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咸鱼的美好生活 第226节
作者:传山      更新:2023-05-28 12:34      字数:3745
  “写了。”宁州府,杨柳村。杨宅外一辆辆的马车等待着,卢嬷嬷亲自来的。厅堂里,卢嬷嬷拉着杨清的手,笑容满面,“小清,身体可好些了?”铺着竹垫的宽大罗汉床上,杨清心情也不错,笑眯眯的说道,“嬷嬷,我挺好的。吃的好睡得好,只是缺点子力气,不过不要紧,我现在也不缺银子,不用自己做事。”“唉,多亏了你。要不然,太太现在不知道成了什么样子。身体是大事,万万不可大意。你莫要不放在心上。等身体好些了,就去登州住,太太说了,还有一处两进的小院子,离咱府上不远,到时候拨给你住。”“嗯,我会去的。不过至少要等明年的寒瓜熟了以后再去。”一如既往的乖巧懂事。卢嬷嬷既满意又心酸,这孩子真是老实。时时刻刻想着太太,这样也好,老实孩子有后福。“好,等我回去与太太说。到时候提前收拾好小院子,等你去住。”“嗯,嬷嬷,以后你老了想出来走动,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养老,就来我这里,我给你养老照顾你到百年。”卢嬷嬷昔年嫁过人,但新婚没有多久,丈夫就带回来了一女子。在她面前那个亲热,卢嬷嬷养着他们,那两人却不做人,还算计卢嬷嬷,最后还是顾家老夫人帮忙出面,遵从她自己的意思,和离。那对贱人也付出了代价。从那以后,无子无女的卢嬷嬷一心侍候现在的楼太太顾如兰。她以后的晚年,顾如兰肯定负责,给她养老。只是等她真的不能做事,一个人住在一边肯定很孤独。那时候楼府也许做主的是顾如兰的儿媳,会不会好好的待她,谁知道。即便顾如兰也不能事事对卢嬷嬷照顾妥帖。但是她可以,原主与卢嬷嬷相处多年,对她也是诸多照顾还有提点。这份情,她承着。卢嬷嬷明显一怔,声音颤颤,枯瘦的手摸在杨清的手臂上,轻轻的说,“好,嬷嬷没地方去就来找你,谢谢你。”“嗯,那可说好咯。我们拉钩。”娇俏的小脸上全是得逞的笑容,卢嬷嬷却看到了温暖,感受到了温暖。两人携手一起去到后面的果园,大家伙正忙碌着,来来往往的人小心翼翼的抬着西瓜朝外面运。这些西瓜要全部运往登州府。一个筐一个西瓜,底下都是垫的青草。第129章 古代直播带货(03)“小清, 听说你还种了一批迟段时间成熟的寒瓜?”卢嬷嬷问道。“嗯,但是不多,种子有限, 当初好运买了一些, 但暂时只够种那么点。”“丫头, 你运气不错。都说大难不死, 必有后福, 看来已经成真。”卢嬷嬷也替杨清开心。如此珍品的寒瓜种子,又是一个故事, 想了几天几夜想出来的世外高人的故事。还在摘西瓜, 杨清带着卢嬷嬷在村里散布, 围在村中建屋舍的平台走。一路上遇到不少人, 这还是杨清第一次在村里走。直播间一直挂着,杨清没有打算当大地主。但明面上赚钱的道道还是需要有的。为此, 西瓜生意才找上楼太太。最近她又陆续在直播间卖了一些。也顺便公布了,以后的商品, 每一份的量都大,价格当然也就不菲, 因为跨时空的快递费不便宜,所以请大家见谅。至于灵水种植的商品, 单价高,还得大量买,她也劝大家不管买普通的商品还是灵水商品,都得量力而行,不要跟风买。走在村里, 卢嬷嬷也觉得稀奇, “你养伤那会儿, 我来这边,也就是带风水先生来。只是在大槐树下休息,没有跟着风水先生满村子的转。当时就觉得稀奇,杨柳村还是我生平第一次见到,一个大大的圆形山谷,底下是田地,再高一点点的地方,居然有整整一个圈的平台。真是个好地方。正好盖房,做菜地,平台上地方还宽。平台后面就是大山,真是好地方。”卢嬷嬷当初也就是在大槐树下坐了半天的时间。一直等着风水先生。最后选来选去还是选了大槐树对面的地方。“嬷嬷,杨柳村确实不错,山清水秀,有山有水,风水也不错。还有这地方,您瞧瞧,盖房的平台看着是土地,但有一半底下是石头。台子稳当,住的也不用担心。瞧瞧,四面八方都有砌的石路坡道,用石板砌的路,走下去也方便。我都想着,老了一定要住在这边,我喜欢这里的山水。 ”“哈哈,小清,你个丫头才多大,就想着什么老了的事情。”卢嬷嬷好笑的伸手用手指头戳戳杨清的额头。言语中亲昵的很 。“嬷嬷,人都是会老的,我提前给自己老了以后做准备有什么不好的,等有了银子,我打算在边上,给家里的下人们重新盖屋子,还有盖仓房。”“是是是,等这批寒瓜卖掉,还有迟种的那一批卖掉,你就有银子了。”卢嬷嬷可是知道,主子给寒瓜的定价,还要送一批进京去卖给达官贵人。就因为这批寒瓜的神奇,京城老侯爷来信都说好,还说什么价格都不算贵。