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为什么是他
作者:柯不贰      更新:2023-05-28 21:27      字数:5389
  传消息的不是李家仆从,而是宫里的一个陌生内侍。只来到国子监,亲自见到李贤说了声“官家有令,李氏子务必三日后入宫”,人就快马加鞭回去复命了。这却把李贤弄得一头雾水,赵大官家找他作甚?还专门派人找到国子监来了!是他犯事了?还是其他什么问题?莫不是他和程墨上次设计的堤坝又垮了!本在学舍内自学的李贤,放下手中抄写了一般的墨义,收拾着书包准备往开封赶。与李贤的惴惴不安不同,学舍内,其余学子皆是羡慕的眼神,并不断有恭贺声响起。“同窗恭喜!”“同窗能入得宫内,得见官家,真是羡煞旁人!”……李贤宁愿不要这种莫名其妙的喜事,他拱了拱手,心不在焉的离开。倒也不用给王旭报备,宫中内侍就是他给放进来的。路上碰见去给学生上课的寇准,李贤行礼后,便把官家召他入宫的事说了说,寇准没什么表示,仅点了点头。“看来寇相公也不知道!”李贤暗叹道。他昨儿还收到家仆送来的家书,父兄一切安好,母亲安康,嫂嫂也是马上临盆……实在想不出,也就不想了。走一步,看一步了。洛阳到开封两日路城,李贤硬生生的缩短到了一日半。抵达开封。天气大晴,风和日丽。东京城经过两个月的重建,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勾栏酒肆,往日常见的生意,甚是火爆。数月前的洪水,似乎只是南柯一梦。李贤可没心情去玩乐。赵大官家给的命令是三日后,他先是回了家,一到家门,孙二狗像见鬼一样望着他。“小郎,你今儿咋就回来了?又是逃课了?”李贤的左脚提了下孙二狗的屁股,狠狠道:“二狗,你这话就说的不对了,小郎我是那种人,会逃课?官家让小郎我明日入宫,这不火急火燎的往回干了吗?我娘呢?”李贤边说话边往屋里去,孙二狗跟了去,人有些神神秘秘。“夫人正在后院和苏家小娘子说话,对了小郎,你一定想不到,昨儿谁来了!”来到后院的拐角,李贤回头问了句:“谁?”孙二狗压低了声音:“是南温那小子!”“南温?”李贤停下了脚步,摸了摸后脑勺,奇怪道:“南温不是失踪了吗?开封府不是说找不到吗?怎么又冒出来了?不是,二狗你说话这么小心翼翼做什么?”孙二狗咳嗽一声道:“若只是南温那小子,我二狗到也不必怕。到是那小子的身份,小一个多月没见,竟成了吐蕃王子!昨儿还穿着吐蕃的衣服,身边跟随着几个吐蕃人,来咱家拜会了!说是感谢过去一年内,咱们家对他的接济之恩!”李贤沉默下来,开始正视孙二狗说的话,他记得当日四舅赵意于乾佑给他说道过,南温就是在两拨吐蕃人交战后给救下来的。再说通行的商贾能打探到吐蕃部落内部的一些事,但事关吐蕃王子这等重大之事,被严格保密下来也有可能。南温是吐蕃王子,和他李贤的关系不算太大,反正现在吐蕃早就四分五裂,一个王子的身份,只是徒有其表罢了。却是让他有些意外的是,南温也是个好演员!堪称扮猪吃虎的典范!会不会和这一次,他被赵大官家叫回开封有关系?李贤脑中闪过零星火花,还是说赵大官家有了指染吐蕃的打算?李贤不是很确定,他继续往里走:“那南温来咱家还说了什么?”孙二狗摇了摇头,又忙不迭的点头:“别的没说什么,对了,他说他现在住在吐蕃的使馆之内!”李贤道:“知道了!他是王子,和咱李家没多大的关系,反正南温当初在家里干活也挺认真的。如今,算是两不相欠了!”“二狗明白!”……李母见小儿子归来,得知官家召见,自是亲自下厨做起了饭食。苏玥据说十月多就要临盆,眼下能看到肚子老大,身上盖着厚厚的羽绒被保暖。这两日按照小叔的建议,有空也会去外面活动一下。见小叔归来,又聊了聊育婴问题。在苏玥包括许多李家人看来,李家小郎感觉什么都懂。晚上,李父和李家长子李志也都陆续归来,听得李贤得官家召见,皆有些好奇。等谈到南温时,一家人又不免唏嘘。当听李志说,上面有意让他担任开封下辖一地赤县的县令时,一家人又是高兴。家庭的温馨和睦,李贤非常喜欢,当夜也就睡了个好觉。第二日起了个大早,早早地穿衣洗漱吃饭。这一次没有铁冶来接他,李贤坐着李家自己的马车,赶着东京城内的早市来到了东华门外。能看到东华门只有悉数的几个官吏进进出出,今日恰逢休沐,如他兄长就在家里陪着嫂夫人,老爹李自明也是难得的在家休息一日,唯有他一早就来此,等待皇帝的召见。心中的苦,谁懂?“可是国子监学生李贤?”