加上夏天的辣椒茄子豆角已经出来,倒是能买到一些还凑合的菜。买了小菜,杨清从空间拿出来几斤五花肉,还有三条活鱼,还有半只鸡。也从空间拿出来不少调料,生姜大蒜等。顺带的还带有几瓶油(橄榄油),她在别的世界买的最多的就是橄榄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茶油,芝麻油也有一些。回到家里,天亮,天明帮着择菜洗菜,“小婶,我还是想回去。”天亮是大哥,看着小婶就一间房,住的也不宽裕,不愿意给她添麻烦。之所以愿意来,也是想见见小婶与妹妹。来了见到了小婶与妹妹,天亮就想回去,回去他能养活两个弟弟。杨清回头眼睛一瞪,“回去什么,别担心没有地方住。等下吃午饭以后,我就去问问,东厢有两间房没有租出去,租下来,我们五人居住,刚刚好。你可别多胡思乱想,我们是一家人。以后小婶供着你们读书,觉得不好意思就好好读书,知道吧?”“小婶,你一个人养我们四个,会很辛苦的。”天亮比弟弟们懂的多一些,也能知事一些。“没事,辛苦归辛苦,但没有过不去的坎。还有三年半,等小婶毕业,我有了工资,咱们的日子就会好些,现在还有一些钱。日子会慢慢的好起来,你别想那么多。”十二岁的小天亮抿紧小嘴,没有再说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强忍着,不让眼泪落下来。他比弟弟们更加的明白,他们三个拖油瓶,是怎样的负担?要不然姥爷家,姑姑家,怎么不收留他们。他们也是亲人,也不是什么恶人坏人,一向对他们都还行。不收留他们,是因为家里太穷,养不起。仰着脑袋,让眼泪不流下来。他是男子汉,不能哭。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一桌子好菜,香喷喷的红饶烧肉,快熏晕了屋内的每一个人,多久没有吃肉了,过年都没有吃过一口肉。院子里的还有三户邻居,也张望着:好香啊。这小杨家里是来了什么贵客?当然没有人瞎想,小杨一直开着门,屋里几个人,他们来来往往也能见到。人家大大方方的,还有一位老人在里面,再龌龊的人也不会胡乱猜测。老支书看着一桌子好菜,连连摆手,“小杨,快别炒菜了?太多了,都吃不完。”他是吓的,全是好菜。这孩子也太实诚。杨清还给两人准备了一瓶普通白酒,去隔壁借来酒杯洗干净,再用开水烫一烫。“老支书,好不容易来一次,我做点好菜没啥。还有一个汤,等下。”锅里还有最后一个菜:瘦肉粉丝汤。吃完午饭,老支书好奇的问,“小杨,我没有记错的话,你家就是燕京的,你怎么带着盼盼在外面租房住?”杨清笑笑,“老支书,我家兄弟姐妹多,家里的房子又只有那么几间,下乡那些年,家里多了不少孩子,哪里还住的下我们母女。加上我要上学,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闺女盼盼的户口随着她回城,也落下来了。原主手中有钱,但一直攒着,杨清已经想好了,买房子。即便在市中心买不了,在城市的边缘地带,也要买一处宅院。最好把另外三个孩子的户口也落下。老支书还带着户口迁移证明,各种的都有。就是为万一做准备。“哦,也是,那你一个人带几个孩子没有问题吧?”老支书担忧的再问。“没事,以后的日子苦是苦些,但也不是过不去,那三年最苦的时候 ,都能捱过去。现在也一样能。”“是,有这个决心就好。唉,只怪我们没得用,照顾不了三个孩子。”说到这个老支书就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老支书,不用村里照顾。之前我不知道家里发生的事,现在知道了就不会把三个丢给队里照顾。老庞家还有我这个长辈,又不是没有了亲人。”“是是是,你是个好的。之前峰小子(杨清亡夫)没有看错人……”聊了许久,杨清带着孩子们出去,一直走到胡同口,送老支书与陈会计。等到他们的背影彻底看不见,才带着孩子们回转。走了两户人家,发现胡同口第三家门口几人在说卖房买房的事情。杨清站在边上听着,几人的议论:“败家子,老古两口子一去,遇到他们家这个败家子,以后怎么了得哟!”“老胡,你瞎操什么心,老古的这个院子,是上面退回来的,人家还有两处院子。地段也好,卖一处咋了?”“是,也不是一个大院,就是以前的一个小跨院,以前是老古他早就死了的三哥的,也不是老古的。只是后来老古家里,只剩下老古这一脉,才归了他。”“卖就卖呗,那房子糟践成什么样了。要不是老古家那厉害的儿媳妇,还收不回来。”“是,那小跨院说起来也不错。就这么卖了,看着是有些可惜。”“可惜啥,我看小古两口子不糊涂,卖了以后在他们住的附近换一处房子也很划算。”听明白以后,杨清对天亮说,“天亮,你带着弟弟妹妹们先回去,小婶办点事。”庞天亮望一眼人群后的院门,再望一眼小婶,点头,“嗯,小婶,不需要买房子的,很贵的。”“小婶就是问问价格,买得起就买,买不起也可以先租下来。去吧,带着弟弟妹妹先回去。”没有承诺不买。等孩子们走了,杨清扯扯身边一位大妈的衣服。穿着长袖薄褂子的大妈诧异的望着杨清,“姑娘,你干嘛啊?”“大妈,我问问,是不是就是身后的小跨院要卖?”“是啊,姑娘你想买啊?”大妈上下打量一番,问道。“问问,价格多少,里面的布局怎么样?”“是个跨院,连我们住的大院子,以前有道月亮门,后来堵死了。你瞅瞅,跨院有单独的院门可以进进出出。正房三间,东厢房两间,西厢因为开了月亮门,只有一间,没有倒座。但院子里有口水井,早些年安装了压水的装置,方便的很。”大妈在这里住了半辈子,对隔壁的小跨院了解的很。“我能进去瞧瞧吗?”“能啊,怎么不能。进去,进去,大妈我带你进去瞧。”大妈热情的拉着杨清进院子,边上议论的一群人也望着杨清打量。一群人调转方向,也面朝跨院内,都瞧着。三步台阶上去,跨进院子里。杨清进院子就打量,院子里的空地方应该有七十来平,还不小。看到了封堵的月亮门,还有西厢那一间屋子。三间正房,大玻璃窗户,中间的大门,堂屋贯穿隔壁两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