“嗯,等有了银子,我打算多买一些田一些地。”宁州府离京城不远,不到五百里路。登州府离京城那就稍微要远些,今儿的一部分寒瓜,卢嬷嬷要跟着直接送去京城。那边主子有宅子有商铺,未来有很长一段时间,她要常住京城,等迟熟的那批寒瓜熟了直接送去京城卖完为止。主子不放心,不是担心京城商铺的掌柜搞名堂,是担心他们在卖的时候说不明白,也有让她监督的意思。珍品寒瓜,不能出任何的差错,万一被人调换,亏大发,还可能得罪京城的贵人。有些达官显贵不一定要结交搞好关系,但也不能因为一个寒瓜,就得罪人家。虽然顾府也是侯府是京城的权贵,可也不能随便得罪人。两人慢慢的转悠,不找人家都躲在门后,悄悄的瞄着。有些坐在篱笆院里,朝着外面张望。也有人聚集在一起,嘀嘀咕咕的说道,“那位嬷嬷,之前可是见过的。那小六盖房之前选址,那嬷嬷来过。”“是,人家是楼太太身边的心腹嬷嬷,是京城侯府出来的。”说这话的是本村的里正家的老妻何氏说道。里正也是杨氏族人,是村里的童生,只是一直无法考取秀才的功名。他家的条件是全村最好的,杨柳村没有地主豪绅。如今出了一位条件不错的就是杨清,杨柳村有一半的土地是属于村里好多户人家的,当年是第一代杨柳两姓人的老祖自己开荒所得,传给后人的。还有一些,是一位地主豪绅的,那位地主豪绅住在府城。只是在收租的时候才来。平时不轻易来村里。一群人围着村里足足转了一圈,只是转三分之一,就上了马车,慢悠悠的转着。山谷太大,走完需要好几个时辰。腿肚子都能走转筋。杨五水也第一次见到被他与老妻舍弃的小六,就望见一眼。他是站在田地里朝上面望见的,可隔的有些远,也没有怎么看清楚。他身边的儿子说道,“爹,那是六妹吧?”“嗯,做事做事。”杨五水不想说这个一直不主动回家的六女儿。恰好此时,杨小五杨春花(杨清的双胞胎姐姐)提着篮子走了过来,“爹,上来歇歇,喝口茶。”坐在田埂上的杨春华也望着上面,那个被爹娘舍弃的妹妹,没想到反而富贵了。她心里一直不平衡,最近一直在找机会想去那大宅子里,可惜一直没有找到。两只眼睛滴溜溜的转动,见到杨五水上来,马上有了主意,“爹,那是咱家六妹妹吧?我用过晚饭以后,去一趟六妹家里,请六妹回家看望爹娘好不好?”可惜的是,杨五水压根就没有get到她说的点。本来心里就一股子怒火,此时被闺女一提,怒道,“去请什么请,开口求的来不香,你也是大姑娘了,在家里帮你娘你嫂子她们多做点事,莫要想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人家是富贵人,会认识你是老几?”对于小六不上门,杨五水是恼火的,真不孝啊。律法归律法,但不能真的不认爹娘吧?杨春华心里撇撇嘴:死要面子活受罪。她想去找小六,不去找,怎么占便宜,怎么打秋风。但嘴里还是得答应,只是有些心不甘情不愿,“是。”杨五水一共四子三女,除了双胞胎女儿还有一个女儿,是老二,早已嫁去隔壁村。家里老大老三老四都是儿子也早已成亲,最小的老七,今年十二岁多点。别看他穷,可却十分要面子。杨五水接过春花手中的茶碗,仰起脑袋狠狠的灌了一大口。恶声恶气的交代,“你别去主动找她,别给我丢人现眼。”“好。”杨春华扭过头,可嘴已经撇去了外太空。地里的几个儿子也撇嘴:爹真矫情。不远处还有杨三水一家人,这家人倒是和谐。杨三水的大儿子杨森,乐呵呵的望了上面一眼,与身边的老二杨林说道,“小六总算是出了门,想来身体好些了吧?”做事的杨林也忙里偷闲望了一眼,“好什么好,那是家里来了客人。陪着客人转转,没见着走路都没有力气,坐马车呢?”杨三水坐在田埂上休息,从另外的地里,走来几位年龄相当的老头,一屁股坐在他身边,问,“你那小侄女,终于出门了。”吧嗒着烟杆子,点下脑袋,“嗯,小六是陪客人出来走走。”“你家小六许了人家没有,你听说了吗?”一位老头打探着消息。杨三水被老伙计的一句话炸的直接站立起来,一脸的愤怒,“你想什么呢,不能胡乱打我家小六的主意。上次她刚回来那天,我问过照顾她的人,小六现在什么都不想,只想养好身体,养好了身体才是大事。还有小六那条件也不会随便什么人都答应。你家还有你家什么亲戚都别多想 ,不可能的。”心里还暗自腹诽:我家小六什么条件,你家什么条件,也好意思问,没点眼力见。那人也有些不好意思,却死犟着不承认,还狡辩,“我可没有那意思,只是闲着随意问问。看你,有必要那样吗?再有你家小六再有钱也得成亲嫁人,也不能一辈子一个人,她那身份也不可能高嫁。嫁到本村本土,知根知底的,其实也不错,你们做长辈的,也能看着些,也能帮衬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