不一会儿,一个小黄门跑来了东华门外,瞅见旁边的马车边靠着一个青年士子,当即走来问道。李贤行礼道:“正是在下!”那人多看了眼李贤,即道:“官家让我来引你进去,跟进点,别走错路了!”果然,有了这小黄门的引路,守卫宫门的禁军很快让之进去了。路上,李贤不由得问起了铁冶,那小黄门只说了铁冶有要事被派遣到了别处,李贤也没在意。这次依旧是崇政殿,可能是休沐的原因,包括崇政殿在内,多少都有些冷清。得通禀入内,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踏入这里了。要是放在一年前,李贤绝对不会想到,他这种小市民,也会有入宫见到活的皇帝的一天。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只要你有想法,又得到机会,很难不让人发现,就算那人是皇帝。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其中的机会,也就是运气,是至关重要的。许多人缺的不是能力,缺的恰恰是运气。“官家!”李贤看了眼上方那个熟悉的身影,很容易看出是大宋官家,也是这次把他召入东京城的人。只是这一次,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显得迷茫些,或是猜到了和南温有些关系,但到底猜不到是何事情。“是不是对朕把你叫来很困惑?”赵恒问道,指了指下方的意思,示意李贤坐下说话。李贤再行一礼,坐下道:“确实有一点!”赵恒起身,面向窗户,那是扇玻璃制成的窗户,正巧能看到室外,赵大官家默然片刻,道:“朕于五日前,见了吐蕃使臣。那吐蕃王子说你李家救了他,留他食宿,让他活命!你猜他还给朕说了什么?”李贤思索了一会,抬起头,试探道:“他想要官家出兵,助他统一吐蕃,结束吐蕃乱局,扶持他成为新一代赞普。作为回报,他吐蕃赞普愿像李唐一样,对我大宋俯首称臣,永不背叛。结为兄弟之谊?”联系到吐蕃现状,尤其南温的情况,根据一个人的心理,站在赞普后裔的位置上,李贤大致猜想到了这些。很显然,这也是南温最需要的东西。“你认为朕应该怎么做?”赵恒再道。李贤思考道:“官家定不会答应于他,吐蕃的乱局,至少在当前的情况下没有参与的必要。就算吐蕃再次形成统一的王朝,拥有了公认的赞普,那么他要么自愿地向大宋称臣。要么选择与大宋为敌。面对大宋这么一个庞然大物,若对方是一个智慧者,定然不会选择后一项!真若为敌了,那就打他!”李贤的这波回答,让赵恒眼中的欣赏之色越浓,不亏被寇准视为弟子的人。而为了这个逞心如意的弟子,寇准月前难得向他上书,向之服软……他赵恒确实不会答应!大宋需要休养生息,不需要战争。甚至有了檀渊之盟后,大宋朝廷自上而下,渐渐产生了一种惰性,那就是认为靠钱财换取和平何乐而不为呢?实际上,赵恒若是真想向李贤问询看法,也不需这么大费周章。何况翰林院和朝堂上的许多人,在吐蕃问题上,比之李贤这十几岁的少年看的清楚。赵恒不知不觉下了大殿的台阶,站在了李贤面前:“吐蕃人前几次的求援,朕确实没让陕西路的驻军乱动。那你再猜猜,他们此番还说了什么?”赵大官家都到面前了,李贤自然不能继续坐着,他也站了起来,低着头。心里暗暗嘀咕着,我又不是吐蕃人,怎么能知道说的具体话!可若深思吐蕃人的境况,尤其历史上或将发生的事情,李贤已经知晓吐蕃使者,或者说是南温求援的另一个重点:西夏!此后几十年内,西夏势如破竹,把吐蕃彻底搅乱,更因为这头拦路虎,使得大宋和西域断绝了联系。甚至后来,西夏开始图谋大宋。反观辽国,一蹶不振,并慢慢为之吞灭。大宋现在放置着西夏不管,还亲眼看着它吞灭河套平原,可不正是在养虎为患!李贤想到这里,本想开口劝说几句,但余光注意到赵大官家比他还要高出半个脑袋的身个,索性沉默下来。赵恒没这胆气!大宋的相公们也无胆魄!宋人亦无胆!说到底,他李贤只顾着家中安慰,又有胆乎?唯一有些胆魄的,要么真正的战死了!要么也渐渐被同化,成为了无胆之人。要细看下去,寇准算是有胆的一个,可现在不也在国子监教书吗?很多时间,你既然不合群,那就把你踢出去!“怎么不说话了?哼,朕不怕告诉你,那吐蕃人让朕协助他们,把西夏李家反贼一网打尽。朕没答应他们!”赵恒闷哼道。李贤抬头瞅了一眼:“官家英明!”心里实在叹息不止,果真是悲剧的重演么,有生之年,是不是还会看到大宋联合西夏,进攻衰退的辽国……赵恒不知道李贤这个大胆的,正站在他面前损他,嘲讽他的治国大计。他没有对李贤的恭维有任何的表示,而是身子朝前倾了倾,威严的目光看着李贤,一字一句道:“吐蕃人想让朕出兵协助他,朕没有答应。但随之提出了另一个要求。想要朕派遣人手,协助训练他们吐蕃人,防御西夏。朕答应了!参加宴请的王相公他们也答应了!其中,那吐蕃赞普的继承人,还提出一个特别的要求,大宋使团中必须带上一个人……”李贤头皮有些发麻,现在终于是知道皇帝把他叫到宫里是什么事了!该死的南温,让大宋人去帮他训练就算了,为什么要把拉扯进来?!他都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到头来,还真的养了个白眼狼。想到寒冷的吐蕃之地,还要在前线打打杀杀,他这细皮嫩肉,小胳膊小腿的,实在经不起折腾……那崔家小娘子,虽说性格有些蛮横,但他现状宁愿马上成婚,老老实实回华州种地。李贤打了个寒颤,语气诚恳道:“官家,李贤觉得自己在国子监挺好的,直讲们都夸我学习认真。我也想好好读书,等将来像兄长一样考个状元,好为大宋效力!”赵恒摇了摇头,语气无奈:“这事朕本也没打算让你去,你是不知道那吐蕃人说出后,王相,曹相,还有与宴的很多人都同意下来。朕最终想了想,让你出去锻炼两年也好。到是曹琮也会同行,他名义上为出使吐蕃的副使,朕会让他保护好你的安危的!”都是朝上的大官,惹不起!李贤的脸色一变再变,毫无疑问,国子监今秋让寒门也可以通过考试进入国子监学习,是真正的分去了那些人的红利。朝堂上的这群权贵连这种机会都不放下,落井下石来,算是给他这个首倡者一个报复吗?“李贤明白官家您的意思!”李贤对赵恒能专门为此事把他召到宫里说一声,心里还算存着感激道。皇帝之前的提问,可能也是让他记得,就算进入了吐蕃,亦不用太过拼命,这次大宋派出百十人的使团,名义上出使,并暗地里按照吐蕃人的请求,担负训练吐蕃人的任务,实际上,也只是走个形式。皇帝也知道因为官学方面的因素,李贤为他背了黑锅,这次把李贤“外放”两年,可能也存着几分保护之心。李贤却不像赵大官家那么乐观,当一个人抵达了前线,加入吐蕃人的团伙,和西夏人对峙,对方会管你是不是宋人?到是为了活命,你不想上,也是必须上。出了皇宫,坐上李家的马车,就算是饭点到了,李贤也没心思吃饭。他回忆起昨日孙二狗给他说的吐蕃使馆地址,让车夫行去。呵,南温或是早就猜到他会得到消息,所以提前留了这么一个地址?怎么感觉好多人都在算计他?李贤坐在马车里,脸上的表情非常严肃,他右手砸了两下车座,吃痛才停下来。高手过招,招招毙命。一朝不注意,还真着了道!心中很想把南温狠狠的骂一顿,可还是硬生生忍住了怒气。既然躲避不掉,朝中又有不少利益者想让他这次吐蕃之行死掉,那他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努力的活下来。不单是为了自己,还有家人。李贤到现在,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对父母兄嫂说这事……南温自见了赵大官家后,除了在吐蕃使臣的陪同下去了一趟李家,其他时间,全都窝在使馆里。自那日,他在大宋皇宫里,为吐蕃退而求其次,想尽办法搬到了百十个援军后,多纳奇已经不像以前那样防备他,每每还邀请他同去东京城的酒肆玩耍。要是回了青塘,又会面临战火洗礼,可就再也享受不到东京城内的舒适安逸了!南温不选择出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要等一个人!宋皇准备人手需要时间,多纳奇几人今天又忙着去玩乐,南温一人待在房间里,翻看着大宋的书籍。他的卧室已经摆满了七八箱,都是他近一年来,于宋地看过,认为对吐蕃有用的书册。和初来宋地的想法一致,南温打算在离开时,是要把这些书册带回吐蕃的。“王,外面有个自称李贤的宋人找您!是否接见?”仆从敲门进入,跪地禀报道。南温放下了书册,站了起来,声音青涩却不乏威压:“待客!”不得不说,南温换上一身吐蕃贵族衣衫后,还真有那么些吐蕃王子的味道。见了南温,李贤还是忍受着内心的恼怒,行了一礼,便盯着南温。一路的思索,李贤已经想明白了很多。他这次是来打探情况的,面临南温这个把他拖入坑的人,气势不能落入下乘!要制造心理压力,如此才会逼出更多的有利信息。见李贤冷着脸,南温同样还礼,然后他挥了挥手,使仆从下去后,率先向李贤致歉道:“还请小郎原谅南温当日的不告而别,南温现在这么做,实在是逼不得已!”